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新土地革命对胡锦涛是政治上的迫切需要

(2008-10-25 12:44:29) 下一个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结束一个星期后,中共透过官方新华社,公佈第一份全会通过的决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前在会议公报中隻字未提的「土地流转」,却成为《决定》的中心内容,不仅让党内左派痛心疾首,也让「胡锦涛在会上受挫」的说法不攻自破。
《决定》的主要内容,跟胡锦涛会前在安徽考察小岗村时讲话,调子一致,因此,胡锦涛在会上不仅没有受挫,其改革步伐反而比会前估计还要大。会前,不仅左派,连部份农业专家也担心,变相允许农村土地自由买卖后,大量商业资本涌入农村,收购农民土地,届时将出现大规模圈地运动,缺乏社会保障的失地农民将涌进城市,造成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在反对声音高涨下,外界估计今次农村改革幅度不会很大。
但事实恰恰相反。首先,《决定》说,土地承包年期由三十年变为永久,并容许农民组成专业合作社等互助组织。次者,「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可催生转让市场
所谓「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土地承包权,虽然在○三年三月一日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提及,但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农地转让市场,今次土地改革就是催生这样的市场,让农村土地流转不仅纸上谈兵,也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决定》用了相当篇幅,讨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以配合农地流转。
胡锦涛急于建功
当然,这次农村改革还牵涉到基层政权存废等问题,但农村土改的力度和幅度,已是三十年之最。问题是,这次农村土改在党内外都有那麽大争议,反对声音比当年资本家入党犹有过之,为甚麽胡锦涛还一意孤行呢?
我想,这个既有现实的逼切性,更有他个人的政治考虑。农村土地承包制始于一九七八年,之后一两年达到高,承包期开始为十五年,之后续期到三十年,因此,大部份承包的农地都在明年之后陆续到期,如何处理这些承包合约,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而且,实施三十年后,承包制的种种流弊开始浮现,农村空洞化日趋严重,以致土地丢荒增加,土地利用率下降等;简言之,中国农村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而承包制更是改革的核心。
不过,最重要的是,胡锦涛任期只剩下三年多,过去七年蹉跎岁月,在治国上并没甚麽建树。难道胡锦涛甘于被史书称为江泽民式的庸碌之辈?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靠农民起义和实行农村承包制奠定自己在中共历史的地位,胡锦涛依样画葫芦,在农村推动新土改,一旦成功,将释放数十万亿元的农村土地资源,内需增加,进而推动中国再次高速发展,其成就不就可以比肩毛邓了吗?因此,推动农村土改,对胡锦涛来说,不就有了很大的逼切需要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