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铁矿石价格谈判以中国失败告终

(2006-06-21 13:00:24) 下一个

在与世界铁矿石供应商僵持几个月后,中国钢铁制造商最终同意接受铁矿石价格高达19%的涨幅。代表中国钢铁制造商与几大铁矿石供应商展开谈判的上海宝钢集团,6月20日与英澳企业必和必拓达成价格协定,同意铁矿石价格上涨19%。这个以失败而告终的谈判结果表明,中国无法利用其市场影响力来抑制全球商品市场的通货膨胀。
中国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达成价格协定,最终同意精粉矿和块矿价格较上年度上涨19%,预计与另外两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的Rio Tinto和巴西CVRD也将达成类似的价格协议。道琼斯通讯社指出,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一个月前日本和欧洲的钢铁生产商就已接受了涨价19%的条件,此外市场早就预计中国方面的僵持不会导致妥协出现。
世界几大钢铁制造商原本希望中国能够凭藉其规模铁矿供应商那里获得一些让步,全球大部分铁矿石由这些供应商提供。世界三大供应商控制了大约75%的铁矿石,这使得一些钢铁制造商抱怨不公平的市场集中状态。
以往一般由日本和欧洲钢铁制造商负责价格谈判,但今年中国试图领头。分析师指出,中国在价格谈判中失利表明铁矿石和其他商品的供应仍然非常紧张。分析师说,由于中国使谈判变得更加有组织,铁矿供应商们今后的日子可能要难过一些,但到了最后,铁矿石的价格每年将由供求状况决定。
中国上海宝钢集团当天与总部设在墨尔本的必和必胜公司签定了接受铁矿石涨价的协议,宝钢首席谈判代表刘永山(译音)在接受彭博社电话采访时说,中国钢铁制造商将在未来两天,与另外两大铁矿石供应商签定协议。
中国钢铁制造商试图敲定今年铁矿石的价格,反映出他们所扮演的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的角色。在过去五年中,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已增长了三倍,并在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中国钢铁制造商同决接受铁矿石价格涨价19%,也标志着这场历时大半年的谈判已经结束。
许多钢铁制造商都曾盼望中国钢铁行业,能凭借自己的规模和力量迫使全球铁矿石主要供应上做出重大让步。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个最终结果凸现出,中国尚无能力通过自己的市场影响力遏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的局面。
中国急需大量铁矿石,兴建高速公路、工厂和住宅都需要用到大量钢材,而铁矿石正是炼钢的主要原料。一个月前,全球其他大型钢铁生产商纷纷接受了类似幅度的涨价,中国势单力薄,也难以扭转局面。去年,钢铁生产商们遭遇了铁矿石价格71.5%的涨幅,很多企业担心价格这么涨下去会伤及自己未来数年的盈利能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因此要比其他买家具备更大的价格影响力。与其它通过交易所定价的大宗商品不同,铁矿石价格是由钢铁生产商和三大供应商每年一次的谈判来确定的。如果中国企业获胜,那么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定价能力就会受到打击,国际市场价格也有望下跌。
不过,分析师们认为,中国钢铁生产商的这次失败,只不过突出体现了铁矿石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供应仍然非常紧张的现实,尽管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下有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最近有所滑落。
中国钢铁行业高管发誓要从这次失败中汲取教训,明年再发起更激烈的价格谈判。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导说,中国钢铁企业感到在与铁矿石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的“话语权”已有所增强,并且也已发出明确信号:今后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必须遵循不同的规则。但很多分析师怀疑中国明年能否获胜--至少在中国的旺盛需求有所降温之前是不可能了。

国际金融报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可能在近期代表中国钢企对今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作出总体评价。“这是一次失败与成功共存的谈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去年11月第一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中国钢铁企业和中国钢铁协会对于2006年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抱以极大的期望和决心,然而,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最终铁矿石价格没有如中国所希望的那样出现下跌,反而是以接受19%的涨幅结束,并没形成所谓的“中国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钢铁企业的这次谈判是一次失败。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次谈判也有它的历史意义。”该人士分析说,虽然中国这次从价格上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这次中国钢铁企业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他表示,2006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旷日持久,超过半年,而且在大部分时间内,谈判都在中国进行,这本身就创造了历史。国际铁矿石巨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与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交涉,改变了以往其主要与亚洲的日本新日铁公司、欧洲的阿塞洛之间谈判的主旋律。
该人士分析说,中国钢铁企业在这次谈判中,已向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中国是全球铁矿石最大的需求国,所以必须在铁矿石谈判中拥有最大的话语权,铁矿石价格必须考虑中国的市场情况,如果不考虑中国市场,不与中国钢铁企业达成供需良好的铁矿石长远合作机制,将损害双方的长远利益。
中国同时表达对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的不满,认为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供需双方认真寻找改进和完善的办法。中国媒体说,这次的铁矿石谈判虽然以中国钢铁企业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同时也给了中国钢铁企业宝贵的经验。中国一方面加大了淘汰钢铁业落后产能的行动,控制钢铁产能的过度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进一步加强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的管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