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动物王国的同性恋◆

(2007-04-08 11:26:39) 下一个

红豆按:文化走廊讨论同性恋活动方兴未艾,红豆转了关于动物界同性恋的文章以证明同性恋反而是动物本性的一部分,而人类反同性恋是后来人为的道德观所致。

动物界有些物种的同性恋比例比人类还高,比如羊可高达百分之十五,有些鸟类高达百分之三十等等。希望能改变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敌视态度,比如认为他们道德败坏什么的

=====================================================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纽卡斯尔大学的杰夫·麦克法兰博士,对全球现存的动物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文献中,全世界被记录下有同性恋行为的动物共450种,其中灵长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最多,其次是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文献中描述最多的是哺乳动物的同性恋行为。科学家发现,雄性长颈鹿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同性群体中,只有在需要繁殖时,才同异性呆在一起,而在同性群体中,它们中的80%,其交往行为都被认定与性有关。在灵长类动物中,超过30%的种类被认定具有同性恋行为。

倭黑猩猩用性行为维持集团的稳定和谐,它们中的50%是同性恋。



倭黑猩猩 (倭黑猩猩是高度混 交的动物,它们比其它灵长类动物更加频繁地忙于交配,从异性恋到同性恋都有。倭黑猩猩的社会是“只有性 爱没有战争”,它们频繁的交配被认为是巩固了他们的社会联结,消除了冲突。此说法可能解释为何倭黑猩猩是如此相对和平,而它们的亲戚——黑猩猩严格地只为生孩子来进行交配,却是纷争不断。)

调查还显示,有超过130种鸟类热衷于同性恋,它们中的一些在生活的某个时段曾经拥有稳定的同性恋伴侣。火烈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的雄火烈鸟会组成同性恋家庭,两只雄火烈鸟接管一个鸟巢,认真地做所有应该做的事,包括求爱和养育后代。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由雄鸟组成的家庭往往比由异性组成的家庭更成功,它们敢作敢为,富有进攻性,因此能占有更多的地盘和资源。


  火烈鸟

燕鸥中,有1/3的家庭由两只雌鸟组成,它们成双成对,共同孵化鸟蛋,养育后代,双方都乐意担当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一些粉红凤头鹦鹉具有长久的同性恋倾向,哪怕同性伴侣死去,或者种群中雌雄比例发生了变化,它们也不会改变这种倾向。仅在澳大利亚,科学家记录下的具有类似同性恋行为的鸟类,就超过了40%。

   燕鸥 凤头鹦鹉


生物学家对动物同性恋现象作出种种解释,有些生物学家说,动物同性恋是动物对性识别的错误造成的;另一些生物学家说,动物同性恋是动物们的游戏,或动物们正常性生活的预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同性恋是种群中缺乏异性的结果。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的科学家保罗·法斯尹,试图研究寻找动物同性恋行为的进化意义。他仔细研究了日本短尾猴的性行为,结果发现,在雌性短尾猴中,有33%的性活动发生在同性间,但却没有发现任何进化上的意义,因此他的结论是,这些猴子热衷于同性恋只是为了好玩。

科学家认为,动物同性恋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产生于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教养”因素。从教养方面看,科学家认为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与动物种群中统治和等级关系的形成有关,从自然方面看,许多科学家主张基因理论,他们认为,动物包括人的同性恋行为与基因有关。美国科学家迪安·哈默博士声称,他发现人类同性恋者多携带一种名为Xq28的基因,这说明这种基因与同性恋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哈默和他的同事们还在雄性果蝇中找到了另外一种基因,据说这种基因使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一下子从8%增加到90%。

然而,麦克法兰博士对哈默的研究提出了质疑,麦克法兰说,果蝇同性恋行为的增加并不能证明那种基因与同性恋行为有关,因为这种基因也可能控制着果蝇对性的辨别能力,如果那样,果蝇同性恋行为的频度同样可以增加。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6年来,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中的两只雄性帽带企鹅——洛伊和西洛,一直如胶似漆。它们宛如一对情侣,交颈亲昵,互梳羽毛,扇动双翼,它们做爱,对雌性同伴不予理睬。在野生鸟类中,也能发现类似的行为:有的鸵鸟只向同性求爱;有的雄性红鹳与另一只雄性同伴共筑爱巢,甚至抚育收养的小鹳。

帽带企鹅


一个研究野生动物同性恋行为的摄制组最近抓拍到了雌性日本猕猴间亲热的镜头,以人类的标准来看,这段影片可以分为X级片了。摄制组的记者米雷娅·梅厄说:“这种同性间的性行为实在让人不解。常理来讲,这些雌猴在排卵期间应该寻找雄猴才对。”灵长动物专家艾米·帕里什认为,也许它们是在用间接的方式追求雄猴。她推测雌猴是在通过同性性行为提高它们在猴群中的地位,以期成功地进行交配。骑在另一只掌握有资源或者仅仅是同盟者的雌猴身上,可以影响到雌猴的繁殖成功率。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莱斯布里奇大学的动物行为教授保罗·瓦齐说:“它们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取乐而已。它们从这样的行为中得到性快感和性满足,和进化无关。”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马修·格罗贝尔同意这种说法:“如果不存在性快感,我们就不会繁衍后代,也许日本猕猴只是在享受性带来的快乐。” 非洲矮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有着更强的性欲。研究显示,它们中75%的性行为属于非繁衍目的,而且绝大多数矮黑猩猩都是双性恋。《矮黑猩猩——被遗忘的灵长类》一书的作者弗兰斯·德·瓦尔管这些黑猩猩叫“做爱而非做战”的灵长类,他相信同性矮黑猩猩通过性爱来化解个体间的冲突。

还有一些动物在成年之前会出现一个阶段的同性恋行为。例如,雄性小海豚就是这样。科学家们认为这可以帮助它们彼此之间建立起终身的友谊。

动物间的同性恋行为只是最近才被研究。

有人指出,动物学家们之所以不敢对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是因为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人们联想的敏感问题。

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与人类进行比较。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同性恋行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那么这将是对那些认为同性恋违背自然的观点的有力回击。在美国,关于同性恋引发的道德争论非常激烈。

一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罪恶。

尽管参议院刚刚否决了禁止同性恋结婚法案,布什总统誓言要继续提案阻止同性恋结婚。已经有人在法庭上以动物间同性恋的事例为证进行法庭辩论。有的科学家们认为以动物来类比人类是不妥的。他们举例说,在一些动物中存在杀死幼仔的行为,这绝对是人类道德标准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动物来理解人类的同性恋行为呢? 也许这种行为是进化作用在人类身上的继续。

一个最常见的推论就是,人类同性恋行为可以使同处于一个团体之中的男性保持团结。在古希腊,军队中的同性恋行为得到鼓励,因为这使军人们在打战时同仇敌忾,并且全力保护他们的同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阿小豆 回复 悄悄话 也!! 额也这样想来者,同意同意!!!
靈小抓 回复 悄悄话 一种可能性假设:同性恋在自然物种,尤其较高等物种的存在,是大自然防止任何物种无限制繁衍,抵消任何物种独霸自然界破坏平衡的防御性规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