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恺钜——改命造运,广结善缘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姓与氏在实质的区别

(2010-05-04 23:49:28) 下一个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往往""""并称,谓之"姓氏",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并不将""""相区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姓氏就是姓,一个人姓王,我们可以称之为王氏。但就姓与氏的本义而言,两者却是不可混为一谈的,两者的意义与作用有着严格的区别。姓与氏的区别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只是在周代之后,由于"姓氏"合一,人们才逐渐姓与氏不分,从而将两字混用。
  姓与氏的区别体现于实质、来源和功能三个方面。
  首先,姓与氏的含义有着实质的区别。
  提到姓与氏的区别,人们自然会想到《左传·隐公八年》中众仲对隐公说的一段话,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谈到姓与氏的区别的一段文字,因此为谈论古代中国姓氏制度的学者所津津乐道。众伸说: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这一段话明确地区别了姓与氏。根据众仲的说法,所谓"因生以赐姓",就是根据一个人由何所生而确定其姓。所谓由何所生,即指一个人生命的来源,亦即其血统。因此,所谓姓,实际上是一个人血统的标志,亦即其所归属的血缘集团的标志。血统是自然传承的生物学现象,是生殖善衍的结果,因此,姓所标明的是一种自然的事实。一个人所由以诞生的族群姓什么,他自然就该姓什么,这一点无需什么人来赐予。所谓"因生以赐姓",实际上并非说姓是由帝王赐予的,而只是意味着,在贵族阶级中,一个人因其血统自然获得的姓尚需获得帝王的确认而已。总之,所谓姓,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氏族的标志,因为所谓氏族,就是源自同一祖先因而具有共同血缘的成员组合而成的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氏族,是指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氏族,应把它与中国古代文献中"氏族"一词区别开来。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氏族",所包含的成员不限于同一血缘的人们,这一点在明确了""的实质之后自然就会明白。
  《左传》中众仲说"胙之土而命之氏",胙是赐予、封赏的意思,所谓"胙之土而命之氏",是指根据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氏。中国古代在秦代之前,实行封建制,这里所谓"封建制",不同于人们常说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主义"等意义上的"封建",后者泛指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这里所说的"封建",指周代所实行的"分封建国"的政治制度。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同姓子弟及有功之臣,让其对所分封土地内的臣民进行独立的统治,如封姜太公及其族人于齐,封周公姬旦及其家族于鲁等等。据此,则"胙之土而命之氏",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及其族人只有在获得了分封之后才会拥有氏。这就表明,氏与姓不同,它不是血统的标志,不是血缘关系自然传承的结果,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分封、赏赐这种政治行为的结果,所有的人(除了奴隶)都会有姓,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有氏。
  总之,如果说姓是人的自然血缘归属的标志,那么,氏就是人的社会政治地位的体现,两者有着实质的区别。
  由姓与氏的区别,我们也就容易明白中国古籍中所谓"氏族"与现代人类学所谓"氏族"的区别了。
  如前所述,人类学所谓氏族,是指源出于同一祖先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们所构成的人类群体,也就是拥有同一个""的人类群体。而中国古籍所谓的"氏族",则取义于""字,拥有同一""的人们自然都是始获分封因而始被命氏的人的后裔,因此也必然具有相同的血缘,如果"氏族"成员仅限于这一批人,则"氏族"似与"姓族"(亦即人类学意义上的氏族)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古代文献中所谓的氏族成员还包含附属于拥有""的族群的异姓族群,例如当史书中称晋国为晋氏、赵国为赵氏对,氏实指诸侯国,包括其国的统治家族及被统治的异姓族群。因此,古籍中所谓"氏族",实际上是指以某一拥有氏号的家族或宗族为核心的政治、军事、经济实体。
  综上所述,姓是血缘群体的标志,而氏则是家族政治地位的标志,这就是它们在实质上的根本区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