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2012-04-26 08:57:31) 下一个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同榜进士,两人可以说是志和道同的老朋友,都是当时主张政治革新的著名人物,后来同时被贬,仕途坎坷。
一般认为柳宗元文强于诗,其文影响极大,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维基百科称他为思想家。但是,他却写下了两首极为著名的短诗,就凭这,他就在宏大深远,色彩斑斓的的众多唐诗中谋得了一个不朽的地位,为世代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一典,写得极为清新可人,我想没有人读不懂。然而,意境深远,很多人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仍然远远不及其内涵,唐诗的魅力就在于此。
唐诗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信你就试一试,这二首诗几乎是白话。

第一首就是一张水墨画,以此景作画的可真不少。蓑笠翁真正是在钓鱼吗?也许在钓心情,钓风景,或者干脆在钓官,没有人知道。只是一个人在寂静,孤独,一片雪白的天地之间无言独坐,最有可能在钓寂寞。
为什么寂寞?因为没有人可说;为什么没有人可说,是因为说了别人也不能懂,就懒得说,不屑说,只好跑到无限洁净的的冰雪之中,只有在此时此景,人才能放松,才会有融入一体纯洁。
如果你没有那种想跑到大自然中去而摆脱一切烦恼的冲动,恐怕理解不了此诗好在哪里。

第二首中间两句是千古绝唱,唐诗中还有非常著名的两句与此类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全诗看来,这里的梨花在很多人看来是指树上的冰花,塞外不大可能有大片的梨花。但因为前面有春风一词,好像很难得说通,那就应该是寒风。我想除了去问诗人岑参,毫无办法。
不管怎么说,都是描写人突然领悟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当然,任何花都不能“忽如一夜”就开放,也不可能你“欸乃一声”就能让山水都变绿,只是在说人的心情在大自然的暗助下忽然地转变,变得大好,如痴如醉。
此诗的最后二句引出了一些争论,苏东坡和有些人认为,“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意思是不要这二句此诗更好。另一些人则看法不同,这样我们就得来仔细看一下这二句是什么意思。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从字面上看,是说诗人在宽阔顺流中走了一程,回看自己昨夜曾经留宿的岩上,云彩正在无心地相逐。一般认为无心来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我有点厌烦什么东西都要找一个典,就算是陶渊明的影响,无心就是无心,陶渊明的无心不见得和柳宗元的一样,前者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后者却是政治人物,想的主要是入世。
相逐也有点麻烦,一般认为是指云彩在跟着诗人走;但我曾读到过另一种解释,说相逐是云彩自己在乱飞,与人无关。这个不同理解,整首诗的意境也会有不小的差异。
前者意思比较直接,不说诗人恋恋不舍,而说云彩跟着他,就像李商隐的名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的也是自己的后悔,我这么悔,你应该总要有一点吧。这是唐诗无比精妙,委婉之处。
后一种说法就要隐晦得多,“回看天际下中流”就是指诗人被贬后的反思,无心相逐暗示官场上的斗得天昏地暗,实际上没有意思,哪里有“欸乃一声山水绿”让人陶醉。
总的说来,因为柳宗元是官场上厮杀的政客(写诗只是业余爱好),这样的人写山水诗大多是在暗喻官场中的险恶,所以他的山水诗写得这么好,可见在他的眼里的那一边是多么的不好,尽管他还是以官场作为自己的目标。
以上的不同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取舍,反正柳宗元已经死了上千年了,真正的意思有谁知道?说知道的还不是自己的意思。

柳宗元还有一首诗也很有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开始二句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句,真正叫做是把愁思写到了头,气势无比。但麻烦就来了,后面就不好怎么写了,可以说只是在作注解,尽管每一句都好,但高潮最好是在最后出现。

据后人考证,刘禹锡的祖先是匈奴人。但是,“刘禹锡幼年即开始学习写诗,19岁之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江南。”《维基百科》
现在已经没有匈奴人了,倒不是汉武帝把他们斩尽杀绝了,那是做不到的。因为匈奴人最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后来的刘渊,石勒,石虎,他们席卷中原,把汉人的正统逼到了江南一角,汉武帝那一招根本不中。
匈奴的消失用文明一点的词汇,叫做给同化掉了,赤裸裸地说,是给文化彻底侵略了。他们抛弃了自己的那一套,被中华文明完全征服了,而且还参与了发展,这样说刘禹锡的诗我想并不为过。
所以说,文化,或者文明这个东西最厉害,只有她才能把敌人变成自己人。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朱雀桥都是地名。“三国时,吴国茂守石头城(现在南京)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 朱雀桥应该就在乌衣巷,在东晋时期,王,谢两个大家族都住在乌衣巷。当然,后来应该都被战乱所毁,现在听说重建了。
东晋有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现象,皇帝基本上只是一个摆设,真正的权力者是所谓权臣。有点像现在欧洲某些国家,当然只是有点像,因为那些国家是叫做君主立宪,君主是象征,靠立法来治理国家。东晋还是人治,不过不是皇帝而是权臣。
王家中的王导是东晋实际上的建立者,谢家中的谢安则指挥了淝水之战,这一战的胜利保证了东晋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所以说,在很长的时期内,是乌衣巷,而不是皇宫是东晋最高的政治,经济中心,可想而知,当年的乌衣巷应该是多么繁华而喧闹,车水马龙的都是跑官,送钱的人。
王,谢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家族,我们不谈他们中搞政治的,那是太多了,也不好比较。都是权臣,要比较曹操和王导哪一个更有政治才能是说不清楚的,但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超一流的文学家,这是能比的,有东西在。
王,谢家族都出了一些非凡的文人,王家最有名的王羲之;谢家则有谢灵运,谢眺。相对来说,知道王羲之的人要多一些,但其实两谢要重要一些,他们对唐诗的影响极大,有些诗作虽唐诗也不能过也,我非常喜欢。
看来这两家的遗产基因是十分强大。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湖北黄石,由于一山秃立长江边(我曾去过,不错,但比我想象的要差),可锁住航道,自古是兵家重地,也就在这里,发生了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战。吴国用铁索拦住江面,西晋名将王濬则将铁索烧红而斩断,其战舰就能顺流直下,吴国就此投降。
这两首诗都是怀古,无非是“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前一首脍炙人口,好读好懂,而后一首则在众多的怀古唐诗中占有重要一席,说是最好,有人会不同意,但是,要选几首有代表的怀古唐诗遗漏了它,就有点不公平。
“四海为家日”好像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天下平定,到处都可以为家,因为前面说的是统一中国的一场著名战役;二说是指游子自然是四海为家,到处飘嘛,刘禹锡不是黄石人。当然,也可能都是。
我生长在长江边,当我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几句诗就情不自禁地浮上了心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总是忙忙碌碌,只有看到了故乡山山水水,才能伤感地回忆起自己过去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幸福往事,那条大江还是那样在寒风中不尽的流淌,可是母亲的温暖却是永远不能再有。那些欢乐,那些年少的轻狂,令人心醉的初恋,都随着滔滔江水走了,不会回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我们这些人都是游子,四海为家,现在,只有在梦中才能听到凄厉秋风中呜呜作响的芦苇,我小时候是真正听过这种无比悲凉的声响。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欲说还休”。

刘禹锡还写过一首极为高昂的短诗,
《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般豪放而乐观的诗在唐诗中真是不多见。
他还有一首也是非常热的,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水诗的鼻祖是陶渊明,两谢也是以此得名,柳宗元无疑也是大家。总的说来,我要更喜欢山水诗一些,恐怕是我这人没有什么大出息,对美色的贪恋是超过了忧国忧民的。因此,我宁愿读王维而不是杜甫。
柳宗元和王维一样,山水诗都有一种“宁静而致远”的调调,王维则要更细腻一些,但是,柳宗元写得真是美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