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的欲望和快乐

活了这么多年,才发现自己是这么的感性,让我的眼睛带着你的心去飞。
个人资料
正文

《菜根谭》心悟第4条: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2007-11-24 18:23:41) 下一个

《菜根谭》心悟第4条: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物质与能量相较,能量要高于物质。“高”的意思是指理解,驾驭的难度。行为心理学派的学者认为,当一个人反复做一件事,这件事的意义在他头脑里的概念就会固化下来,变成事实(fact),变成他认识世界的内在参照系(belief system)里的一个点。和尚敲木鱼,教士背诵经典条文都是加强本已存在的一个个点。所以,身处势利纷华的人,选择不去接近的,去逃离的,是内心里拒绝接受潜移默化的改变。选择接近而不会被同化的,是内心里有更深的信念,来与不断侵淫的行为对抗并且保持内在参照系的完整*。这是内心里内控能力强大的表现,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本原。

     说起智械机巧,为什么有拿着木棍在隧道里奔跑的感觉呢?因为世界上的事,都是有来龙去脉的。持久的,宏大的,恒贯宇宙的来龙去脉,道德经里称之为“道”,本质上是能量流。用头脑去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和渠道而费尽心力的,叫机关算尽,悲情产生于迷失在细节里,导致信息加工超出了头脑和能力的监控能力。真正聪明的,是用力于机关汇集的机会之处,即“四两拨千斤”,系统控制理论里叫“轴”。不想去费心算计的人,是看到了头脑在纷繁面前的渺小*,主动放弃了。知道如何使用机巧却不用的,如不是在静静观察,等待“轴”的出现,就是在自律,不去试图驾驭更大的能量,成为野心的奴隶。

          智慧,道德,从来都是活的而非僵死的教条。学懂了,学穿了,受用无穷。

*      The human body receives millions of bits of information each second through our five senses. We are only conscious of, or able to put our attention on, a maximun of forty bits per second, and the amount is usually less. Therefore, we are only conscious of approximately one out of the millions of sensations that we experience every second. The rest of the sensations are subliminal;that is, they are below the threshold necessary to trigger a conscious perception. Instead, they affect us subconsciously.  见《The user illusion: cutting consciousness down to size(New York, NY: Viking,1998).p.12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