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颜知己

生命是一种体验, 爱情是一个过程
个人资料
正文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2005-06-08 07:29:37) 下一个
<<黄颜的男人心>>贴出后,里面提到的那篇论文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兴趣。有的希望能读读那篇硕士论文,以确定JANE究竟是不是因误读论文而走了最后那一步;有的戏谐地称那篇论文为“杀人的论文”,要看看论文是怎样杀人的。我已从悄悄话里回了一些网友,现整理一下,公开贴出来,一劳永逸地枪毙掉那篇论文。

那篇硕士论文写于八、九年前,没有电子版本。系里可能保存着一两本,父母那里也留有一本,但我手头没有,也不值一读。写论文时才二十二、三岁,谈不上生活积累或人生智慧,所有的观点、知识、理论等等都是从书上来的。那也不算一个畅所欲言的年代,尤其是硕士论文,更不可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

论文探讨中西方文艺作品中对“爱与死”这个主题的不同处理,扯七拉八地谈到社会、文化、宗教等的影响。印象较深的是说过中国文化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其中对生命的理解受佛教影响很深,表现在相信生命轮回、投胎转世上。象<<梁祝>>这样死后化作蝴蝶的故事,中国文艺作品中就比西方文艺作品中多见,类似的还有死后化作并蒂莲、连理枝等等,实际上就是生命轮回观点:生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形式发生变化而已,上辈子是花卉,这辈子是人,下辈子可能就是牛马了。生命轮回、投胎转世的说法在民间很流行,比如人们常说“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不知她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这辈子可以修到这样好的丈夫”等等。

生命轮回的观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人们的行为,使人从善,以图下辈子脱胎到一个好人家。生命轮回的观点也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坦然地、或者说麻木地面对今生的苦难:这辈子受这许多苦,不用怪别人,更不用怪社会,都是因为上辈子没积下德,如果这辈子多做善事,下辈子就不会受苦了。可能这种生命观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为爱而死,因为死不算什么,不过是结束这辈子,进入下辈子而已,早死早托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那篇论文虽然是分析中西方文艺作品对“爱与死”这个主题的不同表达,但也有自己的立意: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本来还想扯到“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上去的,但导师火眼金睛,一看开题报告,就觉得不妥,知道黄颜这种人,七扯八拉地,写起什么“自由”来,不仅会超出硕士论文的篇幅,而且很可能会写出问题来,于是大笔一挥,把“自由”部分砍掉了。

论文立意与著名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立意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立意不积极,就不能通过;二是当时年少气盛,想反着名言写,写出点新意来;三是因为受父母影响很深,认为一个人的死不仅是他/她一个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一个人的死是会很深地影响到他/她的周围的人的,所以一个人不能仅仅为了自己解脱就去死。

论文将“爱与死”的主题再细分成两种,一种是被动地死,比如天灾人祸使相爱的双方或一方死去;另一种是主动地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殉情”,即为爱自杀。论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爱与死,也就是为爱而死。

论文花了很多篇幅探讨爱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把握性”,因为爱的这两种特性是文艺作品主人公为爱而死的重要原因。

爱的“不可确定性”,表现在人无法确切地知道别人是不是爱自己,因为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用别的东西来表达、来描述、来象征。

远古的时候,人们对言语和文字是很崇敬的,据说那时候不用签字画押,只要说一句:“我答应你了”“I GIVE YOU MY WORD”就够了。君子不君子,一言既出,都是驷马难追。再往后,光说句话就不行了,没有约束力量了,可能要扯上超自然的力量:说话不算数就遭雷打,就全家死光。再往后又加上法律的约束:撕毁合同、违反合约就要受法律的惩罚。

不管加上什么,我们知道WORD是越来越不管用了。印在书里了,不等于就是真话;电视新闻里说了,不等于就是真相;录音录像了,不等于就是事实。现在还加上网络,就更麻烦了。你收到张三一个MESSAGE,你不一定能确定那就是张三送给你的,就算是张三送的,MESSAGE在路上也可能被人看过并被做了手脚,张三日后也可能不承认送过这个MESSAGE。E-SECURITY的最基本的四个要求就是:authenticity, data confidentiality, data integrity, and non-repudiation.

我们知道,做到这四点是很不容易的。从同一个IP出来的,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考虑到有些电脑是多人共用的,从同一个MAC ADDRESS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人发的。你的EMAIL账号,别人可以HACK进去,用你的名义发邮件;你的ELECTRONIC SIGNATURE,别人可以伪造;你的PASSWORD,别人可以猜出来,取掉你所有的钱,而你没法证明那不是你干的。有一百种加密的办法,就有一百种解密的办法。你在网络上传来传去的东西,能够读到、能够改动的都不止你和你的通信人。

那篇论文里谈到的爱的不可确定性,当然还没有到这样现代的地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没法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爱你,有多爱你。对你不在乎的人,你可能想都不去想这个问题。但如果是一个你很在乎的人,是一个你爱的人,你就会有这种苦恼,因为你无法确定他/她究竟爱不爱你。他/她说了“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等于他/她就真爱你,他/她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这样说的;有了性关系,也不等于他/她就爱你,他/她可以是因为别的原因跟你发生这种关系的;成了夫妻,也不等于他/她就真爱你,可能是为了别的目的跟你结婚的。

爱的不可确定,不光是因为每个人所用的爱的语言是不同的,还在于语言既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也可以用来掩盖思想感情。有时对一个人没爱情,但由于别的原因,人也可能会撒谎说自己爱那个人。有时候一个人爱之深,爱之切,对对方又没有把握,就可能一会选择用语言来表达感情,过一会又选择用语言来掩盖感情,或者把表达弄得象开玩笑,把开玩笑弄得象说真话。

爱的不可把握性,表现在外在的和内在的因素都可以使爱发生形变、量变、质变。社会、舆论、道德、家庭等的力量,常常使相爱的人屈从而使爱情发生变化。即使没有这些外在的因素,相爱的人之间的误会、巧合、私心等,也可以将爱毁于一旦。如果把这些因素都除掉,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一起,但久聚又可能使相爱的人彼此生厌,爱情变得越来越淡薄,生活变得越来越平庸,直到最后爱情消逝。

文艺作品中爱的主人公、特别是女主人公,对待爱的不可确定性和爱的不可把握性的对策往往是一死了之。安娜卡列妮娜对爱幻灭,祝英台对“门当户对”婚姻的反抗等,都是以死来作答。爱与死写在文艺作品中是很有震撼力的,可以说不那样写就没有意义,就不成其为文艺作品,就不可能流芳百世。试想一下,如果祝英台按照父母之命出嫁,生儿育女,就不会有<<梁祝>>这个动人的故事了。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各自接受家庭的安排,结婚生子,也就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动人的故事了。死,使爱凝固,也使描写爱与死的文艺作品震撼人心,成为名著。

爱与死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主人公的死从一定意义上起到了超乎个人的作用。这样的文艺作品,揭露出社会、伦理、道德、传统的不合理,从而使人认识到改变那个社会、伦理、道德或传统的必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可能使两个长期不和的家族最终和好了,梁祝的死可能最终使大家认识到门当户对婚姻的害处,可以说都为自由恋爱铺平道路做了一份贡献。

象罗密欧朱丽叶和梁祝这样的爱与死,是有其社会根源的,在当时那个社会,可能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愿望。但那种社会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已成过去了,自由恋爱已不再需要用血用生命来争取,这表现在<<梁祝>>式的爱与死的故事在文艺作品中逐渐减少。现代爱情故事中的爱与死,往往是天灾式的,比如日本的<<血疑>>,西方的”LOVE STORY”等,都是因疾病致使爱情的一方死去。另一种可能就是对爱幻灭的人自杀或杀人,这当然是毫无积极意义的,多半被当作病态来写,这样的作品也很难具备<<梁祝>>式的震撼力。

正因为这种历史的变迁,我们可以说,在现代,为爱而死已经不再有积极意义。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首先,只要生命还在,就有希望。其次,爱情是一个过程,可以与生命一样长,但往往短于生命。既然爱情是一个过程,就没有必要为了这个过程丢掉生命。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幻灭了,可以开始另一段爱情,即使没有另一段爱情,也可以继续体验生命。当然有人要说了,如果爱情可以这样变来变去,疏忽即逝,那还叫爱情吗?这就涉及到给爱情下定义的问题了,我的论文是基于“爱情是一个过程”这个定义的,如果你把爱情定义为“永恒”,定义为“一生中只能有一次”,那就要重新写一篇论文了。

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每个人跟他/她的终生伴侣都曾经是一个完整的球,然后被分成了两个半球,所以每个人都在找寻他/她的另一半,只有找到了那半个球,才能有和美幸福的爱情。

这样的爱情观很诗意,很理想,但很苛刻,很难实现。想到爱情的不可确定性与不可把握性,找到自己那半个球的可能是很小的,因为即使你找到了,你也不能确定那就是你的半球。就算刚好是你要找的那个半球,你也不一定能永远让他/她沾牢在你这个半球上。

这就使人想到另一个故事,据说有人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对那人说,这里有一块麦田,你一路走过去,但不能往回走,你可以摘一穗麦子,就一穗,看看你能不能摘到最大最好的那一穗。那个人一路走过去,看到一穗很大的,想摘,但又怕后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就忍住没摘。他这样一路走下来,发现到最后也没摘到一穗。当他回到苏格拉底面前的时候,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麦穗长在那里,是任人摘的,那个人尚且不能选定一穗,人世上有这么多人,而且不是随你挑,那么你想摘一穗最大最好的,可能就更难了。爱错人,选错人,是经常发生的。不允许爱情有SECOND CHANCE,就很可能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

在爱的不可确定性和爱的不可把握性这两点上,JANE和我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这也是根据JANE的建议改动较多的地方,可能她由于自身的感受,对这两点有较深刻的认识。但从这两点上引伸出来的结论就可能是不同了。我不知道JANE有没有看到我论文的立意,当时也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探讨她的立意,或者去说服她。JANE不是那种爱钻牛角尖的人,所以很难使人把她当一个需要开导的小姑娘。我那时候也不是一个忧天的杞人,没有想到她会因爱的不可确定与爱的不可把握做出她最后的决定。

JANE在遗书中引用的几段话都是我列举的别人的观点,她引用时没有说明她是把那几段话当我的话来引用的,还是当别人的话来引用的,所以我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她究竟是误读了我的论文还是我的论文未能说服她。不管是什么原因,那篇论文都是应该枪毙的了。

论文有没有杀人,能不能杀人,我不知道。从这件事中,我所吸取的教训就是作为作者,要严防误读,严防MISQUOTE;作为读者,一定要分清是谁在说话,说给谁听的,为什么要那样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就接受,就相信,就当成座右铭。不管是作为作者还是读者,都要珍惜生命,只要生命在,什么样的误读都是可以澄清的,什么样的误解都是可以纠正的,什么样的痛苦都会成为过去。

知道爱情具有不可确定性和不可把握性,并不等于我们要故意去把爱弄得不可确定或者不可把握,相反,我们应该尽力去体会对方的爱,哪怕是厚颜无耻地去体会,自作多情总比自作无情好。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去保持爱,发展爱,把握爱,让爱的过程尽可能地长一些。如果做了这一切,还是不能得到或不能保持爱情,我们就不会大惊失色、张惶失措,我们会想到爱情本来就具有这两种特性,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已经尽力了,只好让它随风而去了。

只要生命还在,就有希望。

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个相爱的人,年青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结合,当他们两人都已七十多岁的时候,终于都还原成单身身份。男的从四川一路找到江苏,两个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终成眷属还有没有意义,我们外人就不知道了。但看到这两个老人,挽着手在江边散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种感动的。也许真有一种情,是可以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也许正因为他们这几十年不能在一起,才使现在的终成眷属变得甜美。

谁知道呢?这是他们的生命体验,别的人无法确切知道。

正因为生命体验的这种不可替代性,我们才应该珍惜生命,用心体验自己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