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失人格,不失幽默,也谈 ese -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红灯记>>

(2007-11-23 00:45:05) 下一个
不失人格,不失幽默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红灯记>>

早期的英语,对一个民族称“ese”的确是贬义的。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ese”早已中性化,但也不时的被那些自以为是的白人种族主义者挂在嘴上,聊以自慰。未受教育的种族歧视者往往是赤裸裸的侮辱中国人为“Chink”(清客),而道貌岸然者则隐晦的用“ese”。

下面这一短小故事,是我年轻时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给我讲的。简单,幽默,却寓意深刻。其用意也一目了然,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个聪明的中国学者在一国际研究会上与一美国学者相遇。虽然中国学者的英语不是那样的完美,但交流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显然,中国学者的水平何止是技高一筹。美国学者恼羞成怒,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也就暴露无遗,于是挑衅的明知故问,

“Are you Chinese, Vietnamese, or Japanese? Which eeee...se are you?”

中国学者面对这无耻的“学者”,胸有成竹,平静的回答,

“I am Chinese.”

旋即,立马反击,

“Are you Yankee, Monkey, or Donkey? Which keeeee….e are you?”

面红耳赤的美国学者也只好作答,

“I am Yankee.”

哈哈哈!多么可爱的美国佬!

欺软怕硬的日本民族,基于同样的理由,据说曾试图力推以 Nippon 取代 Japan 而摆脱二战后所受的屈辱,无奈还是被冠以 Nipponese, 因而 Nippon 也未成大气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