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历史上看,卡扎菲并非“中国老朋友”

(2011-08-24 12:54:38) 下一个

由于卡扎菲长期抨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所以被很自然的视为是“中国的老朋友”。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20世纪中期之前,利比亚曾受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外国统治,1951年才获得独立。因此,古代和近代史上利比亚与中国没有官方关系。1959年,利比亚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政府与台湾当局“建交”。 一直到1971年6月,利比亚才在外交上完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又同时告诉台当局“中华民国大使馆”不必撤离,事实上实施了“两个中国”政策。到了1978年8月,利比亚才与台湾当局断交,同中国建交。但卡扎菲不顾中国抗议,仍允许台湾驻利机构使用“中华民国商务办事处”头衔,这在台湾的“非邦交国”中独一无二,直到1997年该代表处才关闭。

1988年洛克比空难后,利比亚被指责为元凶,受到国际制裁。在多国制裁下,利比亚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示好。1996年1月,利比亚时任“外长”表示,利比亚一贯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利比亚决不与台湾发展任何官方关系。2000年重申利比亚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不与台湾当局发生官方关系的原则和立场。然而,卡扎菲随后又开始和台湾当局“眉来眼去”,并再未访华。

2006年1月18日,台湾前总统陈水扁会见了到访的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随后,在同年5月,陈水扁出访中南美期间进行所谓的“迷航之旅”,返程时专机突然降落利比亚,与卡扎菲会面,后来台湾又恢复在利比亚设立“代表处”。并且,据台湾外交部网站显示,2008年2月13日,“台湾驻的黎波里商务代表处”挂牌运作。台湾在“非邦交国”的机构名称中一般只能称为“台北”,而不称“台湾”,只有驻利比亚等4国的机构例外。

此外,多家媒体曾披露,卡扎菲在上台前,曾到台湾外交部设立的“远朋国建班”中接受“政战”训练。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台湾当局“远朋班”的任务,主要是专门代训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军官,使他们回国后成为反共中坚,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等政治强人,都出自远朋班门下。

卡扎菲时期,虽然中利经贸关系曾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加强。 然而,卡扎非对中国持戒备心理,重要石油合同大多交给西方公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