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名人谈“幸福”——回答楼下《谈谈毛时代空前的“幸福”》

(2009-03-15 08:21:53) 下一个
海岩谈幸福:

  幸福就是幸福感。古代人吃一块烧焦的肉和现代人吃到一顿满汉全席得到的幸福是一样的。人要调整自己、修养自己,才能达到一种幸福。要融入生活、感谢生活,才能永远生活在幸福的状态中。我小的时候有个邻居,是个女孩,她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老想给自己做吃的,今天煮点红豆儿啊,明天弄点山里红啊,煮啊加糖啊捣成泥啊地弄,我看着就烦,她却乐此不疲,然后就特别兴高采烈,就好吃啊!这种我现在想想呢,太哲学了,她太幸福了,她这样的心态太健康了,太好了!她把生活已经享受得如此肆意,比我们这种苦大仇深的好多了。我就要以她为偶像!--海岩



星云大师谈幸福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幸福是一种满足。超越的欲望不可能幸福。

  “幸福配方”——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谈一些益智的事,激励自己增长智慧。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听西方当代哲学大师谈“幸福”

张放

什么是“幸福”?很多国人已经很不容易找到正儿八经的答案了。人们的内心深处,已经被灌输了很多山寨版的“幸福”定义。而且,这些定义一直影响着整个浮躁的社会。

读故去的西方哲学大师谈“幸福”等话题的图书,一直是我这种国人的部分生活内容,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种阅读。近几个月来,我一直关注着生于德国,在英国长大,后红遍美国的思想家,哲学大师艾克特·托尔的作品及部分采访录音。他一直在那里正儿八经地研究着“幸福”的定义,“幸福”的获取。

去年底,他接受著名图书推荐节目主持人奥普拉女士的邀请,在“精神家园”栏目里,连续三次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真正含义的理解。这是我听到的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艾克特的“一家之言”。受到很深刻的启发。至少他从一个深刻思想者的角度,促使我们思考“幸福”,也就是“happiness”(此词翻译成汉语时,用一个“幸福”总不能概括,也包括了“快乐、愉悦”,甚至“美妙”等词的含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切物质意义上的东西,但却一点都不“happy”,或至少是伪“happy”,即所有的“happiness”都停留在感官上面,从未抵达灵魂深处。因此,在几乎所有国人聚会并试图要获取“幸福”的场合中,总能强烈地感到某种焦虑感,某种不满足感,某种继续深入探索感。

艾克特首先说,“Don’t seek happiness, if you seek it, you won’t find it.”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寻求幸福,因为一旦刻意找寻,就永远找不到。”此言一出,振聋发聩。为什么找不到呢?他接着说,因为“seeking is the antithesis of happiness.”也就是说,“找寻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幸福的命题。”

如此深刻的话,深深地吸引了我,他进一步说,“happiness is ever elusive”,“所谓幸福,从来都不容易捕捉”。那么,怎样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呢?艾克特首先提出建议,即先让自己从“unhappiness”(不幸福)中解脱出来。而这一点是可以办到的:直接面对“不幸福”,而不是面对人们编织的关于“不幸福”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令人感到“不幸福”呢?这是个好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在很多时刻,有“不幸福”的感受。艾克特给英语世界里的人们指出了人们不幸福的真正原因。他说,“the primary cause of unhappiness is never the situation but your thoughts about it.”就是说,之所以产生“不幸福”感,最基本的原因,并不是周围环境所致,自己头脑中的念头才是真正原凶。所以,要对产生的各种念头时刻提防。最好把所有相关念头,与所处的环境分开来。因为,环境永远是一种客观事实,属于中性。只有围绕环境产生的念头,才有好有坏。所以,人的念头,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编织出来的“故事”。所以要远离“故事”,直面“中性的客观事实”。

比如,英语中常说的一句“I am ruined.”(“我完蛋了”),这不过是一个自己编织出来的故事,正因为这故事的存在,才阻挡了一个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此外,“我账户里只有一块钱了”,这也只是一种事实。所以,艾克特总结说,“Facing facts is empowering”“面对事实才能使人产生勇气。”

对“幸福”的产生,人们都认为,它一定来自将发生的事情上面。艾克特语重心长地说,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将发生的事情”是最不靠谱的事情。人们之所以这样看问题,艾克特认为,是因为大家都以为眼前正发生的事情,总有很多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地方,都以为假如没有这样发生事情,而是如自己所想像的那样发生事情的话,可能一切就会完美。这一切在著名思想家艾克特眼中来看,都是十分害人的误区。

所谓“幸福”的来源,就是: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从中发掘出“完美”因素。这样,马上就会感到某种幸福感。

是啊。当写到此时,我抬眼看了一下我办公室外的一切情形时,突然发现,一切真的还都不错。一切都很美好。

事实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总认为“过去比眼前好”。它也是扼杀“幸福”的凶手之一。这一点,艾克特提出了解决之道:越是发现过去美好的人,越要想办法认可眼前。否则的话,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而不能自拔了。

内心善良也与“幸福”有关。艾克特大师认为,如果想刻意表现出善良一面,有时不一定会如愿以偿。相反,人应该试图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寻善良,因为善良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用表现,只让它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来就OK了。当发现自己善良的一面时,也会产生满满的幸福感来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