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数民国开国女功臣的爱情大结局

(2009-03-11 15:44:34) 下一个

引子

  本文取材标准,辛亥前已经成仁的大姐大一概不取(列如秋瑾,烈士们的资料多得是,没必要多说),民元后的名太太一概不取(列入宋家的SHE,名女人们的资料也多,也没多说的必要)。本文所取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女性党人。

  唐群英字希陶,号恭懿。湖南衡山人。父少垣,湘军出身,官至提督,进振威将军。母曹氏,亦为一品诰命夫人。自幼即学骑射,读诗书,有男子气,常以不能易髻而冠为恨。稍长,因唐,曾二家世代通好,许配与曾传纲(曾国藩的堂弟),因家世渐与秋瑾,葛建豪(蔡畅的老妈)等结识,每于闺中畅谈,颇有男儿之风。越二年,独女及夫婿皆以病亡,痛甚。寡居间,读新书,思想为之渐变,作诗以自况:“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 ” 决意留东。抵日后,与秋瑾同窗。并经黄兴引介入华兴会,继入同盟,奉孙所派,回国运动革命。事不济,再渡扶桑,入东京音专,并被推为中国留日女学生会长。创《留日女学会杂志》,鼓吹女界革命。辛亥,回国组“女子北伐队”任队长,率队配合江浙联军,攻克南京。民元后,以功授“二等嘉禾章”。后因女子参政问题,曾率女队员冲击参议院,暴殴宋教仁,林森(这个女人不寻常,日后国民党的总理,国民政府的主席都被扁了)。经孙缓颊,事乃解。其后回乡兴学,办报,讨袁,护法皆有殊功。及至北伐功成,老友同仁邀其赴宁,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出面礼聘的就是当年吃了她几记粉拳的林森主席)。37年,病卒于乡,年66岁。

  张昭汉字默君,号涵秋,湖南湘乡人。父通典,举人出身,为湖湘名士,曾任江南水师学堂提调,但醉心与革命,为同盟会成员。幼聪慧,7岁即结集《宝螭戏墨》诗册。稍长随父客居江宁,入学堂,与张敬庄,汤国梨等为同窗(张是张搴之女,汤是日后章太炎的夫人,做媒的就是张通典。这个老爸介绍女儿的同学给自己的老友,什么人啊)。辛亥,随父赴苏州游说程德全反正,创《大汉日报》宣扬族光,并入女子北伐队。民元后,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任纽约留学生会主席。后嫁与同志邵元冲,夫妻感情甚笃。回国后,历任杭州教育局长,国民政府考试院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多职。不幸,邵元冲伴驾西狩,西安变做,死于难。痛甚,有诗悼亡夫:“初心瞻与野云飞,小拔霜根独采薇。哀彻江南孤风哕,风向余咏落清晖”。49年后去台,65年,82岁时卒。著有《白华草堂诗集》,工狂草,有文名。(女的写狂草?这样的老婆不能找)  

  陈撷芬,湖南衡山人。父陈池曾为江西铅山知县,后因教案辞归。赴沪,办苏报。幼即慕新学,年方二八,即办《女报》闻名楚南。及其父苏报案发,随父流亡东瀛,入反清三合会及留日本女生组织之共和会,结识秋瑾,续办《女学报》鼓吹革命。辛亥归国,组“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兴女权,主参政。后赴日,就读于横滨基督教共立女学校,毕业后嫁川人杨镌,双双赴美留学。23年病逝世,年仅40岁。(此女是中国新闻界的女性第一人)  

  张汉英字惠芬,号惠风,湖南醴陵人。父张云齐,为书香世家,湘阴名士。幼受父诲,通经史,博古今,在乡曲有才女称。稍长,赴日留学,受教于章士钊门下。渐明种族革命之说。与同窗李发群君,由同乡而同志,情絮渐生,双双入同盟会,并结连理。萍浏醴事发在即,李发群回国从戎,被捕。张汉英毅然回国,多方奔走,通两江总督端方门路(端老四是她家世交,她出国还是时任湖南巡抚的端方作得保),终得免(人多说自古英雄救美女,她是美女救英雄,一时传为美谈). 辛亥,夫妇二人皆有功。民元后,袁氏当国,,二次革命,袁军入江宁,夫死于难,思夫心切,逾年,咳血卒。

  陆灵素名守民,字恢权,号灵素,别署繁霜,上海青浦人。世家闺秀,幼好学,喜吟咏,善唱曲,稍长,入广明师范,师从黄炎培,刘季平(因其义葬邹容,党人称其义士刘三)。后游学皖中,与陈独秀等并执教鞭,共倡光复。时刘亦在,刘本慕其芳华,闻其来,赠以诗:“皖水湘江无限程,渠侬踪迹亦纵横。如何来尽飞腾意,要做黄龙万里行。”经多方撮合,共结伉俪(也就是师生恋了)。辛亥光复后,结庐于沪上,号黄叶楼,灵素不仅能诗善文,而且擅唱昆曲,为南社中才女。家中每逢宴客,常由灵素唱曲,季平吹箫,人皆比之为李清照与赵明诚。惜夫早逝,延至57年,陆亦去。膝下有子名刘凤,女名刘龙(为什么会反?)著有《黄叶楼集》传世。摘一首才女的《水龙吟》来欣赏一下:“朔风黄叶飘萧,挑灯重勘遗稿漏。窗前惨绿,松荫疏竹,秋光依旧。桃李当年,荫遍江右。无言搔首,忆年年尽有人来墓畔,争想问,诗刊否?今夕空禅参透,记西湖酣饮长昼。笙歌聒耳,微波鱼逗。流光飞走,世态炎凉,不堪想象,泉台知否?老缃嫌寿,每深夜兀坐,抚龙凤,泪垂襟袖。”

  徐自华字寄尘,号忏慧,浙江石门人。祖宝谦曾为庐州知府,父多缪亦为江南名士。徐氏一门皆有文名。幼即不好脂粉,而好男装。曾作诗以自喻“污于脂黛非其意,妆以绮萝不称身。国色原宜看月夜,天香岂肯染红尘”。其后,嫁与南浔梅韶笙。夫妇感情甚洽。然梅氏早逝,归家后,与秋瑾等游,渐悟革命之道,积极赞助起事。曾以奁中饰物约值黄金30两相助。及秋瑾遇难,风雪渡钱塘,为其收骸,葬于西泠桥畔。后以之牵累,为清廷所通缉,党人慕其高义,多方庇护,迁之于沪上日租界,得免。民元后,回乡主女子教育,35年卒,年63岁。有《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等传世。其词风豪放,婉约兼具,各抄一首,鉴赏一下《诉衷情》:“风乍起,暑全收。没来由,愁过春日,闷过长夏,病到新秋”。《满江红》:“岁月如流,秋又去,壮心未歇。难收拾,这般危局,风潮猛烈。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奈吴侬,身世太悲凉,伤心切!亡国恨,终当雪,奴隶性,行看灭。叹江山已是,金瓯碎缺。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时事喷心血。愿吾侪,炼石效娲皇,补天阙。!”

  徐蕴华字小淑,号双韵。徐自华之七妹,7岁能作诗,10岁受学于胞姐自华。后受胞姐及秋瑾影响,入同盟会。嫁与闽侯林亮奇(闽侯林家,一门十杰,比如林觉民等等)。曾与姐风雨渡钱塘,义葬秋瑾,士林传为佳话。民元后,参政兴学与有力焉。其夫后死于车祸,守节终身。曾为国民党杭县党部妇女部长。有诗名,作诗明志:“梅花手植已无存,松柏常青覆墓门。今夜迟明天有意,要留凉月葬诗魂”。62年卒,有《双韵楼诗稿》传世。

  尹锐志又名锐子,浙江嵊县人。父为乡间绅士,母早亡。姊妹自由外祖母抚养。15岁携妹维峻到绍兴,入明道女学堂,深得其师秋瑾赏识,姐妹先后加入光复会,曾派赴上海光复会秘密联络机关锐进学社工作。秋瑾皖浙举义事败后,被通缉,与妹维峻流亡上海,习制炸弹,协同王金发处死秋案谋主胡道南。曾率死士十余人多人赴京,谋刺清廷要员,伺机一年,未果而返。返沪后于法租界重组光复会总机关,辛亥,与维峻、李燮和等,以学社为司令部,攻制造局,光复上海,并遣派维峻率领敢死队赴杭,与新军协同占领巡抚衙门。为支援攻打南京,赶制炸弹,不慎爆炸,后脑受伤,乃由维峻率女子荡宁队,入江浙沪联军,会攻南京。民元后,被任为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顾问。并与同乡,光复会同志周亚卫结婚,后亚卫被选送入日本陆军大学,锐志同往。抗战期间,于重庆任妇女工作队副队长、抗日军工烈属工厂厂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锐志与亚卫等在重庆重建光复会,自任会长。48年卒,年57岁。其夫周亚卫为国军陆军中将。

  尹维峻锐子妹,自幼即随其姊受教于秋瑾门下,入光复会。辛亥,率敢死队克杭州,战上海,徐又统女子荡宁队,会攻江宁,克复雨花台即为其部。民元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顾问等职。嫁与同乡,光复会员裘绍。后随夫转战闽南。护法一役,有刺客谋刺杀其夫,替夫而死。逾年,其夫亦没于阵。留有一子三女,由其姊抚养。后皆投赤军,抗战中,女皆殉国,独子存。  

  孙晓云字小云,浙江崧厦人。幼为抗婚,出走沪上,结尹锐志、蔡元培、陈其美诸人。后留学日本,又识龚宝铨、陶成章等,入同盟会。受陈其美指派秘监陶成章,投入光复会。不料,与耳鬓丝摩,渐生情絮,于东京与陶结婚(东京爱情故事?晕)。辛亥归国,与尹氏姐妹组女子光复军,与光复上海之役。民元,陶成章被刺,为防意外,携幼儿匿名隐居贫民区,直至抗战时期始与尹锐志联系。红朝定鼎,受关照,并与宋庆龄、何香凝常有交往。65年病卒。

  蔡蕙自名仲兰,江西南昌人。自幼随其兄习文练武,曾许与当地世家子漆氏,育有一女。后其兄突灵、锐霆组易知社,蓄志反清,亦入社,并与夫离异,留东之后,入同盟会,自配共进会领袖邓文辉。辛亥,虽刚产幼子,仍往返九江,汉口间策动革命。民元功成,返乡兴女学,办教育,并于讨袁,护法,北伐,抗日诸役中出力尤多。晚年皈依佛门,为佛教协会理事,并入文史馆,撰回忆录多部。64年卒,年78岁。?  

  吴芝瑛字紫英,别号万柳夫人,安徽桐城人。父吴康之,号鞠隐,历任山东宁阳、禹城等县知县,工书善诗,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堂叔吴汝纶,系清末桐城派文学家。幼聪慧,及长承家学,工文章,尤擅书法。在乡有“诗、文、书”三绝之誉。后嫁与江南名士廉泉,随夫移居北京,未至即闻名京师,西太后亦曾召见。在京结识了与之为邻之秋瑾,义结金兰。力劝其夫不事清廷,辞职南归。于上海小万柳堂隐居,她自号“万柳夫人”。及至秋瑾殉难,义葬之,并为其立传。清廷欲加严惩,舆论哗然。英文《泰晤士报》于头版列登吴芝瑛大幅照片,发表吴友麦美德撰写的专文,声援吴芝瑛义举。清廷终不敢动。辛亥,慷慨疏财,以助粮饷,继写《从军乐》六章,气势磅礴,传诵一时。民国肇始,回乡屡兴义举,为士林所称道。后病逝于无锡,年66岁。(其弟吴樾即著名党国烈士,其夫廉泉也颇有文名,亦有收养良弼遗孤之举,这户人家在两头都很吃得开嘛)

  林宗素,原名易,福建闽侯人。父剑泉,有文才。母黄氏出自书香门第,亦能作诗填词。幼即与兄受教于母,母逝,与兄相依为命。稍长,随兄赴沪,入爱国女学,拜蔡元培门下,继又留学东瀛,为著名之女记者。徐入东京女子师范,结识黄兴等党人,于横滨设制弹机关,习暗杀挤击之术,被誉为“东方苏菲亚”。由张继主盟入同盟会,并与兄林白水之友汤忠结婚。辛亥,返沪,组中国社会党,发起女子参政运动。后于南洋等地从教并经营商业,积极资助兄长林白水办报。抗战时,迁居大西南,病逝于昆明,年68岁。

  徐宗汉原名佩萱,系粤东世家徐润侄女,幼好经史,其姊徐慕兰亦为人中之凤,久有革命之志,辛亥曾任广东女子北伐队长,随粤军北上,于徐州,对张勋部作战,名闻军中。其侄李应生为黄花冈之选锋,沛基为刺凤山之死士。其弟少秋先后任南京政府陆军部一等副官、南京留守府副官处长多职。其与黄兴识于黄花冈,,结秦晋之好。其后随夫转战南北,夫亡后,抚诸子,教以大义,皆有成。卒于抗战时,年68岁。

  张竹君,广东番禹人。出身于显宦世家,幼患重病,中医束手,幸有博济西医院施以援手,得保。病愈后入基督教,矢志西学。后毕业于夏葛女医学堂。创设褆福、南福两医院,后又赴沪创育贤女校,上海医院医学校任院长。追求者众,名士马君武亦曾为之倾倒,有诗云:“女权波浪盖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至此声名远播。辛亥,在沪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任会长,随掩护黄兴,宋教仁等匿于率医护士之中赴武汉,有殊功。民元后,继于沪上行医,终身未嫁。(马君武向她求婚多次,皆被拒绝,据说张家和史家世代通好,竹君和号称共和第二健将的史坚如是青梅竹马,坚如殉难,她就守节终身)

  方君瑛字润如,福建侯官人。父家湜,名士,颇好新学,教诸子女皆成器。稍长,偕幼弟声涛,声洞留学东瀛,入同盟会,于黄兴麾下与喻培伦等制弹装药,习暗杀术。为同盟会暗杀部部长。时黄花冈之役,弟声洞没于阵,大恸。恰汪兆名拟赴京刺摄政王,赠以诗:“相聚又相别,明朝各一方,为君歌易水,声意两同长”。芳心暗许。待汪之被捕,料不能归,终日默诵汪之诗词,每读毕至痛哭失声。辛亥,及汪出狱,却又鸠占鹊巢,伤心归去。先任福建女师校长,后又赴法留学,却又于塞那河畔再逢汪君,前尘往事涌上心头,赠汪以诗:“意密形疏自幼闻,情深更厌雁离群,人间多少双飞侣,未必如侬切念君”。汪亦百感交集,欲与之归,却为陈氏所觉,百般纠结之下,乃悬梁以明心志。

  陈璧君,广东新会人,客居马来亚槟榔屿。父耕基为当地富商,母卫月朗亦知书。幼即在槟城与汪等党人结识,遂入同盟会。并随汪赴日本留学。又随汪回京谋刺摄政王,汪被捕,陈侥幸得脱,往来奔走,密谋营救,并送诗章于狱中,以慰汪怀。王感之,以诗和之: “落叶空庭夜籁微,故人梦里两依依。风萧易水今犹昨,梦度枫林是也非。入地相逢虽不愧,擘山无路愿何归。记从共洒新亭泪,忍使啼痕又满衣”。由是定情。辛亥功成,与汪正式结婚。此后曾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中随汪附日,胜利后被捕。囚于狱中,红朝定鼎,老友宋庆龄,何香凝曾为之向太祖求释,上亦许之,然其自云:汪之附日,犹国朝之附英美,红朝之附苏俄,亦有何罪?语多犯禁,遂不释。59年病卒狱中。

  郑毓秀,又名苏梅,广东宝安人。世家闺秀,幼入天津教会崇实女校读书。14岁赴日留学,入中国同盟会。与汪精卫等组京津同学会,倡反清革命。曾随汪谋刺摄政王,辛亥与刺袁世凯及良弼,有殊勋。民元后赴法,入松堡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被委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随员,智阻对日和约签订。其后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由中国政府聘为驻欧调查委员。翌年回国,与丈夫魏道明于沪上设律师事务所(是中国第一位女律师)。曾任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上海临时政府委员。地方审判厅厅长。法租界第二特别法院院长。后由国民政府派赴巴黎,谋建中法外交关系。此后,历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民法编纂委员、建设委员会委员、赈灾委员会委员、上海法政学院院长、各国援华会名誉主席。解放前,定居美国。(这位姐姐也是很强,其夫魏道明曾为台湾省长,同学兼追求失败者王宠惠,耶鲁的博士,也是司法院长。结果据说老姐念念不忘的还是十五及笫,始逢阮郎之类的话,偶搬着手指一算,原来还是说得初恋汪兆名哥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阳光在多城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对我的资料搜集很有帮助。
Timberwolf 回复 悄悄话 乱世出英雌个个母大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