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天以晓生死,学儒以知人生

平常上文学城网站我的中国,看看时事,发发言。说多了,心说起个博客吧,全当收集后自己的发言吧,以后要查也有个好去处。欢迎留言。
个人资料
正文

一大群蚂蚁,树立一个进军大海的目标

(2009-08-10 08:20:51) 下一个

二战时期的日本,属于后起的工业国家,在列强排行中并不领先,在领土、人口、殖民地、资源、科技等各个方面都不占什么优势。在二战各个参战国中,日本的错误是最彻底的,日本的建军战略、国家利益战略、外交战略与军事战略整个来说,是根本不配套的,也是超越自身实力所能及范畴的。这一系列问题决定了其二站失败的命运。

启示之一:二战前日本崛起,得益于“军事立国”, 分析3000字略
启示之二:二战前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恶、精益求精。分析2500字略
启示之三:二战前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分析2200字略

日本的战略,所有战略都有一个特点---短视和自大!

二战的结果是日本完全被战败,二战以后,日本人眼见搞政治,军事没有出路,掉头搞经济,但基本的战略思维方式还是老套,经济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经济领袖,80年代有段时间甚至叫嚣买下整个美国.结果,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爆发金融危机,整个国家经济深陷失去的十年而无法自拔。此番金融危机,尽管日本金融机构涉及次贷问题没有欧美那么严重,但日本实体经济深受打击,要想翻身很难.目前,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终极启示:一大群蚂蚁,如果树立了一个进军大海的目标,迟早是要整体进入大海的。一个大国,如果把她的人民,利用某种所谓的精神,变成一大群蚂蚁,那要树立的,应该是蚂蚁的目标,可千万不要妄想进军大海,哈哈!

读读下列新闻,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日本又欲引领世界了:
-------------------------------------------------------
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提出长远经济发展目标 欲引领世界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国清):日本首相麻生太郎9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演讲时提出日本经济长远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将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0万亿日元,并创造400万个就业岗位。把日本打造成一个能够“引领世界低碳经济革命”、“建设健康长寿社会”和“发挥日本魅力”的国家。

麻生太郎说,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调整期,日本不能再走依靠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老路。为此,麻生提出了以“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建设健康长寿社会”和“发挥日本魅力”为三大支柱的经济增长规划。依据这一规划,麻生说,在今后3年里要创造出40万亿到60万亿的国内需求和140万人到200万人的就业岗位。

为了充分发挥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二氧化碳低排放型社会”,麻生提出日本将在2020年左右将太阳能发电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二十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将太阳能系统的价格减半使其可以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在今后3到5年的时间里,将太阳能发电设备价格降至到目前价格的一半;要在公立中小学里集中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要加速建造节能型建筑,争取到2019年有50%的房屋达到节能要求;要积极普及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计划到2020年将这种车的占有比例提高到50%,并力争打造十个“电动汽车先进典范城市”。

麻生还提出,日本要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实现资源大国计划。为此他指出,要制定手机回收制度,争取在今后3年里回收手机1亿台,这样就能从手机里回收大约3吨黄金;另外要使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8万平方公里,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因此,麻生提出要“发挥日本魅力”,日本要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旅游大国,争取在2020年来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2000万,并由此创造21万个到39万个就业机会。为达到这个目标,麻生认为必须在2012年在500个地区推进景点建设,为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创造好的条件,从而实现旅游市场规模翻番的目标。同时,加强以时尚、动漫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出口规模,力争比目前扩大十倍,提升“日本魅力”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麻生还强调了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他说,日本将推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发展,并为此提供帮助。麻生还提议制定“亚洲综合开发计划”,在铁道建设和资金筹措上进行多国间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日本经济形势仍在恶化,并且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很大。麻生太郎提出的长远经济发展目标旨在改变目前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发挥日本在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寻求节能环保的社会发展新模式,同时通过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发挥国际影响力,实现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这一长远经济发展目标如果顺利实施,将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回复: 关于TOYOTA 与FORT 和小学生与研究生问题的一点思考
来源: 石头人 于 09-08-09 18:51:25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日本的崛起使世人震惊,它的民族具有一种

自强于人的武士精神,日本的民族魂是它得以发达的内在因素。

战后日本崛起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启示之一: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技术立国”。战后初期的日本几乎进入“石器时代”,民生凋敝,物资极度匮乏。但在二十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技术立国”这四个字。日本政府注意到,要使国家经济迅速恢复,跻身强国之列,必须集中全国的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派有泽广巳在主持“日本复兴计划”过程中,推行“倾斜生产方式”,

不计收益得失,将有限的物质资源集中投入在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四大重工行业,严格限制轻工业发展,部分轻工业由于无法从内循环的重工业体系获得资源而被迫停产。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被压到极低,只能靠本土残存的农业生存。农地改革又使农民被迫承受很低的粮食收购价格和高的税收,粮食和极少量生活必需品均采取统购统销,按人头配给,自由市场则被取缔,每个日本人每天只有四只火柴的定额,一年才能得到一块肥皂。


由于重工业在初级发展阶段具有内循环的特点,很少提供最终产品,自然也就没有利润,日本政府用发行货币的方式弥补帐面亏空,现金、存款、国债都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化为废纸,日本上层与人民同甘共苦,绝不先富。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日本再次重建了独立自主的核心产业,最终能够做到出口成套设备,进口原材料。战败虽然使日本丧失了无法估量的社会财富,但人才犹在,希望犹在。大和战舰虽然沉没,但曾经建造了大和战舰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物质财富可以被摧毁,但近百年工业化历程积攒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剥夺的。飞机工厂改造汽车,造舰工厂改造轮船,造瞄准镜的工厂改造照相机。

工程技术人员日以继夜、以厂为家、不计报酬、默默奉献,在基本的食品配给都无法充分保障的条件下,

使日本渡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工业重新运转起来,产业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并将日本逐步推入“黄金时代”。

  启示之二: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道奇计划之道奇也,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即道奇之杰作。“这个汇率出台后,日本便以这个汇率作为日本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一汇率稳定了日本的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日本的出口,复兴了日本经济。”(吉田茂语)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

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日本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对本质工作均抱着尊敬态度。”
浅尝辄止、短期利益、多赚快钱、什么好赚就做什么,乃至于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不同于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态。

  启示之三: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

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

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笔法国早10年。目前,在我国13亿多的人口中,文盲还占相当的一部分。可见,普及初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

“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

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