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齐桓公停尸六十七天----《简要东周列国故事》(49)

(2010-02-06 21:32:09) 下一个
    管仲一死,齐国就正式走向衰落,到了鲍叔牙死后,齐桓公的辉煌也就彻底结束了,余下来的只是一个被“三竖”玩于股掌之间的年老昏聩的君侯了。

    在说及齐桓公死的惨状之前,先来说说扁鹊这个名医,因为有一个“讳疾忌医”的成语就是从扁鹊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注:讳疾忌医的主人有两种说法,一是齐桓公,另一是蔡桓公,冯梦龙写的是齐桓公,这里也就以齐桓公说之。)。

    其实书中这个所谓的“扁鹊”并不是古代名医扁鹊,他姓秦名缓,字越人,郑国人,因为他的医术高明被当时的人们誉为扁鹊而已,在这里也就以扁鹊称呼他。

    有一次,扁鹊遇到齐桓公,对他说:主公有病,病在肌肉,应该医治。桓公不相信,回说自己根本没有病。扁鹊见此也就离开他。

    五天后,又去见桓公,对他说:主公的病已经到了血液里,要赶紧医治。齐桓公还是不听。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次去见桓公说:主公的病已经到了肠胃,要赶紧医治,否则就来不及了。桓公依然不听,这次还对随从说:这些医生呀,总把没有病的人说成有病,借此来证明自己的医术高明。

    这样再过五天,齐桓公外出,无意遇到了扁鹊,以为他又要对自己唠叨,没想到这次扁鹊一见面扭头就走,齐桓公见此反而觉得奇怪,就叫人去追问,扁鹊对来人说:一个人病在肌肉,可以用汤药医治,病在血脉用针灸医治,病在肠胃还可以用酒醪医治,病一旦到了膏之上肓之下(骨髓)的地方,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主公的病已经在膏肓了,我不走又能如何?

    五天后,齐桓公果然病倒了,派人去找扁鹊,他已经事先逃离齐国不知所去了。扁鹊一走,齐桓公的病就再也好不了了。

    竖貂、易牙见桓公病倒,扁鹊也逃离齐国了,就知道他再也不能康复,一反原先殷勤侍候的态度,借桓公的名义下通告:主公得病怕声音,所以不应诏任何人不得前来探视。

    不但如此,他们还在宫里砌了三丈来长的高墙,把齐桓公的寝室完全隔绝了,只留下一个小洞供内侍入内探视他的生死,连他的儿子、姬妾、宫女都不能进去。

    三天后,齐桓公就只剩下一口气了,在接近断气的时候,有一个叫晏蛾儿的下等姬妾冒险从窗户爬了进来,桓公赶紧跟她要饭吃,她说没有办法弄到饭,桓公一听没有饭,就让晏蛾儿弄点水来解渴,晏蛾儿也说没有,并把外面的情形告诉他,齐桓公一听,长长叹了一口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管仲的话把“三竖”赶走。又感叹自己妻妾、子女众多,临死却只有晏蛾儿一人在跟前。见他悲伤,晏蛾儿表示愿意随桓公于地下,齐桓公大叫一声“无面目见仲父”而死,死之前用衣袖遮住面。

    晏蛾儿见桓公已死,就脱下自己的外衣包在他的尸体上,又用力拖来两扇窗槅盖在上面,然后自己撞头死了。

    竖貂他们知道齐桓公死了,为了帮助大公子无亏夺位,就继续封闭宫殿不予治丧,一直拖了六十七日后,才由两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协调办理丧事,那个时候,齐桓公的尸体已经腐烂了,许多尸虫爬到宫外。

    一代霸主就落得如此下场,倒也造化弄人。

    【简评】讳疾忌医者并不少,从古到今都有,假如这个“疾”只是个人的,那倒也无所谓,怕就怕这个“疾”影响到大众,愿当官者戒!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三竖”的刻意逢迎就非君子所为,齐桓公不听管仲和鲍叔牙的忠告宠信“三竖”,结局如此悲惨倒也有些咎由自取。但历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个人不喜欢听奉承话?
    自古是患难见真情,晏蛾儿的行为太难得了,所以在冯老先生笔下,她的身体在死后几十天还颜面如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