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舞影入梦

我喜欢舞者那种自由自在、顺其自然的感觉;更喜欢自己是舞师,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不浮夸、不骄傲、不张狂,静雅地品味人生。 其实,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是一个跳舞的人。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各种各样的盼望、各种各样的忏悔都会涌现出来。这就是我
正文

秦淮“雨巷”惊艳春晚

(2007-06-24 00:38:25) 下一个

                                   
  在今年依旧满眼红裙绿袖的春晚荧屏上,一缕清新的江南气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就是舞蹈节目《小城雨巷》,而那20位清新婉约的姑娘就来自我们的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昨晚演出结束后在北京辛苦了一个多月的演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让姑娘们异常欣慰,团长应志琪还特别问本报记者在电视中的播出效果如何,当得知家乡人民都很喜欢这个节目时,应团长非常开心地表示希望委托本报向家乡人民拜年,而在春晚实况转播大厅,姑娘们异口同声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

  姑娘们最想“回家”

  

  问到演员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满以为她们会说荣获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想不到她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回家,太累了,除了《小城雨巷》,我们还要担任其它节目的伴舞,在这里每天排练十几个小时”。从第一天起,她们就开始日复一日地排练,从早跳到晚,每天足足要排练15个小时以上,虽然《小城雨巷》是团里常演的节目,演员对每个细节都已经滚瓜烂熟,但春晚对节目要求比较高,容不得半点闪失,因此她们把它当做一个新舞蹈来对待,下了大工夫,抛伞、接伞等容易失误的动作,平时练习她们要做到百抛百中,而且要做到完全统一、同步,每把伞伸出来的高度、角度都要一致,因此排练起来特别辛苦。离家一个多月的姑娘们都特别想家,所以等不及今天赶回来,昨天在现场就一致要求拍一张集体拜年的照片,委托本报给爸爸、妈妈拜年,给家乡的人民拜年。

  江南风情精致动人

  《小城雨巷》是前线文工团近年来倾力制作的一部力作和精品,2004年以来,《小城雨巷》在全军第八届文艺汇演上获得编导金奖,作曲、服装设计一等奖;在代表中国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揽得当代舞编导金奖、作品银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舞美设计奖。舞蹈编导、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应志琪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小城雨巷》的文化背景就是江南水乡,为了编好这个舞蹈,她和另一位编导吴凝曾经数次到江苏的同里、浙江的乌镇、绍兴,以及安徽皖南等地采风,尤其是同里和乌镇给她们的启发最大,那里浓郁的江南人文景观,小桥、流水、白墙、黑瓦、小巷、纸伞、旗袍都被她们一一化作舞蹈的元素,应志琪说:“《小城雨巷》展现了江南的精致、风情、人情三个特点,营造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水乡画面,实际上就是舞动的江南风情”。

  不愿比《千手观音》

  在来自全国数千个舞蹈录像中,今年春晚导演组一眼就相中了《小城雨巷》,为它制作LED大屏视频效果就花费了近20万元,其中有很多三维动画制作的江南风景,美轮美奂,成为一大看点。作为今年央视春晚着力打造成品牌的节目,也有人评价今年《小城雨巷》可比《千手观音》,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赵本山的小品争锋的作品。对于这些评价,应志琪团长表示:“《小城雨巷》和《千手观音》虽然展现的都是中华文化,但是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因此就主题而言各有侧重”;至于可以与赵本山的小品争锋的传言,应志琪笑答:“这是两个不同艺术门类,根本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两个艺术门类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是不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