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2009-04-22 04:24:22) 下一个
近500年来,日本一直认真细致地研究中国,从丰臣秀吉到田中奏折,再到抗日战争,再到东海钓鱼岛之争,从经济到军事、外交、文化所有领域。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几乎亡于日本之手,竟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日本,当年如此,至今还是如此,以至于中国人要裂解日本,还要去买美国人60年前写的《菊与刀》。

  最近出版的《揭露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三井帝国在行动》是一本让人震撼的书,没看过这本书之前,也许有些人还不完全清楚,丰田、索尼、松下、东芝等等这些为我们所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世界级日本裔名企,居然只是三井帝国帐下的一名小弟。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我们很难清楚三井财团究竟有多么庞大——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1993年,三井物产排名世界500强第一,在其后的10年间也都基本排名500强前10位。

  

书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迥然不同于资讯社会水面之上的世界,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日本还有韩国的企业是财团制的,如果他们用一个大财团去对付我们一个小企业,就好比是他们100人去殴打1人,这公平吗?我们赢得了对方吗?我们的企业一般是几十人至几百人,多的话几千人,最多也就上万人。我们能打得过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大财团吗?中国的企业家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的企业,能敌得过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他们之中的任意一家吗?倘若可以,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呢,我们还能打得赢吗?财团系统内的企业之间都是相互交叉持股的,书中列举的也仅仅是一个三井财团内的一些知名企业而已,不知名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该书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用“三井”、“综合商社”、“财团”这三个概念作为一条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重点产业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联系起来。它不仅揭开了这些三井财团企业的身世之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们之间互相配合在中国众多产业上的隐秘布局和扩张战略,以及他们拓展市场和控制商权的手段,从而展现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开辟出的一个又一个战场。

  

书中概括了“三井物产”这个综合商社的作用,即:产业的组织者、资源与金融的统合者和制造业的“牵引车”。简单描述如下:作为产业组织者,它有两个关键职能:第一是通过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服务促进客户的国际贸易活动;第二是全球性地调动信息、人力、财力等资源和客户共同努力,从而创建新的业务、新的公司,并进入新的产业。同时,他本身又在日本的国内外拥有上千家的关联企业群。



  

作为资源与金融的统合者,“三井物产”是日本资源战略的优秀执行者。为确保资源、能源安全地按期到货,三井物产从战后不久即开始将大量的资本、技术、设备投入到中东、印尼、澳大利亚、拉美、中国等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不仅确保了国内供应,还有余力出口创汇。因此,在推进“贸易立国”国策,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等方面,三井物产为日本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完美诠释。当然,介入资源收购,需要有巨大的筹融资能力,“三井物产”的主要股东都是金融机构,所以很容易做到融资。

  

作为制造业的“牵引车”,三井物产等综合商社将庞大的信息网络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始终扮演着中间人和牵线人的角色,活跃在大规模技术引进的舞台上。日本技术创新实行的是“逆向工程”,即根据市场需求发现新功能、新产品的过程。这样的改进和创新多是市场拉动的产物,并以大规模市场应用为目的。这种市场导向的模式是以财团的综合商社为基础,同时强大的财团制造企业也促进了这种模式的发展。由于综合商社巨大的情报能力和产业协调能力,使得日本企业可以把来自各国的不同技术加以集成创新,最终成就日本制造业的辉煌,并且促成日本的技术引进政策系统化。

  



当不少中国企业都在梦想跻身世界500强的行列时,三井物产对500强排名从来都不屑一顾,因为三井体系内的500强企业早就一大把了。除了丰田、东芝、索尼这些汽车电子行业大鳄,还有像三井住友银行、三井造船、石川重工、三越百货等遍及金融业、机械重工、零售业的代表者。由于三井物产向来是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中国人对它知之甚少。

  

当日本国内经济“哭穷”之时,三井物产等几家日本综合商社趁着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矿产资源价格低廉,悄悄收购海外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上游资源,进而控制商机和国内外制造业生产的命脉。此时,中化、中粮、五矿等几家原本有海外拓展能力的中国外贸企业失去了财政支持,又没有金融资本支撑,被要求按照西方公司模式进行公司治理,转向了实体经营,错失了开疆拓土的良机,也造成了中国近年原料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研究今天的日本,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很大,在世界所有现代化的大国中,离我们最近,和我们国情最接近的是日本,但偏偏我们舍近求远,眼睛只盯着地球那边的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衰退,日本所谓“失去的十年”让我们只看到了表像,没有看到实质,精明的日本人已经将这失去的十年所造成的损失,成功地转嫁,或者说赚回来了。我们出口给日本的是什么?煤、石油(真是奇怪,我们自己还需要进口,却每年还要低价卖一些油给日本)、稀土(日本已经完成了50年的储备)。在资源贸易中,我们出口的是血汗,卖掉的是未来。而日本进口的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储备到未来使用。他们花了今天的钱,建设了未来,而我们花了未来的钱,不是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给别人买了单。其中亏了多少?

  

在一篇评论《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的文章中,作者张凌的一段话不禁让人触目惊心:“三井与其说是财团,不如说是军队:三井财团的员工常常自称‘我是三井的人’,这种‘爱社精神’更像是士兵对于军队的归属意识;三井财团的企业分布在众多不同的行业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拓展着财团的势力;其组织形式十分类似军队中的集团军群;其情报体系极其庞大,在经济和商业方面的情报能力完全可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媲美。”



  

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战争爆发,三井财团可以迅速地转变为一个提供全面后勤保障甚至直接协同军事行动的军事实体。”因为这样的实体太过可怕。而且它还在扩张,在行动。不知从何时起,六大财团操纵下的日本似乎在谋划着一场有组织有目的运动。他们以化整为零的形式向包括号称技术先进的美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提供技术,这一切进行得隐晦而自然。美国人虽已发现了这一点,却无可奈何。毕竟,日本由麦克阿瑟指手画脚充当太上皇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日本是从微观上来控制他国经济,对擅长操纵宏观金融战争的美国人来说,似乎总有那么点儿鞭长莫及。美国尚且如此吃力,那中国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