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军大批装备不堪伊战重负提前沦为废铜烂铁

(2008-07-02 03:57:46) 下一个
优良的武器装备向来是美国大兵们最倚重的王牌。但在伊拉克战事的严酷消耗下,美军竟也显露出强弩之末的征兆。据《今日美国》报6月26日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现役装备被毁或提前报废,因此产生的巨额军费黑洞,已经严重威胁着美军的持久作战能力。

百亿美元装备沦为废铜烂铁

在今日的伊拉克,漫天黄沙、炎热气候、防不胜防的路边炸弹,以及无处不在的冷枪,非但让美军士兵时刻不得安宁,更飞速地吞噬着武器装备的使用寿命。

抛开飞机、坦克之类不提,就连随处可见的“悍马”越野车,平均每辆车的年行驶里程也达到了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足足相当于和平时期的5倍。

据统计,仅在去年一年,就有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装备因为不堪重负而在前线沦为废铜烂铁。

除去直接报废的部分,更多还有修复价值的装备被运回美国国内。仅在得克萨斯州的“红河”维修厂一地,就集中了1000多辆被反美武装分子打坏的“布莱德利”战车。

“必须尽快恢复它们的战斗力,”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斯蒂芬·斯皮克斯少将强调,“战争尚未结束,士兵们需要这些战车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据了解,每辆“布莱德利”的修理费用大约为120万美元,但该车的生产线早在1995年就已关闭,紧俏的配件与有限的经费,让维修人员为如何按时完成任务而伤脑筋。

伊战5年造千亿美元军费缺口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后勤部门面临的压力较战前增加了3倍还多。更糟糕的是,由于决策层对战争的持久性与激烈程度估计不足,投入的经费总是无法满足需求,结果致使每年的预算都会出现100亿美元以上的缺口,5年下来总额竟直逼千亿大关。

五角大楼只能将国内预备役部队的装备大批运往中东。但这种做法又使得美军的机动兵力严重紧张,应对“另一场地区性冲突”的能力急剧下降。

据估算,驻伊美国陆军明年要支付170亿美元用于报废装备的更新和修补;海军陆战队次之,约为156亿美元;开销最小的空军也要花掉100亿美元。为确保业已存在的经费窟窿不再扩大,军方预计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提前在人事和研发等环节上“开刀”以便节流。

对此,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上将无奈地表示,疲惫不堪的部队亟待重组,但在目前的财政困境下,“要么缩减军队规模,要么不要高技术武器,除此之外实在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