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汉人皆拜岳武穆,汗青不驻武悼王

(2008-06-27 07:09:46) 下一个
汉人皆拜岳武穆,汗青不驻武悼王


冉闵的护照:汉族,男,字永曾,小字棘奴,河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以颁布
杀胡令而闻名,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民族英雄。

小子读书时,一直为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被鸠占鹊巢产生过好奇与疑问.且庆幸中国苗根独正.
然无独有偶,历史确实有它的惊人的相同,中国东晋十六国期间,中原的大地上鸠占鹊巢的历史大剧正在上演!
历史背景,五胡乱华后,晋朝南迁,疆域大致已淮河,汗水一线作为划分.而以北地区则被胡人弄的是战火连天,人民想死不不能痛快去死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胡人的生产力低下,受教育程度低,骨子里,骨子外都很野蛮,保持着原始的兽性(资料这么说的,八九不离十吧).入侵中原后,烧杀抢掠对于这\'群\'胡人来说都是褒义词了,他们到底做恶到了什么程度呢?
我举几个例子:
1,鲜卑族进中原后,烧杀抢劫一翻后,抢劫了大量的财富,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然后就冠冕堂皇的回师了。途中,因为鲜卑胡人有个不带军粮的习惯,那数万名汉家少女就被他们朝淫夕食,满足了他们性欲后,再满足他们的食欲,多么惨绝人寰啊!当鲜卑军队行军至易水时,数万名少女仅存8000人了,鲜卑人一时吃不掉,又不想平白无故把她们放了,于是将8000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2,石虎,羯族,后赵皇帝。石虎生性残暴,定都邺城后,大肆兴建邺城及华林苑,长墙。时逢暴雨,漳水水涨,16万人死者数万。又营建长安,洛阳两处行宫,服徭役者40万。征讨前燕,司、冀、青、徐、幽、并、雍各州为其造器者达到50万人。又17万造船,死亡12万。抢掠5万汉女,肆意奸淫,死者不可计数也。石虎的残暴统治,导致百姓反抗不断,石虎进行了血腥镇压。后赵境内,城墙各处挂满人头,沿途树上尽是自杀之人,谓之“尸观”不为过也。更绝的是,石虎也干起的“圈地”运动。由于当时人口急剧下降,导致土地荒芜,野兽繁生。他干脆将邯郸以南的广大中原地区规定为他的私人狩猎场,汉人不能向野兽投掷1块石头,否则以刑法“犯兽”罪处死。可见当时汉人地位之低尤过于兽!现在想想元朝的4等人制度,确实要好过许多(我当然没有赞扬元朝的这个制度)。石虎的儿子名曰石邃,印证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他平时喜欢在府里拿刀砍侍女的头,割下来,放完血后,当成工艺品,以供赏玩。石邃更变态的是他本人还是个佛教徒,大家先别急着汗颜,他把掳掠来的汉女剃度,以做尼姑打扮。漂亮的奸淫完后,混合牛羊肉煮了,并赏赐给部下,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做的。估计后世的张献忠同志也不得不佩服这爷俩:“你们比我牛。”
以上都是当时社会状态的冰山一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我也不罗嗦了。
再来谈谈当时的人口。西晋亡时,全国人口2000万,北方人口至少1500万以上,然五胡乱华后,人口锐减,但凡大的战乱,瘟疫,洪水,旱灾,蝗灾等次生灾害将会频繁发生。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而与此同时,以不同方式迁来的胡人数目已高达600--700万,后期更超过1000万。中原地区的胡人已经形成人数上的优势,而胡人对汉人的屠杀还在继续,且屠杀的方向慢慢指向拥有300万人口的东晋。如果形式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就没有我一边啃土豆片,抽着烟给大家敲这篇文章,也不会吸引来您的光顾。按照胡人的速度公元400年以前,他们将完成“鸠占鹊巢”的历史大剧,我们统统完蛋!
铺垫废话一大篇,看我冉闵杀大“燕”。
国歌有这么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觉得形容当时的状况是很合适的。就在这万马齐喑,亡国灭种,濒临绝境,刻不容缓,生死关头,险象环生,千钧一发,命悬一线,迫在眉睫,岌岌可危之时,一位叫冉闵的英雄站了出来,改变了历史的车轮前行的轨迹,汉族得以繁衍生息,而不只是上了历史书变成传说。
石勒(上文中石虎的舅子)率军攻打河内时,发现敌方一个汉家少年,武艺高超,勇猛非凡,便起了收纳之心.破敌后,收之.此人便是冉闵之父冉瞻.后来冉瞻战死,冉闵做了石虎的假子.大家或许要问了,石虎那么残暴,冉闵怎么认贼做父啊?原因很简单,冉闵他老子被收时才11岁,战死时也还不到30岁,他老子都是个孩子,何况冉闵呢?冉闵唯一能做的就是忍!
冉闵继承了其父的善战基因,打仗勇猛异常.因为当时中原地区胡人割据,相互攻打.冉闵在战乱中迅速成长,并屡立战功,于凌水河一役,大败鲜卑20万大军,俘杀燕军7万余人,斩杀上将30余名,焚烧粮草20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至此冉闵威震中原.
20多年的卧薪尝胆,拥有了足够实力的冉闵终于称帝建国了!史称冉魏。这儿顺便提下石虎,他14个儿子中,他自己杀了2个,6个自相残杀而死,5个被冉闵杀了,剩下最后一个投降东晋,被斩于街市.石虎从他儿子身上遭到了报应了.
冉魏独立后,迎来的是胡人的恐慌和众胡联军,冉天王一声令下汉家好儿郎浴血奋战,历尽6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于此同时,冉闵顺应民心颁布杀胡令,一声令下,中原西至陕西,北抵河北,东临山东,南达湖北的百姓和胡人之间,无日不战,野战,巷战.各地汉人纷纷起义,仅邺城胡人死亡就高达20万.胡人被汉人的复仇火焰给烧怕了,纷纷卷起铺盖回老家.回家的路上,不同种族的胡人之间还要相互攻打,(到中原住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有带粮食的习惯?各部族之间人肉相食)以致于真正能返乡的只有十分之二三.就这样,冉闵变相杀了几百万胡人,被没有良知的史学家扣上个屠夫这顶帽子.更可笑的是,现在经常讲的,所谓南北朝民族融合,完全报喜不报忧,没有冉闵,等着被融合吧!
当时汉族百姓都邻里相告,冉闵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转世来拯救我们汉人老百姓了。我们有救了!在关中地区,更80万百姓跋涉千里投奔在河北的冉闵。
公元352年,邺城无粮,冉闵把军粮分给百姓,自己带着1万步兵去争粮,无奈被鲜卑14万大军包围,冉闵连杀300余人力竭被俘,他的部下继续杀敌,直至最后1人!冉闵被俘后,鲜卑皇帝慕容俊嘲笑道:“你只配当皇帝的□□,竟敢称皇帝,可笑!”冉闵凛然道:“如今天下大乱,像你们这样的禽兽败类都可以称帝,何况我乃中华英雄!”壮哉,武悼天王!后冉闵被害于龙城遏陉山,传说此山因冉闵的冤屈蝗虫四起,草木枯败,从5月到12月滴水未降,慕容俊非常害怕,派官员去遏陉山祭奠,并追谥冉闵为武悼天王,当天天降大雪,雪过双膝。此段描写,现在读起来虽然不尽真实,有迷信之嫌,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汉人百姓对冉闵是相当爱戴的。
且说,冉闵就义的消息传来,冉魏大臣纷纷守节自尽,少数大臣携民数十万渡江投靠东晋(比150年前刘备那次阵势大了许多),由于半路遇伏,几十万百姓死伤殆尽,晋大将接应未及时,自杀谢罪.
当我们回顾1600年前那段生灵涂炭的历史时,不禁要一窥这位驰骋中原大地,挥斥方遒的民族英雄是何等的英姿勃发,气吞山河!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大浪淘沙后,冉天王的光辉依旧照耀中原大地,回眸依然深邃坚毅......突然,历史科代表小明同学问道:你哪位?POSS土死了。冉闵皱了皱眉,朗声道:不学无术的小子,我乃中华英雄武悼天王冉闵是也!小明哦了一声:教科书上又没写你,我怎么知道?不跟你耗了,我忙着复习,准备考试了.冉闵晕倒.
汉人皆拜岳武穆,汗青不驻武悼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