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茶香

一两盏乌龙,三五个老友, 四下里闲坐,懒问他六根清静没有, 七嘴八舌畅谈, 快乐时光阴似箭, 但愿人长久.
正文

中国报人的良心---ZT: 有关卢跃刚

(2008-08-10 19:49:43) 下一个

名记者万言书炮轰共青团书记和党报政策

国内近日也有不少捍新闻自由的文章。今年初,《南方都市报》前总编辑程益中等三名报社高层突然被拘,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焦国标发表了震动海内外、题为《讨伐中宣部》文章,痛斥中宣部公然践踏新闻自由,扼杀社会正气,是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最大最有力的保护伞。
日前《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卢跃刚在网上发表「万言书」,公开表达对当局因中青报「报道失误」而强行处分记者编辑的不满,并抨击中共的媒体政策极端强调党报的党性,忽视并反对党报的人民性,扼杀编辑记者的人性,甚至鼓励他们投机取巧、助纣为虐,是对现代社会的反动,把社会导向专制和蒙昧。并对江泽民家乡扬州「恩泽于民」的做法大加鞭挞,指政客不必为历史负责,而记者必须为历史负责,指称「新闻成了历史的垃圾」。

 

腐败最大的保护伞:中宣部

今年初,《南方都市报》前总编辑程益中等三名报社高层突被拘,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焦国标发表了震动海内外、题为《讨伐中宣部》的文章,痛斥中宣部公然践踏新闻自由,扼杀社会正气,是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最大最有力的保护伞。

焦国标在这篇一万四千字的文章中开宗明义指出:「当下中国为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撑起最大最有力的保护伞的是谁?是中宣部。」他呼吁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都应该「鸣鼓而攻之」。焦国标对中宣部的权力没有受到监督,可以轻易禁止传媒报道群众上访等负面消息,作出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宣传部门处分了那么多的记者、老总,没谁敢吱声,难道宣传部永远正确吗?」他指摘这些行为是对传媒的是非感、正义感、文明感「最残暴的蹂躏」,为有钱有势者封杀对自己不利的报道提供了渠道。

文章在互联网传开后,中外震惊,中宣部立即成为外国传媒笔伐对象。

 

不满共青团书记「恐吓」 万言书反击

《中国青年报》(简称中青报)著名记者卢跃刚日前在网上发表「万言书」,公开表达对当局因中青报「报道失误」而强行处分记者编辑的不满,并抨击中共的媒体政策是不要「报人」要「马仔」,直指团中央书记赵勇先前到中青报讲话「充满了教训、恐吓和无知」;并对江泽民家乡扬州「恩泽于民」的做法大加鞭挞,指「新闻成了历史的垃圾」。

这封题为「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赵勇的公开信」,昨日见于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上,长达14,000字,不少网站随即转载,而原发网站却很快又把文章撤下。

 

指当局「杀鸡给猴看」

公开信指出,赵勇524日下午在中青报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令许多同仁极度反感和失望。称团中央书记处在中国青年报树立了一个恶劣的形象,一个小官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形象。

赵勇警告「谁不听话随时可滚蛋」,又称中青报是「团报」,不能用「理想主义」办报。卢跃刚指赵勇的「讲话充满了教训、恐吓和无知」;「这样的政客一旦执掌更高权力,可能为祸国家」。

卢在公开信中说,中青报关于武汉大学女生卖淫的报道有错,但错不当诛;「阁下们」对副总编樊永生等人的处理显然是「杀鸡给猴看」,开创了中青报「小题大做、党同伐异、落井下石」的先例。卢说,15年前「六四」开枪后,团中央主管书记到报社看望大家也没有这样做;当年胡启立因「六四」下台,连降5级,从权力金字塔顶尖跌到最底层,但出来后很快进入情,带领中国电讯业打破垄断,形成竞争,这一点,分出了人的素质和品质。

 

炮轰「喉舌」文章

万言书中说,以宣传为指向的新闻媒体政策,明确主张工具论喉舌论,极端强调党报的党性原则,忽视并反对党报的人民性原则,扼杀编辑记者的人性、个性,扼杀报纸的新闻属性,鼓励报社和编辑记者不为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任,甚至鼓励他们投机取巧、助纣为虐,实际是对现代社会的反动,把社会导向专制和蒙昧。

作者举例说, 1989年,如果没有《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就不会拱出那么大的火,导致学生和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大游行,也不会有后来的学生绝食和情况不可收拾地恶化。四.二六社论对局势的判断,对学生运动性质的判断,以及那种杀气腾腾、准备秋后算账的口气,很大程度上激化了矛盾,增加了理智地处理社会危机的障碍和难度,汇合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了至今让所有中国人伤痛不已的大悲剧。

并且作者还推断,将来如果遇到与19871989相当的社会危机,「阁下们」要的一定是1989年《人民日报》的四.二六社论,因为,「阁下们」与「阁下们」的前任比较,私心太重,官气太重,既不可能有历史的自信,也不可能有历史的智慧,当然就更谈不上历史的勇气。

 

炮轰报导假,大,空

万言书中炮轰党报「不仅是假话,还有大话、套话。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假话一点没少,大话、套话漫天飞。而且有的大话、套话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全党讲,全民讲。」,同时,作者还对         恩泽           ,指           」。「我去江泽民的家乡江苏扬州采访,见到闹市区有一个巨型的公益广告牌,上面赤裸裸写著八个大字:江淮之水,恩泽于民。果然是恩泽于民。」

作者称:「我说这些,无非想揭示,青年报人有一种历史自觉,或者叫历史警惕,政客不必为历史负责,我们必须为历史负责,要防止政客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用假大空毁报纸。」

作者忧心的表示,如果新闻成了历史的垃圾,或是假、丑、恶的帮凶,假、大、空的帮闲,将是何等恐怖的情景。

 

卢跃刚个人资料

现年46岁的卢跃刚是四川人,《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享有盛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中共主流媒体、「最具思想性、批判性」的在职记者、作家之一。有评论家形容他的文字「像一组组重磅炸弹,在一个个不同的领域爆响,引起轰动」。

1991年华东水灾,他深入淮河灾区采访,写出10万字的《辛未水患》,入木三分地写出了水灾背后的社会、文化灾难;1993年他采访湖南娄底人大代表颜跃明因提交「罢免市长案」被非法拘禁,写出《以人民的名义》,轰动内地舆论界;1998年他历经5年采写完成的《大国寡民》,描写陕西一名村妇被恶霸硫酸毁容事件,全国畅销。

20024月,他又推出30万字长篇《东方马车》,通过对著名出国英语培训大本营「新东方语言学校」的采写,把中国文化人面对市场经济的心灵痛苦裂变刻划得栩栩如生,一鸣惊人;而最严重的「政治事件」是他采写内地著名异见人士廖亦武,文章以专版形式刊于2001419日《南方周末》报,中宣部为之大怒,下令撤查。

最后,事件虽然没有给卢跃刚带来「灭顶之祸」,但却导致中共广东省委对《南方周末》进行「大肃整」,报社的主编(总编辑)、副主编(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新闻部及副刊部主任被撤职,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上一件大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