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蛟龙号”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图)

(2010-08-30 15:02:08) 下一个

“蛟龙号”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
2010年08月   来源:新华军事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海洋局26日在北京联合举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载人潜水器海试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主要技术特点、指标及其应用领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要技术特点有四:一是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二是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三是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象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四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长宽高为8.2米×3.0米×3.4米;空气中重量不超过22吨;有效负载220公斤(不包括乘员重量);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速度为最大2.5节,巡航1节;载员3人;生命支持,正常:3×12人时,应急:3×84人时;正常水下工作时间12小时。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特种设备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的装备,是和平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据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以执行的主要使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

    另一方面,“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中国新闻网 记者 孙自法)




我国跻身深潜强国"俱乐部" 记者进舱探访"蛟龙号"
2010年08月   来源:CCTV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8米多长,3米多高,3米多宽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描绘的这两大瑰丽梦想,今天实现了。科学技术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在京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出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

    蔚蓝色的海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数梦想。一代“蛟龙”是如何入海的?它凝聚了科研工作者的多少智慧和汗水?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记者为此采访了这一重大科学项目的几位参与者。

    深海潜水器: 海洋技术的制高点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专项总设计师徐芑南告诉记者,很早以前,人类为了满足对深海的好奇,借鉴高空气球原理,采用深水载人球和浮力舱(汽油舱)相组合的方式建造了载人潜水器,这种潜水器被称为第一代载人潜水器。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自由自航式潜水器取代了前期载人潜水器,成为第二代潜水器。第一艘自由自航式潜水器叫“潜碟”(D iving Saucer),后改叫SP-350,是在1959年下水的,可以下潜到305米,重量不到4吨。它的诞生揭开第二代载人潜水器的快速发展的序幕。

    人类利用深海载人潜水器探索海洋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相继研制成功当前世界仅有的五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这些装备到达的范围遍及海洋的大陆坡、海山顶、火山口、洋脊以及6000米的洋底,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重要发现。

    “深海潜水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6500米。”“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专项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

    2002年,“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在国家海洋局组织领导下,中国大洋协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会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声学所等国内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攻克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关,经过6年努力完成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水面支持系统研制和试验母船改造、潜航员选拔和培训等各项工作,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经科技部立项批准,从2009年8月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8/27/content_14081307.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