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

每个人都能让别人快乐,有些是在来的时候,有些是在走的时候
正文

中国什么时候一直领先过西方世界了?(ZT)

(2008-05-05 12:29:35) 下一个
中国什么时候一直领先过西方世界了?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自不待言。尤其在诸子百家时代,我们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重要贡献。然而,我们有必要客观而清醒地看待自己。本文从文明起源时间,数学与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法律,社会治理,经济成就等等方面简要列举中国过去和现在在世界文明中地位。如果列举的事实或者论证有误,请各位饱学之士指正。

论文明的起源时间,当公元3000年前,两河流域出项文明(有文字记载),古埃及出现文明的时候,大约在中国还是那个朝代都说不清楚。所谓的夏朝,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为了面子,我们硬要将3000年文明吹成5000年文明。

论数学与科学成就,中国一直落后于西方。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原理》可以难倒一直到17世纪的中国最优秀的数学家;中国人一直到近代,其物理学的水平都不一定达到阿基米德的水平。文艺复兴后,这种差距更是加速度地拉大。达芬奇(1452-1519年),伽利略(1564~1642),牛顿(1642- 1727)。。。。。你比较一下,相同的年代中国在干吗。在相同的时代,中国的明朝的士大夫还在辩论心学,袁忠焕被作为“”被剐刑,接着李闯进京,清兵入关,嘉定三屠。当清朝皇帝搞文字狱的时候,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微积分,力学三大定理。那时候,离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足足150年。在中学和中学以上数理化的课本里,能看到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定理没有?(不包括像杨振宁李政道这些留学的人)。我们领先在哪里啊?

论生产技术与发明,两河流域,古埃及也都比我们早。我们在堤坝建造,灌溉系统,畜力耕种等方面一般也要晚1000年左右。拿农业文明时代的重要的技术标记 ---在铁器的使用来说,欧洲的普遍使用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而我国的普遍使用大约要晚500年。农业时代最重要的铁器之一----犁就不是中国人先发明的。当然,中国在作物培植,牲畜驯化方面有重要贡献,但也谈不上领先。这些还不使最重要的,最让人难过的是,从汉代开始使用犁,到20世纪这2000多年里,中国的农业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重要性的进步,尤其是1400年以后几乎停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始终徘徊在近代化的门外?

论艺术创作,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与审美。但可惜审美情趣是最没有办法比较的。今天的非洲原始部落也有她独特的审美;书法中国领先于世界,有多少意义?王羲之的书法领先于当今中国人,那我们岂不是比原来更落后?我们写不出唐代人的诗,是不是我们不如古人?即便如此,如果把作为文化艺术的创作技术,技巧做比较的话,中国也未必领先。把中国古代的雕饰与古希腊的雕塑比一比怎样?文艺复兴以后,文艺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现代小说与评书是有区别的,这种差距是全面的差距。

论社会制度,中国在法律制度(成文法),社会治理方面,都不领先。汉谟拉比法典成型于公元前18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那时候中国估计还在传说时代;古希腊的共和国制度至今仍是世界政治制度的框架(别忘了我们也是“共和国”);《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00年左右)是古罗马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个伟大的成就,比起中国的《秦律》要早,要细,要全面。实际上,古罗马留下的法律传统是今天各国民法(包括中国),国际私法,国际法的重要精神根源。我们贡献了什么?这里也许最值得一提是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之所以持久而罗马之所以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文官制度在英国以及后来的欧美演变成了今天世界通行的公务员制度,事务官与政务官分离,政务官选举产生,事务官保持高度稳定,同时有一整套任命,提拔,惩罚的措施,而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前几年才刚刚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000多年,在今天,每年夏天仍然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然而我们的科举制度,太学制度并没有能够产生现代大学制度。那些令人自豪的“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也都是那些旧中国培养并留学的科学家们做出来的,我们这60年来培养了什么顶尖人才没有?不要说今天的物质条件比1920-40战乱频仍的时代差,是队伍不行还是制度不行?我们的教育部今天还在为各类评估忙活,我们的大学今天还是衙门一个。我们领先在哪里?即使原来领先了又如何?

也许有必要提一下四大发明,这在我们眼里是祖先给世界带来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四大发明也并非完全没有争议。例如,火药的成分,指南针与六分仪的区别,埃及的草莎纸等,姑且不论。就算它们都是中国的发明,这些发明给我们带来什么?鲁迅很早就批判过,别人用火药造武器,我们用火药当玩意。在世界普遍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时候,大清帝国还在冷兵器上做千秋大梦。顺便说一下,明朝的时候火器就已经落后很多,明朝后期曾大量引进西洋火炮,还被用来对付关外的清兵(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西洋大炮炸伤而死的);如果借鉴技术,中国也许可能发展出好的热兵器,但是,清朝政府怕国内造反,怕先进技术落到汉人手中。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说,用冷兵器已经足够对付老百姓了。后来鸦片战争的时候,号称有80万常备军的天朝大国,竟然打不过只有6千人的远洋舰队(后来最多也就2万人),岸炮的射程竟然不及舰跑,“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实在是有悠久的传统阿。后来,你对一个能把海军军费挪用于祝寿的国家(领袖)有多高指望?对与一个在军舰能打出假冒伪劣的炮弹的国家有多高指望?类似的命运不只在火药,我们发明了纸张与印刷,却无法用它来传播与继承优秀思想,因为统治者要禁止,新闻审查据说从秦桧开始,后来的文字狱更是如此;民间其实不用活版,手抄最流行(这也是今天有人怀疑中国有过活版印刷的原因之一,我们竟然找不到多少有说服力的证据),更别说报纸,新闻出版等制度了。直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些禁忌还在延续。我们发明了纸与印刷有什么用?类似地,再好的航海技术,指南针也敌不过政府的“禁海令”。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这些令人悲哀的落后,怪谁?它们不是发生在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之后,而是发生在西方侵略中国之前!

论整体经济实力,这也许是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最为显赫的一个指标。很多人都津津乐道,在鸦片战争前,我们的GDP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及时今天的美国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在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出现大城市的时候,相对时期的欧洲,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的1000多年里,仍是相当空旷的大陆。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18世纪,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交易,水陆交通也可以与欧洲相媲美。然而,如果按人均计算,中国的GDP并没有优势,我们的人口在历史上也大约是世界的四分之一。其实近代以前的世界,人均财富的增长极其缓慢,一个清代的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汉代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实在是谈不上领先。最致命的我们缺乏一个激励与保证财富的持续创造的基本社会制度。3000年来,中国历史虽长,但是超过100年没有重大内战的时代有几个?最多也就能数出3个:汉初文景之治(中间有吕氏掌权与七国之乱);唐初贞观到开元盛世(中间有李唐武周之争);清初所谓的康乾盛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不是课征猛于虎,就是内战不断,或者外敌入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从来就没有办法好好地让社会积累财富。就拿这三个盛世来说,即使承认它们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这些财富一方面严重分配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另外一方面也不稳固,刹那间被内战所破坏。其中,主要的制度缺陷无非两个:第一,没有国内的权力制衡,特权阶层对下层阶层的压迫剥削不可能靠他们的自觉来制约,于是开国的时候百废待兴,但后来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权欲膨胀,税收增加,最后终于超出社会承受力,这就是温总理也提到的“黄宗羲定律”;第二,没有和平和有效的统治者选择模式,导致每一次的领导人更换都惊心动魄,大则内战,小则政变。这是两个最考验人类政治智慧的问题,中国领先了吗?在光荣革命后,英国在300多年内没有发生内战,而从1689到1989,中国发生了多少内战(外战不算)?从 1865年到2004年,美国顺利地进行了26次最高领导人的更换,不管是在外战期间,总统被刺杀,还是选票有争议;法国尽管在帝制、革命与共和国之间百年徘徊,但是最后也确立了共和制度;那么中国就算1949年以来,我们才在最近有一次和平权力交接,到今天,仍然还没有确立大家有望都遵循的政权交接原则与模式,而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至少中国在这50年内无望解决,但愿这是悲观估计),将制约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领先在哪里?也许有人说,我们没有中世纪的黑暗,是的,但是我们有文字狱,冤死于宗教裁判所的人与冤死于朝廷衙门的人还真不好比。我们看起来没有中世纪,但是每次改朝换代要死多少人?更“难得”的是,别人中世纪在500年前结束,中国的中世纪还能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我们领先在哪里?

最近这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抓住了机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的发展。在有些地方,短短20年里,人均GDP翻了几十倍。毫无疑问,这是无数中国人的努力的结果。这也给我们带来空前的自信。然而,不要以为这一切是奇迹,更不要以为奇迹会无来由持续。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日本在经济起飞的60年代,亚洲四小龙在7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人均GDP水平与中国在80年代初相当,然而,同样是高速增长,日本到80年代初就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只花了20年;亚洲四小龙到90年代初也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关口,也只花20年不到的时间。在起点类似的情况下,我们这20多年来的增长率与它们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那么穷,人均GDP还在1000左右?是我们的增长率的数据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增长质量有问题?是的,中国人是吃苦耐劳的,我们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累,但是为什么赚的比谁都少?按每周工作时算,我们比欧美要多多了,甚至也超过印度,为什么回报不与勤劳程度成比例?看看我们的血汗工厂,看看那些沿海地区的加工厂多少年没有加工资,看看多少资源被浪费,你可能才会觉得这里头的代价。其实,大量的资源是耗在无用功上的,如果不是这样,按照那么高速的发展,我们即使达不到当年日本的水平,至少我们整体水平不会低于10前的新加坡。

我们都希望中国能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这种可能性必须建立在一套可靠的逻辑与制度基础之上。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与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多大关系(也许很多人自豪我们的大一统遗产,因为西罗马崩溃以后再也没有统一过。但是这是领先吗?今天当年西罗马帝国治下的国家全都是发达国家,人民安居乐业,领跑世界近代化潮流,而当年秦始皇治下的各个省今天如何?),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领先过世界,将来如何还是未知数。这不是否定中国的文化,中国有它独特的文化,但是也无非是“中人之资”,比差的好,比好的差,并没有太多自豪的资本,近代以来更是如此。再说,历史本来就不是骄傲的资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性家”,更何况这些“自豪”还是虚妄而盲目的呢?自信心要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之上(那么热爱故国的人,为什么不多读点书,即使官方的教课书也行)。其实,“英雄不问出处”,过去如何并不重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有多少年历史?最最重要的是,要认清楚缺点,以图改进。多少年来,都反思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却不反思为什么会落后,把责任一推给外因就以为万事大吉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与诸君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