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快到,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2010-06-13 16:17:28) 下一个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纪念历史人物,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唐宋以后最为普遍;另一类出自则与历史人物无关的更古老的其它来源。不管怎样,端午节肇始于南方,并非中原地区,这一点是所有说法的共同之处。端午节的两大类由来从地域区分,都是来自楚、吴、越三地,说明端午节最早是南方百越族的节日,并非中原炎黄族的节日。

纪念历史人物分别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和纪念曹娥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并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将蛟龙水兽药晕,免得它们伤害屈原的遗体。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甚至把端午节称作诗人节。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距离屈原年代较近的汉魏时期,却没有给端午节活动留下只言片语。直至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才开始有端午节纪念屈原说的记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与屈原无关,绝非无稽之谈。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史记 伍子胥列传》中也说:“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取马革为鸱夷。鸱夷,榼形。” 榼读音科,盒子。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子胥奔向吴国,后来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和越国作战,伤重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在伍子胥策划下继续伐越,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认为应该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从此疏远伍子胥。吴国大宰伯嚭,受越国贿赂,乘机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死前对周围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马革制成的盒子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这一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根据曹娥碑记载,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即伍子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建曹娥庙,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是一个谜语,是对碑文的四个字的一句评论,有兴趣可以猜一猜谜底。

关于端午节其它起源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浴兰节说。汉文帝时研究儒家礼学的名家戴德所选编的《大戴礼记》,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大戴礼记 夏小正》中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古人有在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这可见证于屈原《九歌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云中君”)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则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这就是端午节源于浴兰节的说法,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可谓渊远流长。

恶日说。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夏至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还出现一种端午节源于夏至的说法。前面提到的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一本古代民俗活动的权威著作,它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的活动中。在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中,把龙舟竟渡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同时,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夏至日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正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前后,前人说过:“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夏至作为节气始于战国,完善于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颁行新历:太初历,是我们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科学完整的历法,它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具有合法地位。汉人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汉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称“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以此驱瘟病,除邪,止恶气。《后汉书 礼仪志》中也有类似文献记载。从时间和风俗来看,说端午节起源于夏至也有一定道理。

图腾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诗人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对龙图腾的崇拜。他在《端午考》一文中对端午节的起源旁征博引。详细地论证,提出端午节是百越民族举行图腾崇拜的节日,是“龙的节日”。《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以断发文身的风俗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所以周文王的两个伯父泰伯和仲雍避位到皖东苏南一带,也断发文身融入百越部族。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古代的百越民族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祭祀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百越族。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也可以说端午节是一个龙的节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