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传统文化杂谈醇酒篇(三)酒器

(2008-10-31 20:32:09) 下一个

有了酒就产生酒文化,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先从介绍酒器开始。商周时期酒已经大量生产,除了用于祭祀之外,饮酒之风非常盛行。因就必须有酒器,包括盛酒器、温酒器、饮酒器、挹酒器,所以传世的青铜器中酒器占了很大比例,而且青铜礼器也有许多是用于向列祖列宗献酒的。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器形较大。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壶、卮、斛、彝、卣、罍、瓿、缶等。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就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造型。尊,本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则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卮(zhī),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史记》《鸿门宴》篇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斛是一种容量比较大的方形酒器,可容纳100升(相当于20立升)酒。觥(gōng),文献又写作“觵”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彝(yi)是清代金石家定的名,其形状长方有盖,器身有觚陵。卣(you)的形状呈椭圆形,大腹,敛口,圈足,有盖。有的上下一样大,像个直筒。卣都有提梁。在大祭典礼结束后,用卣把酒洒在地上,以享鬼神用的。罍(lei)或作“垒”,有两种:方形有盖,宽肩,小口,深腹,圈足,有两耳;圆形的大腹,圈足,两耳,器身下部有个鼻,类似大坛子。瓿(bu)为圆口,深腹,圈足。缶是一种圆身、大腹的容器,有盖,腹部有四个环,可用于结绳提取。缶原作汲水之用,后也常用来盛酒。壶和缶也作为礼器,祭祀时向列祖列宗献酒用,《礼记 礼器》“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壶是身份高的贵族在殿堂里面献酒用的礼器,缶是身份低的贵族在殿堂外面献酒用的礼器。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爵、觚、觯、角、斝、觥、杯等。《韩诗说》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有人指出古籍中的饮器“散”为“斝”之讹,因此爵、觚(gu)、觯(zhi)、角、斝(jia)是五种容量不同的饮器。爵的造型比较常见,不进一步解释了。觚的造型为圆形细长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细腰,圈足外撇。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靡棱作为装饰。觯,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古籍记载的觚和觯颇有混淆的地方,如《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韩诗说》云“二升曰觚”,因此古籍对于觚的容量解释也不相同。现今考古界所通称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订的旧名,是否就是古籍中的觚,无法证明。因为商周之觚铭中皆无自名,但据形体定为饮酒器,还是可信的。角的整体形状与爵相似,但无柱,也无便于吸饮的流,口部呈前后基本对称的两只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斝有鋬(pan把手),圆口双柱,平底之下有三个尖足;也有侈口、下腹扁圆,三足中空,或呈棱形或呈圆柱形的;还有四尖足、带盖、呈方形而圆其四角的,类似现在的大酒杯。觥用作饮酒器是容量最大的饮酒器,所以在宴饮场合常常用作罚酒之器。杯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圆腹,侈口,倒喇叭口足,造型有:双耳有盖的像现代体育比赛的奖杯,多用于盛羹汤;单耳无盖的叫耳杯,汉代非常盛行;也有无耳无盖的,很像现代酒杯。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 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盛酒器和大型的饮酒器都可以见用作温酒器,还出土过汉代炉杯配套的温酒器。最有名的是加热和冰冻两用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于倒计时的东西,就是仿照其外壳,省去装饰花纹简化而成的。外壳的盖下面有四个钩子,钩住内胆外部的四个耳朵,悬挂内胆,使之不会侧翻。夹层加热水用作温酒器,加冰水用作冷冻器,所以叫做冰鉴。汉以后最常用的温酒器兼盛酒器是樽,就是李白在名诗《将进酒》中写的“金樽美酒斗十千”。

挹酒器是用于把酒从盛酒器舀到饮酒器中,只有两种:容酒部分方的叫斗(加木旁),圆的叫勺。勺都是直柄,斗(加木旁)也有曲柄的,造型像北斗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就带有一个勺。

  还有一种用水调酒的器具,叫盉。古人举行大典礼时,喝酒必须卒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掺了白水的酒,叫做“玄酒”(也有把水叫做玄酒的)。盉的形状一般是大腹、敛口,前面有长流,后面有把手,有盖,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战国时期的盉呈圈足式,很像后来的茶壶。

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主要的盛酒器是樽,饮酒器是耳杯,挹酒器是勺。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种而被叫做羽觞(shang),又称羽杯,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少数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其后逐渐消失。在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中多有羽觞出土,材质有漆、铜、金、银、玉、陶等。漆、铜、金羽觞多是实用的器物,而陶羽觞是一种随葬用的冥器。漆羽觞出土数量很多,湖南长沙杨家湾六号墓曾一次就出土20件,大约是当时最流行的饮酒器。有很多用羽觞饮酒的文字记载,如:《礼记 投壶》:“请行觞”;《楚辞》:“瑶浆密勺,实羽觞兮”; 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 《汉书•孝成班婕妤》云:“酌羽觞兮消忧”,直到唐代还有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记载。最有名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日。周代有水滨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体以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魏晋以后上巳改为三月初三,成为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羽觞(由于羽觞易浮于水,特别是漆器的),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就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饮酒活动:“曲水流觞”。

青铜酒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制造酒器的材料五花八门,贵重的有金、银、玉、犀角、象牙等。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就是玉石所制的酒杯,甘肃酒泉的蛇纹石玉石被用来琢磨和雕刻“夜光杯”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2006年5月20日,酒泉的“夜光杯”雕还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前团城的渎山大玉海:是专门用于贮存酒的玉瓮,用整块杂色墨玉琢成,周长5米,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重达3500公斤,可贮酒30石(约3600斤)。据传这口大玉瓮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从外地运来,置在琼华岛上,用来盛酒,宴赏功臣。东汉末出现原始的瓷器,隋唐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瓷酒器。

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有不少精美的陶瓷酒器,现在还保存有宋代一些特殊设计的酒器。宋朝皇宫中所使用的鸳鸯转香壶。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有些小说中描写阴谋家用毒酒谋害对手,就用这种酒壶和对方同时饮酒,自己饮的是正常的酒,给对方斟的是毒酒,但用的是同一把酒壶,故事情节就是依据鸳鸯转香壶编的。宋代还有一种九龙公道杯,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还绘有八条龙,杯上共有九条龙。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将酒全部吸入底座,这样,每个人一杯酒的量是相同的,故称九龙公道杯。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因此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这种温酒的套碗直到清代还很流行。从宋代以后除豪门大户有用金、银、玉、犀角、象牙等贵重材料制作的酒器外,一般百姓都使用瓷质酒具。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瓷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景德镇德青花瓷最出名,常见的器形主要有:梅瓶、执壶、高足杯和小盅等。明景泰年间创制的“景泰蓝”制作的酒器,是我国古代酒器新的奇葩。明清以来还有铜或锡制的温酒器,小时候见过紫铜温酒器,呈六角形或梅花形,一尺左右高,中间像旧式火锅,放木炭加热用,四周是柱形容器放水,盖子上面开六个或五个圆孔,每孔可容纳一个放一斤酒的圆筒形容器,《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曲尺形柜台上就放置着这样一个温酒器。

酿造酒的传统的饮法是温饮,特别在冬天,青铜时代大多是隔火加温,后来则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一般以不烫口为宜,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其主要原因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