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朝的藩王(连载十二)淡泊名利的藩王,伟大的科学家(一)

(2008-04-29 17:54:42) 下一个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系朱元璋九世孙,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派子孙,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历法学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朱载堉的科学贡献是巨大的,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学者,是明代科学和艺术上的一颗巨星,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著名科学史家,英国的李约瑟称他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著名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有一段关于朱载堉的话:“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在朱载堉的故乡中国,他的创造却被束之高阁。在沉睡了四百多年之后,尽管朱载堉被重新认识和研究,但他仍然躺在学者的书房里。不信,我们可以翻开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小学的或是中学的,很容易看到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的成就,而却难发现朱载堉的名字。可以冒昧地问一声正在阅读本帖的朋友,在此之前,您听说过朱载堉这个名字吗?事实上无论是老、中、青、少年的中国人,很少有知道朱载堉这个名字的,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
郑藩开基始祖朱瞻埈,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二个儿子,建文初年,约1399至1400年间李贤妃所生,属庶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朱高炽继位后,他被封为郑亲王。郑藩在建国初期,地位很高,势力很大。史书记载,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炽即位当年便死去,新君朱瞻基还在南京,第一代郑王朱瞻埈便受张太后(仁宗皇后)之命,与皇帝的亲弟弟,老五襄王朱瞻墡一同代理国家大事(监国)。1426年朱瞻基还即位后亲征乐安(今山东广饶县)时,他又受命留守京师。郑藩开始的封地在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埈就藩。但这位郑藩开基始祖性格暴戾,稍不如意,便动手打人,多次将人打死,王府官员数次向朝廷反映。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英宗朱祁镇把他召回京师,改迁到怀庆府(今河南省沁阳县),从此这支宗室便在怀庆定居下来。在京师严加管束,第二年才允许他之国,还派御史周瑛作为王府的长史,朱瞻埈从此稍微收敛了一些。他在位42年,于成化二年(1466年)去世,谥为靖,史称郑靖王。
第二代的郑简王朱祁锳也是一个差劲的王爷。当他还是世子的时候,有一次襄王朱瞻墡入朝京师,途经新乡,祁锳没有经过批准举派王府长史前往迎接,违反了亲王之间不得私自来往的规定,英宗知道了很不高兴,写信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待到当上了王爷,作了不少不法的事情,因为不喜欢王妃韩氏,连带对世子朱见滋也很薄情。长史江万程加以劝谏,反被他责辱,于是江万程向朝廷报告。英宗就派英国公张懋、太监王允中带了圣旨去责问,这才上书谢罪。祁锳有十个儿子,老大世子见滋,老二盟津王见濍,老三东垣王见氵贡。妃妾当中祁锳最宠爱见濍的母亲,见濍想利用这一点夺嫡,没有成功就偷了世子的金册跑了。祁锳一再向他追索,见濍由于怨恨不再露面,又在王府外面做了不少不法的事。祁锳上报宪宗朱见深,革去朱见濍的郡王爵位,废为庶人。朱祁锳在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这时候世子朱见滋因为母亲的原因,郁郁寡欢,已经死了,由他的儿子康王朱祐枔嗣位。正德二年(1507年)康王薨而无子,按长幼顺序应该轮到朱见濍的儿子朱祐橏嗣位,由于多年前朱见濍因罪被废去郡王爵位,因此朱祐橏就失去了嗣位的资格,于是由老三东垣王的儿子朱祐檡嗣位,是为懿王。嘉靖十六年(1537年)懿王薨。子恭王厚烷嗣。
郑恭王朱厚烷就是朱载堉的父亲,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仅10岁的朱载堉封为世子, 成为郑王的继承人,两个弟弟分别封为德庆郡王和崇德郡王。朱厚烷生活朴素,为人刚直,《明史》本传中说他“自少至老,布衣蔬食”。朱厚烷既是一个笃信儒学、能书善文、折节下士的亲王,但又是一个为人过于严谨、泥古不化的迂夫子。他读古书之后,便学那读书人,将居室取了许多古代的名字,以示博学。改舍名叫“中和绎舍”,祭古伏羲、神农、黄帝;改堂名叫“原始之堂”;室名改叫“思城之室”。 朱厚烷爱好古典音乐,特别精通音律乐谱。这位迂夫子对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崇信道教、奢侈至极很是看不惯。当皇帝建坛斋蘸,各亲王都争着派使者晋京进香,大拍皇帝马屁时,唯独朱厚烷不仅不派人进香,相反还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连上《居敬》、《穷理》、《克己》、《存诚》四箴和《演连珠》十章等书,劝谏皇上斥神仙、罢土木,修德讲学。语言切直,触到了朱厚熜的痛处,朱厚熜大怒,把朱厚烷的使者投入监狱。被废为庶人的原盟津王朱见濍长子朱祐橏因为在这之前曾要求恢复郡王爵位,而怨恨朱厚烷不为他上奏朝廷,嘉靖二十九年(1450年)便趁机诬朱厚烷有40条谋反叛逆大罪。企图让朝廷剥夺朱厚烷的郑亲王爵号,自己取而代之。朝廷派了驸马和太监下去,经过一番调查勘实后,认为朱祐橏控告朱厚烷谋反不实是诬告,仍削爵庶人;但依然认定朱厚烷犯有煽惑群小、玩弄章句、规谏至尊之罪及“骄淫、欺慢、不臣、无亲”等罪,结果也被朝廷削除王爵,废为庶人,禁锢在安徽凤阳的皇家禁闭所内。
这一年朱载堉十五岁,他认为,父王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既无大逆不道,也未贪赃枉法,只不过没有像其他藩王那样投皇帝的所好,而是上书规劝皇帝要修德讲学,不要大兴土木,更不要相信神仙。这是一名臣子应该做的事情,皇上怎么能轻信谗言将父王治罪呢?但是,身为皇室成员,朱载堉既痛恨又无法发泄,无奈之中他找到了这一个颇似现代“不抵抗主义”的法子:在朴实无华的郑王王宫前的空地上自己造了一间矮小的土屋,铺上稻草,穿着土布衣服(父子俩生活都很朴素,终身布衣蔬食)在里面居住,而且发誓父王一天不归,他一日不回宫。就这样,他在那间小土屋里一住就是19年,直至朱厚烷被赦返宫。(见《明史 诸王传》“世子载堉笃学有至性,痛父非罪见系,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厚烷还邸,始入宫。”)在这段漫长的独居生活中,朱载堉潜心攻 读,发愤著述。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音乐学著述《瑟 谱》。在《瑟谱小序》中,他自称“”,署名为“山阳酒狂仙客”。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即位后,正月里就给朱厚烷平反,并恢复他的亲王爵位,增禄四百石。四月,朱载堉也重新得到世子的称号。父子俩都对音律学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都是大师级的水平,在创建十二律的过程中,朱载堉就深受他父亲的影响。朱厚烷对儿子说:“仲吕顺生黄钟,返本还元;黄钟逆生仲吕,循环无端。实无往而不返之理。笙琴互证,则知三分损益之法非精义也。”(《律吕精义•序》)朱厚烷坚信旋宫转调能够实现,同时又明确指出传统三分损益法不可取,这对朱载堉有很大启发。正是在他父亲及前人工作基础上,朱载堉最终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朱厚烷从凤阳回到怀庆郑王府后一直有病在身,不过父子二十多年共同切磋音乐理论,想必也是其乐融融。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朱厚烷去世,谥为恭,史称郑恭王。
朱载堉是郑世子,本来可以继承郑王的王位,但他上书皇帝,甘愿放弃。他说:“按照郑王府的世系长幼顺序,盟津王是哥哥,东垣王是弟弟。前盟津王见濍,现在已经赐谥和恢复爵位,我请求把郑王的亲王爵位归还给盟津王一系。”这时候的盟津王朱载玺就是当年诬告朱厚烷有叛逆罪,致使其在高墙内被禁锢 19 年之久的罪魁祸首朱祐橏的孙子。让爵一事在当时的社会中极为罕见,更不用说是最高的亲王爵位,而且是让给仇人的后代了。一个封建时代的王子,即使没有什么学术贡献,仅其让爵的风格也足令后人肃然起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朱载堉的让爵并不是作秀,而是他对做王爷早已没有兴趣,却越发离不开对天文历法与音乐研究的缘故。朝廷开始没有同意他的让爵请求,批复说:“朱载堉虽然执意要让爵,但从他的祖父算起,继承郑王亲王爵位已经三代,表现都很良好,没有变更的理由。现在朱载堉已是郑王,今后还是应该由他的儿子朱翊锡嗣位。”从这时候起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朱载堉七次上疏,陈词非常恳切,执意让爵,第六次上疏以后甚至挂冠而去,跑到距沁阳十几公里的九峰山隐居起来,这一年他58岁。经十五年七疏之后,神宗朱翊钧才予以允准,“以祐橏之孙载玺嗣,而令载堉及翊锡以世子世孙禄终其身,子孙仍封东垣王”。他的行为在朝野之中引起了巨大震动,人们把他称为“天潢中之异人”(见《万历野获编•卷四》)。朱载堉让爵后,迁居到怀庆府城外九峰山居住,自称道人,仍“务益著书”。 仁者寿,他父亲活了74岁,而他则在万历 三十九年(1611 年)逝世,享年 76 岁,葬于九峰山之原,谥号端清,史称端清世子。墓前立的是一通无字碑,是为了避祸还是任人评说?不得而知。有意思的是恶人自有恶报,崇祯年间,朱载玺的儿子朱翊钟以罪赐死,国除。
仅凭让爵这一点,朱载堉足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让他名垂青史的不光是淡泊名利,更主要的是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贡献。继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完成《瑟谱》后,万历九年(1581年),他完成《律历融通》等书;万历十二年(1584年),又完成《律学新说》。万历二十三年,载堉“上历算岁差之法,及所著乐律书,考辨详确,识者称之。”(《明史•诸王列传》)这里提到的“乐律书”,即《律学新说》,而“历算岁差之法”则包括《律历融通》四卷、《圣寿万年历》二卷、《万年历备考》三卷、《音义》一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载堉献其新近完成的《律吕精义》一书(包括内篇、外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著成《算学新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上《操缦古乐谱》等著作。此外,尚有不明撰述年月的《乐学新说》、《灵星小舞谱》、《旋宫合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嘉量算经》、《圆方句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上述著作,大部分都收入他的《乐律全书》中。朱载堉在万历二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595—1606 年)间的 11 年中,在继续从事著作的同时,还致力于雕板、印刷、装订自己的著作。万历三十四 年(1606 年)7 月,《乐律全书》印刷告竣,朱载堉写了《进律书奏疏》, 将五部印成的《乐律全书》进呈朝廷。71岁的他终于完成了《乐律全书》这部凝聚自己毕生心血的科学巨著,并一次性向朝廷进献了《律历融通》、《圣寿万年历》和《万年历备考》3种10册,之后又献上了《律吕精义》、《律学新说》、《乐舞全谱》等11种。可惜在朝政腐败、内忧外患的晚明,朱载堉的著作未得皇帝批准,一直被封存于史馆,无人问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