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郑成功的十大罪过,漳州大屠杀73万人 (2.0)

(2007-07-13 09:25:11) 下一个

郑成功的十大罪过,漳州大屠杀73万人

明朝全部时间 是1368-1644年 ,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通常,谁占据中原谁是“正统”

之后,是“三国演义”,先是“大顺”朝灭亡,接下来,由明朝宗室在华南建立的若干个南明政权又延续了数十年,清朝康熙年间(1680年代)被清军彻底灭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6位是正确的,应为后边的都不能算是皇帝了,顶多算是王


严格说,台湾的郑氏集团,不应该算明朝延续,因为当时明朝宗室就在台湾,但郑氏集团不立其为皇帝,甚至虐待他。郑氏集团不过是拿明朝旗号当幌子,自己做皇帝。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松,祖籍中国福建省南安,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父为郑芝龙,母为日本田川氏。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
在永曆十三年的北伐中,鄭成功發佈檄文:
“恢復天下兵馬鎮國大將軍鄭,為義切君親,聲援南北、計圖恢復,佈告同心鼎造中興,早膺上賞事。切惟王者一統,治服四夷。大義嚴於春秋;首言尊攘,豐功勒于秦漢,不諱鞭驅。粵我大明三百年基業,德配唐、虞;先皇帝十七載憂勤,功侔天地。胡天不吊,國步多艱。一禍盛世之頑民,再□滔天之逆子。肆予荼毒,繼被腥膻。裂寇毀冕,羞此沐猴;斷發文身,操同人彘。寡人婦而孤人子,不聞塞上飛鴻;南走越而北走胡,儘是長平坑卒。慘矣黔首靡遺,幸而蒼天悔禍。東南占天子之氣,四海獻赤帝之符。恭遇皇帝神武天援,仁孝性成,英協高皇,勳追成祖,文稱師濟,武列糾桓。不期而會者海外一十四國,同心而應者土司三百五營。連袂雲,揮汗雨,誰雲越士三千;左帶山,右礪河,不弱秦關百二。領滇、黔而鎮巴蜀,牧養秦、晉之效,群定冀北;踞湖南而跨嶺表,擊楫閩、粵之□,小視江東。惟鐘山抷土,乃十七帝之英靈,於茲憑式;南國士民,受三百年之恩養, 報效於今。先取金陵, 肇開皇業。獨是麻、黃為蜀地之咽喉,英、霍、為楚、豫之指臂,左連東吳,右通濠、泗。其間削籍勳耆,埋名隱姓;忠臣義士,劍俠奇人。細柳聞天子之詔,尺土龍蟠;大樹振將軍之名,千里尋穴,矧崇山久成鐵唬??绢娊杞饻?7参彝?穑?x不共戴。勿奪先聲,徒成烽火之戲;矢為後勁,同堅背水之盟。且一戰而敬謹授首,再戰而貝勒成擒。招來萬億遊魂,屈指二三餘逆。於此人力,可蔔天心。瞬息夕陽,爭看遼東白豕;滅此朝食,痛飲塞北黃龍。功永勒於汾陽,名當垂于淝水。世受分茅,勳同開國。謹檄。”


史学界论述李定国与郑成功关系的文章不少,大多是从他俩都坚持抗清,战绩远非其他抗清武装所能比拟,而且又书信往返,缔结为姻,故赞扬之词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贞于复明事业、共赴国难的佼佼者。但是,就历史事实而言,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同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定国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样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一着,而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清廷多次招抚(郑方称为“和议”)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做一个“明臣”。同样的道理,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恪守臣节。在东南沿海,隆武帝遇难后,他“始终为唐”(张煌言语),对近在咫尺的鲁监国以客礼相待,而且极力设法使原属鲁监国的兵将听命于己。对永历朝廷,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永历正朔的原大西、大顺军和其他抗清势力能支撑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员,借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头脑的,预见到如果应定国之约出动主力东西合击,必胜无疑,随之而来的是闽粤兵连一体、地成一片,遥相呼应的局面就要改观。郑成功不会不考虑到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将受到很大限制,军政大事要禀承于朝廷,否则就难逃僭越之议。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和声望上都略逊于李定国,加以李定国同永历朝廷的关系比他更密切,这些因素必然在郑成功的深谋远虑之中。所以,无论李定国制定的战略如何正确,也不管定国为了实现南明中兴对他怎样苦心相劝,郑成功总像一根插在闽海地区的弹性钢条一样,外力的大小只能造成他左右摇晃的程度,最后还是我自岿然不动的南天一柱。
    
  李定国的悲剧在于:出滇抗清前期遭到孙可望的嫉恨,无法在湖广(今湖南、湖北)、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回报是虚应故事,新会战败,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
  
  从《先王实录》中得知,李景和定国使者携带复信返抵厦门不迟于九月初三日,“藩得会师二书,即欲调兵南下勤王。以虏使在泉,令差暂住金门”。然而,他偏要拖过定国信中指定的十月望前(十五日以前)师期,到十月十九日才“遣师南下,与晋王(是时李定国尚未封晋王)等会师勤王。委左军辅明侯林察为水陆总督,提调军中一切机宜;委右军闽安侯周瑞为水师统领”,率兵数万、战舰百只,“克日南征”,同时派官员林云琼赍勤王师表诣行在,并持书会晋王等(定国时为安西王),书云:“季秋幸接尊使,读翰教谅谅,修矛戟而奏肤功,大符夙愿。……兹叠承大教,宁忍濡滞以自失事机?奈尊使到敝营时,值南风盛发,利于北伐而未利于南征。……即欲遣师南下,与贵部共取五羊,缘风信非时,未便发师。……兹届孟冬,北风飙起,即令辅明侯林察、闽安侯周瑞等统领,扬帆东(?)指,虽愧非顺昌旗帜,然勉效一臂之力。水师攻其三面,陆师尽其一网,则粤酋可不战而擒矣。” 见杨英《先王实录》。
  
  《台湾外纪》卷四记林察、周瑞返回厦门后报告“舟师次虎头门(即虎门),侦知李定国战败,梧州失守,不敢进兵,还师”。郑成功玩弄权术,责备林察、周瑞等“勤王入援,君命原无俟驾,逗遛观望而回,朝典何在?尔等合心畏避,当尽正罪”。随即下令将周瑞“削职夺爵,解其兵柄,永不叙用”;林察等人降级有差。在给李定国的信里写道:“客岁蘧使遥来,同仇同袍之订,甚符夙心。用是敿干敹胄,大集楼船,方刻程期,而敝员李景复以台命至,展读再四,知殿下内急君父之忧,外切仇雠之痛;不佞恨不能征帆悠忽,直扫珠江,同挈故土以迎乘舆。讵意船师未到,而大师已先班回数日。有贵部官兵自粤来投者,细讯其故,盖以骄兵致挫。胜负兵家之常,不足深忧。但敝船逗遛,既不能先期会师,又不能奋图后援,实与有罪焉。已将水陆各将,审定功罪,乃知依违不前者,闽安侯周瑞,已重行捆责,革职闲住,乃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
    
  郑成功对南征诸将的处理和复李定国书是大有讲究的。1654年能否实现东西合击,奏捷广东,直接关系着南明永历朝廷的前途,是非同小可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郑成功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决不至于看不到这一点。他的信中轻描淡写地说“胜负兵家之常,不足深忧”,把关键性战略意图未能实现等同于一般战役的胜负,可说是官样文章。信中首先批评了李定国“骄兵致挫”,然后才谈到自己的舟师“逗遛”、“依违不前”,意在把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对方。我们不能说李定国没有犯过骄傲轻敌的错误,但是新会战役的失败却决不能说成是定国“骄兵致挫”。在人员处理上,郑成功治军之严,在历史上很著名,惟独对这次对南明有决定命运意义的战役中逗留不进的将领却轻轻发落了事。林察是南征主将,郑成功却把“依违不前”的罪责加在副提督闽安侯周瑞头上,原因是林察为郑氏嫡系将领,周瑞原是鲁监国将领,亲疏之分显而易见。
    
  郑成功的跋扈自雄在致定国信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按明、清制度大将专征时皇帝授予的最大权力仅限于副将以下违反节制可以不经请旨以上方剑处斩。周瑞位居侯爵,成功信中说“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完全是一国之主的口气。
  
   1653—1654年李定国策划的广东之役,是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定国计划的重点是联络郑成功东西合击,配合广东各地义师首先全歼广东清军,再展宏图。在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国军和广东义师都是全力以赴的,只是由于郑成功志不在此,终于功亏一篑。
  
  郑成功的十大罪过
  
  1。张煌言偏处浙江、福建海隅,得不到实力派郑成功的支持,空怀报国之志。历史上常说“何代无才”,治世不能“借才于异代”.
  
  2.郑成功围攻潮州数次,杀戮奸掠,有胜于倭寇
  
  3郑成功逼迫鲁建国,残害鲁监国部将,吞并鲁监国士卒
  
  4。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烧杀奸掠,人神公偾城中粮食极为紧缺,守军挨家挨户搜括民间粮食,一碗稀粥索价白银四两,接着完全断粜。居民以老鼠、麻雀、树根、树叶、水萍、纸张和皮革等物为食,饿死者不计其数,最后是“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马尽皆枵腹”
  
  5。郑成功接受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活动 出尔反尔,小人!
  
  6。郑成功在和谈中表现诡异,清帝敕谕指责他“词语多乖,征求无厌”
  
  7。 郑成功的仿设朝官,大逆不道! 1655年(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二月,郑成功借口“和议不就,必东征西讨,事务繁多,议设六官并司务,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宜,分隶庶事,令各官会举而行
  
  8。郑成功借口揭阳丧师之罪枉杀苏茂
  
  9。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郑成功不予会师,断送大局!郑成功私心自用,一味拖延,空言应付,致使定国所云“许大机宜”功亏一篑。 1653—1654年李定国策划的广东之役,是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定国计划的重点是联络郑成功东西合击,配合广东各地义师首先全歼广东清军,再展宏图。在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国军和广东义师都是全力以赴的,只是由于郑成功志不在此,终于功亏一篑。
  
  10。 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 郑成功也是表面支持
  
  
  
   清顺治九年漳州围城记--死亡70万人的悲剧
  
  
  
  350年前,漳州因南明与清廷的对垒,经历了历史上一段最为惨烈的时光。从三月到十月,长达七个月的围困,死亡70馀万人,全城生还者仅一二百人。这段历史,漳州上了年纪的人,都曾听到先辈的口述,漳州吃春饼的来历亦与之有关。据闻,由于郑成功围城日久,城中大饥,俄死无数。郑成功知道了这个消息,从护城河传送米饭馒头,饥民争食。因长期饥俄,忽然抢食,结果又塞死无数。一时间城中尸体相藉,一派惨相。守城清廷只得用草席裹尸,草草理葬了事。因之,幸存百姓在战后为了纪念这段恶痛的历史,以春饼拟作草席裹尸,以示不忘,一直流传至今。
  
  此事在清代史学家谈迁的笔下,却有清清楚楚的记述。事见谈迁《北游录·纪闻下》:“壬辰漳州受围,城中百姓才余一二百,第宅万间,率门户洞开。此一二百人指沟中白骨,历历数其生前姓字。告人又城危急时,有士人率妻子闭户,一泣而卒,邻舍儿窃煮食之,见肠中累累皆纸絮,邻舍儿亦废箸自绝。”
  
  被吴晗称之为:“爱国的历史家”谈迁(1592-1657年),从29岁开始,就着手编写明朝的编年史《国榷》。1645年,弘光被清人捕俘,明朝灭亡,这时已53岁的谈迁,又继续为写好《国榷》而努力,1647年8月,这部花了27年时间,改了6次的手稿,不幸被窃。伤心之份,谈迁又用4年的时问第二次完成国榷》的初稿。(北游录》一书就是他为了充实《国榷》的史料,在历时5年搜访过程中,对经历见闻的真实记录。因此,书中所诉之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漳州被围之事发生在清顺治九年。
  
  据《清史稿》、《清实录》、《清通鉴》及《漳州府志》的记载,历史上壬辰这一年的三月,郑成功率部在攻取长泰、平和、诏安和南靖等地之后,击败清廷浙闽总督赞陈锦于江东,遂围逼漳州。四邻居民入城,各依所亲,以避战乱,漳州城门坚闭。四月。郑成功指挥20万大军攻打漳州,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将州城团团围困。五月.清廷总兵马逢知率兵救援漳州,郑成功让开一路,引援兵入城,然后又合围,继续困城。至此,漳州外援遂绝。城中被围日久,斗米直五十金。九月,清廷都督金砺援兵至泉州。十月,城中粮尽,食人炊骨,死者达70余万(当时漳州城及四邻人口是否有如此之多,颇可怀提,70余万,当是七万余之误?)。至是,清廷都督金砺督骑兵来解漳州之围,郑成功以火迎敌,忽然西北风大起,火势反攻郑成功部,郑成功遂败,漳州之围始解。
  
  然而漳州在两军双峙的7个多月之间,军民已相继俄死数以万计,到解围之时,仅剩一二百人,几成空城。
  
  夏、四月,成功攻漳州。 成功引兵圍漳城。五月,浙鎮馬逢知(原名進寶)率兵來援,縱其入城;引兵出戰,連敗之,遂嬰城固守不出。成功累攻不下,乃壅(原文為擁)鎮門之水灌之,堤壞不浸;復列柵圍之。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餘萬人。  (闽海纪要上卷----作者原来是郑氏幕僚)
  
  壬辰春二月,成功進取海澄,守將郝文興以城降。陳鍋碓??晒?喚?J待江東橋北。遽痨锻?仓?郏?馍踺p敵;及戰大敗,奔回泉州。六月,成功取詔安、南靖、平和,遂圍漳州;兵至二十餘萬,同知張箸、推官石瑋堅守不下。金衢總兵馬進寶來救,成功縱之入城,數日出戰而敗,復退守陴,南軍晝夜百道攻城。距漳三十里有鎮門兩山,屬岸築斷激水灌城,復列柵圍之,城中升米銀數兩,草木之實俱盡,啖弩掘鼠。陳逶邙P凰山,為其下庫成棟所刺,以其首奔成功,全閩大震。漳圍至八閱月,中外困隔。浙江固山額真金礪、固山大溫都力敖童、梅勒章京徐大貴,總滿洲烏金超哈兵,與提督名高由長泰間道直抵漳城北;成功營城南鳳窠山,乘高壓壘。王師銳甚,為兩翼擊,島人久敝堅城,皆無鬥志。十月三日解圍,退屯古縣;合戰崩潰,追奔四十餘里,積屍布野。成功入海澄,嬰城守。守道周亮工收漳城骸骨七十三萬,焚瘞一大穴,碑曰「同歸所」。是年秋,張名振北師崇明沙,破鎮江,登金山,江南北戒嚴。 (东南纪事卷十一)
  
  成功之圍漳州者凡七月,援絕糧竭,死者七十餘萬人。固山金礪會總督劉清泰統大兵救漳。成功攻益急,令周全斌御援兵於龍江之東(城東四十里)。將戰,聞礪已潛渡長泰出江東,大驚,成功解圍,屯古縣黃山,率陳鳳等迎礪,戰不利,成功退屯海澄,以郝文興、王秀奇守之,還思明州。《台湾郑氏始末》---清沈云著,此书改编自台湾外纪
  
  五月,我金衢總兵馬逢知來援。戰少利,突入郡城。成功圍弗下。防鎮門山以水〔灌〕之,堤壞不浸。城中食盡,人相食;枕籍死者七十餘萬人(聞之故老言:城中人既無所得食,又遭泒垛、索餉之慘,夜敲瘦骨,如聽瓦聲。第宅萬戶,門巷洞開,落落如遊墟墓。饞鼠饑鳥,白晝蹲踞几上。圍解,百姓存者僅一、二百人。此一、二百人,其所死者,非父兄,則其子弟;指溝中白骨,歷歷數其生前姓字告人。然氣息僅相屬,言雖悲不能下一淚。又言:九月間,有士人素慷溉,率妻子閉戶,一慟而絕;鄰舍兒竊煮啖之,見腸中纍纍皆故紙,字畫隱然可辨,鄰舍兒亦廢箸自絕。先輩周亮工嘗為「清漳城上」詩以紀其事,酸楚悽痛,亦誰忍讀之)。《郑成功传》作者郑亦邹,是郑成功故里乡亲,此传以褒郑为主调,其说得自故老相传,尤为细致生动。
  
  六年春正月,帝在安隆所。成功攻海澄,守將郝文興降,遂取長泰。中提督甘輝遇清將王進於北溪,鏖戰竟日。進敗,圍之。總督陳鍋碓?瑥蛿≈??走泉州。遂破長泰,諸邑俱下。五月,清金衢總兵馬逢知來援,突入漳城。成功圍之,弗下。防鎮門山以水灌之,堤壤不浸。城中食盡,枕藉死者七十餘萬人。七月,陳遘婌而P山尾,其奴庫成棟刺之,以首來獻。成功歎曰:『僕隸之人,而背戕其主,是天下無刑也』。賞其功而終殺之。十月,清帥金固山援至,乃解圍,收兵保海澄。《台湾通史》连横----连横对郑成功的态度就不用说了吧。
  
  漳州城后来被郑成功平掉了,所以漳州没有清初古城墙。漳州全城人口几乎死光,除了人死了之外,清代实行海禁,商业萧条,漳人又多往台湾谋生,所以后来漳州人丁不旺是很正常的事情。关于漳州人口,稍微解释一下的是,明末以来漳泉地区商业繁荣、非常发达地方,人口密度大是很正常的。郑成功以金厦弹丸之地能筹募到十几万军队,并维持很多年,你就可以猜想到当时人口密度。  1。当时郑是土匪杀人不眨眼,清才迁海保护他们 2。当时周围的难民集中在哪个城市 3。后来的清朝援兵被放入城中,又被围困  这些人加起来有多少?
  
  
  
  郑成功向日本借兵  
  
  《台湾外纪》和《小腆纪年》记载,1651年(清顺治八年,日本庆安四年),郑成功攻克福建漳浦,军势大振,敌军多来归附,正在担心器械未备、粮饷不足时,参谋冯澄世建议:“方今粮饷充足,铅铜广多,莫如日本,故日本每垂涎中国,……且借彼地彼粮,以济吾国。然后下贩吕宋、暹罗、交趾等国,源源不绝,则粮饷足而进取易矣。成功是之。”郑成功采纳了冯澄世的建议,遣使通好日本。从日本获得物资,卖给吕宋、暹罗、交趾等国,通过海外贸易,以补军饷和政费的不足。江日升:《台湾外纪》卷6。《小腆纪年》卷17。
  
  
  《华夷变态》的“郑成功启日本文”:钦命总督南北直省水陆军兼理粮饷节制勋镇赐蟒玉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印总统使成功顿首拜,启上,日国上将军麾下。……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一身系天下安危,百战占师中贞吉。……马嘶塞外,肃慎不数余凶;虏在目中,女真几无剩孽。缘征伐未息,致玉帛久疏。仰止高山,宛寿安之有望;溯洄秋水,怅沧海之太长!敬勒天函,稍伸丹悃,爰赍币篚,用缔缟交。旧好可敦,曾无赵居任于今复往,明兴伊迩,敢望僧桂悟如昔重来。文难悉情,言不尽意,伏祈监照。无任翘瞻,成功再拜。
  
  《海上见闻录》的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命兵官张光启往倭国借兵,以船载黄檗寺僧隐元及其徒五十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