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最真实的慈禧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2007-05-23 09:51:37) 下一个

最真实的慈禧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http://www.sino-cs.ac.uk/html/Heritage/h_yhy.htm



谈谈通常人对慈禧的评价

总的来说是搞笑 比如 一会骂慈禧,不认为她是中国人 一会又骂她是汉奸 既然不认为慈禧是中国人 你怎么骂人家是汉奸啊?


再比如 政治就势肮脏和卑鄙的 同样是政治手段 赞美某人的是“铁血” 骂人的时候是阴险毒辣等等 这可是双重标准哦







The Summer Palace


Longevity Hill and Kunming Lake. The main structures on Longevity Hill: the archways, the Cloud-Dispelling Gate, the Second Palace Gate, the Cloud-Dispelling Hall, the Pavilion of the Fragrance of Buddha, and the Sea of Wisdom.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 Xi and her son Emperor Guang Xu handled state affairs.
A bronze statue of a nameless animal in front of the gate of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ater in the Garden of Virtuous Harmony began in 1891 and was completed in 1896. It is the largest and best preserved of the theaters of ancient China. The Long Corridor.
A painting depicting The White Snake, a folk tale, in the Long Corridor. The Summer Palace in winter. This stone tablet in front of the Cakravarty (Zhuanlunzang) Tower was erected in 1751 and bears inscriptions by Emperor Qian long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loud-Dispelling Hall,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 Xi celebrated her 60th birthday. The statue of the Goddess of Mercy in the Pavilion of the Fragrance of Buddha,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 Xi worshiped. The Precious Cloud Pavilion, or Bronze Pavilion, was built with 207 tons of bronze.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in the first rays of the morning sun. In the distance, one can see the Western Hills. The magnificent scenery on the Western Hills enriches the beauty of the Summer Palace. The Jade Belt Bridge along the West Dike was built with white marble.
The elegant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Xiequyuan) is known as a garden within the garden. The life-sized Bronze Ox on the East Dike was cast in 1755. The archways inside the Northern Palace Gate.
Tibetan-style structures on the Back Hill. Buildings along the side of the Back Lake. A foreign emperor.
A temple fair is held in the Summer Palac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every year. The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in winter. Empress Dowager Ci Xi, painted by Hubert V.S. from the Netherlands in 1905.
Bridges, pagodas, and pavilions on the western bank of Kunming Lake. The Marble Boat built at the west end of the Long Corridor. The Hall of Jade Ripples, the bedroom of Emperor Guangxu.
Kunming Lake in the setting sun. Magnolia blossoms in the courtyard of the 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Back Lake.
The Pagoda of Treasures faced with five-color glazed tile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Longevity Hill. The Xingqiao Bridge, one of the six bridges along the West Dike. The Summer Palace in spring.
The Kuoru Pavilion at the east end of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A five-color glazed archway by the Sea of Wisdom. Statues of Buddhas on the walls of the Sea of Wisdom.
An archway in front of the Cloud-Dispelling Hall. A stone statue of a horse in front of the Cloud-Dispelling Hall. Wu Song Kills a Tiger on Jingyang Ridge, a painting from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Outlaws of the Marsh, in the Long Corridor.
 
 
   Back Lake in spring.  


The Chinese name for the Summer Palace is Yiheyuan, "The Garden of Harmonious Unity." The palace i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imperial parks and private gardens of bo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and is the best preserved and largest of the Chinese imperial parks.

China has long been known worldwide for its gardens, including private gardens and imperial parks, all characterized by the harmony of natural and manmade beauty. The Summer Palace has natural beauty resembling that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northern China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and it has the manmade beauty of grand imperial palaces and exquisite residences.

The Summer Pala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suburbs of Beijing, and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the imperial palaces, Longevity Hill, and Kunming Lake—with a total area of 2.9 square kilometers.

The imperial palaces ar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ummer Palace. The main structure in this area is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Renshoudian), also known as the Hall of Industrious Government (Qinzhengdian). It was here that the rulers took care of state affairs during their stays in the park. On each side of the gate leading to the hall stands a stone statue of a guard. One is Monkey, and the other is Pig, two characters from the classic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stands an imperial throne. Behind it is a large screen decorated with a nine-dragon design symbolizing imperial power and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longevity" in 226 types of calligraphy. Placed around the throne are incense burners on tripods and crane-shaped lamps.

Nearby is the Hall of Jade Ripples (Yulantang),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 Xi detained her son Emperor Guang Xu under house arrest, while the empress lived in Yiyun Hall behind, and Ci Xi lived in the 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Leshoutang) northwest of Yiyun. It is said that during her stay here, Empress Dowager Ci Xi spent 60 taels of silver on food each day.

North of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is the Garden of Virtuous Harmony, which contains one of the three largest palace theaters in China, the other two being the Pavilion of Unimpeded Sound (Changyinge) in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and the Pavilion of Clear Sound (Qingyinge) in the Mountain Resort of Chengde, Hebei Province. Performances were staged in the theater to celebrate Empress Dowager Ci Xi's birthdays.

West of the 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is the Long Corridor, a covered promenade running for 728 meters along the northern shore of Kunming Lake and connecting with a row of buildings at the foot of Longevity Hill. It is the longest garden corridor in China, and it has more than 8,000 pain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Near the Long Corridor is the palatial Cloud-Dispelling Hall (Paiyundian) midway up the slope of Longevity Hill. Two corridors, one on each side of the Cloud-Dispelling Hall, lead to two parallel flights of 114 stone steps, which take the visitors up to the Pavilion of the Fragrance of Buddha (Foxiangge). This octagonal pavilion enshrines a statue of Buddha. On the 1st and 15th of every lunar month, Empress Dowager Ci Xi came here to worship. The pavilion is the symbol of the Summer Palace and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Looking down from the pavilion one can see the Cakravarti (Zhuanlunzang) Tower in the east and the Precious Cloud Pavilion, or Bronze Pavilion, built with 207 tons of bronze, in the west. High on the slope is the Sea of Wisdom, also known as the Beamless Hall, the highest structure in the Summer Palace.

South of Longevity Hill is Kunming Lake. In the lake is a causeway called the West Dike, modeled after the Su Dongpo Causeway on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The West Dike divides the lake into east and west and is not actually a dike but a series of six connected bridges, one after the other, among which the Jade Belt Bridge is the most charming. It is said that both Emperor Qian Long and Empress Dowager Ci Xi liked to stroll along the West Dike. Empress Dowager Ci Xi once put on fisherwoman's clothes and had her picture taken here with the eunuch Li Lianying, also in fisherman's clothes.

The West Dik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ast Dike, a stone causeway, whose middle section is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built on the model of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 Beijing. The 564 balusters along the bridge are topped by carved lions, each in a different pose.

Kunming Lake, the Three Islets in the Lake,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and Longevity Hill each have their individual styles, but they all blend harmoniously with the landscape.

The Summer Palace, with Yuquan (Jade Spring) Mountain as its background, is a masterpiece among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ombining the beauty of gardens, courtyards, building complexes with a total of more than 3,000 rooms in various styles, and natural landscapes.

As a place of import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te affair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ummer Palace witnessed the royal life of the Qing Dynasty.

Longevity Hill (Wanshoushan) was known as Wengshan before the garden was built, and Kunming Lake was called Wengshanbo. The lake was considered to be as beautiful as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and the picturesque scenery attracted numerous men of letters, who wrote poems glorifying the beauty of the lake and the lotuses that blossomed there in summer.

Because of the aroma of the flowers in the lake and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Xishan (Western Hills) area, the Qing rulers decided to build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region, among which Qingyi Garden (the predecessor of the Summer Palace) on Longevity Hill, Jingming Garden on Jade Spring Hill, Jingyi Garden on Fragrant Hills, Changchun Garden, and Yuanmingyuan are the most famous. These gardens were destroyed by fire in 1860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and all their treasures were looted.

Work on the Qingyi (Clear Ripples) Garden began in 1750 under the order of Emperor Qian Long, who wanted the new garden in order to celebrate his mother's 60th birthday. Wengshan Hill was renamed Longevity Hill, and the lake was renamed Kunming Lake. The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was one of the gardens destroyed in the Opium War. Later, Empress Dowager Ci Xi reconstructed it and renamed it Yiheyuan.

Although each spot in the Summer Palace has its own meaning, the entire garden represents the supreme power of the rulers. Every vista represents the long history and the brillia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very yea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ies were implemented in China, the Summer Palace, the best among the Chinese imperial gardens, has received milli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visitors. It is now one of the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In 1998, the garden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by UNESCO.



---------------------------------------------------------------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从历史上看,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心胸狭窄、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而从家族来看,慈禧则是一个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本书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入情入理。对现代读者来说,这对于认识一个真正的慈禧是不可多得的。  
 
自序 
金城出版社 作者:叶赫那拉·根正 郝晓辉 
 

  我姓叶赫那拉,是清朝慈禧皇太后的曾孙。正因为这个身份,很多年来我也生活得谨言慎行,不敢有更多表示。改革开放后,我就一直有一种想倾诉的欲望,想通过写一本书让人们知道很多以前人们并不清楚的事情。

  第一个问题就是光绪皇帝的死。很多传说的故事当中,懦弱的光绪是被慈禧给害死的,在一些号称史料的文章中也是这么描述的。但是也有一些史料说光绪就是病死的,光绪的死 
跟慈禧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慈禧与光绪的死亡时间又是那么机缘巧合,这就又给了人们可以猜测的口实。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慈禧的出生地。山西的地方志办公室一直认为慈禧就是出生在山西长治市,并且还出了一本书叫做《慈禧童年考》,找到一个81岁的老人,说慈禧太后是?淖婺棠蹋??一顾荡褥?呛鹤迦顺錾怼U馑坪跤械悴豢伤家椋?桓龊鹤迮?⒃趺纯赡艹晌?淮??寤嗜ǖ耐持握吣兀坑氪送?保?诿晒乓灿邢?⑺荡褥?浅錾?谀诿桑?⑶宜档糜懈?芯荨3?酥?猓?渌?捣ɑ褂写褥?錾?诎不铡⒑幽稀⒈本?D敲淳烤勾褥?錾?谑裁吹胤剑?

  另外,就是珍妃的死。很多人都认为珍妃就是慈禧派人推到井里的,并且沈易羚口述的《宫女往谈录》里也有崔玉贵的现身说法,珍妃被慈禧害死似乎成了一个定论。但是在珍妃的侄子回忆姑姑的文章中,则明确说明是从瑾妃那里听说:在慈禧与珍妃的冲突中,慈禧让珍妃去死,于是珍妃就跳了井,崔玉贵去拉珍妃但没有拉住。虽然珍妃的死与慈禧有关系,但珍妃并不是慈禧下令害死的。这与我们家的说法有些一致。

  到如今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但是事实总是有真相的,而且我也相信这些问题总是会随着真相的大白而会被公之于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关于慈禧的说法似乎只是停留在野史或者传说的阶段,慈禧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各有各的说法。就单纯说慈禧太后洗澡的过程,关系非常近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清代御前女官德龄和容龄的说法是:老太后洗澡时非常讲究,从来不允许太监进门,就连宫女都不能随便进出。但是在为慈禧画像的卡尔小姐眼里,慈禧就是一个淫荡的老太太,不仅洗澡的时候与太监一起,并且还和李莲英有一腿。不过在沈易羚的回忆当中,说法几乎与德龄、容龄的一致。所以按照3比1的选择方式,我认为占多数的意见还是比较对的。可是如果没有真凭实据,没有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这些历史总是离我们那么遥远。虽然四个见过慈禧本人的人有三个都证明慈禧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但是谁又能保证事实就是这样呢?最后,我也只好将自己身边见过慈禧的人搬出来求证。

  慈禧太后从1908年10月22日去世到现在,历史已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很多谜一样的故事还是让很多人心里放不下。历史到了今天,我想这些谜团也该是解开的时候了。今天写这本书,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一些谜团得以解开,也让沉睡了多年的这些事情有一个交待。所以这本书从几个方面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慈禧在娘家时真正的名字,也包括慈禧与家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图片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多独家的信息,在这些信息里,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在家族记忆中的慈禧。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图片已经不清楚了,请读者见谅。

  叶赫那拉·根正  
 
 
目录 
 

第一章 身世之谜

  这是一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传奇的人物。关于这个人物,人们想知道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慈禧的乳名叫玉兰,可是在家族后人的求证下,这个名字被推翻了;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山西……那么慈禧到底出生在哪里呢?

 
  一、 叶赫那拉的人们/2

  二、 出生地之谜/6

  三、 慈禧的乳名不是玉兰/14

  第二章 一代皇后的青春岁月

  传奇的人物必定有一些传奇的经历。一个二十多岁就守寡,统治满清王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女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的慈禧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有哪些喜怒哀乐?

  一、 挽救祖父/18

  二、 一双小手两个故事/23

  三、 教导桂祥读书/26

  四、 不快乐的青春/27

  五、 慈禧的养生秘诀/34

  第三章 坐在帘子后边的年头

  在中国传统的说法当中,一个人如果“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则是人生最不幸的事情了。当这些最不幸的事情都降临到慈禧的头上,她又是怎么承受的?到底是她动用了一贯的伎俩还是其他的因素使她最终垂帘听政?

  一、 嫁一个平庸的皇帝/43

  二、 宫廷政变/49

  三、 执掌江山/56

  四、 养一个不争气的儿子/65

  五、 政治之外的慈禧/72

  第四章 慈禧与光绪

  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几乎尽人皆知,但是又有多少成份不是后人杜撰添加的呢?真实的情况怎么样?慈禧、光绪和珍妃到底都是怎么死的?那个并不美丽的皇后隆裕又有多少辛酸的往事?

  一、 傀儡皇帝光绪/86

  二、 光绪的婚姻/93

  三、 关于隆裕/105

  四、 慈禧与光绪的死/111

  五、 慈禧与珍妃/119

  第五章 慈禧与家族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人们在清朝的历代达官显贵中都看不到慈禧家族人的影子。是慈禧与家族的人际关系不好?还是慈禧藏了多少私心?这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一、 关于我爷爷/130

  二、 关于我们家/143

  三、 慈禧与娘家的关系/156

  第六章 慈禧与后世传说

  关于慈禧的传说太多了,但杜撰的终归是杜撰的,而史实总归是事实。关于慈禧,她的后人都有哪些说法呢?

  一、 洗脚水的故事/169

  二、 玉米的故事/171

  三、 扑克的故事/172

  四、 颐和园工人的故事/172

  五、 慈禧与画像/174

  六、 慈禧与汽车的故事/177

  七、 慈禧与李莲英的求证/181

  八、 慈禧生子的故事/186

  九、 慈禧墓被盗/192

  十、 李莲英的故事/197

  十一、 满族开元的传说/203

  第七章 我所知道的清代皇家内幕

  人们知道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是病死的,但是史实显示,他是自杀;人们都知道政权是慈禧抢过来的,但是咸丰的遗嘱则表明,让慈禧维护政权是他自己的意思。那么慈安又是怎么死的呢?

  一、 关于慈禧的名和号的来历/212

  二、咸丰“自杀”之谜/216

  三、咸丰遗嘱:慈禧辅助儿子登基/219

  四、 慈禧大哭仁寿殿/220

  五、 外戚葬礼——祖奶奶的去世/223

  六、 我见过的溥仪/229

  七、 奕的家训及两家的关系/237  
 
 
一、叶赫那拉的人们 

  我们家姓叶赫那拉,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姓氏,因为这个姓氏在中国似乎有着一点传奇色彩。相传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我们叶赫那拉家族的首领就已经带着子孙居住在此。突然有一天,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后则发出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爱新觉罗的头领在言语上并没有讨到 
什么便宜,于是恼羞成怒,下令发动战争。而我们叶赫那拉的子孙也不甘示弱,双方就在叶赫城外开战。最后,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了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从此,叶赫那拉氏也就成为了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

  说起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海西女真,始祖叫星根达尔汉,姓土默特。当年,叶赫那拉氏的始祖,从蒙古来到扈伦部,并招赘在那里,改名那拉。他拥有的领地,随着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因为他的国家是在叶赫的河边建立的,所以叫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后出过许多文豪武将,如历来被誉为“清初第一学人”的纳兰性德就是叶赫那拉家族的一员。但真正使叶赫那拉氏扬名天下的,应该是叶赫那拉氏的清代皇后——慈禧和隆裕。

  当然,叶赫那拉家族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历史上很多名人也都是这个氏族的荣耀。当年,叶赫那拉的首领贝勒金台石在对抗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的战争中战死。后来,他的儿子尼雅韩就随叶赫部落迁到建州(今辽宁新宾),并在那里任职。在满族入关的过程中,尼雅韩立下战功,并成为骑都尉,娶妻默尔齐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郑库,次子明珠。说起明珠,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卫,后来官职逐渐升高,历任内务府郎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重臣,后人总是用“相国”来称呼他。明珠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并在康熙年间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明珠妻觉罗氏便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的第五个女儿。纳兰明珠生有三个儿子:长子纳兰性德,次子纳兰揆叙,三子纳兰揆方。明珠府后来被和霸占,再后来成了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府”。说到明珠和纳兰性德,他们还是慈禧太后的祖宗辈呢。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17岁进入太学读书,18岁时就高中举人,22岁的时候考取进士,随后被康熙授予三等侍卫,以后又分别晋升为二等侍卫、一等侍卫,并作为乾清宫侍卫侍于皇帝左右。由于才华出众,康熙帝非常看重纳兰性德,这使得他的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并能够为后人所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故,时年31岁。纳兰性德17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又续娶关氏。纳兰性德有三子,长子富格为侧室颜氏所出,次子富尔敦为卢氏所出,三子富森为沈宛出。其孙名瞻岱。这些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名人。  
 
 
二、出生地之谜 

  我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慈禧太后是我的祖奶奶,也就是我祖爷爷的亲姐姐。多年来,我对叶赫那拉家族是非常关注的:有哪些族人对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哪些名人属于叶赫那拉家族?虽然我并没有发现新的为叶赫那拉家族增光的人,但是,叶赫那拉祖上的这些人依然是叶赫那拉家族的骄傲。不过,即使这些人的名声加在一起,也显然没有慈禧一个人为叶赫那拉家族带来的名声大。因此,慈禧的身世就成为后人所关心的一个焦点。

 
  对于慈禧的身世,后人说法很多。有人说她出生在安徽,因为其父惠征曾经在安徽做过道台;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因为那里有一条落凤街。慈禧的父亲叫做惠征,是镶黄旗人,据说惠征由安徽的候补道台升任归绥兵备道台,便带着15岁的女儿兰儿(慈禧小名)及全家来到绥远城,先后在庆丰街(呼和浩特现有东落凤、西落凤街)等三处居住。也有很多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治市,因为在长治市还真的有一个娘娘院。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对于这些,我记得在小的时候听爷爷大体讲过,后来父亲也曾经带我到北京西四牌楼的辟才 (劈柴)胡同去看过,更从我大伯父那里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从历史资料中,你随便就可以查到慈禧的许多资料,但是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和她的乳名却完全没有记载,可以说是一个空白。《清宫档案》是这样记载的:慈禧,叶赫那拉氏,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懿贵妃二十七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1909年11月15日,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这便是几乎慈禧所有的档案资料。很多人也试图从《清史稿》中寻找到一些关于慈禧的记载。但是《清史稿》非常惜墨,人们并不能从中得到更多 关于她的消息。

  对于慈禧的出生地说法的问题,我也曾经问过父亲。父亲认为:因为历史记载的都是慈禧入宫以后的宫廷档案,所以对慈禧入宫之前的事情很多人都不了解。当然作为慈禧的娘家人,对这些事情也都比较理解。因为当时整个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所以史料的记载也就很少,除了祖上的一些官职,其他的就没有了。又因为慈禧的父亲惠征以前是八旗的官员,在许多地方任过职,所以猜测慈禧出生地的说法比较多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慈禧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其实我们家是有记载的。记得1993年的时候,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当时一些史学家都在猜测慈禧的出生地,大体上有6个地方可以作为参考。比如南方有几个地方,北方有几个地方。看到这些报道,我自己也犯嘀咕,慈禧到底出生在什么地方呢?正好当时我的大伯父还没有去世,我就去问他。他告诉我说:慈禧出生地在我们家的家谱上写得很清楚。本来一般的家谱都是记载男人,并不记载女人,但是如果这个女人的地位很高的话,也会有一些记载。所以我们家的家谱上写得非常清楚:慈禧出生在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阳历是11月29日,卯时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大伯父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我十几岁时候的一个夏天,父亲正好到西单附近去办事,带我去看过那个地方。我清楚地记得是西四的辟才胡同。

  记得当时正好是中午,我们从太阳的暴晒下忽然拐进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两边的绿荫一下子就让人觉得非常舒爽。父亲告诉我这就是辟才胡同。从东往西走了大约500多米的样子,路北的一条胡同里面有一个大门大院,父亲告诉我,这就是慈禧的出生地。当时这个院子已经显得非常陈旧了,连大门的门楼上都长满了一尺多高的草。门的颜色已经看不清楚,但是隐隐约约给人一种当年还存在的气势。因为按照当时的记忆,那个大木门非常厚,有一种很森严的感觉。其实我当时没有太往心里去,直到大伯父跟我一说,才猛然回忆起来,的确是有这么一档子事。

  后来在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这个确切的位置。时过不久,一家媒体搞了一个清史揭秘活动,请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很多专家参加,而这些专家在查看清朝档案的时候,果然发现了这样一个记录:慈禧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这样,历史上记载的慈禧的出生地和我们家里的说法就非常吻合。现在,我个人认为慈禧的出生地已经得到了印证。  
 
 
三、慈禧的乳名不是玉兰 

  很多人都说慈禧的乳名叫“玉兰”,这完全是不知情的人们从一些历史资料上看到的。其实慈禧的乳名只有我们家人知道,并不叫玉兰。

  大概是1982年或者1983年的时候,我和父亲在一次聊天当中说到了慈禧的乳名。通常情况下,父亲这个人是非常安静的,不愿意多说话,更不用说谈这些过去的事情了。但是那天父亲的心情非常好,于是我就在院子里爷爷曾经坐过的石桌旁为他摆上几样小菜,用家里那把 
清朝留下来的小酒壶给他烫了点酒。平常没有时间陪父亲,这次我也跟着做个样子。也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那些日子父亲经常谈起爷爷。

  坐在这个石桌旁,他很自然地就说起了我爷爷:“你爷爷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有才华,懂得上进,当年慈禧太后都非常喜欢你爷爷呢。她经常拉着你爷爷给一些客人介绍说这是她侄子,一表人才啊。后来你爷爷到皇宫当御前侍卫,也是因为慈禧看到你爷爷知道上进,并且也确实有才华,所以她才提拔的。”听到父亲谈慈禧,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于是我就问:“那我爷爷怎么称呼慈禧啊?”父亲说:“满族人都有一个习惯,称呼人的时候带名,所以你爷爷在慈禧没入宫之前叫她‘杏儿姑’,至于后来是叫太后还是叫老佛爷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在我少年时代,凡爷爷与父亲之间谈到慈禧的时候都用“老太后”称呼。)我听了一愣:“慈禧的名字叫杏儿?不是很多人都说她叫玉兰吗?后来历史上还有记载是叫兰贵人,说慈禧非常喜欢兰花。”父亲听完我的话告诉我:“是啊。很多人都那么说,其实不是那样的。那为什么你爷爷管慈禧太后叫‘杏儿姑’呢?是因为慈禧的小名叫杏儿。学名叫杏贞,贞洁的贞。所以你爷爷叫她杏儿姑。为什么很多人都叫慈禧为‘玉兰’呢?应该是慈禧入宫以后,咸丰皇帝封她为兰贵人,所以人们这样推测的吧。因为咸丰最喜欢的花就是玉兰花,而且宫里头也认为只有玉兰花是最高贵的,非常纯洁,就给她了这么一个封号吧。很多宫女到了宫里以后,都会取一个新的名字。所以我想‘玉兰’这个名字也许是咸丰皇帝给改的。慈禧一进宫就是贵人,跟一般的宫女不一样。一般宫女都是汉族人,而秀女一般则是满族的官宦子弟了。”

  那么慈禧为什么叫做“杏儿”呢?父亲又说:我们家有这样的说法:她出生的时候,她的爷爷叶赫那拉·景瑞正是在家里掌门,他当时在河南任职司郎中,55岁。正好回京休假。据说当时家里种了几颗白杏树。在满族人看来,红杏没有白杏好,所以家里就种了这么几棵。这样,爷爷就给她取名叫杏儿。从此小名就叫杏儿,大名叫做杏贞。取贞洁之意。当时因为是官宦家庭,她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又由于当时家里条件也比较好,又是长孙女,所以当时慈禧出生的时候,家里就请了不少的佣人。我们家的家谱上写得很清楚:当时雇佣男差八人,女差八人。男差当时主要是负责管事、随事、私房、厨房、房院等。妇差八人,当时号称“嬷嬷”、“妈妈”。她们的主要职责是烧水、生火、洗衣做饭、看孩子。慈禧出生以后,因为她母亲没有奶水,所以当时还请了两个嬷嬷做乳母。这两个嬷嬷一个姓关,一个姓唐。

  据说关嬷嬷与荣禄家有点关系,关嬷嬷也曾经是荣禄的奶妈。后来唐嬷嬷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走了,而慈禧也就一直是关嬷嬷带大的。在她4岁的时候,慈禧的父亲先后给她请了三四个家馆,也就是家庭教师。家馆不同于私塾,慈禧小时候学习满文也学习汉文,对文史、诗经、绘画等都非常喜欢。她从4岁到14岁在家馆学了10年。据说在6岁的时候,就可以非常流利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包括唐诗宋词,都能用满汉双文背诵。她还对书画非常喜爱,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书法,并画了很多绘画作品,被同族人认为是非常有才的聪明女孩。

  其实,少女时代的慈禧曾经随父亲在绥远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居住。当时慈禧对文学、书画和历史非常有兴趣,她读书、学画、下棋、弹琴,而且骑马射箭,非常聪明能干。对于少女慈禧的长相,在很多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有野史描绘她:‘每一出游,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不过这些都是野史,没有办法作为证据。但是根据后来见过她的人都说慈禧当时绝对是非常漂亮的。  
 
 
一、挽救祖父 

  这一年,慈禧12周岁。

  就在道光二十七年五月,也就是1847年5月的一天:慈禧的祖父叶赫那拉·景瑞被判入狱。家里的掌门人入狱,无疑对这个家族来说是一场灾难。当时整个家族都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并且由于祖父入狱,家里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慈禧的父亲每天愁眉不展,想不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聪明的慈禧觉察出家里发生了变故。但由于她年龄小,又是一 
个女孩子,父亲并不愿意让她知道这些。但是慈禧恰恰是一个非常明白事理的孩子,知道父亲这样发愁下去对祖父也没有什么帮助,同时整个家族也都闹得人心惶惶,于是她决定替家人分忧,通过多方面打听,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慈禧的祖父是受曾祖父吉郎阿的牵连而入狱。吉郎阿健在之时,是嘉庆年间国家银行的负责人(司任户部银库员外郎),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时候,吉郎阿去世。但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五月,京城揭露了一宗户部银库大量亏空的巨案,这个案件直接牵连到了吉郎阿。

  我爷爷在年轻的时候,也专门查过关于这件事情的原委。后来在一张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吏部上报的单子中,发现了景瑞的名字。通过这张单子,他也找了一些其他的资料线索,最后弄明白事情是这样的:在吉郎阿去世28年后,道光二十二年的五月,万泰银号的老板张亨智为他的儿子张利鸿买了一个知州的官,已经办成了,但是钱还没有上交。除了这些,张亨智还想为大儿子捐一个员外郎,所以想先挂个号。正要去交钱的时候,赶上一个平时比较好的朋友周二也要代朋友去交纳款项,于是张亨智请他顺便一起交纳,并告诉了当时在银库当差的弟弟帮忙照料一下,早点入库。当时周二带了11474两银子,总共装了11个袋子,负责送到银库。当时恰逢张亨智的弟弟值班。由于非常忙,所以张亨智的弟弟就错把第二秤报成了第三秤,结果管库的人也没有追究,大家也心照不宣,而张亨智的弟弟在报第七秤的时候就故意报了第十秤,这样就剩下了四袋银子。这件事情,御史和库管都没有发现,所以这些人就准备把这些银子分了,但是由于分赃不均,事情就泄露了出去。后来听到风声的人就来敲诈,没有成功,就向南城吏部衙门告发此事,最后闹到刑部。刑部只好把这件事情上报道光。道光皇帝听到这件事情非常生气,于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八日下旨,命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刑审讯。

  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后,道光还是不放心,又派一帮司员去查库,结果库银亏空竟达925.2万两,于是道光下令严查,命令自嘉庆五年(1800年)以后,历任库管及相关人员都不放过,不管故去的还是活着的,一律要赔款。按照规定,吉郎阿应该赔银43200两,因为已经故去,所以赔款减半为21600两。而根据道光皇帝的命令,已经故去的人所赔银两,应该由其子孙代赔。所以这笔赔款就落在了慈禧的祖父景瑞头上。这对这个家来说真是飞来横祸,给全家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不安。但是,更大的灾难还等在后面。由于不能按照期限赔款,景瑞被参了一本,打入监狱。

  当时,慈禧的父亲惠征非常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而已经探明事情原委的慈禧就给父亲出主意,尽力筹措银两,并向亲友告贷,变卖家产,想方设法要把人给赎回来。惠征当时是个道台,有很多的朋友,而惠征的岳父惠显是个二品官员,于是慈禧就找了家里很多的亲属,上下打点,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凑集了九千多两银子,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又上交了两千八百多两,这样,勉强凑到了总数的60%,剩下的40%用田产和扣发薪俸来赔。这样,景瑞才被放了出来。

  无疑,因为当年慈禧的这一举动,让家里人倍感欣慰,所以她的故事在我们家一直流传到今天。经过这件事情,惠征对家人这么说到:这个女儿,可以当儿子使。后来亲属之间就传开了:惠征的女儿非常能干。  
 
 
二、一双小手两个故事 

  自从帮助父亲挽救了祖父,慈禧在家里更是受到了另眼看待。但是年轻的她不仅仅在这些方面能赢得人们的赏识。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人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在圆明园的一个亭子里,兰贵人嘴里唱着南国小调,在一块方巾上绣着一朵美丽的玉兰花。这个时候,咸丰皇帝循着歌声走了过来,马上被漂亮的兰贵人吸引,而兰贵人也把绣着玉兰花的方巾送给了咸丰。从此,兰贵人就成了咸丰皇帝的最爱。

 
  虽说在《火烧圆明园》这类的电影里演绎的成分太多,不过慈禧在学习女红方面,还是非常勤奋。我爷爷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慈禧家有很多女差都会做衣服,因为一个大的家族平常人们的穿衣都要靠这些女差缝制,所以家里专门有这样一个房间是做衣服用的。慈禧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跟这些女差学习做衣服、刺绣等。每次做衣服的时候,慈禧都跟着在旁边帮忙,并学着自己亲手做一些活计。一次,惠征从外面回来,慈禧到客厅去迎接,惠征发现她的手上有一片红红的,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慈禧就从自己屋子里拿出绣的手帕来让惠征看。惠征还是没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慈禧就用手示范给惠征看。惠征笑了,原来是绣花的时候,被针扎的。不过看到慈禧的小手,惠征还是有些心疼,告诉她不要学这些了,但是她却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她就开始偷着学。关于慈禧学习女红的事情,在我们家是有这样一回事的。因为我家里现在还有一把慈禧少年时候学做衣服时用的尺子,这把尺子又厚又重,比现在的尺子长五分。当然,慈禧对女红非常讲究,据说这都是那个时候跟女差学的。

  清代的贵族家对女孩子的教育虽然不像汉族家庭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女孩子照样还是要学习琴棋书画的。听爷爷说,慈禧小时候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当时她非常聪明,读书非常用功,但毛笔字写得一般,长进不大。虽然家馆都是一笔一画地教她,但她就是写不好。横不平,竖也不直,一直歪歪扭扭。汉字还好办,看着是那么个意思,满文就不行了,如果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就不是字的形状。惠征经常检查她的书法,却发现她的字根本就没有任何起色,所以每次都因为这个教训她。直到有一天父亲动怒了,拿起一把戒尺,拉过慈禧的小手,就使劲地打。根据家里老辈人说,慈禧的小手都被打肿了,几天不能握笔,连吃饭都困难。慈禧非常伤心,因为父亲从来没有打过她。从此以后,慈禧就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书法,所以很多慈禧晚年的书画都是非常有水准的。在我们家里,这把戒尺到现在还留着呢。  
 
 
三、教导桂祥读书 

  在我们家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桂祥小的时候,慈禧刚入宫不久,因为她比桂祥大14岁,所以对家里这个小弟弟非常关心。慈禧非常清楚这个弟弟从小就仗着家里的关系,是一个好享受的人物,所以一直认为桂祥没有太大的作为。慈禧多次批评桂祥,同时也勉励过他。在慈禧的心目中,桂祥应该挑起叶赫那拉的门面来,因为大弟弟照祥已经去世了。慈禧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弟妹们只是一味地享受,她希望看到他们自己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本事自立,不能单纯靠着祖宗和家族生活。

 
  有一次,家里举办一个很大的庆典活动,慈禧从宫里回家看望父母,同时也看到了弟弟桂祥,于是想看看弟弟写的东西怎么样。可一看不要紧,慈禧马上就非常不高兴,认为桂祥根本不用心读书,字也写得非常不好。于是教导桂祥说:作为满族的贵族,不练字哪成啊。书法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出门看字,这是起码的一个形象的基础。不好好练好好学是不成的啊。可是桂祥不服气,因为当时他认为自己的字还不错,于是就给慈禧写了一幅“寿”字,问她:我的字写得怎么样?慈禧一看就急了,当时眼睛都瞪起来了,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有你这么做人的没有!你不但字写得不好,你还缺德啊!桂祥就特别纳闷,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慈禧就给桂祥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个大财主过寿,由于他平时骄横跋扈惯了,大家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可是他过寿,大家又不能不去,于是就都非常郁闷。在大寿的当天,财主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就请了一个秀才来参加。秀才寻思送什么礼呢?财主家非常有钱,也不缺什么东西,于是秀才灵机一动,就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送给财主。财主很高兴,请秀才在家里吃饭。但是秀才说自己特别忙,没吃饭就走了。财主在过寿的日子收到这样一个礼物,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于是他就把这个字挂在正堂上。可是一挂上去,财主的朋友就看出了问题:“寿”字缺了一点。但是秀才又不可能写错这么一个字,只能是另外含有一层意思。于是猜准了秀才用意的人们纷纷向财主说:“这是无点寿啊。这是骂您呢。你看这个寿字缺了一点。这是说您一点寿都没有啊,直接就死了啊。”财主一听非常生气,想找秀才算账,可是秀才早就跑得没影了。说到这里慈禧指着桂祥的“寿”字问桂祥:你的那一点去哪里了?这不是骂人吗?中国书法的规矩不但不能错,每个字都有一个解释,你不但字写得不好,而且你还破坏了字的艺术。如果你给别人写这个字,别人早就不干了。这不是骂人吗?桂祥一看,“寿”字的确是缺了一点,马上傻眼了。从此,桂祥也接受这个教训,开始认真学习书法。  
 
 
四、不快乐的青春 

许多人都认为慈禧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奉承的人,生活也一定非常满足。还有什么比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更幸福的事情呢?

  但是慈禧觉得自己并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也不能对别人说。到了晚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她开始跟一些她认为亲近的人唠叨自己的过去,也慨叹自己的命运。后来我爷爷到宫 
里去看望他姐姐隆裕的时候,隆裕亲口告诉他:“其实老太后(慈禧身边的人对她私下的称呼)并不快乐,她的难处是我们外人想不到的。就像宫里很多人都传言老太后并不喜欢我一样,其实再怎么说我也是老太后的亲侄女,有些事情还是我们自己家的人亲呢。这些日子,老太后有时候突然就会跟我唠叨一些她的过去。”

  据爷爷描述,慈禧对隆裕说,她刚刚进宫那会儿,因为长得漂亮,而且得到咸丰的宠爱,咸丰对其他嫔妃看都不看一眼,所以很多人都嫉妒她,常常在背后说她的闲话,甚至用一些手段陷害她。但谁也没想到,除了美貌,慈禧更是个聪明的人。当年皇宫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厉害,在那种环境里生存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选择接受挑战,也只能选择挑战。很幸运,她给咸丰生了一个儿子,这使她在咸丰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当然,她也有倒霉的日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时候,咸丰忽然病倒了,加上洋兵又逼近了北京城,于是他就带着慈安和慈禧逃到了热河。那会儿慈禧还年轻,跟着一个病危的丈夫,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当时的形势非常紧急。

  就在咸丰弥留之际,慈禧领着太子(后来的同治皇帝)来到咸丰的病榻边,问他后嗣将如何决定。当时咸丰没有回答,可是事情紧迫,慈禧急中生智,对他说“你儿子在这里”。听到这话,咸丰马上睁开眼睛,说“自然是他继承大统”。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慈禧这才放了心。这句话几乎是咸丰最后的遗言,不久他就死去了。

  爷爷又说,虽说咸丰过世多年,但每当慈禧想起他弥留时的情形,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原本她想毕竟还有同治可以依靠,以后的日子总该会好起来,然而不幸的是同治不到20岁就死了。从此以后,慈禧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自从同治死后,她受到人们关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幸福都结束了。

  当光绪皇帝被带到慈禧面前的时候,他还是个3岁的孩子,体弱多病,还不会走路。他父亲是醇亲王,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所以慈禧对他可谓视如己出,对他倾注了全部的心力。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没有一件事是她所希望的样子,事事叫她失望。爷爷说,隆裕对他讲这些也很忧郁,因为她说慈禧每给她谈到此都会哭一会儿,说自己并不快乐。隆裕说慈禧的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这样,她才不会在晚辈面前落泪呢。

  其实慈禧的难处还远远不止这些,比这更糟的事她都经历过。她总算还是个达观的人,一些小事也就不去计较。当然国家大事也并非都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一般都是由大臣们互相商量好了,再上折子给她。只要事情都还说得过去,慈禧是从不拒绝他们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她惯用伎俩,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守寡这么多年的人能够统领中国这么多年,如果不是有着非凡的忍耐力和惊人的毅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除了她本人,她身边的人也都看得非常清楚。

  爷爷对我说,说实话,依我看,她不是在享福,简直是在受罪。虽然后来我当御前侍卫也在宫里,但根本帮不上她。老太后名义上是当了皇太后,实际上是二十六七岁就开始守寡,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是孤孤单单的,守在身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丫头,伺候自己的是一群又奸又滑的太监。那群太监,吃饱了饭没事干,整天在憋坏主意,揣摸上头的心理,拍你、捧你,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是真心。虽然她明明知道是这样,可是又非用他们不可,这不是受罪是什么?

  所以,慈禧在宫里能够消磨时间的正经事,就是看奏折。一到孤独寂寞最难熬的时候,就用看奏折来消磨时间。她看奏折没有固定的时间,通常都是在皇上以及贵妃们觐见以后,她就说皇帝歇着去吧,皇后也歇着去吧,对皇妃则说你们请跪安吧。当管事儿的宫女赶紧把“叫起”带回来的奏折黄匣子捧进净室里,出来时用眼一扫,所有的宫女就都退避出去了,她开始看奏折。这时,宫里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都格外小心当差。一般李莲英和崔玉贵在这个时候,也低眉顺眼地在寝宫门里一边一个站着,听候随时召唤。  
 
五、慈禧的养生秘诀 


  虽然贵为太后,虽然有那么多不如意,但是年轻的慈禧还是有着年轻女人的天性。在很多对慈禧青年时期的描述里,都讲她是一个多么漂亮的人,有多么讲究。但是究竟慈禧什么样?也只有早年见过慈禧的人才知道。而现在的一些作品里,对她的描述也大多停留在慈禧70岁时候的状态。

  我看过慈禧的画师卡尔小姐写的书:当时慈禧虽然已经70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 
的贵妇人似的。不管卡尔小姐的描述是不是准确,但是在慈禧身边人的眼里,慈禧直到70岁的时候,还是保养得非常好,身上的肌肤根本不像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年轻人。有人传说慈禧所用的化妆品大多是洋货,如巴黎香水、香粉、法国镀金镜等。但是在生前服侍过她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慈禧经常用中国传统的胭脂来打扮自己,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用什么法国香水。

  我们家族的说法是,慈禧非常爱美,并且特别善于养生,这恐怕是她守寡以来除了政治之外,最热衷的一件事情了。在美国画家卡尔小姐面前,虽然已经过了最美丽的年代,但是慈禧的魅力依然。为什么七十岁的慈禧看上去只有实际年龄的一半?对于这些,我也知道其中的一些秘密,当然这些也都是我爷爷听隆裕说的。

  当年我爷爷刚刚在皇家贵胄学堂上学的时候,见过慈禧。那个时候,慈禧已经是太后了。但是慈禧为什么显得那么年轻,身体又那么好,爷爷说是因为慈禧不仅喜欢吃很多东西,而且非常懂得营养。如果仅仅是喜欢吃一些东西,那么多的高级食品也早就把她的胃撑坏了。最可贵的是她非常懂得节制,非常懂得养生,与珍肴美味相比,她更注重奇药异术,什么气功、针灸、按摩、引导、服食、珍摄等等出自民间的术法。另外在慈禧晚年的时候,每天服用一钱人参,由宫女按天包好,早上给她。她的用法非常奇特,既不吃掉,也不咽下,就那样成天到晚噙在嘴里,直到噙化为止。因此她有时候说话别人不大能听清楚,其实是因为嘴里噙着人参。这是每天都要服的。

  慈禧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把珍珠研成粉末,调成粥状,吃下去,然后用一杯温水倒进嘴里和珠粉一起咽下。关于容颜的保养,慈禧还有一套方法,就是每天睡觉之前洗完脸,让宫女端上一碗搅拌均匀的鸡蛋清,她用手掌蘸着蛋清,轻轻地抹在脸上,脸上的皮肤立刻紧绷,一夜就让它这么绷着。第二天清晨起来,一名宫女先端来一盆清水,让她蘸水将已经结成一层薄皮的蛋清轻轻洗去。另外一名宫女则捧上一盒脂油,这盒脂油里掺有胭脂和香水,色美气香,滑柔无比,她用长长的指甲把脂油挑一点在手心里,双掌旋转摩擦一会儿,轻轻搽在脸上,立刻青春焕发,光彩照人。

  除此之外,慈禧对自己的指甲也非常在意。提起慈禧的指甲,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戴着长长的甲套,其实这些是有用途的。从现在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当年慈禧特别爱留指甲,尤其是一双手的两个无名指和小手指,最长可达七八寸,当然其他如拇指、食指、中指也爱留指甲,为了修饰保护好这一双手的指甲,慈禧每天要用温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并特制了各色的指甲套戴在手指上,切切实实地保护好,以免受到外来的损伤。给慈禧特别加工定制的指甲套有镂空嵌丝珐琅的,也有纯金的,非常名贵。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慈禧在批阅奏折的时候,经常用指甲在那些奏折上面划,许多人的生死命运,以及很多的国家大事,就这样从慈禧的指甲下轻轻划过。我爷爷当年也这么说过,说慈禧的指甲就是历史的画笔。从历史照片中,对慈禧的生活也可以窥见一斑。  
 
 
一、嫁一个平庸的皇帝(1) 

  爷爷告诉我,虽然历史给了人们太多的暗示,但是应该说没有人会否认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作为一个后辈,在历史沉淀了这么多年后,总是能沉下心来,希望能够客观地对她做一个评价。应该说历史上能有慈禧一席之地,跟她嫁给一个平庸无能的丈夫不无关系。如果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来看,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根本不可能给女人参政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只有拥有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气量才能真正让这个世界太平下来。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当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说身为女人,在男权社会里,能够站出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那么慈禧的这位丈夫,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从历史资料上谁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描述:咸丰皇帝,清文宗(1831~1861),爱新觉罗·奕,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1850~1861年在位。即位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位期间,签订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年病死热河。这位清朝的第九代皇帝,自幼体弱多病,面如黄土,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鹿血也因此成了他苟延残喘、须臾不能离开的救命良药。可见,咸丰除了是一个病秧子之外,懦弱无能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我爷爷的眼里,我们家这位老姑爷子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咸丰身材不高,比较瘦。继位之前,他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恶习就显露出来了。他一生做错了太多的事情,就连死了也害得我们家跟着受牵连。1861年的时候,英法联军通过通州,已经攻到了北京,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咸丰却表现得又怕又惊,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慈安、慈禧以及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热河避祸。虽然害怕成这样,但国难当头之时,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于咳血突发。没想到,这次咳血之后不久,咸丰就死了。死就死了,还给历史留下一个笑话,“‘龙’非得到热河‘洗澡’,最后终于烫死了。”

  在爷爷看来,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一个这么窝囊的皇帝。他20岁登基,在位只有短短的11年。虽然他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给整个国家并没有带来什么平安,招来了八国联军不说,就连祖宗留下的一点基业也几乎丧失殆尽。他20岁继位,年龄不算小了,但是除了声色犬马外和丧权辱国的条约外,他的政绩几乎为零。当初老祖宗顺治6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之后就处理了睿亲王多尔衮;康熙8岁继位,14岁亲政,不久,即智擒鳌拜。康熙18岁的时候,下了一个诏令,号召满洲王公贵族要学习骑射,学习文化;康熙20岁时候,亲自主持平定三藩之乱,战争结束时他才28岁,接着统一台湾,反击沙俄侵略,两次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且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与老祖宗相比,咸丰简直就算一个“败家子”。

  提起这位“平庸”的皇帝,就不能不说到当年的立储问题。因为道光皇帝秘密立储的时候,也算是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道光皇帝生有9个儿子,大阿哥奕纬,二阿哥奕纲,三阿哥奕继,四阿哥奕(也就是咸丰),五阿哥叫奕,六阿哥叫奕,七阿哥叫奕,八阿哥叫奕,九阿哥叫奕。当年道光为了从这9个儿子中选择一个能够继承皇位的人也是费了很多周折。那一年,他65岁,身体每况愈下,就开始考虑秘密立储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当皇太子的人实际上只有两个,就是四阿哥奕和六阿哥奕。因为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都死了,而五阿哥奕已经过继给醇亲王绵恺,其他的阿哥年龄还小,七阿哥奕7岁,八阿哥奕3岁,九阿哥奕2岁。而四阿哥奕这一年是16岁,六阿哥奕比他小1岁,当时15岁。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考量,道光还是选择了咸丰作为继承人。有人这么说:咸丰做皇帝,错不在他自己,而是在道光。因为道光在选皇太子的时候,没有考虑德才兼备,只考虑到了德而没考虑了才。但实际上咸丰后来在德的方面做得也是不够的。其实咸丰这个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是一位很不称职的皇帝。这与我爷爷的说法基本上是符合的。

  在今天看来,说咸丰不称职,是因为作为大清江山的统治者,并没有好好守住江山。但是历数历代王朝,并没有哪一个皇帝让国家陷于如此的内忧外患的境地。咸丰是第一个。他让整个国家元气大伤,其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这次战争,地域之广,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耗银之多,影响之深,自清朝建立以来是没有的。除此之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也让人们看到了咸丰的无能。咸丰七年(1857年),英国军队攻占了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到了天津大沽口,攻陷了大沽,逼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到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联军又打到天津,但是清朝军队取得了小胜,咸丰很高兴,当即撕毁《天津条约》。为此,英法联军又重整旗鼓,来到天津,在北塘登陆,攻占天津,这时候清朝才派大臣去谈判。而当时清朝的这位统治者对是战是和犹豫不决,最后只得答应侵略者赔款,但是连年的战争,哪儿来的钱可以赔偿呢?当然最后还是老百姓倒霉。可以说这两场战争使清朝元气大伤。  
 
一、嫁一个平庸的皇帝(2) 

  而这并不算完。咸丰十年(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开始从天津沿着运河往北京打,打到通州的时候,咸丰派大臣去谈判,谈判破裂。于是载垣、穆荫等几个大臣捉了英国大使巴夏礼,回到北京,这样事态一下子就扩大了。但咸丰显然没有了主张,于是任由英法联军打到八里桥,继而打到北京城外,这个时候咸丰害怕了。他暗示大臣给他上奏章,让他去木兰打猎去。借着这道奏章,咸丰皇帝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在北京主持。这件事情对中国历史、对清朝历史影响太深远了。最后在咸丰的授意下处理的结果,第一是割地 
;第二是赔款,赔英法等军费及其他白银一千六百万两。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圆明园被毁。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付之一炬。特别是园里面收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物宝藏或被焚毁,或被抢掠,损失惨重。谈到这些,爷爷总是气得说不出话。而更可恨的是,这个时候咸丰还没有下诏号召军民进行抵抗,而是逃到承德花天酒地、贪食鸦片。虽然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记载禁烟的历史,虽然有几位老祖宗提倡禁烟,可是咸丰却不理祖训,不但不禁烟还抽大烟,祖宗的脸面都让他丢尽了。

  就这样,一位在位只有11年的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爷爷说:“这就是个败家子。本来面对内忧外患,他应该挺身而出,但是作为一国之主的他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为此,北京城险些被生灵涂炭,而圆明园则被大火焚烧,当时的百姓也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从这些方面来看,今天说他平庸也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情早已经冷静下来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咸丰皇帝就是一个昏君。仅从咸丰的这些表现来看,慈禧这个要强的女人最终登上政治舞台是不可避免的。  
 
 
二、宫廷政变(1) 

  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是需要勇气的。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殊为不易。但是对于当初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没有什么人知道。后来我们家知道的一些情况,也都是当年爷爷到宫里看望他的姐姐隆裕的时候,隆裕告诉他的。这些话对于爷爷来说可谓记忆深刻。隆裕说:“这都是当年老太后郁闷的时候告诉我的,因为在这个皇宫里,如果有些事情不说出来,会把人给闷死的。老太后没有什么人可以唠叨这些,最后也只有跟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大致说过一些。那是咸丰十一年的七月,先帝爷的病情日渐加重,而惟一可以继承皇位的人只有 
6岁。当然,谁都知道6岁的人是没有办法掌权理政的。因此,用什么人、以什么方式辅佐年幼的皇帝,一时之间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先帝爷再三权衡,终于在临终的前一天,宣布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辅佐载淳执政。新皇帝尚未登极,肃顺等八大臣就开始执掌大权,包揽一切政务。”

  在隆裕的说法中,最后肃顺等人的失败,最终还是败在了太霸道上面。据说当年咸丰死后,恭亲王奕在北京要求到承德奔丧,八大臣根本就不同意,对他说:“北京事情很重要,你不要来了。”奕就又申请说:“我的亲哥哥故去了,我要去奔丧。”几次申请,八大臣还是不同意。关于这段,后来在溥仪的叙述中找到了答案:最后奕是化装成了喇嘛,才到了承德。那天是八月初一,奕赶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在咸丰灵前痛哭哀悼,祭奠之后,就要求见两宫太后,八大臣不同意,说叔嫂见面有所不便。奕提出来,请八大臣一块见,两宫太后也急于见到奕,就对八大臣说你们认为不便,那你们一块陪着见。话说到这个地步,八大臣最后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要同意他们见面。

  这件事情让奕十分愤怒,这八个大臣平时飞扬跋扈就算了,自己能忍就忍了,但亲哥哥死了都不让悼念,这么做太过分了。这也证明了八大臣的野心已非常膨胀。于是奕与两位太后见面后,就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她们,两宫太后和奕秘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就在这两个小时之间,宫廷政变的决心、计划、步骤都已做好了一切的安排。这时候奕30岁,慈禧只有27岁,慈安25岁。

  秘谈后,计划虽然定下来了,但奕并没有走,而是在承德又停留了6天。这6天对于奕来说造就了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很成熟,也很有心计,对顾命八大臣,表面上是毕恭毕敬,表现得非常谦和,心情也很悲痛,仿佛一副要跟他们一起度过大丧时期国家难关的样子,这就麻痹了八大臣。6天之后,就在八大臣的“安心”之时,奕带着全盘的惊人计划赶回北京。

  后来历史上的说法是:对于八大臣的所作所为,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对肃顺等人辅政极不满意。于是,她利用官僚亲贵们对肃顺等人的夙怨,内联慈安皇太后,外联恭亲王奕,积极采取反肃顺行动。于是,两股反肃顺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展开了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一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宫廷政变,在咸丰断气之日,就开始了。

  隆裕告诉我爷爷说:“这个时候的老太后,虽然沉浸在悲痛中,但是由于八大臣的骄横跋扈,她明白必须铲除八大臣,如若不然,政权很可能就落在其他人的手里。顾命八大臣自以为已经掌握实权,忙于料理先帝爷的丧事,这样就为老太后和奕发动宫廷政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一方面,奕回北京逐步控制了京城的军权;另一方面,老太后在热河与八大臣周旋,并借机带着载淳提前赶回京城。” 八大臣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刀光剑影、将致他们于死地的政变开始了。

  历史上管这次政变叫做“辛酉政变”。而正是这次政变的成功,使慈禧的“垂帘听政”变成了现实,随后,她又削弱了在政治上越来越强势的恭亲王奕的权势,开始了皇太后临朝执政、独掌大权的时期。

  关于这一段历史,我基本上是听爷爷说的。我从内蒙回到北京以后,就刻意留心其他人关于这些方面的说法,想看看与我们家的说法相差有多大。再后来我去见溥杰的时候,溥杰也曾经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当年在热河的当权实力派中,虽然以载垣、端华为首,但肃顺是这两个人的灵魂。这件事在当时来看,肃顺等人所竭力反对的,只是太后的“垂帘”,并非有什么“图谋不轨”的阴谋。不过,肃顺的骄横,也使他咎由自取。例如,除了皇叔觐见不允许外,当年手握重兵的蒙古王僧格林沁到热河朝见时,肃顺等一拨儿人也不让他去见两宫太后。僧格林沁因为写不好汉文,只得用满文字母拼成汉语,写成奏折递了上去。特别是肃顺一派和恭亲王的矛盾在后来是越来越尖锐,最后达到了爆发的程度。据说连当时正在病中奄奄一息的咸丰皇帝都看到了这一点。

  按溥杰的描述,咸丰死后,载垣、端华以及肃顺的权势日益扩张起来。同时,奕对于他们的嫉恨也越来越厉害。这个时候,奕想的是:太后“垂帘”的时候,孤儿寡母更容易对付,于是便和太后定下了杀死肃顺一伙的密谋。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奕在北京布置,而奕留在热河,让他和肃顺护送咸丰的灵柩,这样,肃顺就不会怀疑。后来在半路上,把肃顺一伙给抓了。回到京城后,命令载垣、端华自尽,后来在菜市口将肃顺杀了。这样就彻底消灭了热河的这些实权派。总之,太后“垂帘听政”的成功,可以说是恭亲王奕和肃顺等一伙争权夺利的结果。至于实现了“垂帘听政”以后,奕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终身受制于慈禧,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二、宫廷政变(2) 

  在后来的求证中,我还发现一个说法:当年要求慈禧、慈安“垂帘听政”之事,有人认为系慈禧所策动,也有人认为是董元醇与胜保的奏折起了作用。因为这些奏折都在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的同时,还强烈要求“并简近支亲王辅政”,表明这是奕党羽借“垂帘听政”的名义结党纳朋,共同对抗肃顺等人之大权在握者。其实,在当时希望用“垂帘听政”为武器,借以打击八大臣者还有各种色彩的人,成分复杂。有的人不一定就是“后党”或者是“亲党”。同时,肃顺党人也有企图联合奕一派共同反对“垂帘听政”者。因此,朝廷两派对“ 
垂帘听政”持有不同的政见,这也是当时“垂帘听政”的一个前兆。

  当时反抗以肃顺为核心的八大臣,坚决要求实行皇太后“垂帘听政”的阵容在两派的斗争中日益强大,成为当时朝廷里非常强劲的一股势力,其中的关键人物也非常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慈禧、慈安,而要求最强烈的人当然也包括奕和奕(光绪皇帝的父亲)。除此之外,拥护“垂帘听政”的一些当朝重要人物还包括胜保和曹毓瑛,以及当时的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主管、内阁侍读、工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和大理寺少卿等人。这部分人一步步联合,并逐渐取得了政权。当然,这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是因为朝廷内部人心不古,所以把政权把持在自己手里,是慈禧行动的首要环节。当然这些说法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切实的证据。不过从我后来与一些皇家后裔的接触中发现,关于垂帘听政前后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正确的。

  再后来,家里的一些老辈人都会在聚会的时候说起当年的事情。据说在给载淳举行了登基典礼后,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赐名为《治平宝鉴》,作为“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随后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初一的那天,两宫太后携载淳在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在皇帝宝座之后设立两太后的宝座,中间用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这种举措更有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已成年,两宫皇太后也撤帘归政。

  但是非常不幸,同治皇帝由于自己的不争气,最后在亲政不到两年的时候就病死了。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决定立同治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得两宫皇太后又一次“垂帘”。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的时候,慈安太后暴死,就只剩下慈禧一人垂帘听政。

  这段历史我爷爷就记得非常清楚了。

  1898年,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但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准备废掉光绪,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他的维新措施全部被废除,同时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这个时候,慈禧宣布重新训政,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才最后保留了光绪的皇帝称号。

  对“垂帘听政”这个历史事件后人传说比较多,多是从反面去论述,但是从我们家族的观点来看,也许这是一件不得已而又必须为之的事情。  
 
 
三、执掌江山(1) 

  慈禧曾经统治中国47年,关于这个人,历史将她划归为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卖国贼,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后辈人,从家族的观点看,我认为,咸丰皇帝身为一个男人都没有让江山稳定下来,而一个女人靠着什么能够让江山稳定下来呢?况且当时八旗的子弟是这样一种情况:提笼架鸟,吸食鸦片,无所事事,到处招惹是非......那满清的江山又怎么能够稳固?从大清皇族的所作所为来看,谁都清楚满清的气数已尽,历数皇室贵族,换了谁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186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外面的大沽口登陆,然后打到通州,进入北京,把圆明园都给烧掉了。人们把这个责任都推到慈禧的头上,于是我就到处求证这一历史的真相,后来终于听到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说法,慈禧是反对清朝跟英法侵略者和谈的。据说当时朝廷分成两派,一派主张跟英国和法国谈判讲和;而另外一派,主张要跟英法侵略者继续战斗下去。

  我爷爷谈起这件事时也曾经说过,慈禧反对跟英国和法国谈判,她认为讲和是耻辱。另外,由于英法联军打到了通州,而懦弱无能的咸丰皇帝觉得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就选择了逃跑。在咸丰要逃的时候,慈禧站出来,劝阻皇帝不要离开北京,如果皇帝留在北京,这个形势就可以镇得住。说如果皇帝您跑了,那么这个形势就乱了,北京就有可能受到洋人的践踏。这样,我也终于明白,人们对慈禧的诟病其实是片面的,很大的罪责,应该在咸丰的头上,说慈禧应该对这件事情全部负责,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当然,除了家族观点之外,在我听到的其他说法中,也的确发现慈禧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可推卸责任的。我认为这是比较客观的。

  后来,我在杨天石先生的讲座中,还发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当年慈禧曾经支持了中国的洋务运动,特别是支持成立天文算学(算学就是数学)馆。她的这一做法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这个情况下,她站出来用口头、用书面的形式,用皇帝的名义发了十道谕旨。谕旨上说:天文和算学是读书人、儒者所当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一种技巧,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再犹豫了,投考人员要认真考试,要送到馆里来学习。正是由于有了慈禧的支持,天文算学馆才算正式开馆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洋务运动采取的是批判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对内是为了军事的现代化,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则是投降帝国主义。今天看来,过去的这些看法不完全正确。洋务运动目的是发展军火工业,建立兵工厂,建立轮船制造厂,当然有军事现代化的目的。但是,军事的现代化,会推动中国的工业及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在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民用工业发展起来了,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了自己的留学生,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推进作用的。

  很难设想,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政治需要,没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怎能在强大的守旧势力的阻挠下延续三十多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慈禧被一些史家称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说她“一贯顽固守旧”,殊不知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并不缺乏改革进取之心。

  爷爷说,当年洋务派每办一事,一定会招致顽固派和清朝流党的攻击,朝廷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对此,慈禧巧妙地施展其政治手腕。其实当年加设天文算学馆的议案一出,马上就有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反对。他认为以中国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慈禧见倭仁振振有辞,即令他保举数员精通自然科学的中国教师,另行设馆授徒,以与同文馆的洋教习相比试。倭仁看到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头动了真的,于是赶快申辩,说所谓中国“不患无才”,不过是自己“以理度之”,这些都是想当然的事情,所以“应请不必另行设馆,由奴才督饬办理。况奴才并无精于天文、算学之人,不敢妄保。”倭仁觉得自己的想法被慈禧遏制,最后请求开缺休养。

  但是正当慈禧想要大张旗鼓地推行改革时,义和团运动开始爆发。一帮顽固派极度谄媚,极力怂恿慈禧利用义和团“排外”,酿成“庚子国难”。这个时候,局面无法收拾了,她只好携光绪仓皇出逃,一路上困顿风尘,颜面丢尽。痛定思痛,慈禧一面惩治坏事的顽固派官僚,一面急切地表达自己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改革的决心。

  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根据爷爷的说法是她要求王公贵族、部臣疆吏“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上谕发布后,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其中尤其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二人联衔上奏的三道奏折最为完备。慈禧看完以后,认为“事多可行,即当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同年四月,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命奕、李鸿章等六人为督理大臣。至此,清末“新政”正式上演。

  可见,人们总是把“保守”、“守旧”加在慈禧的身上的说法也不尽全面。再拿“戊戌变法”的这件事来说吧,按我爷爷的说法,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光绪皇帝在变法开始的时候,曾经颁布一个诏书——“明定国是”诏。光绪皇帝想通过这个“明定国是”诏,把变法、改革确定为国家的根本政策。光绪皇帝颁布这份诏书的时候,是请示过慈禧的,而且慈禧不仅表示同意,表现还相当激进,说此核心应是“今宜专讲西学”,这对于改革来说很进步、很彻底,进步到光绪皇帝的老师,变法的一个主要的支持者,都觉得受不了。  
 
 
三、执掌江山(2) 

  说起这件事情,还有这样一段历史。因为光绪皇帝自己是不会亲自去起草文件的,所以光绪皇帝把起草这个变法文件的任务,交给了他的老师翁同把慈禧的思想“今宜专讲西学”告诉了翁同,他说慈禧走得太远了,所以后来翁同就在诏书里就私自改了一下,叫“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基,同时又需要博采西学之切时务者,实力讲求”。这个意思就是,翁同在慈禧的意见上,做了一点儿折衷,做了一点调和。他说我们首先要把中国的古代圣人的学问作为国家的基础,同时把西方学问里边对我们有用的那部分东西学过来。例如当时维新派主 
张要废八股文,顽固派就坚决表示八股文不能废,双方在皇帝面前争论得很厉害。后来请示慈禧,她的意见是:八股文应该废!所以“维新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黜八股文。

  虽然光绪和慈禧一致同意“戊戌变法”,但是光绪在“戊戌变法”这件事情上的处理并不是很妥当。当年隆裕对我爷爷说过这样的话: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几个见变法已经下诏,就认为可以完全改变现状。但是他们认为皇帝控制在太后的手下,虽然太后同意变法,但是不可能完全由着他们的意思来。所以他们在密谋让太后下台的过程中,被袁世凯知到了,袁世凯到太后那里告了光绪的状。她听了非常生气,开始不信任光绪皇帝,想把他废掉。但是由于受到各国驻华使节的反对,英国和日本出面保护了维新派的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因此太后也非常不满洋人。后来她联合义和团,下令向八个国家宣战,首先就是进攻北京东交民巷的使馆区。

  从爷爷的讲述中我觉得,作为封建统治者,慈禧想为清王朝建立万年基业,建立永久的统治。为形势所迫,后来她进行了某些自我改革,但是她的改革不到位,她的目的仍然在于集权于满洲贵族,最终镇压了胁迫她的变法运动。

  对于慈禧执政的一些背景,我爷爷曾经对我做过这样的分析。

  第一点,咸丰皇帝撒手而去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中国的稍显富庶的东南地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英法联军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国内的民族矛盾激化,满汉之间、满回、满苗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当大的变数。可以说,当时的大清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举措稍有不当,国家随时可能会分裂,然后像印度一样全面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第二点,当时满族的八旗军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蒙古的军队在与捻军的军事行动中也元气大伤。和军事力量比较,满族和蒙古的人才实力更是不能恭维。在财力上也严重不足。明朝崇祯到死时,皇家还有三千七百万锭白银和一百五十万锭黄金,而慈禧当时的军费都需要地方财政支出。曾国藩的大军围住南京时,因为没有饷银,就发生了几次哗变。如果慈禧完全依靠满族,一定会失败,但如果她过分照顾汉族利益而忽略满蒙的利益,政治风险会更大,这完全是一个两难选择,其中的回旋空间不大,加之她以女性执政,本来就有不少反对势力,稍不小心就可能身败名裂、身首异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慈禧执政之初,与汉族势力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和妥协,某些领域从满族控制很严的状态下有很大的放松,比如军队和地方督抚,汉人不仅掌握了庞大的军队,任督抚的也越来越多,汉族势力得到较大发展,这有效地消除了满汉之间的离心力,缓和了中华民族内部各种危机,重新树立了中央政权的威信,维护了中国的大统一。她同时放手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兴办洋务实业,使衰退的国力重新得到恢复,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与西方列强对抗的军事实力。

  今天看来,爷爷当年的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

  说起慈禧的执政,也有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她和孝庄做比较。有人说她们都是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她们的权术水平都是第一流的。慈禧之所以专权五十年,而孝庄功成退于幕后,有人认为绝不是因为她们的道德不同,而是因为她们所处的客观背景不同。

  在慈禧时代,她很快就彻底铲除了辅政大臣的势力。到她想专权的时候,谁又敢反对.谁又能反对呢?等到她的权力高度牢固的时候,皇帝又靠什么发展自己的权力呢?而在孝庄时代,孝庄根本就没有专权的机会,如果她想专权必然会受到辅政大臣的强烈反对。辅政大臣们有这个力量。等辅政大臣被铲除后,皇帝已亲政了。相反,为了避免皇族势力被辅政大臣们吞蚀掉,整个皇族就只有不断地巩固皇帝的权力。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权力自然很快地成长了起来,等到辅政大臣的势力被铲除后,皇帝的权力早已巩固了。

  换句话说,如果把孝庄放在慈禧的背景下,她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把慈禧放在孝庄的背景下,她也不会落得最后这样一个结果。  
 
 
四、养一个不争气的儿子(1) 

  在外人的眼中,慈禧贵为皇太后,肯定有吃不完、穿不完的幸福。但是在家族人的眼里,她是一个不幸的人。首先是嫁了一个平庸的丈夫,其次又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对于一个要强的女人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中国人对不幸的说法很多,其中最不幸的就是: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而这些都是说一个男人的不幸,而作为一个女人,这一切最不幸的事情都被慈禧赶上了。

 
  慈禧的儿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名叫载淳,也是我爷爷的表哥。爷爷说,他这个表哥6岁登极,在位13年,19岁的时候病死。关于同治,我也在阎崇年先生那里得到了求证:因为同治6岁就开始登极,并且还要念书,所以老师当然就管教很严。当时同治上学有陪读伴读,名义上是陪他读书,一块儿切磋学问,实为代同治受过。

  当时的同治是个小孩儿,上课的时候也免不了违反纪律,所以老师就要斥责或者惩罚他。又因为同治是皇帝,不能直接惩罚他,所以就斥责伴读,杀鸡给猴看。违反纪律很严重的时候,就要体罚,也不能体罚皇帝,同样体罚伴读。所以那两个伴读呢,就变成替同治受过了。

  在同治老师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同治困的时候,就打盹,有了精神的时候,就胡闹,就是不好好念书。老师也着急,但是却没有办法,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亲政的时候,已经17岁了,可看奏章还很困难,更批阅不了奏章。

  但是同治并不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爷爷说,同治6岁就已经登基,由于母后的垂帘听政,他到了18岁才开始亲政。他也想像祖辈一样有所建树,但是更想讨得母后的欢心。于是,他不顾国力窘困的现实,决然下令,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但是没想到,这一举动在朝廷上下,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按照清朝的惯例,同治14岁时就应该亲政,因为顺治是14岁亲政,康熙也是14岁亲政。但是慈禧就是不放心,要垂帘听政,所以把同治的大婚和亲政的时间都推后了。等同治18岁的时候是不能再推了,于是同治亲政,太后退帘。而这一年慈禧才39岁,还很年轻。

  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的分析是:对于这件事情,慈禧的打算非常明显,退帘之后,两宫太后还住圆明园,但是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被英法联军给烧毁了,同治为了孝敬母后,同时又为了自己想做一点事情。所以在亲政之后,决定要重修圆明园。圆明园的恢复,要数以千万计的银子才可以,可这个时候朝廷并没有什么钱。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刚刚结束,捻军的事情也刚刚平定,又办洋务,建工厂,开矿山,买军舰,制枪炮,都需要钱,最可恶的是还要给西方殖民者赔款,所以朝臣里就针对这件事情有了议论。

  但是同治执意要重修圆明园。他发了一个上谕,说要重新修建,让京城内外大小官员“量力助修”,捐钱只是说得好听,“量力助修”,最后也是不捐不行。奕呢,本来就不大赞成。皇帝说了,两宫太后也暗示要修,所以奕就先捐了银子,两万两,奕又指示户部拨库银两万两。各地的大小官员也捐吧,捐了三十万两银子,这点银子对修圆明园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这样就有一个官员和一个御史上了奏章,说经济比较拮据,建议暂缓修园。同治一听就火了,罢了他们的官。从此以后,任何人都不敢再出面阻挠了。但是没钱,圆明园怎么能修建起来呢? 当然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实现,这让他非常郁闷。而更让他郁闷的是自己的婚姻。

  关于这一段,我们家是有说法的。

  爷爷告诉我,当年所有的秀女都到宫里来了,但是究竟选谁,慈安和慈禧意见特别不一致。慈禧看好一个,凤秀的女儿。而慈安看好另外一个,叫阿鲁特氏。两人交换了意见以后,意见不一致,慈安觉得这个女孩子好,慈禧觉得那个女孩子好,但总不能娶两个皇后,就让同治自己选择。同治就挑了阿鲁特氏,就是慈安选的那个。于是慈禧也非常不高兴:我给你选的皇后你不同意,那个东太后不是你亲妈呀,她选的你却同意了。后来慈禧没办法,拗不过同治,又碍于慈安的面子,最后只好选阿鲁特氏做皇后,凤秀的女儿做慧妃。

  毫无疑问,13年的皇帝,19年的人生,同治帝是有幸的:因为没有兄弟和他竞争,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同时同治又是不幸的:和母后的关系不好,婚姻又不如意,刚刚19岁就一命黄泉了。

  说起同治的死,很多人都认为是个悬疑。他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呢?同治之死与他的婚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有人说同治家庭不幸,所以就得病了。一种说法是天花。当然这是正史记载。清宫太医的《医案》说是天花,宫里就挂红帘避邪,官员也穿花的衣服,天花嘛,穿花的衣服。当时的讲究叫“前三后四”,就是穿七天花衣服,据说这个天花高潮的时候是七天,但同治规定是12天,就是穿花衣服12天,从大光明殿请痘神娘娘进了皇宫,供奉起来求神保佑。两宫太后也是祈求祖先来保佑同治,但是没救过来,这是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翁同日记》却有这样的记载,因为他去看同治时发现同治身上有痘。

  除此之外,同治的死还有第二种说法,就是死于梅毒。当时有人描述说因为同治微服出宫,到了前门外八大胡同,也有人说到崇文门里,因为八大胡同太扎眼了。当时在崇文门有几家私院,太监引着他去,这样就染上脏病了。《翁同日记》里写到,他看到同治病重的时候,长了脓包,挤脓挤了一盅,还有一次挤了半碗,大一点疮口烂得像小碗那么大。所以有人就认为,同治是死于梅毒。因为官方不能这么记载,有人就说这个《医案》改了,是按照慈禧的口吻,按天花来记载,下药是也这么记载的。  
 
 
四、养一个不争气的儿子(2) 

  但是同治的死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的疑案。同治死之前,两宫太后召见了恭亲王奕,醇亲王奕等人。宣布立醇亲王奕的儿子载湉,也就是光绪继承咸丰的皇位,因为光绪和同治是平辈,都是“载”字辈,所以他继承的是咸丰。于是光绪继位,做了清朝的第十一任皇帝。

  这之后十几年的时间,政权一直是非常平稳的。而到光绪16岁的时候,慈禧不能再垂帘听政了,但她又不愿交出大权。于是她暗地里指使亲信大臣上书,请求她“训政”,就是一 
切大事都由她训教。到光绪19岁时,慈禧最后不得不撤帘,结束了“训政”。

  后来到了1898年的9月21日,光绪变法失败,慈禧从颐和园来到皇宫,当着光绪的面,高声对大臣们说:“皇上得了病,今后不再理事。我虽然老了,但没办法,只好临朝听政了。”随后把光绪幽禁起来,她又重新把握了政权。

  1908年,光绪皇帝病危,由于他没有儿子,所以慈禧又把光绪弟弟载沣的儿子,当时只有3岁的溥仪立为皇帝。但这时的慈禧,也重病在身,快要死了。

  同年10月22日,光绪皇帝病逝后的第二天,74岁的慈禧也死去了。  
 
 
五、政治之外的慈禧(1) 

  在各种著作中,慈禧是一个不近人情、蛮横霸道的人,甚至会有许多对人残忍的故事。但是,长年在慈禧身边的人却不这样看。在她们的描述中,慈禧不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太太,而且对身边的人非常照顾。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在爷爷的描述中,老年慈禧是一个非常爱照相的人,甚至还有一点小孩似的顽皮。

  通常爷爷说到心目中的慈禧的时候,都会显得有些激动。每到这个时候,爷爷的手就会 
微微发抖,嘴唇也嗫嚅着,眼睛望着夜空的星星,脸上则是一种不能说清的复杂表情。

  从我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刚刚记事的时候,就记得我们家曾经有一张慈禧的照片,是她与我的曾祖父母和祖父祖母的合影。这张照片和我们家历代祖宗的画像不一样,是镶在一个有底座的相框里,放在很显眼的位置。后来“文革”的时候,和我们家的历代祖宗画像一起,被烧掉了,不过相框到现在还留着。这张照片洗出来后,正赶上我爷爷当时到宫里去,所以隆裕就将这张照片和底版给了爷爷。因为当年我爷爷经常去宫里看望姑姑和姐姐,所以慈禧也会经常赏爷爷一些东西,但是都是一些书籍之类,有时候也问我爷爷缺钱不缺。我爷爷是那种好面子的人,从来都不说缺钱,但是慈禧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因此,她总是在爷爷离开宫的时候,派人送我爷爷,同时也给二三百两银子。慈禧有时候也给我爷爷一些新鲜玩意儿,但是给我爷爷东西最多的还是他的姐姐隆裕,比如光绪亲笔画的画什么的。这张慈禧与娘家人合影的照片,也是那时候传入我们家的。

  在我们家,慈禧的照片不单单只这么一张。1903年1月,结束了4年法国外交官生涯的大臣裕庚回到国内。3月份的时候,慈禧派人请裕庚的夫人和两个女儿到颐和园去觐见。慈禧非常喜欢裕庚的两个女儿,在一次裕庚的大女儿德龄推荐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像的时候,慈禧在德龄的房间看到她以前在国外的一些照片,所以就开始对照相有了兴趣。于是,德龄就推荐自己的二哥,懂得照相技术的勋龄为慈禧照相。

  现在故宫博物院里还有一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建立的慈禧《圣容帐》,记载她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十大寿庆典活动拍摄的照片情况。同时还有她身着各种服饰、摆出各种姿态的照片三十多种一百多张,并有玻璃片底版。这些照片都是由德龄的二哥勋龄拍摄的。后来我们家也有很多张她的照片,也基本上都是勋龄拍摄的,但是也都毁于“文革”。

  后来看到德龄关于慈禧照相时的描述,基本上与我们家掌握的一些情况是相似的。据说当时慈禧在照相之前,总是先翻阅皇历,选定良辰吉日后才可以。拍的时候,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角度,勋龄往往要连续拍几张,最后挑选一张最好的,交给慈禧。不过慈禧对这些新鲜事物感到非常惊奇,还让一个太监站到照相机的前面,她自己通过镜头看到底是什么样子。当她看到镜头里太监的头是朝下的时候,她觉得非常新鲜,问太监:“为什么你的头是朝下的?你到底是用头站着还是用脚站着啊?”这些故事,在德龄的回忆录里也是这么提到的。后来德龄就向慈禧解释说,照好以后就不是这样的了。她还让德龄站在照相机前面,她从镜头里看德龄的样子,这让她觉得真实了一些。最后慈禧自己也站在照相机前面,挥了挥手,问德龄看到什么。德龄说她挥了挥手。这个时候,慈禧就非常高兴。慈禧对勋龄的照相机很满意,还说这个东西真是了不起。后来爷爷一家到宫里去“会亲”的时候,慈禧就向祖爷爷推荐照相,说这个“家伙儿”实在很好玩,所以后来我们家就有了慈禧与家人的一张合影。

  据说第一次拍照完的时候,慈禧就到暗房里去看新鲜。因为暗房太黑,所以大家都劝慈禧不要去了,但是慈禧还是抑制不住好奇,非要到暗房去看到底是怎么冲洗照片的。看到自己的照片泡在药水里,脸都是黑的,就非常吃惊,问德龄:“这脸怎么都是黑的啊?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兆头?”德龄就解释给慈禧听,说照片印出来还要漂洗,否则暴露在太阳底下就是黑的。慈禧马上说:“倒是非常有趣,还要费很多手脚。”等到把底片泡在药水里,慈禧看着自己的照片一点点变清晰的时候,就非常兴奋,像个小孩一样几乎用喊的声音说:“多神奇,全都活灵活现呢。”等到冲洗的过程全部完成以后,慈禧就把自己的照片拿回自己的房间,坐在她自己的椅子上,一张一张长时间盯着看,甚至拿过镜子,对比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她还常常拿着照片请身边的宫女太监过来看,看看能挑出来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家的那张照片,就是勋龄为慈禧照完以后放大的。

  在我们家保存的一些慈禧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在她70岁以后照的,因为她第一次照相的时候就已经69岁了。

  据说在咸丰、同治年间,我国会照相和有机会照相的人寥寥无几,人们所熟悉并向往的依然是传统的肖像画。尤其是清廷昏聩的统治者阶层,曾一度视摄影为异端邪术,排斥于紫禁城之外。在他们看来,用镜箱对着皇帝、后妃取影,是冒犯“龙颜”、有失体统的逆举。这种观念直至19世纪末才稍有改变。

  在慈禧所有的相片中,她都是戴两副耳环,其中一副不太显眼的小宝珠耳环从来没有摘下过,而只是频繁地更换另一副。据说这副小耳环是有来历的。原来,慈禧刚刚进宫的时候,正值妙龄,丰姿绰约,相貌动人,加上她善解人意,含情脉脉,因此逐渐博得咸丰皇帝的欢心,于是特赐她宝珠耳环一副。这宝珠耳环既是皇上所赐,也是自己的爱人所赐,所以慈禧对这副耳环还是非常在意的。  
 
 
五、政治之外的慈禧(2) 

  除此之外,慈禧还特下懿旨将其中几张神态仪表各异、角度不同的得意之作放成罕见的巨照,命令如意馆画师着上艳丽而协调的色彩。每幅都在长75厘米、宽60厘米之间,非常精细平整地拓裱在硬纸板上,装帧极为考究,并镶在长107厘米、宽85厘米的特制雕花金漆大镜框内,以增强艺术观赏效果。又专门配制了紫檀木匣盒,长128厘米、宽100厘米、厚20厘米,外加御用明黄色丝绣锦袱。其豪华程度,在世界上亦是绝无仅有的。当时这些照片大都悬挂于寝宫中,挂钩是银制行龙圆头的,因镜框太重,下面均配有一对底托钩。

 
  可以想像,在20世纪初的技术条件下,把照片放大成这么大,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些照片影像清晰,色彩雅丽,采光极为柔和协调,构图十分讲究,画面意境深邃,人物传神,立体感、质感均佳。这样的照片不仅在当时罕见,即使用现代标准衡量,也堪称是人物摄影的佳作,这足以体现出勋龄对于摄影术纯熟的技法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在中国式的墙纸上展现出一幅幅足具中国特色、趣味横生的人物照片,颇引人注目。西方人的摄影构图总是力图脱离直线或垂线,而慈禧则要求在拍摄特写照时画面平衡对称,这种习惯是深受中国传统肖像画形式的影响,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

  但我们家保存的几张照片,就没有这么气派了。不过,还是有几张照片显示了慈禧人性的一面,这就是慈禧的扮妆照。据说这种照片一共有7张。慈禧在七旬大寿前的盛夏季节,化妆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打扮成观音模样拍照。很多人看到慈禧的这些照片都说她是装样子,但是人们为什么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揣测慈禧的这些举动呢?比如慈禧心里有一种为民祝福的心理,但是因为没有机会表达,封建守旧的人们不允许她这么做,也不允许她这么想,所以慈禧借着照相来表达另外一种感情呢?照片上的慈禧,身穿团花纹清装或团形寿字纹袍,头戴毗卢帽,外加五佛冠,左手捧净水瓶或搁在膝上,右手执念珠一串或柳枝。李莲英扮善财童子或守护神韦驮站其身右,左边则有扮成龙女者。

  其实在慈禧身边曾经伺候慈禧多年的宫女眼里,慈禧并不是一个可恶的老太后,而是一个可亲的老太太。在《宫女往谈录》里有这样一段话:老太后是最圣明不过的人,对自己最亲信的贴身丫头是另眼相看的。不管在外面有多不顺心的事,对我们总是和颜悦色,是外面的人所想不到的慈爱。譬如,她对我讲:“荣儿,你过来,你那辫梢梳得多么憨啊,若把辫绳留长一点,一走路,动摆开了,多好看。”等等,轻易不露出疾言厉色的面孔来。

  我虽是慈禧的后人,但没有为慈禧辩解的意思。可是很多人在谈论她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没有事实根据地乱骂,根本也是不客观的。除非这个人知道慈禧,或者接触过慈禧,才能真正从自身的体会出发去感受慈禧。  
 
 
一、傀儡皇帝光绪 

  对于这位姐夫,爷爷是这样讲的。

  光绪,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代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字叫做载湉(1827~1908年),是道光皇帝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的二儿子,光绪与慈禧虽然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胞妹,也是我爷爷的二姑。所以光绪皇帝既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又是他的表弟。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载淳病逝。于是,年仅三岁的载湉 
从太平湖醇王府被接进紫禁城的御苑,正式宣布继承皇帝,改元光绪。从此载湉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有人说慈禧为把光绪小皇帝塑造成为她的政治傀儡,载湉入宫才十多天,便以东西两宫太后的名义发布懿旨,规定光绪今后的“所有左右内侍均应是老成质朴之人”。这些“老成质朴”之人,无非都是一些顺从地按照慈禧旨意行事的太监宫女,天天在光绪耳边灌输慈禧是他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在光绪幼小的心灵中建立起“母子君臣”的关系,而绝对地加以控制。而光绪五岁时(1876年5月14日)又以两宫太后的名义降旨:“著钦天监选择吉期,在毓庆宫入学读书”。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有多少,暂时不去怀疑,但是很显然,一个3岁的孩子办事,终究是不会让人放心的。同时慈禧并不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选择谁当皇帝也并不是慈禧一个人能够说了就算的。对于这些,爷爷也有自己的观点。

  爷爷说,有人认为慈禧为了控制光绪,为使光绪皇帝“黜邪崇正”、“防微杜渐”,所以除去各种人员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周密安排外,并立下条条规则禁令,更挑选了具有高深封建文化修养的地主阶级的理论家翁同、夏同善为老师,而且还依照皇族惯例配备了满、蒙文武师傅,教授满、蒙语言文字和骑射技勇。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要读书,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学习什么课程,也都是按照当时整个社会的环境而定的。就像现代人小时候上学一样,学习什么你是没有办法做主的,况且作为一个小孩子,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什么不应该学,这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把这些都怪在她的头上,就有点强词夺理了。

  从当时爷爷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一些不全面的“断言”很是不满,但又毫无办法。

  他又说,很多人说从光绪登基的那一天起,他就被慈禧牢牢地抓在了手里。虽然光绪当了皇帝,是一国之君,但是自从他入宫以后,陪伴他的只有孤独,他是在繁琐的宫中礼节、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词训斥中长大的。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身体积弱,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病根。但是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来。所以后人说的这些也只是揣测,没有事实依据。

  另外,爷爷也承认,光绪的婚姻的确是一个悲剧。这不仅仅指光绪本人,对他的皇后隆裕来说也是完全一样。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正月二十日这一天,19岁的他举行大婚典礼。皇后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表姐叶赫那拉氏静芬。但是在后人的传说中,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在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其实,这也是没有根据的。

  除了皇后,光绪还有两位妃子即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珍妃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显得较为轻松的时光。而光绪临朝亲政后,53岁的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际上权势依旧,一如既往地把握着国家政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特权。至于事实是不是这样,这将在后面隆裕跟我爷爷的对话中有针对地说明。

  但是有一件事情则是事实。在爷爷的描述当中说,正是由于光绪亲政这样一件事情,让那些守旧的权贵重臣害怕光绪的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地位,纷纷竭力挑拨慈禧和光绪的“母子”关系。也有后人认为:光绪亲政的十年,是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力斗争的十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运动,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后,慈禧认为光绪就是一个什么也做不了的皇帝,对光绪的信任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因为她非常憎恨没有能力的人。所以,戊戌变法的最后结果是: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本人也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政治生活到此结束。此后,光绪度过了10年基本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

  此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抵抗没有奏效的情况下,65岁的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惶出逃。从光绪自幼多病,到青年以后的病情逐步加重,都与他的政治处境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至于是否说慈禧的长期压制和打击是光绪得病的重要原因,这些只限于野史。真正的情况,我爷爷当年从隆裕那里知道了实情。  
 
 
二、光绪的婚姻(1) 

  谁都知道隆裕是慈禧指婚嫁给光绪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也许只有隆裕一个人知道。隆裕是慈禧弟弟桂祥的二女儿,也是我爷爷的亲姐姐。所以在爷爷的描述过程中,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大体是这样的:当年慈禧把隆裕嫁给光绪皇帝,主要是效仿前朝的孝庄皇后。当年孝庄皇后生了顺治皇帝,于是她把她娘家哥哥的女儿指婚给了顺治。这样,皇后既是自己的侄女,同时也是自己的儿媳妇,因为在孝庄皇后的眼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稳定大清江山做一些事情。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慈禧也就效仿当年的孝庄 
,把自己弟弟的女儿嫁给光绪。

  爷爷说:“在清朝,帝后婚姻中一直保留了一些落后的婚俗,诸如姑表亲婚、婚姻不拘行辈等。属于姑表亲婚的,多是皇太后侄女嫁给太后所生皇帝,即皇帝与自己的表姐妹成婚,如世祖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为孝庄文皇后侄女,圣祖孝懿皇后佟佳氏为孝康章皇后侄女,德宗孝定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德宗姨母,慈禧及其本生母醇贤亲王嫡福晋的侄女,也属于此例。”

  听到爷爷说的这些,我不免查看了几乎清朝皇室所有的婚姻,从这些里面能够看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在清朝的时候,婚姻不论行辈的情况比较复杂,一种是父子分娶同辈人为妻妾,如太祖(努尔哈赤)在称汗前即与十二子阿济格分别娶科尔沁贝勒孔果尔之女为妻,再如太宗(皇太极)分别纳娶了已故林丹汗的几位福晋,将自己的嫡出次女下嫁林丹汗之子额哲,数年后又把抚养于宫中的林丹汗窦土门福晋(太宗皇太极纳为淑妃)所生之女嫁给了十四弟多尔衮。太宗朝这一系列复杂婚姻关系不仅有父子分娶同辈人,而且还出现了兄弟分娶母女之例。不过,这类婚姻不论行辈的情况入关后比较少见。第二种婚姻不论辈分是指姑姑、侄女同嫁一个皇帝,如太宗皇太极的孝端皇后、宸妃、庄妃(即孝庄皇后)便是姑侄三人,姑为后,二侄女为妃;世祖(福临)废后、悼妃二人和孝惠皇后也是姑侄,三人同嫁一夫,不过悼妃应是孝惠皇后的从姑;穆宗(载淳)珣妃与皇后也是姑侄,姑为妃,侄女为皇后。再有一种情况便是皇帝娶亲族中前辈或晚辈为妻,娶前辈为妻者,如太宗继妃乌拉纳拉氏,是海西女真贝勒博克泽之女,为太祖大妃阿巴亥之从姑;娶亲族中晚辈为妻者,如世祖娶表兄弟之女孝惠章皇后为妻(从孝庄皇后方面来说,孝惠皇后应是她的侄孙女),再如宣统帝退位后所娶之“皇后”婉容,本为皇室贝勒毓朗之外孙女,毓朗之父溥煦与溥仪是刚出五服的同宗兄弟(溥煦为清高宗长子定安亲王璜之玄孙)。

  按照当时的情况,亲上加亲是非常正常的。而光绪是慈禧的妹妹所生,隆裕是她的弟弟所生,妹妹的儿子娶了弟弟的女儿,这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一段婚姻。但是谁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说起光绪和隆裕的童年,家里的大人们都知道。在我爷爷后来的说法中,这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隆裕作为姐姐,对光绪特别照顾,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当年光绪刚刚进宫的时候,每次隆裕到宫里去也都看他。光绪也对这个表姐有着说不完的话,俩人经常一聊就是好长时间,气氛也非常融洽。可是这两个人谁都没想到最后慈禧将隆裕指给光绪。在光绪看来,隆裕本来是自己的表姐,忽然间就变成自己的皇后,非常接受不了:作为姐姐,隆裕长什么样光绪都不会嫌弃,可是作为自己的皇后,谁都想找一个漂亮点的。可是既然老太后都说了这件事情,想改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况且隆裕是一个标准的封建妇女,逆来顺受,婚姻也是随长辈安排,这样事情就非常难办,没有人可以为光绪分担。

  说起光绪的婚姻,真的是有一点离奇。爷爷对当时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说起来,他自己有时候都会感觉诧异。爷爷说:“在慈禧为光绪指婚的同时,珍妃、瑾妃家里也花了很多钱贿赂李莲英,为的就是能够让珍妃当上皇后。从当时珍妃的情况来看,珍妃确实有作皇后的本钱:年轻漂亮、聪明能干、能歌善舞。可是当时老佛爷的意思,李莲英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就在背后嘀咕,想让珍妃当皇后,但是慈禧却不那么想,她心里早就定下了隆裕,这是任何人扭转不了的。于是他只能在珍妃选妃的过程中做些手脚。除此之外,李莲英也极力想把瑾妃也弄进宫来做光绪的妃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李莲英收了珍妃家太多的钱,不这样做,没有办法对珍妃家里交代:本来是应该选皇后的,最后只弄了一个妃子,珍妃家里当然不愿意,所以李莲英就用两个妃子换了一个皇后。因为对于慈禧来说,只要皇后定下来,选谁当妃子都没有关系。所以,李莲英只有在光绪选妃的时候做些手脚。”

  在我爷爷的描述当中,当时选妃的时候,几乎让李莲英把全国人民都给糊弄了。当时皇帝选拔妃子,要在全国层层把关,但能够带到光绪面前的却只有60多位。并且从这60多位里,要选一后两妃。选妃当天,光绪在这60多人里面一眼就看到珍妃,因为这个姑娘简直太出色了。于是光绪傻呆呆地拿着一个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这个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了。而实际上,慈禧早就提前把意图给光绪说得很清楚了。因为慈禧是自己的“亲爸爸”(满语“母亲”),自己没办法,必须听她的。所以当他走到珍妃面前的时候,光绪突然间变得非常伤心,他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左右,因此感到很伤感。就在这个时候,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连忙走了过去,猛地搀扶了光绪一下。光绪一下子就回过神来,只好由着李莲英一直搀到隆裕面前,无奈之际,只好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这样,隆裕就成了光绪的皇后。  
 
 
二、光绪的婚姻(2) 

  皇后选定了,剩下就是要选出两个妃子。李莲英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为了还珍妃父亲的这个人情,李莲英在慈禧面前大力鼓动,于是慈禧同意将珍妃和瑾妃一起带到了宫里。

  关于这件事情,除了爷爷的叙述之外,在《旧宫太监唐冠卿所言》里有这样一个版本:光绪十三年冬,慈禧为德宗(即光绪。编者注)选后,在保和殿被召见备选的各大臣少女进内依次排立,应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督统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即隆裕),次为江西巡 
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即珍妃姐妹)。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清例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据宫内太监云,当时称谓如此),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持令其自选,德宗乃持玉如意趋德馨二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将玉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在意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于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获选也,此后德宗偏宠珍妃,与隆裕感情日恶,其端实肇于此。

  虽然两种说法有少许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有一个结果却很明确:因为选妃,光绪心里非常憋闷,大婚以后好长时间心里不痛快,不跟皇后同床。据后来隆裕对我爷爷说,当时在洞房里,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一下扑在表姐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并对隆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虽然光绪还是把隆裕当作自己的表姐,但是隆裕跟光绪的想法却完全不一样。因为隆裕觉得,虽然我是你的姐姐,但是命中注定我是你的妻子,你是我的丈夫,这是谁也违抗不了的现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隆裕从小受到家族的教育,是一个非常知书达理的人。这种情况下她也只有认命了。

  可是这件事情给光绪和慈禧造成了很大的隔阂,并且由于政治上的倾向不同,这种隔阂日益加深。到后来,因为慈禧的关系,光绪就变得非常不喜欢这位表姐了。

  爷爷说:“这样大概过了半年的时间,光绪一直心灰意冷,对皇后和两位妃子都非常冷淡。但是在后来的接触中,突然发现珍妃不是一般的人,非常聪明,并且有政治远见,非常符合他的一些想法,所以光绪就非常喜欢珍妃。因为刚开始光绪对珍妃的喜欢只是看到珍妃长得非常漂亮,加上隆裕做了皇后,心里不痛快,也就一直没有接近珍妃。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珍妃远不是漂亮能形容的。有一次,光绪和珍妃在花园里散步,珍妃的一番话让光绪觉得自己重新找到了希望。他觉得珍妃很有头脑,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也是一个政治才干非常突出的女人,并且非常会来事,所以对珍妃的爱就加了几分。”

  “在这个过程中,慈禧也看到光绪并不喜欢隆裕,但是慈禧心里明白,不管你光绪喜欢不喜欢,事实都已经定了,并且她相信早晚光绪和隆裕的感情会培养起来,所以她也不在意。但后来,慈禧在接触中也发现珍妃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人,一时之间,好像找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因此,慈禧也非常喜欢珍妃,并愿意接近珍妃。宫里因为慈禧和光绪的意见在这个方面达到了统一,也一时之间表现得非常和睦。除去慈禧对珍妃的喜爱外,慈禧也想利用珍妃的能力和光绪对珍妃的喜爱,去为光绪做工作,达到“母子”政治上的一致。因此,慈禧召见珍妃,让珍妃辅助皇后和皇帝。但是慈禧没想到,珍妃在接受了她的旨意后,和光绪聊天的时候竟然撞出了火花。珍妃看到了大清的落后,她觉得光绪作为一个皇帝,应该重振大清江山。因为当时珍妃的父亲跟很多外国使节的关系非常好,她从小就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思想。所以就给光绪灌输了很多西方思想。这一次谈话,不但使光绪了解了很多宫外的事情,振奋了不少精神,同时,他和慈禧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虽然光绪万分珍惜珍妃,但这个时候慈禧已经非常生气了。本来她想让珍妃去做光绪的工作,让皇上和皇后的关系有所转机,但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偏偏隆裕皇后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学的是贤淑之道,欠缺的是政治远见,比起珍妃来就差得更多了。这样一来,慈禧不但没促成光绪和隆裕,反而更让光绪冷落了隆裕。于是后来就有了珍妃是个小妖精的说法。”

  据我爷爷说,在这种情况下珍妃曾经怀过孩子。但是就在珍妃怀孕大约三个月的时候,他们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不好,还产生了比较大的冲突,珍妃顶撞了慈禧,于是慈禧就派人打了珍妃,光绪一看情况不好,马上给慈禧跪下,并且告诉慈禧,珍妃已经怀孕了。这消息当然不是慈禧期望的,因为当年把隆裕嫁给光绪的时候,对隆裕的期望值是非常大的,据说还在懿旨中讲明:“他们的儿子就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希望达到她“把大清皇帝的血统与自己家族叶赫那拉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目的。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珍妃由于怀孕被打,最后又惊又吓就流产了。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把珍妃打入了冷宫,一直到慈禧出逃的时候,珍妃死亡。  
 
 
三、关于隆裕 

  别人都轰轰烈烈,别人都永垂千古,但是隆裕却不能。因为签订大清退位诏书的人就是隆裕。爷爷说:“后来也有人把隆裕说成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说她陷害珍妃,说她心胸狭窄,这是非常不对的,也委屈了隆裕。不过说起隆裕来,很多后人都觉得这段历史对于隆裕是不公平的。因为在慈禧和光绪之间,隆裕成了一个牺牲品。”我也非常相信爷爷的描述。

  对我的姑奶奶隆裕,在《清史稿·后妃传》里,只有这样寥寥数语的记载:“德宗孝定 
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很显然,在这部历史的记载里只说了她几件事,是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而这其中,几乎没有一件事是涉及她这个人本身的,全是作为其他人的附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相比之下,珍妃就比她“幸运”得多了。历史里这样写:“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沈于井。二十七年,上还京师。追进皇贵妃。葬西直门外,移崇陵。追进尊封。”在历史上,对珍妃的叙述已经表现得很清楚,起码说了她和慈禧之间的矛盾,以及她死的事,加上光绪对她的思念。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作为那个朝代的皇后,隆裕的苦衷是别人根本体会不到的。

  当然除了正史,更有野史描述珍妃这个美丽的妃子。人们在各种小说、戏剧里,不断地悲叹珍妃和光绪的爱情悲剧,说珍妃如何美丽聪明,勇敢坚强,而光绪是如何英明睿智,大志不遂。在他们的故事里,慈禧永远是棒打鸳鸯和扼杀改革的魔鬼,而隆裕作为皇后,作为慈禧的侄女,则是善妒,爱打小报告,爱陷害珍妃……她是一个彻头彻尾令人痛恨的奸险角色。正因为有了珍妃,所以毁了隆裕,在整个历史当中,隆裕只是一个陪衬,人们可以说珍妃的悲剧,但是隆裕的悲剧谁关心过呢?在历史沉淀这么多年以后,还是有人不了解真相,所以我爷爷对这件事情也感到非常气愤。

  爷爷说:“事实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隆裕虽然长相不如珍妃,但是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坏。她在家时就对我们弟妹们很好,她很和善,样子有点忧郁,一点傲慢的意思都没有。后来进了宫,她就更加忧郁了。但是她还是对人很和善,别人觐见时向她问候或者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从不多说一句话。慈禧和光绪接见其他人时,隆裕也总是陪伴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他们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慈禧和光绪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这个时候有人会给她让出位置来,但她还是不愿意在更多人面前说话。她总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隆裕总是孤独地在侍女的陪伴下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到了冬天,她也是在身边宫女的陪伴下写写书法,或者做点其他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在死后人们还对她妄加指责,把慈禧与珍妃的矛盾说成是她挑拨的,这是不对的。”

  我也曾经怀疑,在清宫那么激烈的纷争中,作为一个与世无争的人,隆裕是怎么活下来的。后来在德龄写的书里,我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说法:“皇后总是话不多,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个到太后寝宫问安,并告诉我们怎么讨太后欢心。一次太后早晨起来发脾气,她告诉我说只有我才能让太后情绪好起来,因为太后最喜欢我了。我们吃完饭后到皇后那里去,她总是问我们吃好了吗?并且会时常赏赐我们一些小东西。”看来隆裕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无端的指责呢?

  在今天看来,隆裕真正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当年无辜地被选进了宫,无辜地嫁给了皇帝,又无辜地被皇帝讨厌。在后来我也曾经看到这样的记载:光绪其实脾气很毛躁,对慈禧又不敢出怨言,就把怒火都发在皇后的身上,动不动就踢飞自己的鞋子,还有一次把死猫放进了隆裕的被子里,吓得隆裕大病一场。至于这个说法是不是这样,到底是传说还是杜撰,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隆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她身边的人和见过她的人都很清楚。

  在爷爷晚年,他曾经多次谈到自己的这位姐姐,说隆裕的一生都是悲剧: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爱情,被皇帝冷落。年纪大了以后,竟然成为亲手签定“退位诏书”的人。因为这件事情,隆裕一直落落寡欢,痛恨大清江山葬送到了自己的手中。因此,隆裕是在郁闷当中走完自己的这一生的。所以后来我爷爷非常痛恨袁世凯,认为是袁世凯骗走他姐姐的生命,让他姐姐成为历史的罪人。  
 
四、慈禧与光绪的死(1) 

  对于慈禧和光绪的死,一些历史学家研究了很多年,但是所有的说法都还没有成为定论。所以历史上也把光绪的死定为一个疑案。

  在爷爷的记忆里,那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的傍晚,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躺在冰凉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离开了人间。

 
  世上的事情竟是如此凑巧,就在光绪病危之际,慈禧也已病入膏肓。但是由于她秉性刚顽,神志却非常的清醒。她感到了光绪帝的病情已显露出危机的迹象时,就已经考虑为光绪帝立嗣之事,她接纳了军机大臣世续和张之洞的意见,立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嗣,任命载沣为摄政王。于十月二十日(11月13日)连发三道上谕:“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谕军机大臣等,朝会大典、常朝班次,摄政王著在诸王之前”。而根据史料的记载,光绪在这一天已经神志昏迷了,而慈禧还是能神志非常清醒,完全没有死亡的迹象,所以说慈禧害死光绪的事情完全是一些人杜撰出来的。但是也就在这一天,慈禧开始发病。

  第二天,光绪死去。“上疾大渐,酉刻崩于瀛台之涵元殿”。而这个时候,慈禧又连发三道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傅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溥仪承继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祧”、“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慈禧在两天内选择了溥仪作为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在我们家,大家都认为慈禧就是一个操劳的命,所以在临死之前还是为后来的清王朝做了选择。

  就这样,光绪与慈禧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相继死去,而生前“母子”二人的关系又是那样的对立和微妙,不仅是清代历史上所未有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所罕见的。所以当消息传出的时候,中外震惊。随后各种评论和猜测也随之而来,许多人都怀疑光绪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杀害。尤其光绪比慈禧年轻却死在慈禧前,“猝死”的起因更引发出种种传闻。由于很多人都说由于慈禧和光绪在政治上的看法不一样,慈禧反对变法,因此,在变法开始的时候,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让慈禧抓住了口实,所以慈禧有了杀害光绪的想法。

  人们普遍认为,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74岁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是差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也就由此产生了。爷爷非常不能理解慈禧将光绪害死的说法,他非常清楚,光绪的病已经有了8年的时间,死只是时间的问题。况且每次御医给光绪看病的医案都会呈给慈禧。光绪病情的发展状况慈禧是最清楚的了。光绪死在慈禧前面是肯定的了。而慈禧直到在死前的两天才被确诊。所以即便是慈禧想杀害光绪,也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除非慈禧是个神仙,知道自己的死期。我爷爷非常肯定地说:“光绪根本不是慈禧害死的,这些都是后人的谣传。很多人不但说光绪是慈禧害死的,说同治也是慈禧害死的,这样的说法欠证据。中国人几百年来的说法就是:虎毒不食子。慈禧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这点意识还是有的,不可能害死自己的儿子。”

  那么,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光绪37岁时写的《病原》中说:遗精已经将近二十年,前几年每月遗精十几次,近几年每月二三次,经常是无梦不举就自行遗泄,冬天较为严重。腰腿肩背经常感觉酸沉,稍遇风寒必定头疼,耳鸣现象也近十年。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后,他的病不断恶化,未见好转。关于光绪的死,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到: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十分严重。这也就是说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严重局面。而在五月初十,御医陈秉钧写的《脉案》上写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七月十六日,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说:“我此次进京,满以为能够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

  而拖到九月,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死亡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这一年的十月中旬,光绪的病情已经进入危急阶段,他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症状。十月十七日,周景涛、吕用宾等几名御医会诊,一致认为光绪皇帝已是极度虚弱,元气大伤,已处于病危状态。并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十月十九日,光绪已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清气不生,浊气下降,全身疲倦乏力的症状。到二十日,光绪已经是眼皮微睁,流着口水的嘴角只能轻轻颤抖。当天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到了二十一日的中午,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嘴倒气。拖到傍晚,便与世长辞了。

  从这些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光绪去世前八年的档案都记录在案,可以认为,光绪从开始病重一直到他的临终,他的病状演变是属于一步步加剧地恶化,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出现,既没有中毒或其他伤害性的迹象,也没有突然暴死的迹象,应该是属于正常病死。所以也应排除了被慈禧投毒害死的说法。  
 
 
四、慈禧与光绪的死(2) 

  关于慈禧和光绪的死,我后来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是很多的资料各不相同。在英国人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 
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但是后来我看到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光绪的死一直被说得沸沸扬扬,可是慈禧的死却一直没有人评说。爷爷对我也没有透露关于慈禧死的事情,只是说因为得了痢疾,最后没治好死了。所以我只好在一些资料中查找了。我看过在一篇关于慈禧的死的文章,其中对慈禧的死有一定的说明:慈禧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下午1点到3点之间)死于中海仪鸾殿,其时年已经七十四岁。后来在查阅了众多清宫脉案后,我看到这么一段:慈禧是死于老和病。她先患腹泻,这和许多演义小说及传记里面的记载一样,以后得并发症,兼及肝肺等脏腑,以至胃纳减弱,病情加重。再加上她带病坚持理政,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最后心力交瘁,衰竭而死。

  有人说慈禧的病,基本上是属于慢性疾病,得病的初期没有什么征兆,甚至在临死前的日子里,也没有出现必死的现象。这在《内起居注》中就有记载。这一时期,她充其量除了慢性腹泻外,只是有些咳嗽、肋疼、口渴、舌干及肢体软倦等毛病而已,所以慈禧照常处理政务,每日发出的上谕及批出的奏折,数量仍然非常多。以十月十五日以后为例:十五日批出庞鸿书、王士珍等人折片十四件;十六日批出陈夔龙等人折片十件;十七日批出杨士骧等人折片二十五件;十八日批出端方等人折片十五件,发谕旨两道;十九日批出锡良等人折片十九件,发懿旨五道;二十日批出外务部折片四件,发谕旨两道。只是到了十九日这天,她的饮食开始变得不正常。到了二十一日这天,已经不再想吃东西。到二十二日,终于病情恶化。

  当然,这和光绪的情况完全不同。早在光绪三十四年的三月,光绪的病就已经开始恶化,并且当时的太医们已经束手无策,到了这一年的七月份,为光绪皇帝治病已经是“徒劳无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光绪本人也非常焦躁不安。在光绪死前的五天时间内,太医就已经判断:死数已定。

  因此,如果说慈禧有怕自己会死在光绪之前的担心,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如果说慈禧对这些情况不知道,所以对光绪下了毒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五、慈禧与珍妃(1) 

  很多人都说光绪是被慈禧杀害的,而珍妃的死也被很多人传言说是慈禧西行之前把她杀了。就连慈安太后的死也推到了慈禧的头上,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听爷爷跟我说过,珍妃不是慈禧杀的,那些传言都是错误的。其实事情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所以人们就随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脑袋上。而慈禧喜欢珍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为珍妃非常有才干,又非常地聪明漂亮。在慈禧看来,珍妃就是一个年轻的慈禧,这些都让慈禧对珍妃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爷爷说:“其实只是一件事情,让两个人闹得比较僵,就是,慈禧说珍妃不守妇道。因为珍妃当时通过关系从外国人的手里买了相机,在宫里随便照相,并且穿的衣服在当时来说是失了体面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慈禧还没有认识到照相机的作用,认为是妖术、邪术。所以就很反对这些东西在皇族中使用,但即使是这样,在当时的一些大臣家里还是藏有相机。再一个让慈禧比较反感的事情就是珍妃喜欢穿着男服在宫里走动,这让慈禧非常不能理解,认为给皇家丢了脸面。其实珍妃是一个很开朗大方的女人,有点大大咧咧的。但是当时的宫廷是非常严谨的,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也由于这样,慈禧与珍妃还是产生了隔阂。但是隔阂归隔阂,慈禧要杀珍妃的心却没有。”

  后来在我翻看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我也相信爷爷所说的这些情况了。我看到在《白姓宫女所言》里是这么说的:珍妃貌美而贤,初入宫时,极为慈禧所钟爱,知其性喜尽画乃命内廷供奉缪嘉蕙女士教之,平时居景仁宫,与德宗则同居养心殿,德宗嬖之,当与共膳,妃喜作男子装,并与德宗时互易装束,以为游戏……慈禧则以为宫姘所不应为,于是妃渐失慈禧欢,但尚未有若何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来自《刘姓宫女所言》:珍妃十三岁入宫,十五岁行大婚礼,时光绪十四年正月也。珍瑾二妃异母所生,相差只一岁。宫中之像乃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之间所照,所著之衣服,长袍为洋粉色,背心为月白色镶宽边,乃光绪二十一年最时髦之装束,仅于宫中另做者。珍妃每早于慈禧前请安毕即回景仁宫,任意装束,并时摄取各种姿势,此像则于南海所照,后为慈禧所见不悦,光绪二十年时有耿九者,贿结慈禧之小太监王长泰(即王有儿)、聂德平(即聂十八),谋取粤海关道事,王聂二监平日均为妃所喜,时赐食物,此时王聂受耿九之托,因请于妃,密陈德宗准其事,同时复有宝善者,乃慈禧侄之岳父驻兵于凤凰城,因兵败失守,替金运动免罪,亦经王聂二监请于妃。其进呈慈禧背心及大衣衣料二件,此二事均以不密外泄,闻于慈禧,大怒,并将珍瑾三妃均板责之,将王聂二监充军于黑龙江,遇赦不赦。王聂本精于皮黄剧,王聂口逗不前行,并于当地搭棚演戏,解卒不得已内闻,慈禧乃命就乎正法,时妃二十一岁也,时妃被责后仍居景仁宫,因喜摄影术,复暗使戴姓太监于东华门地方开设照相馆,复为隆裕后密白于慈禧,乃将戴姓太监杖毙于庭,至珍妃二十三岁,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之变,慈禧乃幽妃于建福宫,继徒北五所,令二宫女侍,门自外锁,饮食自槛下送进,珍妃被困后,原住之景仁宫即被封,其守宫太监全体被逐。这就与我们家所说的一些情况有些符合了。

  后来又有很多传言说是因为隆裕小心眼,嫉妒成性,因此在慈禧面前告珍妃的黑状,所以慈禧派人把珍妃给推进了井中。这也不是事实,隆裕非常郁闷,觉得平白被人冤枉,很生气。

  当年我爷爷奉诏进宫,去见他姐姐隆裕太后时,隆裕对我爷爷讲当时的事情。隆裕说:“很多人都说是我嫉妒告她黑状,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里去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与八国联军战败后,洋人军队打到了北京。于是在完全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老太后西行。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谁也不清楚这帮洋人最后会干什么?会不会像烧圆明园那样,把紫禁城也烧了。当然西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因为人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但是因为当时光绪是皇帝,而我是皇后,同时又是老太后的亲侄女,要带也只能带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亲属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们也不例外。可是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老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了老太后。在那个紧急时刻,珍妃一直对老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我要跟着去。你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你带我走。’这就让老太后非常难堪,带走一个珍妃,就必须带走瑾妃,还有其他的一些人,所以要开这个口子很难,加上洋人已经打到北京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于是老太后当时非常不高兴,认为珍妃根本不识大体。”

  “从另外一层上讲,本来老太后就对珍妃平日的作为有点不高兴,再加上这些紧急时刻的顶撞,老太后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在皇宫里,大清朝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这么敢于顶撞太后,即便是皇上都从来没有过,何况一个珍妃。老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老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珍妃这时候还不死心,对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后一看情况不对,这孩子跟我顶撞两句,怎么还真的去死啊。于是对崔玉贵说:‘赶紧去拉住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崔玉贵跑过去的时候,珍妃已经跳下去了。可老太后一看没办法了,内忧外患啊,于是没来得及管她,就走了。”  
 
 
五、慈禧与珍妃(2) 

  “这就是出逃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年以后,老太后和我们重新回到宫里,想起珍妃来,还是觉得非常惋惜。这一点我们都能看得出来。而且人人都传言珍妃就是老太后派人害死的,老太后也觉得自己很冤枉。虽然大伙没当自己的面说,但是这事情落在自己头上了,总得有个结果,有个说法,皇家不是随便能损失一个妃子的。于是老太后思来想去,就把罪责推到崔玉贵头上了。当时老太后说:‘崔玉贵,让你拉住珍妃你没拉住,等于是你把珍妃害死的。没拉住就等于是你害死的。’当时老太后就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台阶。”

 
  “老太后因为要找一个台阶,所以就扬言要杀崔玉贵,当然也是为了让大伙能平息一下怨气。但崔玉贵是父亲桂祥的干儿子啊。跟我们家关系又非常好,每年父亲过生日都要送好多东西过去看。这一听要杀自己,马上就跑到父亲那里,跟父亲说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于是父亲就找到老太后通融了一下。但是死罪没有了,责罚当然还是需要的,于是就把崔玉贵撵出宫了。崔玉贵出宫,大概有两年的时间就在咱们家住着。这件事情我不说你也看到了。但是太监出宫哪那么容易啊,崔玉贵一直想着再回到宫里,也通过人找我说过这件事情,但是当时我是不能做主的。作为太监在外边,脸面上没地方搁,而这两年基本上就是在咱们家,帮帮忙,打打杂。等过了这两年,父亲又找到老太后让崔玉贵回宫里,这样崔玉贵就又回来了。”

  从宫里回到家,我爷爷也非常气愤:“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往自己家人头上扣呢?还有,那些传言真的是太过分了,估计就是那帮太监胡说八道,这才有了这样的话。”于是在和我父亲聊天的时候,爷爷就把这件事情说了。爷爷说:“社会上传说的珍妃被慈禧害死的事情,完全是胡编乱造。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皇后在场,她就是现场的见证人。”今天说起这件事情来,仿佛爷爷说话的样子还在面前:家人平白无故地被人诋毁,特别是他平日里最喜欢的和最有涵养的姐姐被人冤枉,让他怎么也接受不了。我们家都知道,隆裕非常喜欢我爷爷,对这个弟弟也是关爱有加,有些心里话是愿意同他说的。在更晚些时候,当我爷爷再次去宫里见隆裕时,还听到隆裕说珍妃真的是一个太刚强的女人了。可见,这件事情给了隆裕很大的打击,人们的不理解直接让隆裕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我们家对珍妃究竟怎么死的,是非常清楚的。我个人认为现在社会上所说的一些关于珍妃的死以及珍妃与慈禧的关系,很多都是杜撰的,是从野史或者传说中找出来的,不足信。

  反观珍妃,难道真的就像有些人说得那样好吗?在这里引述一位质疑珍妃后辈人写的《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文章的人的话: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珍妃聪明伶俐,宫廷礼仪一学就会,因此替皇后主持继嗣典礼。其实和该文作者所要说的,慈禧讨厌珍妃是相违背的。试想,在慈禧操纵政府的当时,她不点头,珍妃如何能主持这样一个大典?更何况,对手还是慈禧的亲侄女,一个慈禧想用来拴住光绪的人。所以,只可能是,慈禧开始十分喜欢珍妃,是后来,珍妃的所作所为让慈禧生了厌恶。比如照相,慈禧自己是十分喜欢照相的,但是珍妃偏偏挑在甲午失利,慈禧厌恶洋人的时候来照相,被杖责,只能怪她不识时务了。而至于珍妃如何协助光绪变法,变法的问题究竟谁是谁非,太复杂,这里就不讨论了……无论如何,在演绎历史时,隆裕和珍妃的待遇完全不公道。究其原因,其实浅薄。隆裕就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有谁知道,她在慈禧和光绪的夹缝中那凄凉的后宫生活。有谁知道,袁世凯逼宫的经历。

  另外,在《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中说道,光绪十四年(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当时我二位姑母还没有成年,就接到朝廷懿旨册封为光绪皇帝的瑾嫔、珍嫔。这件事对我家和对祖母来说,不是喜事临门,而是祸从天降。祖母深知女儿的性格,对慈禧的狠毒也早有耳闻。宫廷里家法森严,女儿去做小老婆,免不了挨打受气,说不定还会招来灭顶之灾;从今后要想见到女儿,那比登天还难。从接旨那天起到二位姑母上轿前,祖母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家里从上到下个个心神不安。二妃上轿那天,祖母正坐在正屋桌旁吸水烟,当两个女儿跪在母亲面前告别说“额娘,我们走了”时,她强抑泪水,伸手打了俩女儿一人一个嘴巴,说道:“只当我没生你们这两个女儿!”转身进了里间屋。老李妈说,老太太进了里间屋一天没出来,也没有吃东西。我母亲后来对我讲,二妃进宫后,家里像办丧事一样,个个心情沉重。这种气氛持续了好长时间,直到后来珍、瑾二妃被封为贵妃,珍妃深受光绪皇帝宠爱,家里才算松了口气。

  其实事情远不是这样,首先,当年珍妃、瑾妃进宫是她们的父亲花了很多钱的;其次珍妃和瑾妃并不是一母所生(这在前面有所叙述),怎么会说出“只当我没生你们这两个女儿”这样的话来?

  再有这篇文章中所说跟事实还是出入很大。比如文中提到:珍妃因受光绪皇帝的宠爱,而引起了隆裕皇后(慈禧的内侄女)的忌恨,加之珍妃性格倔强,不会奉承慈禧,隆裕经常在慈禧耳边吹风,慈禧就千方百计地找她麻烦,为内侄女出气。……据她说珍妃长得很漂亮,并擅长书画、下棋,双手能写梅花篆字。……珍妃聪明伶俐,常代替皇后参加宫里的一些大典。宫里的典礼礼节很多,如要求皇后要穿着花盆底鞋,头上戴着头饰,走丁字步,一步一安,还要磕达儿头;在请安或磕头时,头饰和耳坠不能不摆,也不能乱摆。头叩的不能太偏,又不能不偏,这个尺度隆裕皇后总掌握不好,可是珍妃一学就会,只好由珍妃代替。这些就更引起了隆裕的忌恨……隆裕为了报复,就和李莲英及珍妃宫内的太监勾结起来,把一只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宫里,妄图污蔑她有奸情……后来又因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经常进宫演戏的一个戏子的衣料一样(据说戏子的衣料是光绪送的),隆裕抓着这件事又大作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扒开衣服,用涂有黄油漆的竹竿打)……珍妃喜欢照像,尤其喜欢女扮男装照像,有时还穿着光绪皇帝的衣服照像,这又遭到慈禧的反对。慈禧命人到珍妃宫中搜出照像机和穿男装的像片,大怒,为此珍妃又受了“掌嘴”之罚。  
 
 
五、慈禧与珍妃(3) 
 
  可是后来文中又提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去世,宣统皇帝(溥仪)继位,隆裕皇太后听政。又将珍妃的灵柩从田村移往崇陵皇家坟地。我祖母和父亲参加了葬礼。祖母在坟前沉痛地悼念了自己的爱女。

  试想,一个嫉妒成性,非常恨珍妃的人,在珍妃下葬以后,不去掘她的坟已经算是仁慈了,怎么还在她听政的年代,把一个生前非常痛恨的人迁到皇陵呢?这一点也说明了文章对 隆裕和珍妃的描述很多都是不真实的。  
 
 
一、关于我爷爷(1) 

  我爷爷出生在光绪五年(1879年)的阴历9月17日,属兔。他的姑姑嫁给了咸丰皇帝,他的姐姐嫁给了光绪;他是前朝皇国舅,是同治皇帝的表弟,也是光绪的表弟和内弟。

  跟别人说皇国舅的事情,可能总会让人有一些神秘感。但是我一直也没觉得有什么。当年,我爷爷的姐姐静芬(即隆裕)嫁入宫里,成为光绪皇帝的皇后,所以我们家也就成为了世袭的三等承恩公,而我爷爷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朝的皇国舅。

 
  我爷爷小的时候在皇家贵胄学堂读书,因为成绩很好,所以后来又考到了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读书。从军校毕业以后,由于慈禧非常喜欢她的这位侄子,所以后来他就到宫里当了御前侍卫。当时家族里有那么多人,慈禧是最喜欢我爷爷的,而且也把振兴叶赫那拉的希望寄托在我爷爷身上。

  当年,我爷爷从军校毕业了,就到宫里去见慈禧。于是慈禧就安排了他做了御前侍卫。慈禧经常夸我爷爷,对人说:“你看我侄子,长得一表人才、气宇轩昂。比他爸爸强多了。”接着又转过头来对我爷爷说:“将来家里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我现在给你安排一个御前侍卫的职位,你得好好干,别光吃祖宗饭,一定要自己多努力。”我爷爷也点头答应。等到后来清朝成立了清河陆军学堂,因为我爷爷当时在学校学过军事教育,当时朝廷就派我爷爷到那边去教书,一直做到校长的位子。

  其实后来父亲告诉过我,爷爷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写得书法非常漂亮,并且有很多书籍出版。后来到我爷爷去世的时候,他的书全部都放进棺材里了,足足有两尺厚的书,然后把遗体放在书上面,等于把书都带走了。后来我爷爷的坟在“文革”时候让人给挖了,书也不知道去向了,不过我想应该那些书早就沤烂了。

  我爷爷的大福晋也是慈禧指给的。而我奶奶钮钴禄氏则是我爷爷的二福晋。我爷爷一生中有三位夫人,三夫人是年龄大了以后找的,所以没有后代。大福晋的后代都早已经移居美国,没有什么来往。我父亲总共哥儿三个,我叔叔在战争当中牺牲了,没有后代,我大伯父家在美国,从“文革”后才真正有点来往,先后通了几十封的信,后来一直到老哥俩去世,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爷爷的一生真的是非常传奇的。他出生在光绪年间,经过民国家道的中落,见证过新中国的诞生。从一个清代的御前侍卫,到军校校长,再到一个普通百姓。但是这一生,我爷爷做人都非常正派,他惟一憎恨的人也就是袁世凯。他特别恨袁世凯这种不忠诚的人。我爷爷的观点是:对我有意见,你可以指着脑门骂我,但是你别背后跟我玩儿家伙,这样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如果被他发现,他会跟这个人不共戴天。

  我爷爷在清河陆军学堂当校长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请一些人在清河毛纺厂的小白楼开会。(这个小白楼当初是孙黄革命时候的一个据点,不是清河陆军学堂。我爷爷当校长的时候的那个办公楼是1998年拆的。我正好从那里经过,拍了几张照片。)我爷爷也被请去了。我爷爷去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给我爷爷施大礼。我爷爷也答应一定支持他们。所以孙中山在会后送了我爷爷一管铜箫。因为孙中山喜欢吹箫,这管铜箫也是别人赠给他的。后来在1999年的时候,这管萧被我一个朋友看中了,缠着我要走了。孙中山和黄兴还有我爷爷,以及其他两个人合影也在“文革”时被毁掉了。

  后来,根据爷爷给我们讲的故事,我们也终于发现了爷爷憎恨袁世凯的原因。当年袁世凯将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隆裕太后给骗了,逼着隆裕太后签订了“退位诏书”。而隆裕太后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认为大清江山是毁在了自己手里,所以经常回想当年流着眼泪签“退位诏书”的情景。我爷爷对我们说:“隆裕怎么死的啊?就是因为被袁世凯骗了。这样,她总觉得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没脸再见自己的亲人,因此几次想自杀。但是因为有很多人看着,所以自杀没成。最后急火攻心,一命呜呼。”

  其实,这件事情不是隆裕所能左右的,因为历史走到那个时刻,就是会产生变化。所以后来我爷爷就把隆裕太后的死归到了袁世凯的头上,也把这个恨放在了袁世凯头上。想起来就骂袁世凯为袁秃子。而当时恰恰孙中山反袁世凯,因为孙中山也被袁世凯给骗了。这样,孙中山被骗,隆裕被骗。也可以这样说,当年慈禧提拔袁世凯,也是被袁世凯骗了。因为袁世凯是两头骗,这样很多人都对他没有防备。据我了解,满清后裔都对袁世凯非常憎恨。我爷爷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孙黄革命了,大炮追着打,打啊……”好像有点魔障那种感觉。记得后来解放后,大概是50年代的时候,当时清河派出所所长到我家来拜访我爷爷,我爷爷都对他这么说。后来发展到一端上酒盅,就开始喊:“孙黄革命了,大炮打过来了,追着打啊……”

  爷爷曾任军校的校长,所以学生很多,其中在国共两党任将军的人中有些就是我爷爷的学生。在这些人里面,和我们家关系最好的是他的得意门生傅作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家生活很困难,即便家里有点钱,都没有地方买东西去。于是我爷爷给傅作义写了一封信,说明家里的情况。后来傅作义就派人给我们家用卡车送来了一些面粉。当时是50斤一袋,大概有上百袋。由于正值夏天,老是下雨,同时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所以我爷爷把这些粮食无偿地给我们家街坊和邻居分了。我们家这一条街的老百姓都得到了面粉,几乎是每家一袋。在那个年代,即使家里有钱也买不到吃的,我爷爷送给大家的这些面粉,无异于雪中送炭,所以大家都非常感激。  
 
 
一、关于我爷爷(2) 

  即便是建国以后,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爷爷领着我出去玩,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给我爷爷微微一鞠躬,问声好,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人。在北京解放前夕,大家也都知道我爷爷和傅作义之间的关系,加上我爷爷的身份地位,当时从西柏坡来了几位领导找我爷爷。据我父亲后来的描述是叶剑英、任弼时和林伯渠等。他们找到我爷爷,请我爷爷出山和傅作义谈谈。目的就是让他以老师的身份和傅作义谈,使得傅作义能够回心转意,顾全大局,争取北京的和平解放。

 
  我爷爷当时对他们几位说:“好吧,国家的大事,我理应出头。我随时写信叫他过来,我可以跟他说。”这样,我爷爷就给傅作义写了信。傅作义带着卫兵到了我家。我爷爷把他让到堂屋,就谈到了国家的形势。我爷爷语重心长地跟傅作义说这些事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讲蒋介石和毛泽东的不一样的地方,当时傅作义被蒋介石收编,已经成为了蒋介石的部下。但是由于当时镇守着京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只要傅作义一声令下,就可以保护北京和天津,也可以毁掉北京和天津。

  当时我爷爷和傅作义在我们家谈了一宿,没有睡觉。到后半夜的时候,大家都有点困了。我爷爷就对傅作义说:“既然你到我们家来了,看到没有?老佛爷当初赏给我的龙床,这是有福气的人才能睡的。你是最高贵的人,今天请你睡在这上面。”当时在我们家那张床只有我爷爷才能睡,我们家别的人是不敢在那上面睡的。所以傅作义也不敢住,他马上给我爷爷鞠了一躬,说:“先生的床,学生不敢住。我镇不住,还是您自己来住吧。”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谁都没睡,就这么谈了一宿。这样,我爷爷在和平解放北京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当然,和平解放北京,绝不能说我爷爷起的作用,这跟当时的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只是从我们家族来说,我爷爷也出了一份力。

  说起这张床,现在也只有一根可以留作纪念的柱子了。而关于这根柱子也有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时我姐姐搞对象,我那姐夫下象棋是一个高手。就跟我父亲要了这么一根木料准备做象棋,但是象棋也没做。后来我姐姐搬家的时候,我帮着去搬,正好发现了这根柱子,所以就要了回来。见证一段历史吧。当时家里还有几条床的腿,我和弟弟盖房子的时候,家里没地方放,正好让一个古玩贩子给看到了,非要买,就把那几条腿买走了。我们家还有一个大樟木箱子,在我们家那土炕上,从这头到那头,底下是两条凤凰,也在“文革”中拆毁了,剩下一些木板因为当时没地方放,就搁院子里扔着,也毁了。当时好像叫躺箱吧。

  还是接着前面的话题。最后,北京和平解放了。任弼时和叶剑英到我们家来,送给我爷爷很多礼物,并向我爷爷表示谢意。任弼时当时就跟我爷爷说:您老人家与傅作义谈判,为我们国家做出了贡献,我们也向毛泽东主席做了一个汇报。主席非常高兴,并让我们传达他的意思,说您增锡老先生是抗日爱国的模范,三朝元老的见证人,并希望老先生出来工作。这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后来,任弼时送了我爷爷一枚纯金的毛主席纪念章,后面写着阿拉伯数字3,还有一枚1949年的开国纪念章。并有一些书籍赠送给我爷爷,比如关于土地改革和一些政策方面的书籍。还有一支纯金笔尖的钢笔,到现在家里还留着。过后时间不长,任弼时突然因病去世了。此后不长时间,我爷爷也去世了。但是我爷爷做的这些工作还是得到了认可。  
 
 
二、关于我们家(1) 

  我父亲1919年出生,这已经是在民国时期了,而我母亲则是我们家的第一个汉人。尽管此前叶赫那拉家族是世世代代不与汉族通婚的,但当时清朝已经没有了,很多旧习俗也都不实行了,人们的很多观念已经在转变。再加上我姥爷和我爷爷是朋友,哥俩之间的关系直到晚年都特别好,所以承父母之命,我父亲成立了我们这个家族第一代满汉通婚的家庭。

  结婚以后,我爷爷对我父亲十分器重,后来家族分家,爷爷也一直跟着我们家过。解放 
以后,我父亲在中央的交通部工作。后来,根据国务院的一个精神,在中央工作的人员要支援其他省市,他就被派到河北省交通厅工作。

  我爷爷秉性刚直,但他在民国和解放初期有些传统观念还是十分的强烈,认为叶赫那拉家族上要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后代。当时看到我母亲和我父亲结婚以后连生了三个女儿,他就气出了一场病,非常不满意,骂我母亲没有本事。后来有个朋友到家来做客,跟我爷爷唠叨:要想要男孩,中国传统必须把女孩取男孩的名字,只有这样就能得男孩。我爷爷虽然不是十分相信,但毕竟他脑子里的观念非常传统,于是给我上面的姐姐取了个名字叫连弟,就是连来一个弟弟的意思。果然老四就到了我这儿,一出生是个男孩。父亲说我爷爷非常高兴,把亲戚朋友都找来,大摆宴席。当时我爷爷说:“我们叶赫那拉家有传人了,我长孙是我们家族最正的一个根。”所以就给我取名叫根正,这就是我当时出生的一个情况。

  说起来很巧合,我爷爷也有三个姐姐,隆裕是他的二姐。其实我真正的听说这些过去的事情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也有了一定的记忆能力。清楚地记得当时是北京的夏天,晚上天气很晴朗,天上有一些星星。在我们家的小院子里,我爷爷当时带着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孩子坐在院子的石头桌前,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我们围坐在爷爷旁边,缠着爷爷讲故事,我爷爷当时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包括宫里的一些逸事。

  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1年,那是在北京清河陆军学堂的那个院子里。说起我们家在清河的这座宅子,还有一段故事呢。

  当时我爷爷生在芳嘉园。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他就到宫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御前侍卫。成立清河陆军学堂的时候,就派我爷爷到那里当军事教官。后来我爷爷就从芳嘉园分支出来了。到清河后,爷爷就在那边买了一所院子,这所院子非常大,有一亩多地。但是宅子一建成,就有人红眼了。因为别人不知道我们家的来历,只知道我们是外来户。所以就有人起了坏心。当时很多人拿着枪什么的,就把我家围住了。说必须要拿出钱来,才能在这里居住,如果不拿钱,就滚蛋。我爷爷马上跑到军校,一下子调来了五六百荷枪实弹的军官,将这所宅子围得水泄不通,同时也把乡绅们围住了。这些人一看这阵势,马上傻眼了,赶紧讨饶。就这样,我们家才在清河住下去了。从此人们也知道了我们家的底细。

  出生伊始,我的身上就似乎印有一种标记:我是慈禧太后的曾孙子。在当时,这是一个耻辱的称谓。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就是刚刚上学,我父母就嘱咐我们在学校里,或者对老师或者对同学,千万不要谈家里的情况。无论是谁问,都要说不清楚。尤其是问到慈禧的情况,就更要一问三不知。其实我们当时对家族的历史并不明白。但是由于受到传说的影响,慈禧对于当代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反面典型,所以父母告诉我们不能说家里和慈禧的关系。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对家族与慈禧的这种关系讳莫如深,同时将所有的疑问都藏在心里。

  不过,老街坊邻居对我们家的这层关系还是非常清楚的,无论你怎样隐瞒,都不能阻止别人去谈论这件事情。

  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小时候跟小伙伴打架。那当时都是八九岁的孩子,有一个家里世代都是老北京的孩子,他当时打不过我,被我打了以后气不过,但是又对我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于是,他就对着周围看热闹的人骂我:“他是慈禧的重孙子。”我听了这话以后,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因为慈禧是当时大家众所周知的坏蛋,一个反面的典型,他说我是慈禧的重孙子,肯定是骂我了。于是我就插着腰骂回去:“你才是慈禧太后的重孙子呢。”吵过一架以后,我心里多少总是有点别扭。

  后来我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就更不敢说自己与慈禧的这层关系了,全家人都忌讳这一点。我们家的一些邻居,原来是资本家出身的都被红卫兵抄了家。当时父亲正赶上回家探亲,结果一下子让红卫兵将我父亲堵在了北京。父母躲在家里,看到红卫兵的一些行为,吓得直哆嗦。

  我爷爷那时已经去世了,所以并没有受到冲击。这时候我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虽然害怕,但是还必须站出来,因为家里剩下的都是弱小了。我母亲当时也非常害怕,但是眼前除了一群还小的孩子,她也一定要承担起来。因为红卫兵随时都有可能冲进来。最后,我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家里所有清朝时代的东西都埋了进去。因为那个时候,所有帝王将相的东西全部要烧毁,有些不能烧的就埋起来。当时有一个口号:破四旧、立四新。  
 
 
二、关于我们家(2)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家里有一个差不多2米长的紫檀木的黑箱子,里面都是祖宗画像,还有一些古代的字画,因为当年我爷爷非常喜欢收藏这些东西。最后也出于无奈,将这些东西全部都烧了。就连家谱也一样。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有一张慈禧和我们全家大概有十几个人的一张合影,差不多有现在21寸彩电那么大的一张照片,也给烧了,包括玻璃底版。我们家现在的那个镜框,一直镶 
的是毛主席的画像。当时我记得我们家连照片带底版,如果在地上摞起来的话,足有一米高。这么多的照片通通烧了,全部给毁掉了。那时候那些底版都是玻璃做的,也都砸了。

  家里有一张紫檀床,就是一张龙床,就是当年慈禧太后赏给我爷爷的。说起这张床来,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以后,慈禧西逃的时候的事情了。当年慈禧出逃的时候,我的曾祖父桂祥跟着去了,我爷爷就没让去,但是当时护驾给他们送行,就是那时赏的这张床。

  当年慈禧西行的时候是坐一辆马车,而赶车的人就是我的曾祖父桂祥。据说当年车走到我们家附近的时候,我爷爷去见驾,慈禧嫌带这张床麻烦,所以就赏给了我爷爷。这张紫檀床是可以自由拆开组合的,上面雕龙画凤,非常气派。但是如果红卫兵闯进来,看到这样一张床就非常麻烦,所以当时我父亲就一件一件的都把它拆开了,扔到我们家的炕洞里,当劈柴烧了。这张紫檀木的龙床烧了几天几夜,把我们家的土炕上一层青砖都烧红了,炕席都烧着了。

  当时家里还有一些现大洋,大概有一帆布书包那么多。解放以后由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爷爷赋闲在家,所以到了家里吃不起饭的时候就拿几块大洋,到银行里去换钱,当时好像是一块现大洋换一块人民币。就这样维持到“文革”当中,大概还剩两三千块现大洋。这些现大洋的图案有龙的、凤的、袁世凯的等等,品种很多。当时放在一个帆布书包里,深更半夜的时候,我父亲把它放在自行车后架上,和我一起把它推到清河大桥上,扔到了河里。

  后来听说1971年,清河大桥下面清理过,这些东西也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单是我们家的这些瓷器,也有上千件之多,成套的瓷器都被埋进了院子里两米多深的大坑里。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我跟弟弟在我们家翻盖房的时候,准备挖个大坑用来淋白灰,正好把当年埋瓷器的大坑给挖出来了。当时也不懂,看一大堆碎瓷,就找了一个民工,用那种盛苹果的筐子,把这些碎瓷整整装了九筐,用一辆130卡车拉到郊区的垃圾场,全都倒了。

  当时毁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家在“文革”的时候被红卫兵抄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家是被当时的形势吓得自行“处理”的。红卫兵始终没有进我们家门,这是事实。

  “文革”后,我和父亲谈到红卫兵为什么没到我们家抄家的话题,我们猜很可能是由于我爷爷群众威望非常高,当地派出所和政府给予了关照。

  很快,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那时还是不能承认我们家和慈禧的关系。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一些清朝的贵族家庭、商人、地主和资本家作为“黑五类”都受到了冲击。由于我父亲是国家干部,我母亲是工人,所以我们一直不敢提慈禧的事情。这个事情就装作不知道。当时内查外调,有人问我父亲:“老实交代,你和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我父亲也一直说我们家和慈禧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慈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被认为是一个反面典型,所以,在那段特殊的时期,我们不承认自己是慈禧的后人,我们也一直不愿意触及到这点。

  1992年,我调到颐和园工作。因为我喜欢园林,喜欢清史,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到颐和园的时候,我的很多领导也都不知道我有这层关系。后来因为我收藏颐和园的门票,很多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才了解到了这一点,于是就一再动员我公开这层关系,说历史只是历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皇家后人纷纷出来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像溥杰、启功、启镶、溥任和润麒等。还有一些跟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人都开始出来做工作,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出来做工作,而我们叶赫那拉家族为什么不能呢?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站出来。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做些事情。而真正第一次向社会公布这个家族的关系是在2002年。由于我收藏了颐和园从1924年到现在的门票,和我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于是北京电视台找到我,说应该向社会和媒体光明正大地宣布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觉我周围人并没有小瞧我。而是大家认为我拥有这个身份,就是一个历史角色,所以应该站出来。自从2002年把我的家族历史以及传承关系向社会公布以后,各类媒体都开始进行采访。尤其2004年以来,宣传更多。甚至有五六十个国外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也使这层关系大白天下。正是因为这样,也让很多多年没有走动的慈禧的旁支后裔跟我建立了联系,大家也都很愿意出来为国家做些工作。  
 
 
三、慈禧与娘家的关系(1) 

  在慈禧和娘家人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不帮助家人,有的时候甚至还打压娘家人。也有人认为慈禧对娘家不好,认为她故意打击娘家人,不提拔娘家人。但是据我家人对这件事情的说法和我自己的感觉,肯定不是这样的。首先,慈禧在当政的时候特别讲皇家的伦理传统,八旗祖制是尊卑有序,慈禧在任用官员的时候着重任用爱新觉罗家族,并根据大清制度起用一些汉人的能人。在任用国家人才上,为了避嫌,对家人采用安抚的形式,给予名誉上的职位,并没有让他们做重臣。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关于慈禧孝道的问题,在对待自己父母的事上,是我们家族的后人都知道,并且人人都颂扬的。家里人都这么说:慈禧终生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孝敬父母,是个有名的大孝女。根据家里人的说法:慈禧进宫以后,谁家有了困难,她都会给一些粮食和金钱,但不会给太多,她鼓励家人自己去奋斗,去争取,自食其力。如果有困难可以去帮助你,但不会去养你一辈子。当年慈禧的大弟弟照祥,就曾经牢骚满腹地向她要官做,慈禧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并希望他们不要依仗于她,整日不务正业,无所事事,混日子,提笼架鸟。所以,慈禧的家人没有什么做大官的,只是授予了一些封号。

  光绪二年(1876年)的时候,慈禧母亲过七十大寿,按照常理,慈禧应该是必到的。但那年正赶上朝中有国外的使节到宫里谈一些国际上的事务,实在是离不开。于是慈禧就筹备了一些过寿的礼品,并亲自写了一个大“寿”字,还在“寿”字的下方,用满汉双文写了四句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派人送到了家里。后来,这幅字传到我们家,我小的时候,每年一到年三十晚上,我父亲就把这幅字和家谱拿出来,让我们磕头。可惜这幅书法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被烧掉了。

  在我们家看来,中国人与外国人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外国人总是夸自己,而中国人善于夸祖宗。慈禧当政以后,给自己的祖父封三等承恩公。但是由于当时祖父已经去世了,所以由慈禧的父亲惠征继承。后来惠征去世以后,由慈禧的大弟照祥继承,但是大弟也去世比较早,承袭了两年就去世了,所以后来由二弟桂祥担任。但是三弟福祥则一直是一个平民,跟着照祥家生活。

  慈禧在教育兄弟姐妹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以自立自强为主。因为慈禧娘家那么大一个家族,就只给了这么一个官职。后来福祥的后代找到我的时候说:我们这边什么都没给。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后辈,我想当初慈禧并没有给家族的人员更多的官职,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清朝的宫廷争斗非常厉害,她自己在宫里那么多年,深知当官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为了保护家里人,慈禧就没有给家里人更多的官职做。即使是封的官职也是无关紧要的职位,拿俸禄但并不掌握实权,像桂祥也曾经当过镶黄旗的副督统。应该说这个官职并不大,因为慈禧知道一旦政权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连累到家族。慈禧不用娘家人,既是尊重大清的血统,同时也让别人看一看,自己并没有为家里人谋什么福利。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可以考证的地方。本身作为一个女人,坐镇朝廷来指挥那么多个男人,大家虽然表面上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面肯定会有很多人并不服气。让大家心服口服,这就是回避别人的口舌,也保护了家里人。

  慈禧也并不是不管娘家人。我爷爷说过:慈禧对待家族非常慎重。为了顾及影响,又怕家里人仗着自己的关系,养成一种养尊处优的毛病,或者成为当时八旗那些提笼架鸟、不务正业的人,所以很少赏自己家银子。但是更多地时候还是赏一些东西,当然这些东西也都是非常值钱的。因为桂祥的职位不高,所以薪水是很有限的。不过在当时的那个时候,到家里给桂祥送礼的人非常多,为了撑门面,所以耗费非常大。所以慈禧经常赏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往往只是在桂公府里象征性地做了个交接就被桂祥派人送进典当行去,这样也变相地救济了娘家。慈禧曾经送过一整套的祭祀用的家具,当时是南方人做的,纯木质上漆的家具,木盆、木碗、木勺等。

  慈禧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她日常派太监公务的时候,是没有赏银的,因为太监拿了俸禄。但是一旦派太监给娘家送东西,慈禧认为这是私人的事情,总是会赏赐太监一些东西或者是银两。记得爷爷曾经跟我说过一件这样的事情:太监往来比较多以后,他们就有点肆无忌惮了。因为从宫里送东西过来的时候,太后总是会赏赐他们一些东西,一般在家里送完东西、施过礼以后,太监就应该走了。但是太监并不给慈禧长面子,来的时间长了,他们就赖着不走,非要在家里喝茶,左一杯,右一杯,聊一些不咸不淡的话,目的就是为了再得到一份赏赐。所以通常这个时候,祖爷爷都会再赏他们几两银子,他们这才会起身谢桂公爷,然后告辞。

  爷爷说,太监往我们家送慈禧赏的东西,一般都是算好了时间。给桂公爷送礼不能早送。早送,他起不来,叫他起来,他犯脾气。又不能送晚了,太晚当铺要关门。当不出钱来,得不到赏钱。要在下午宫里加餐前送。如今说起来这也算是笑话了。当年慈禧赏给桂公爷东西,临出门前慈禧已经赏了钱给太监,可是太监进门捧着礼物来了,还是要给赏钱。当时家里没钱,所以前门进礼物,后门进当铺,当出钱来开赏钱。这些情况太监算计得清清楚楚,所以要早一点到,留出进当铺的时间。太监的目的就是为得赏钱。礼物送到后,太监就表现得很有耐心,慢慢喝茶,到处请安,表示恭维亲近。于是当铺换来的银子,又大把地流入太监的手里。当年太后赏的东西,几乎被太监分去一半。  
 
三、慈禧与娘家的关系(2) 

  爷爷说:“老太后挨算计也没办法。一般来说赏给桂公爷点东西,派两个太监足够了,可老太监非要带两个或四个小太监,美其名曰:拜见桂公爷和桂公夫人,说让年轻人见见世面,学学规矩。明知道桂公爷要多掏腰包,也只好认了,因为这是给桂公爷脸上搽粉呀!老太后对这种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爷爷曾经这么说过,我们旗人虽然礼数多,可也有好的地方。例如娘家对出了阁的姑奶奶,那种礼数就应该保存下来。娘家年节送礼的日子不是正月,而是在年前。娘家当父母的,当哥哥嫂子的,当兄弟媳妇的,都要给姑奶奶送份厚礼。并不见得是什么奇珍异宝,却多半是人所不能送的东西,譬如嫂子给做的贴肉紧身衣服,肚兜等。到太后晚年,娘家送份睡袜、逍遥履等,弟媳妇给做的裤衩等东西,这正说明姑娘在家时与嫂子和弟媳等两小无猜,融融乐乐,表示一番家庭和睦的气氛。父母、兄弟们就想姑奶奶在家的时候爱吃些什么东西。俗话说,好吃不如爱吃,婆家多有钱,也是娘家的东西好。拣姑奶奶爱吃的东西做上几样,表示父母兄弟对骨肉的恋恋之情。平常日子,一般不许由外向宫里送吃的,只有年节才可以,也是经过检查了的。当年,我们家给老太后送的东西,什么都有,只要是慈禧在家当姑娘时喜欢的,我们家都送。一般是大青豆或者鲜豌豆、黑菜炒的野鸡爪子,有冻肉、白芸豆、葡萄干、莲子蒸的大黄米年糕坨。那白芸豆都是上好的,有手指肚大,是老太后做姑娘时最爱吃的。姑奶奶想娘家,娘家惦记姑奶奶,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到现在我们家还存着慈禧当年吃饭时用过的碗。这个碗是当年我的曾祖父桂祥参加慈禧五十大寿,临走的时候慈禧派人赏的一套瓷器中的一件。我现在说不上来到底有多少件了,但是一般的都是几十件。这个碗的底款上写着:大清道光年制。爷爷说这个碗是慈禧进宫以后使用的,是专门喝汤用的。这个碗绘着五彩龙凤图案,做工非常讲究。后来曾祖父临去世就把这个碗给了我爷爷。由于这个碗是老太后用过的,所以我爷爷始终拿这个碗作为传家宝,非常珍惜,也舍不得用。每年在祭祖的时候,我爷爷才开箱把这个碗拿出来。

  有一次我爷爷的大福晋在祭祖的时候,把这个碗碰到了桌子下面,摔坏了。我爷爷非常生气,要把大福晋给休了。爷爷说:“你毁了我的传家宝,我要休妻。”后来他们娘家人知道了,就跑过来劝说。这样才没有休妻。但是即使是这样,我爷爷还是不满意。当时大福晋有一对金手镯。于是我爷爷请了当时北京城一个姓郭的锔瓷匠,用大福晋的金手镯做锔子,把这个碗锔好了。

  后来在日本侵华时期,家里生活很困难。那时候家里变卖了很多的瓷器,但是这个碗始终没舍得卖。据说当时有人出2000块大洋,托人非要买不可,可我爷爷始终也没有卖。后来家里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爷爷就把那个金锔子解下来卖掉了。但是碗一直珍藏着。在“文革”当中,这个碗被父亲藏在了床底下。现在,这个碗一直保存着,一点儿瓷都不缺。

  除此之外,家里现在还存着一对慈禧当年戴过的耳环。据说这对耳环是新疆的白玉做的,是慈禧在十五六岁时候戴的。出嫁以后,她就把这对耳环,连同一对手镯给了隆裕。在我爷爷结婚的时候,隆裕就把这对耳环和手镯送给了我的奶奶,现在手镯已经没有了,但是耳环一直保存到现在。虽然多少有些残,但是这副耳环也是慈禧少年时期的一个见证吧。

  我们家还有当年慈禧衣服上镶嵌过的几块玉璧。这些玉璧有蝴蝶造型的还有花朵造型的,当年是嵌在慈禧少年时期穿过的一件衣服上的,她入宫以后就留在了家里。由于是慈禧的东西,所以家里就珍藏了起来。后来家里分家的时候,我爷爷就把这几块玉璧带到了我们家。可惜的是,“文革”时期赶上破四旧,这件衣服也跟许多瓷器一样埋掉了。1990年的时候,我和弟弟盖房把它挖了出来。衣服已经烂了,但玉还是好的,所以我就把这几块玉收藏了起来。

  这些事情最起码也表明了慈禧和娘家人的关系是比较亲的,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对娘家人非常苛刻。这一点从我们家的宅子的变迁就能看出来。我们家最早就是住在慈禧出生的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是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宅子。由于后来咸丰将新街口北二条的一处宅子赏给了我们家,所以就搬到新街口。当时那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王爷府,就是那个时候叶赫那拉家从西四搬出来了。后来到同治元年(1862年)的时候,家族的人开始多起来,慈禧的三个弟弟都在这个院子住。正赶上当时有个将军叫胜保,因为“拥兵纵寇”被责令自杀。可巧,胜保家有这么一处宅院,十几亩地,非常大的一个宅子。所以慈禧就把这个宅子赏给娘家了,我爷爷和隆裕太后就是出生在芳嘉园那个号称“桂公府”的院子里。

  隆裕太后出生在芳嘉园,也是从这里进宫的。有人说这里是“凤凰窝”,出了两只凤凰。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慈禧是出生在西四,也是从西四进宫的,所以“芳嘉园出了两代凤凰”的说法没有根据。  
 
 
三、慈禧与娘家的关系(2) 

  爷爷说:“老太后挨算计也没办法。一般来说赏给桂公爷点东西,派两个太监足够了,可老太监非要带两个或四个小太监,美其名曰:拜见桂公爷和桂公夫人,说让年轻人见见世面,学学规矩。明知道桂公爷要多掏腰包,也只好认了,因为这是给桂公爷脸上搽粉呀!老太后对这种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爷爷曾经这么说过,我们旗人虽然礼数多,可也有好的地方。例如娘家对出了阁的姑奶 
奶,那种礼数就应该保存下来。娘家年节送礼的日子不是正月,而是在年前。娘家当父母的,当哥哥嫂子的,当兄弟媳妇的,都要给姑奶奶送份厚礼。并不见得是什么奇珍异宝,却多半是人所不能送的东西,譬如嫂子给做的贴肉紧身衣服,肚兜等。到太后晚年,娘家送份睡袜、逍遥履等,弟媳妇给做的裤衩等东西,这正说明姑娘在家时与嫂子和弟媳等两小无猜,融融乐乐,表示一番家庭和睦的气氛。父母、兄弟们就想姑奶奶在家的时候爱吃些什么东西。俗话说,好吃不如爱吃,婆家多有钱,也是娘家的东西好。拣姑奶奶爱吃的东西做上几样,表示父母兄弟对骨肉的恋恋之情。平常日子,一般不许由外向宫里送吃的,只有年节才可以,也是经过检查了的。当年,我们家给老太后送的东西,什么都有,只要是慈禧在家当姑娘时喜欢的,我们家都送。一般是大青豆或者鲜豌豆、黑菜炒的野鸡爪子,有冻肉、白芸豆、葡萄干、莲子蒸的大黄米年糕坨。那白芸豆都是上好的,有手指肚大,是老太后做姑娘时最爱吃的。姑奶奶想娘家,娘家惦记姑奶奶,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到现在我们家还存着慈禧当年吃饭时用过的碗。这个碗是当年我的曾祖父桂祥参加慈禧五十大寿,临走的时候慈禧派人赏的一套瓷器中的一件。我现在说不上来到底有多少件了,但是一般的都是几十件。这个碗的底款上写着:大清道光年制。爷爷说这个碗是慈禧进宫以后使用的,是专门喝汤用的。这个碗绘着五彩龙凤图案,做工非常讲究。后来曾祖父临去世就把这个碗给了我爷爷。由于这个碗是老太后用过的,所以我爷爷始终拿这个碗作为传家宝,非常珍惜,也舍不得用。每年在祭祖的时候,我爷爷才开箱把这个碗拿出来。

  有一次我爷爷的大福晋在祭祖的时候,把这个碗碰到了桌子下面,摔坏了。我爷爷非常生气,要把大福晋给休了。爷爷说:“你毁了我的传家宝,我要休妻。”后来他们娘家人知道了,就跑过来劝说。这样才没有休妻。但是即使是这样,我爷爷还是不满意。当时大福晋有一对金手镯。于是我爷爷请了当时北京城一个姓郭的锔瓷匠,用大福晋的金手镯做锔子,把这个碗锔好了。

  后来在日本侵华时期,家里生活很困难。那时候家里变卖了很多的瓷器,但是这个碗始终没舍得卖。据说当时有人出2000块大洋,托人非要买不可,可我爷爷始终也没有卖。后来家里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爷爷就把那个金锔子解下来卖掉了。但是碗一直珍藏着。在“文革”当中,这个碗被父亲藏在了床底下。现在,这个碗一直保存着,一点儿瓷都不缺。

  除此之外,家里现在还存着一对慈禧当年戴过的耳环。据说这对耳环是新疆的白玉做的,是慈禧在十五六岁时候戴的。出嫁以后,她就把这对耳环,连同一对手镯给了隆裕。在我爷爷结婚的时候,隆裕就把这对耳环和手镯送给了我的奶奶,现在手镯已经没有了,但是耳环一直保存到现在。虽然多少有些残,但是这副耳环也是慈禧少年时期的一个见证吧。

  我们家还有当年慈禧衣服上镶嵌过的几块玉璧。这些玉璧有蝴蝶造型的还有花朵造型的,当年是嵌在慈禧少年时期穿过的一件衣服上的,她入宫以后就留在了家里。由于是慈禧的东西,所以家里就珍藏了起来。后来家里分家的时候,我爷爷就把这几块玉璧带到了我们家。可惜的是,“文革”时期赶上破四旧,这件衣服也跟许多瓷器一样埋掉了。1990年的时候,我和弟弟盖房把它挖了出来。衣服已经烂了,但玉还是好的,所以我就把这几块玉收藏了起来。

  这些事情最起码也表明了慈禧和娘家人的关系是比较亲的,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对娘家人非常苛刻。这一点从我们家的宅子的变迁就能看出来。我们家最早就是住在慈禧出生的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是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宅子。由于后来咸丰将新街口北二条的一处宅子赏给了我们家,所以就搬到新街口。当时那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王爷府,就是那个时候叶赫那拉家从西四搬出来了。后来到同治元年(1862年)的时候,家族的人开始多起来,慈禧的三个弟弟都在这个院子住。正赶上当时有个将军叫胜保,因为“拥兵纵寇”被责令自杀。可巧,胜保家有这么一处宅院,十几亩地,非常大的一个宅子。所以慈禧就把这个宅子赏给娘家了,我爷爷和隆裕太后就是出生在芳嘉园那个号称“桂公府”的院子里。

  隆裕太后出生在芳嘉园,也是从这里进宫的。有人说这里是“凤凰窝”,出了两只凤凰。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慈禧是出生在西四,也是从西四进宫的,所以“芳嘉园出了两代凤凰”的说法没有根据。  
 
 
二、玉米的故事 

  当年慈禧出逃的时候正是秋天,当逃到河北省怀来县的时候,天正下大雨。路也非常不好走,慈禧坐在马车里,经常被颠簸得磕到头,那种滋味难受极了。但当时赶车的人又是自己的弟弟,没办法发火,况且当时正在逃难的过程中,谁也免不了出点错。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开始起风了,道路更加难走,加上没吃什么东西大家都是饥寒交迫。走到一个村子旁边的时候,旁边的庄稼就快成熟了。于是当地老百姓把一种叫做“棒子”的东西煮熟,并且做了一些窝头送给慈禧。慈禧吃得非常香,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做的。当地人管这种东西就 
叫“棒子”,于是告诉慈禧这是“棒子”做的,窝头是“棒子”磨成面做的。慈禧就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叫这么一个难听的名字呢?当时慈禧把煮熟的“棒子”拿在手里,觉得“棒子”的粒儿真好看,一个个白的跟白玉一样,说就叫“玉米”吧。后来当地人才管“棒子”叫“玉米”。当然这就是一个传说,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三、扑克的故事 

  中国人都爱玩麻将,清朝的时候也是这样。当年我爷爷也是一个非常受宠的孩子,隆裕非常喜欢他,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也都会赏给他。有一次,我爷爷到宫里去见隆裕,当时宫里正流行一种扑克,据说是从西洋传来的。因为那时候大清朝只有人玩麻将,玩扑克的人很少。后来一些使节夫人看到慈禧经常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玩扑克。那种纸质的扑克由于昆明湖上经常有风,会被刮到水里去,就按照中国麻将的样子造了一幅扑克送给慈禧。后来慈禧看到隆裕非常喜欢这副扑克,所以又将这副扑克赏给了隆裕。

 
  我爷爷到宫里去的时候,正赶上隆裕和人正在玩扑克,他觉得非常好奇,于是就看大家是怎么玩的。隆裕看到爷爷也喜欢这新鲜玩意儿,非常高兴,让爷爷在旁边学,最后临走的时候,隆裕将这副扑克给了我爷爷,并告诉我爷爷:“这是老太后非常喜欢玩的东西,看到我喜欢就赐给我。现在你喜欢,我也把它送给你吧。”

  我爷爷非常兴奋,就带着这副扑克回家了。可回到家以后,家里却没有什么人会玩,所以爷爷最后也没有玩成,只好珍藏起来。到现在我们家还有这副扑克呢。这副扑克是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外面是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竹子,而里面则是象牙,雕刻得非常精美。  
 
 
四、颐和园工人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慈禧飞扬跋扈,不可理喻,但是我的同事却一直不这么看,并且对慈禧一直都很尊敬。在颐和园工作这么长时间,他也是第一个直接跟我说这些事情的人。

  这是流传在另一个家族里的故事。当时正是夏天,颐和园风景非常怡人。难得没下雨,又是一个清爽天,于是慈禧就乘坐轿子出去游玩,从颐和园的东堤往北走,边走边欣赏园内景色,并且时常讲一些小笑话。随行一帮人看到老太后心情好,也都挺高兴的。按照清朝宫 
廷的规矩:太后出游,路上是不能有人旁观的。但就在这个当口,前面路上有一个园林工人正在修剪花草,他根本没注意到慈禧一行人已经走过来,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当时就有点害怕。据说当时慈禧太后的轿子过来后,有人远远地看到了这个园林工人,于是就大喊一声“回避”。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园林工人没办法,只好顺着墙跪下了。他从来没看到过慈禧太后什么样子,按理已经喊了“回避”,他就应该低下头,但是他实在忍不住好奇心,于是在慈禧的轿子刚刚过去的时候,就偷偷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一个穿戴比较华贵的女人坐在轿子里,和身边的人有说有笑。这个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违背了规矩,心里就更害怕了。但他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就听到慈禧喊了一声:赏。接着就有随从过来给了他5两官银。他捧着这5两银子,非常高兴:老佛爷不仅没有惩罚他,还赏他银子,所以非常感激老太后。当时这个园林工人非常年轻,得到银子后,回到家就一直舍不得用,因为那是当朝太后赏给他的。所以,后来这银子就一直保存着。而这个园林工人就是我们现在颐和园一个绿化工人的爷爷。  
 
五、慈禧与画像 

  说起宫廷画像,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了。因为中国画的历史很悠久,所以肖像画也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其实只要是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都知道,那里藏有不少帝王后妃的肖像画。一些历史资料也显示,清代从康熙开始,来华的西洋传教士就有一些画师,曾经长期供奉于清廷的如意馆,例如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他们带来的是西洋画(即油画的技法),但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他们都改用了中国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材料作画。这些人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是肖像画,至今仍藏在故宫博物院,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我爷爷回忆说:“满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以后,紫禁城里差不多曾经居住过10个皇帝。在康熙、雍正、乾隆年代,在内廷的外国画师较多。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都较高,不少人被破例赏予职衔顶戴,饮食起居尽量照顾他们原有的生活习俗,给予妥善安排,十分优厚。但在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供奉于内廷的西洋画师逐渐减少了。而留下西洋画像的,也只有慈禧太后一人。”

  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家就拥有很多历代祖宗的画像,但是在“文革”时期都毁掉了。在我爷爷的记忆中,先后有两个西洋画师为慈禧画过肖像,第一个是著名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小姐,第二个是一位法国画家华士·胡博。其中卡尔为慈禧画像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当时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龄和容龄都在,后来的传说也很多。说起为慈禧画像来,这些故事都发生在20世纪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首先由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夫人,向慈禧推荐美国女画家卡尔进宫为太后画像。

  一些历史资料显示,卡尔精心绘制的慈禧第一张油画像,是准备送往美国圣路易赛会的陈列品,因此慈禧特别重视,亲自择定完工的日子。在这张画像完成之前的好几天,她不时来到卡尔画室,观其设色点睛,兴奋异常。慈禧还特邀外国在北京的驻使及参赞夫人,于1904年4月19日(即慈禧亲自择定的画像完工日)至西苑三海参观画像。这批洋夫人,为了讨好太后,无不称赞画像之神似,设色之美丽,笔画之细,慈禧听后更是乐不可支。根据史料记载:卡尔在颐和园及西苑三海一共为慈禧画了4幅像(其中一幅是作为模范用的小幅画像),居住时间共达八九个月之久,大大超过了原先的计划。这说明卡尔深得慈禧的欢心。慈禧经常赐给她珍馐美味和贵重物品,宫中都呼卡尔为柯姑娘。慈禧兴之所至还经常带卡尔去游园赏景。

  送往美国圣路易赛会陈列的慈禧画像,由清廷派皇族代表溥伦专程护送。在该画像送走之后,于4月下旬,卡尔随慈禧驾还颐和园居住。卡尔有这样的记述:“予于斯时,颇能多事工作,当时先所着手者,即为往‘赛’之太后画像之模范一小幅,太后欲自留此,以志纪念者也。继则将先所画就之太后写真二幅,细为修饰,故亦颇占时光。”1904年5月中,待其余3幅油画像全部告成之日,慈禧又遍请驻京外国使节夫人,在颐和园举行游园赏画会,自我陶醉一番。  
 
 
六、慈禧与汽车的故事 

  前一段时间,在江西有一场展览,看到其中一辆车特别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围着观看。据说这就是慈禧生前所坐过的汽车。有人说一辆老式汽车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越老越能使人勾起想像,越老越具有非凡的价值,越老越难于觅到她神秘而古典的身影。这话很有道理。

  这辆清末的“老佛爷”的专车,被人称为“老佛爷”车。没有任何疑问,这辆车在世界上都属于较早的车型,车的外型很类似马车。因为这辆车,慈禧成了皇城第一位有车族。这就又牵扯到袁世凯这个恶人了。

  当年,袁世凯特别会逢迎拍马。为了取得慈禧的信任,他不惜花费重金。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了一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汽车买来以后,袁世凯就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慈禧还是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所以欣然收下。

  爷爷回忆说:“为了让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新汽车,慈禧当时请了很多人来看这件新鲜玩意。”根据隆裕对我爷爷说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司机名叫孙富龄,北京大兴县哈德门人。当时他在北京为皇家贵族赶马拉车,由于年轻机灵,随机应变,于是得到了老太后的赏识。由于那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慈禧下令招纳,共有11人应试,孙富龄捷足先登,很快学会了开车。自此,一有时间,慈禧便在皇宫中坐着汽车兜风为乐。几天下来,李莲英告诉慈禧:开车的是个奴才,整天坐在太后前面,有失体统,于是他便命令司机:跪着开车。但是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很容易出危险,又不能告诉慈禧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司机非常为难。

  一天,慈禧坐汽车的时候,发现汽车开得很慢,就认为孙富龄不好好开车,所以就追问为什么开这么慢,孙富龄不敢说是因为李莲英吩咐自己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为了安全才开这么慢,所以他只得告诉慈禧:这车有点坏了,所以不能开快。慈禧一听非常不高兴,但是没办法,最后也渐渐失去了坐汽车的兴致。后来,这辆汽车就闲置在颐和园内。孙富龄害怕日后露馅,因为欺骗太后可是死罪,于是携家带口连夜逃出北京避祸。  
 
七、慈禧和李莲英的求证 

  在很多传说和野史里面,慈禧都被描绘成一个贪婪、自私而淫荡的女人。之前帮助慈禧画像的那个美国的卡尔小姐,在宫里不但没有好好安分守己,更是胡说八道一大堆。她说慈禧是一个和李莲英一个浴盆洗澡的怪物,而且光绪皇帝也明摆着要和这个外国女人有一腿,因为他总是试图去亲吻这个外国来的洋女人。这样的书籍到了社会上,当然会让那对以前根本不了解的人产生误解。对此,我爷爷非常愤怒,说这个美国女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后来我看到过慈禧身边侍女说的一些话,也求证了家里的长辈,这才清楚:虽然说旗人的女子是天足,但是也和汉人一样,对于脚也要隐蔽的。洗脚、换袜子都不能让外人看见。当媳妇的都是关上屋门,睡觉前洗脚,儿子年岁大了,妈妈洗脚,也不能让儿子看见,更不用说光着脚走出闺门了。爷爷也曾经听隆裕说过这样的话:很多人都胡说八道,说老太后和李莲英怎么怎么,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老太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养,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对于一些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向来不许太监沾手。有人瞎编,说老太后腿疼,把脚放在椅子上,伸着腿让李莲英给按摩,这纯粹是胡说。再说,宫里戒备森严,老太后身边随时有宫女陪伴,如果有这样的事情,老太后也早就羞臊死了。老太后从年轻开始守寡,年轻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事,何况年老了呢?

  听完爷爷描述隆裕当初说的话,我心里感到很塌实。毕竟事关自己长辈的声誉问题,所以我对这些很在意。如果卡尔小姐描述的事情是由在慈禧身边伺候的人说出来的,即便是隆裕这么说,我都有可能相信,而来自美国的卡尔小姐作为当时宫里的一个客人,不仅没有机会在慈禧身边伺候,也没有资格随便走动,怎么会传出慈禧和太监一起洗澡的说法呢?她说慈禧和李莲英在一个澡盆洗澡,很显然是胡说八道。因为在慈禧洗澡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场的,即便卡尔小姐作为宫里的贵客,那个年代的妇女洗澡,也不可能让人围观。除非是卡尔小姐亲自伺候慈禧太后洗澡,她才能真正看到慈禧是怎么样洗澡的。但是如果卡尔小姐在场的话,慈禧又怎么能开放到和太监在一个盆子洗澡而被人围观呢?很显然,说谎的是那个卡尔。她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胡编乱造而已。

  一位在慈禧身边伺候过的宫女也就慈禧洗澡的问题回答过一些人。她说:伺候老太后洗澡和洗脚,专有四个贴身的丫头。洗脚两个,洗澡是四个。平常她们也干点零活,但专职是沐浴。这些丫头也是经过训练的。怎样用毛巾热敷膝盖啊,怎样搓脚心的涌泉穴啊,有一套专门的技术。洗脚时,老太后往椅子上一歪,嘴里不停地与底下人说闲话,享受着洗脚人的搓揉,这是她老人家最松散舒适的时候,宫女常常在这个时间里得到意想不到的赏赐。脚洗完后,如果需要剪脚指甲,两个洗脚的宫女中一个点起手提式羊角灯来,单腿跪下,手持着灯,另一个也单腿跪下,把老太后的脚抱在怀里细心地剪。这之前还要有个“请剪子”的过程。在老太后的屋子里有严格的规定,不许摸刀子、剪子。如果需要用,必须要事先请示。伺候洗脚的宫女向内寝的人轻轻说句“请剪子”。侍寝的转禀老太后,老太后说:用吧,还在原地方。这时侍寝的才敢拿出剪子来交给洗脚的宫女。完毕后,洗脚的宫女请跪安退出,这才完事。差不多天天如此。那么既然有这么多宫女伺候慈禧洗澡,慈禧又怎么能开放到和一个太监一起洗澡呢?况且作为太监来说,因为自身的问题,他又怎么能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外人眼里呢?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个宫女说起慈禧洗澡的事情来,也说这和时令有密切关系。如果天热,洗得勤点,夏天差不多要天天洗,冬天隔两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宫里白天没有洗澡的。洗澡的时间,一般在传晚膳后一个多小时,在宫门上锁以前。因为需要太监抬澡盆、担水,连洗澡用的毛巾、香皂、爽身香水都由太监捧两个托盘进来。太监把东西放下就走开,不许在寝宫逗留。司沐的四个宫女全部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连辫根、辫穗全一样。由掌事儿领着向上请跪安,这叫“告进”。算是当差开始。在老太后屋里当差,不管干多脏的活,头上脚下都要打扮得很利落,所以这四个宫女,也是新鞋新袜。太监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托盘由宫女接过来,屋里铺好油布,抬进澡盆注入温水,然后请老太后宽衣。这个时候,除非伺候慈禧洗澡的人,别的人是根本没办法进入的。这就又说明一个问题,即便是慈禧身边最亲的人,要看到慈禧洗澡,也是万万不能的,更别说一个太监了。所以由此推断,来自美国的画家卡尔小姐确实是一个大话精,是一个编造故事的高手。

  因为我后来特别注意关于慈禧的报道,所以也看到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后来看到在慈禧身边曾经伺候过慈禧的宫女荣儿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证明慈禧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民国以来,有好多的人问我,说李莲英值夜,听到老太后在屋里咳嗽,他怕惊动老太后,就跪着爬进了寝宫,给老太后倒碗水喝,使得老太后很感动。那么说老太后不就成了孤寡户了吗?没人答理没人瞧,夜里咳嗽,连碗水全喝不上,那还称什么皇家太后呢?这些胡讲乱吣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还有人问我,说慈禧太后爱听杨小楼的戏,主要是喜欢杨小楼的武功,让太监把他装进食盒里,抬到寝宫里去。这更是没影的事。老太后、皇后好比两只凤凰,我们宫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围着凤凰转,最少也有十几只麻雀在后边跟着。这是制度、是规矩,抬进一个大活人来,往哪里放啊!这都是哪儿的事!我还不知道对我们宫女会瞎编些什么呢?所以我除去对诚心诚意想知道点宫廷故事的人以外,我闭口不讲宫里的事。”  
 
七、慈禧和李莲英的求证 

  在很多传说和野史里面,慈禧都被描绘成一个贪婪、自私而淫荡的女人。之前帮助慈禧画像的那个美国的卡尔小姐,在宫里不但没有好好安分守己,更是胡说八道一大堆。她说慈禧是一个和李莲英一个浴盆洗澡的怪物,而且光绪皇帝也明摆着要和这个外国女人有一腿,因为他总是试图去亲吻这个外国来的洋女人。这样的书籍到了社会上,当然会让那对以前根本不了解的人产生误解。对此,我爷爷非常愤怒,说这个美国女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后来我看到过慈禧身边侍女说的一些话,也求证了家里的长辈,这才清楚:虽然说旗人的女子是天足,但是也和汉人一样,对于脚也要隐蔽的。洗脚、换袜子都不能让外人看见。当媳妇的都是关上屋门,睡觉前洗脚,儿子年岁大了,妈妈洗脚,也不能让儿子看见,更不用说光着脚走出闺门了。爷爷也曾经听隆裕说过这样的话:很多人都胡说八道,说老太后和李莲英怎么怎么,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老太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养,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对于一些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向来不许太监沾手。有人瞎编,说老太后腿疼,把脚放在椅子上,伸着腿让李莲英给按摩,这纯粹是胡说。再说,宫里戒备森严,老太后身边随时有宫女陪伴,如果有这样的事情,老太后也早就羞臊死了。老太后从年轻开始守寡,年轻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事,何况年老了呢?

  听完爷爷描述隆裕当初说的话,我心里感到很塌实。毕竟事关自己长辈的声誉问题,所以我对这些很在意。如果卡尔小姐描述的事情是由在慈禧身边伺候的人说出来的,即便是隆裕这么说,我都有可能相信,而来自美国的卡尔小姐作为当时宫里的一个客人,不仅没有机会在慈禧身边伺候,也没有资格随便走动,怎么会传出慈禧和太监一起洗澡的说法呢?她说慈禧和李莲英在一个澡盆洗澡,很显然是胡说八道。因为在慈禧洗澡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场的,即便卡尔小姐作为宫里的贵客,那个年代的妇女洗澡,也不可能让人围观。除非是卡尔小姐亲自伺候慈禧太后洗澡,她才能真正看到慈禧是怎么样洗澡的。但是如果卡尔小姐在场的话,慈禧又怎么能开放到和太监在一个盆子洗澡而被人围观呢?很显然,说谎的是那个卡尔。她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胡编乱造而已。

  一位在慈禧身边伺候过的宫女也就慈禧洗澡的问题回答过一些人。她说:伺候老太后洗澡和洗脚,专有四个贴身的丫头。洗脚两个,洗澡是四个。平常她们也干点零活,但专职是沐浴。这些丫头也是经过训练的。怎样用毛巾热敷膝盖啊,怎样搓脚心的涌泉穴啊,有一套专门的技术。洗脚时,老太后往椅子上一歪,嘴里不停地与底下人说闲话,享受着洗脚人的搓揉,这是她老人家最松散舒适的时候,宫女常常在这个时间里得到意想不到的赏赐。脚洗完后,如果需要剪脚指甲,两个洗脚的宫女中一个点起手提式羊角灯来,单腿跪下,手持着灯,另一个也单腿跪下,把老太后的脚抱在怀里细心地剪。这之前还要有个“请剪子”的过程。在老太后的屋子里有严格的规定,不许摸刀子、剪子。如果需要用,必须要事先请示。伺候洗脚的宫女向内寝的人轻轻说句“请剪子”。侍寝的转禀老太后,老太后说:用吧,还在原地方。这时侍寝的才敢拿出剪子来交给洗脚的宫女。完毕后,洗脚的宫女请跪安退出,这才完事。差不多天天如此。那么既然有这么多宫女伺候慈禧洗澡,慈禧又怎么能开放到和一个太监一起洗澡呢?况且作为太监来说,因为自身的问题,他又怎么能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外人眼里呢?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个宫女说起慈禧洗澡的事情来,也说这和时令有密切关系。如果天热,洗得勤点,夏天差不多要天天洗,冬天隔两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宫里白天没有洗澡的。洗澡的时间,一般在传晚膳后一个多小时,在宫门上锁以前。因为需要太监抬澡盆、担水,连洗澡用的毛巾、香皂、爽身香水都由太监捧两个托盘进来。太监把东西放下就走开,不许在寝宫逗留。司沐的四个宫女全部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连辫根、辫穗全一样。由掌事儿领着向上请跪安,这叫“告进”。算是当差开始。在老太后屋里当差,不管干多脏的活,头上脚下都要打扮得很利落,所以这四个宫女,也是新鞋新袜。太监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托盘由宫女接过来,屋里铺好油布,抬进澡盆注入温水,然后请老太后宽衣。这个时候,除非伺候慈禧洗澡的人,别的人是根本没办法进入的。这就又说明一个问题,即便是慈禧身边最亲的人,要看到慈禧洗澡,也是万万不能的,更别说一个太监了。所以由此推断,来自美国的画家卡尔小姐确实是一个大话精,是一个编造故事的高手。

  因为我后来特别注意关于慈禧的报道,所以也看到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后来看到在慈禧身边曾经伺候过慈禧的宫女荣儿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证明慈禧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民国以来,有好多的人问我,说李莲英值夜,听到老太后在屋里咳嗽,他怕惊动老太后,就跪着爬进了寝宫,给老太后倒碗水喝,使得老太后很感动。那么说老太后不就成了孤寡户了吗?没人答理没人瞧,夜里咳嗽,连碗水全喝不上,那还称什么皇家太后呢?这些胡讲乱吣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还有人问我,说慈禧太后爱听杨小楼的戏,主要是喜欢杨小楼的武功,让太监把他装进食盒里,抬到寝宫里去。这更是没影的事。老太后、皇后好比两只凤凰,我们宫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围着凤凰转,最少也有十几只麻雀在后边跟着。这是制度、是规矩,抬进一个大活人来,往哪里放啊!这都是哪儿的事!我还不知道对我们宫女会瞎编些什么呢?所以我除去对诚心诚意想知道点宫廷故事的人以外,我闭口不讲宫里的事。”  
 
 
九、慈禧陵墓被盗(1) 

  很多人都知道,慈禧死后,葬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但是这么一块皇家的风水宝地,谁也不能想像,当子孙们眼巴巴地守着祖坟准备过日子时,竟然遭到了祖坟被挖掘的事件。这对于慈禧的子孙们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

  爷爷去世之前一直都记得慈禧墓被盗的事情,当时社会上反应非常强烈。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文章是这样记述的:这件盗陵案的主谋是冯玉祥的旧部孙殿英。当年,孙殿英授意他 
手下两个师长谭温江、柴云升查勘策划,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十七日上午由工兵营带头动手爆破的。事后清室后裔虽然一再请求缉凶,可是消息有如石沉大海,始终没有踪迹可寻。到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这件事情在当时的警察和宪兵队的跟踪和加紧追查之下,虽然主犯逃跑了,但是也终于抓获了两名人犯:一个姓纪,一个姓王,两人都是谭温江的部下亲信,而且都参加了盗窃陵墓工作,属于主要人员。而这个案件也交给了当时的武汉绥靖主任公署审讯。

  后来在查阅资料时,我也看到了当时的法官戴少仑的回忆。回忆里说:“孙殿英认为康熙、乾隆和慈禧陵墓的殉葬宝物一定非常多,而且又都葬在东陵,是自己的领地,所以决定先从东陵下手。可是进入地宫的墓道石门,非常严紧,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法子能够打开,而且石门杼轴是嵌在石壁里面的,一切盗墓工具都毫无所用,所以最后只好用爆破手段炸药来轰炸了。一霎时石块乱飞,烟雾升腾,用了一两百斤炸药,也不过只炸开一个仅可通人的洞穴。当时大家只好摸索着,蛇行前进。从这个洞穴过去,迎面是一条三十多级汉白玉台阶的墓道,里面的气氛非常凄凉、森然可怖。所以后来人们就用电筒照射。但是前方又是一座铁门,用炸药再次炸开铁门,一阵惨惨阴风就从门里吹了出来。走了不多远就是一个宽敞的所在,一字排列着八口棺木,里面不少珠宝首饰,可是都不是什么稀世之珍,衣着方面固然也都锦衣璀璨,至于气势排场不像有慈禧太后的遗体在内。于是大家在这个地方东打打,西敲敲,终于发现正中的玉石屏风响声与别的地方有点不一样。人们非常高兴,因为石屏后面果然有一座暗门,通过暗门是一座寝宫。殿内非常宽敞辉煌,正中停放一具巨型葫芦头(满式棺木前方都有一木制葫芦头)朱红亮漆金棺,比一般棺材要高大两倍有余。大家一看这种殿堂严丽的势派,一致认定是慈禧的棺材。

  而后来看到当时孙殿英旧部的供词里是这样描述的:“梓盖一掀,顿觉异香馥郁,飞光闪烁,只见一老妇在棺中仰卧,渊雅温润,体态安详,仿佛酣睡一般。身上盖着星编珠聚八仙过海锦衾,稍一撬弄,衾套就粉碎成灰。整个尸体埋在玉果璇珠琳琅莹之中,霞光流碧,冷焰袭人。慈禧口中含有鸽蛋大小椭圆形夜明珠一颗,金芒四射,宝光辉煌。匪众有识货的伸手就拿,谁知腮颊看虽完整,实际早已腐朽,稍一着力,立刻滑落嗓子里头,在你抢我夺一阵撕掳之下,慈禧终于颈项挨了一刀,那颗稀世瑰宝的夜明珠,也不知哪位快手将军揣进私囊了。这次盗陵所得殉葬珠宝,除了珠翠钻石珍玩外,最名贵的是一座白玉雕琢的九级玲珑宝塔,另外一件就是名闻中外那只黑子红瓤绿皮的翡翠西瓜,望之鲜美,色可逼真。大家洗劫搜索,为了囊括垫棺材底的珍宝,甚至不惜把慈禧遗体抬出棺外,放在梓盖上面(后来有见过的人说慈禧的脸上和全身都发酵了,长着一寸多长的白毛。当时的地宫里面阴湿郁闷,又是夏天,尸体就这样晾了将近五十天,有这种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后来,大家带进地宫的容器实在装不下了,才陆续退出。” 由此可见,这些人是多么可恶。谁家的老祖宗遭受这样的罪,子孙们都是非常难过的,因此对于这些话,我记得非常清楚。

  其实直到今天,说起慈禧百年以后的这件事情,总还是有点辛酸。还有什么比挖掘人的祖坟更缺德的事情呢?但是没有办法,历史走到这一步。作为后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没有什么能够补救的措施。

  慈禧的陵墓被盗这件事情,我爷爷是非常清楚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的1909年11月15日,慈禧葬入河北省遵化县的东陵。而仅仅过了不到20年,她的墓地就被当时以孙殿英为首的强盗洗劫。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爷爷也曾经偷着去那里看过一回,但是没有能够进去,只好悻悻地回来了。据说当时政府下令捉拿盗墓贼的时候,形势非常紧张。后来,爷爷直到去世的时候,也没有能再次成行。

  到了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对外开放。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于是纷纷过去观看。人们非常吃惊地看到两道石门敞开着,从石棺床上见到一具完整的内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椁被扔在墓室的西北角,整个墓室一片狼籍,与人们想像当中的豪华奢侈完全不沾边。

  1980年的时候,我已经从当时的知青点返回城里工作,趁着休假的时间,我和父亲作为一个旅游者也去看过一回。当时整个墓室已经整理得比较整洁,据说这是1928年慈禧墓被盗后,溥仪派载泽等人匆忙清理重殓的。而到了1984年元月,内棺才再次被专家打开,确认棺内上身包裹黄绸、下体裤子上绣满“寿”字、右脚穿白绫袜、左脚赤裸的完整尸骨,就是慈禧。这个消息被当时的媒体公布以后,我又去了一回。  
 
 
九、慈禧陵墓被盗(2) 

  这次,我看到内棺已经被放进整修后的外椁。楠木棺椁的华丽程度可以看出来了,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有人说正是她的陵墓如此骄奢,从而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大难”。

  关于慈禧的陵墓豪华到什么程度,一些史料也有记载:据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的这天,18岁的同治前往定陵,为咸丰皇帝行了敷士礼和大飨礼后,来到附近的平顶山和菩陀山看风水。十五日,将平顶山改名“普祥峪”,定为慈安的墓葬所在地;菩陀山改名为“普陀峪”,定为慈禧的墓葬所在地。两个陵都于当年的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6年。史料记载:耗银共达500多万两。

  据说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东陵守护大臣为了讨好慈禧,上奏朝廷说慈禧陵因连年雨水,多有糟朽,急需修整。慈禧命亲信庆亲王和兵部尚书荣禄为承办大臣。结果,陵内建筑无一不修,大殿和东西配殿都从原来的揭瓦维修改为拆后重建。

  而这次大修则工程浩大,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时候,已经拨款150万两,以后的款项更是一个谜。中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修建工程一度停顿。等到慈禧从西安回京后,她也来到工地亲自检查。1908年10月18日,工程在历时13年重修后终于完工(巧的是4天后慈禧去世)。

  整个慈禧陵墓花了这么多钱,究竟豪华到什么程度,后人是没有办法想像的。而慈禧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根据后来李莲英的回忆: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1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还有玉石骏马8尊,玉石18罗汉,共计七百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整棺的奇珍异宝,聚起的自然是巨祸。她闭上眼仅20年,一位巧取豪夺横抢暴掘的大盗,将黑手伸向了她,并将她毁棺抛尸。  
 
十、李莲英的故事(1) 

  说起慈禧,很多人都会想到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李莲英。这个清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太监原来是河间府的一个皮匠,生性好赌,在赌场把自己一点辛辛苦苦的积蓄输得一干二净,急怒之下,就引刀自宫了。这是一些史料里面记载的。而真正的李莲英什么样?我爷爷也曾经对我说过。

  据爷爷说,当时河间府净身的人到宫里当差的很多,于是就有好心人给了他良方秘药止 
痛止血生肌,终于把他救活。等到身子复元以后,李莲英剩下的路也只有一条了:当太监。于是经人引领就直接投奔首领太监郭吉祥了。经过验明证身以后,就派在御花园钦安殿照应香火。钦安殿供的是真武大帝,每逢初一和十五慈禧都来拈香祈福。但是很奇怪,自从李莲英派在钦安殿当差以来,佛前锦伞、绛节、宝盖、珠幢,以及一些祭神用的器具,总是收拾得纤尘不染、光致整洁。慈禧非常喜欢他的勤快心细,不久就调到内宫伺候御前起居了。就这样,李莲英几乎是一夜升天,得到了别人享受不到的待遇。

  在李莲英来宫内之前,慈禧每天早上的洗漱,都是专管梳头的太监沈二顺服侍的。这个沈二顺在宫里时常装傻充愣,所以慈禧给他起个诨名叫他“傻老”。但是因为他伺候得还好,所以慈禧对他也非常好。可是没过多久,沈二顺忽然腿上闹流火,不能上殿当差,换了几个梳头太监,不是把发根松紧扎得不合适,就是独有一撮发根滋在外头。慈禧非常不满意。

  于是有人怂恿李莲英试一试。李莲英可是有心人,知道慈禧的头发非常硬,很难顺溜,于是事先准备好一小盒发胶,用小刷子三抿两抿就把慈禧后颈上那撮特别硬的头发拢得伏伏贴贴。这一下就让慈禧对他特别放心,不久升为首领,担任慈禧的梳头太监了。

  李莲英虽然日渐走红,成为慈禧跟前言听计从的大红人,可是他遇事依然谨小慎微,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过错,惹慈禧不高兴,他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在慈禧左右人人对他都有好感。

  但是后来事情就不一样了。随着慈禧对李莲英越来越宠信,李莲英也就越来越嚣张。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正好21岁举行大婚,表面上是慈禧撤帘归政,其实一切军国大计,光绪依旧是按照慈禧的命令执行。大权还暗中掌握在慈禧手里。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慈禧赶上六十大寿。于是光绪率领文武官员,约定了一个时间演习庆祝仪式。但是原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文武百官也花衣顶戴地在仁寿宫聚齐了,只等着李莲英。可是左等右等直到午后,李莲英才姗姗而来,王公大臣一个个饥肠辘辘,足足等了三个时辰。这时李莲英不但没有任何一点羞愧,而且一点道歉的意思都没有。这时光绪脸上就挂不住了,因为文武百官都非常气愤。于是传旨把李莲英打了四十大板,李莲英就怀恨在心。

  但是后来有这么一件事情,爷爷记得比较清楚:庚子之乱,慈禧和光绪逃难到西安,途经保定。祸乱当前,也增加了李莲英不少警惕。保定的地方官员仓皇接驾,除了给慈禧准备了寝所外,其余的仅给李莲英收拾了一个下处,有被有褥,而对光绪却没有认真收拾准备。当天夜里非常冷,光绪就蜷卧在一铺冰凉的土炕上,久久不能入睡。这个时候,恰巧李莲英起身小解,见到光绪这种狼狈情形,于是心思一转,立刻进屋跪在光绪面前说:让皇上这样吃苦,都是奴才疏忽,伺候不周,只是现在夜已经深了,没有办法筹办,所以请皇上迁就委屈,暂用奴才的铺盖吧!结果他把床铺让给光绪,自己真在墙角蹲到天亮。事后光绪时常提起这件事情,认为李莲英确实是非常忠心!

  有人说李莲英躯干修伟,是因为操刀自宫非常彻底。但是李莲英这一举动,虽然有好药挽回了一条命,可是却落下脸色苍白的毛病。刚过中年就已经皱纹满脸形同老妪,尤其喉音尖锐异常刺耳。有些对内廷情形不了解的人愣说李莲英与慈禧有私,说李莲英的住所靠近慈禧寝宫。而清宫规矩是:皇子过了12岁就要分宫而居,而各宫宫门之内都归嬷嬷宫娥上夜,内监人等只能在宫外听候差遣,很难越雷池一步。李莲英的住所在北四所,距离慈禧寝宫,步行至少需要二十分钟才能走到。那种匪夷所思的传闻,实在是不能相信。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爷爷在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对我们说的:当时宫里的习俗是新年的正月初二祭财神(江南一带是正月初五祭财神),祭财神要吃煮饽饽(即水饺,满洲人叫饽饽),饽饽里要包一种特制实心的小金元宝,比花生米还要小。本来应当包一只财神饺子大家来吃碰碰财气,可是大家怕老佛爷吃不着不高兴,所以一包就是四只,每年这四只财神饺子,都是老佛爷一个人吃出来。有一年吃财神饺子,是隆裕主持,老佛爷吃来吃去,只吃出三只财神饺子,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无巧不巧那只财神饺子偏让隆裕自己吃了出来。大家也正急得手足无措,还是李莲英灵机一动,立刻走到皇后跟前偷偷把小元宝拿过来,乘人不备塞在新煮好的饺子里,请老佛爷再吃几只新煮的饽饽。哪知,慈禧一吃这几个饺子,马上就吃出了最后这个金元宝,自然僵局就解开了。事后,隆裕也感念李莲英解围有功,给了不少赏赐。后来隆裕成为太后的时候,虽然有人在隆裕面前说了很多李莲英的坏话,说光绪猝死的凶手就是李莲英。这样虽然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可是他终于得保首领终老田园。  
 
 
十、李莲英的故事(2) 

  据说当年慈禧办完丧事,李莲英认为靠山已倒,所以就急风转舵告退离宫。他在当时的东皇城根附近购买了一所宅院,虽然没有小德张在永康胡同的私宅那么豪华,但是也是穿廊圆拱,雕梁粉壁。到了晚年,李莲英过继了两个侄子作为嗣子。而东华门著名的叫做东兴楼的饭馆,他也占了三分之二的股权。

  据说后来宣统大婚,也就是在出宫之前,为了缩减开支,撤掉了御膳房,改由东兴楼包 
饭。而李莲英为了感念故主的情意,包办的伙食仅算成本,并且有时还到东兴楼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的行为发生。李莲英的晚年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到了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春天,李莲英忽然得了急性肺炎,最后也就死在这个病上,后来,他的家人将他葬在海淀恩济庄。李莲英死后,两个败家的过继儿子,一个赛一个的狂嫖滥赌,将他一生聚敛而来的财产变卖得一干二净。最后,这两位在抗战期间贫病交迫,先后死在街头。一代当权太监的“声威”,也就从此烟消雾散了。  
 
 
十一、满族开元的传说(1) 

  说起清朝,或者说满族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记载了。我们家的家谱上也是这样。满族是1636年定名的,之前是女真。后来努尔哈赤创造了老满文,从此女真才有了文字。女真族之前是没有文字的,是奴隶社会。汉族人是有自己的文化的,但是满族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积累。

 
  说起满族史,一开篇就是一个传说。根据《清太祖实录》的记载:满族的祖先发源于长白山。这座山,高二百余里,绵延数千余里。山上树木气势雄观,吸取了天然的灵气。山上面,有一个潭叫做闼门,周围有八十里。非常广博,而鸭绿、混同、爱滹三个江的水都出自这里。鸭绿江从山的西南侧流入辽东的海;混同江从山的北面流入海;爱滹江从山的东侧流入海里。三个江里面都孕育着奇珍异宝,那里产的珠玑珍贝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因为长白山的风劲道大,并且非常寒冷,所以一些珍贵的树木和一些灵药根据气候在这里生长。夏日的时候,山上的野兽都栖息在里面。在山的东面,有一座布库里山,山下有一个天池,叫布尔里湖。

  满族世代相传有三个仙女的故事。大的叫恩古伦,中间的一个叫正古伦,而最小的仙女叫做佛库伦。有一天她们三个在布尔里湖洗澡,洗完澡的时候,有一个仙鹤嘴里衔着一颗仙果放在最小的仙女衣服上,最小的仙女非常喜欢这颗仙果,不忍心将它扔在地上,于是就含入口中,刚要穿衣服,仙果就掉进了肚子里,于是有了身孕。于是她就对二姐说:我已经怀孕了,不能回到天庭,怎么办?她的二姐说:我们是神仙,没有其他的办法。这是天让你怀孕,也只好这样了。说完话,二位姐姐就走了。

  最小的仙女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体态相貌都非常奇异。等到他长大了,他的母亲告诉他是因为自己吃掉了仙果才生下的他。于是对他说:你以后应该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字叫做布库里雍顺。你生下来就应该平定战乱,然后应该治理好这个国家。你顺着河走过去,就是你的领地。当雍顺乘着小船到了自己的领地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回到了天庭。

  于是他登上岸,用柳枝和蒿草编成一把椅子,并坐了上去。这个时候,他的领地上有三个大姓为争夺首领的地位,每天打仗,互相残杀。这个混乱的局面非常需要有人去平息。而正赶上有一个到河边打水的人见到了雍顺,他觉得雍顺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于是回去对周围人说:你们都别争了,我到河边去打水,看见一个男子,面貌非常迥异,不是一般人。老天让他生下来,一定不是凡人。于是大家一起到河边去看雍顺,都觉得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于是问他从哪里来,雍顺说:我是仙女佛库伦的儿子,姓爱新觉罗氏,名字叫做布库里雍顺。我生下来的任务就是平定你们的祸乱的。于是大家非常吃惊:这是天生的圣人,不能让他白来一趟。于是大家把他迎回家里。三个姓氏的头领商量说:我们别争了,这个人天生就应该是国王,应该把那个叫做百里的女孩许配给他做妻子。于是大家商量好了,把百里许配给他做妻子,称他为贝勒。这样,世界才太平下来。于是布库里雍顺在长白山的东边,一个叫做俄漠惠的平原上建立了俄朵里城,国号满洲。这就是满族的起源。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还有一个说法是《女真族族源传说》中叙述的。远古的时候,长白山一带荒无人烟,只有一个小阿哥,每日在长白山的天池以捕鱼为生。一天,他正在抓鱼,从五色彩云中飞下来九个仙女到天池洗澡。其中的九仙女游到了小阿哥跟前;其它八个仙女见有凡人就一齐飞走,只有最小的仙女走不了。由于天界有个规定,第一次遇到的凡人如果是男的,就要和他结婚。天神曾派天兵天将来抓九仙女,但是她被天池中的黑龙搭救了。后来小阿哥与最小的仙女结婚了,并且生了子孙,号称女真族。女真的意思:女就是天女;真就是真龙。后来,女真的后裔满族,也一直把长白山尊崇为圣山。

  其实,这段传说几乎每个满族人都清楚。最早满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从仙女的传说到通古斯,一下就跨越到了努尔哈赤、金台石时代。满族人以西为上,比如祖宗牌位,满族人都是供奉在西侧,而汉族人就不一样了,都是供奉在东边,以东为大。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信物,以山为神,以水为神,以树为神、以老鹰为神。尤其以祖宗为神。所以满族人一般是长辈住在西屋,祖宗像也供奉在西屋。而汉人多信佛教,佛教信精神。汉族人以西为佛祖,而满族人以西为上宾。

  家谱是在努尔哈赤时期才有的。前面可以推到六代,第七代就没有了。以前满族没有文字的时候,家谱的记录方式是用子孙绳记录的。一般用黄色、红色和蓝色搓成的绳子。这个绳子很长,越长表示等级越高,最长的能达到三丈三,最短的也有九尺长。这些绳子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了男孩,就绑上一个小弓箭,生女孩就绑一个猪拐或者羊拐,满族叫做嘎拉哈。就是猪和羊腿上关节的骨头。所以说在满族没有文字之前,就是这么记录的。如果家里娶了儿媳妇,也在子孙绳上拴一个嘎拉哈,有了文字之后,这种方式就不怎么用了,但是很多家里都保存着这根子孙绳。我小的时候,跟我的姐姐他们经常玩这个拐,也就是嘎拉哈。因为子孙绳后来不用了,被子孙们拿出来玩。满族很多家谱都是从宋末明初的时候追忆起来的。  
 
 
十一、满族开元的传说(2) 

  至于说到满族的修谱,则很讲究,必须选在“龙年”的阴历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叫“龙凤日”,其他的日子则是不可以的。满族的家谱从来不给外人看,秘而不宣。修谱的时候,还要举行隆重的萨满仪式,以使子孙后代不断发展壮大,光宗耀祖。所以续谱前,族长一定要带领全族的老少跪拜先祖。家谱和祖宗的画像通常也只能由族长一人收藏,其他家族成员可以在每年的除夕之夜拜祖时瞻仰一番。  
 

一、关于慈禧名和号的来历(1) 

  大家都知道慈禧小时候叫做玉兰,而我们家族里,管慈禧叫做杏儿。在后来慈禧入宫的时候,她又有了其他的名号。所以慈禧一生中,有很多的名和号,而在清朝的官书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的字句,既不像头衔,又不是诗句,读起来颇为艰涩,这正是慈禧太后生前所得的徽号和尊号。

  关于这个官书中的称谓,我也特地查了一些资料。后来在故宫博物院,我看到一则关于 
这个称谓的准确说法。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一般每次加两字。死后用生前的徽号再加上几个字成为这个人的徽号。后代的皇帝也可以再加上若干字。

  清代宫廷为太后上徽号的时候,一般都有比较隆重的仪式:如先期敕所司备仪物,制册、宝,遣官祗告天地及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上徽号的前一天,先进奏书。这一天,皇帝亲自到中和殿批阅陈放在那里的上徽号的奏书。看过以后,先由大学士捧着奏书到太后的宫里,而接下来是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奏书。

  一般这个时候,宣读官要读奏书。读完后,在鼓乐齐奏当中,皇帝要给太后行三跪九拜礼。正式上徽号的日子,皇帝先到太和殿检查陈放在那里的册、宝,然后由文武二品以上的官员陪同着到太后住所,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册和宝。而皇帝和大臣仍然在鼓乐声中行三跪九拜礼,行完礼后退出来。接下来皇后再率领妃嫔、公主、福晋等到太后的住所行庆贺礼。

  我看到过关于慈禧徽号的有关正史记载,慈禧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时年27岁。这一天,咸丰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

  此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两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  
 
 
一、关于慈禧名和号的来历(1) 

  大家都知道慈禧小时候叫做玉兰,而我们家族里,管慈禧叫做杏儿。在后来慈禧入宫的时候,她又有了其他的名号。所以慈禧一生中,有很多的名和号,而在清朝的官书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的字句,既不像头衔,又不是诗句,读起来颇为艰涩,这正是慈禧太后生前所得的徽号和尊号。

  关于这个官书中的称谓,我也特地查了一些资料。后来在故宫博物院,我看到一则关于 
这个称谓的准确说法。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一般每次加两字。死后用生前的徽号再加上几个字成为这个人的徽号。后代的皇帝也可以再加上若干字。

  清代宫廷为太后上徽号的时候,一般都有比较隆重的仪式:如先期敕所司备仪物,制册、宝,遣官祗告天地及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上徽号的前一天,先进奏书。这一天,皇帝亲自到中和殿批阅陈放在那里的上徽号的奏书。看过以后,先由大学士捧着奏书到太后的宫里,而接下来是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奏书。

  一般这个时候,宣读官要读奏书。读完后,在鼓乐齐奏当中,皇帝要给太后行三跪九拜礼。正式上徽号的日子,皇帝先到太和殿检查陈放在那里的册、宝,然后由文武二品以上的官员陪同着到太后住所,皇帝亲自到太后面前献册和宝。而皇帝和大臣仍然在鼓乐声中行三跪九拜礼,行完礼后退出来。接下来皇后再率领妃嫔、公主、福晋等到太后的住所行庆贺礼。

  我看到过关于慈禧徽号的有关正史记载,慈禧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时年27岁。这一天,咸丰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

  此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两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  
 
 
二、咸丰“自杀”之谜 

  人们都说咸丰是死于咳血,这似乎成了一件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我爷爷听过他父亲关于这件事情的描述,所以他知道得很清楚。

  爷爷说:“当年咸丰带着慈安和慈禧以及同治逃到热河的时候,他又惊又怕。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当朝的皇上,这种情绪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因此,咸丰非常郁闷。在后人眼里,咸丰是一个即便火烧了眉毛,也是醉生梦死的人,但是谁也不知道,咸丰在那个时候心理基本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据说当年咸丰出逃的时候,已经开始病了,加上一路上颠簸劳累,所以很快就犯病了。因为当时出逃的时候有太医跟着,所以也靠一些药维持着。后来到了承德,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北京的情况,他非常紧张。因为一旦紫禁城被洋人攻进去了,他这个皇上就不是皇上了。而当时朝廷里也没什么可以依仗的大臣能为他解决这件事情。于是,他只好醉生梦死,整天花天酒地,以此来“调整”近乎崩溃的心态。但即便是这样,他的紧张情绪还是没有多少改变。他经常睡不着觉,而且一闭眼睛就做噩梦。

  他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是懦弱无能的他并没有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只是想着赶紧逃离这个让他烦恼的世界。因此,他并没有按照太医给他的方子吃药,而是寻求其他的一些解决方式。他说吃哪种药,太医就必须为他配什么药。可是咸丰根本不懂得什么药性,因此他马上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这个时候他突然明白自己已经活不了多久,于是他马上召集身边的人,想立遗嘱。但是慌乱之间,一时想不出什么遗嘱来。而这个时候,正好慈禧带着同治进来,慈禧问他继嗣的情况。他一时也反应不过来,就指着身边的同治说:“当然是他来继承。”说完后,咸丰好像突然清醒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能做什么啊?而这个时候慈安和慈禧都非常年轻,于是他就对跟随他一起逃到承德的八大臣说,以后请他们作为辅政大臣,辅助同治渡过难关。

  说完这些话,咸丰显然不行了。等这些人退下之后,咸丰马上让太医给自己煎药。其实,咸丰的这个命令很奇怪,因为他平日最不愿意吃药,他的药主要以鹿血为主。这一次离开北京难觅鹿血,他有很长时间没吃药了。而此时他竟然让太医一下煎了三碗,等太医退下后,还一口气全部喝光,实在是蹊跷。果然,咸丰吃完这三碗药就死了,大臣和太医赶到时他早就没了气息。我爷爷一直认为,通过这些情况来看,咸丰是自杀的。后来,启功先生的回忆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我也认为咸丰是自杀的。  
 
 
三、咸丰的遗嘱——慈禧辅助儿子登基 

  关于咸丰遗嘱这件事情,后人有很多传说。人们传说:当年咸丰给了慈安一份诏书,让她在慈禧胆大妄为的时候,拿出这个诏书来降服慈禧。这件事被慈禧知道后,就假意和慈安搞好关系,慈安深受感动最后把诏书烧了。实际上这完全是后人编造的。

  我从小就听爷爷说过,慈禧与慈安年轻时候非常好,没有任何矛盾。慈安这人心胸很宽阔,也很贤惠,不像慈禧有点男人的个性。爷爷说,慈安的死主要是因为她自身多年患心脏 
病,那时叫心疼病。听说她娘家闹了点矛盾,所以慈安非常生气,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死。也就是现在说的“猝死”。

  还有人说咸丰当时只是想到了八大臣,想用八大臣的力量来牵制慈禧。我爷爷说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

  根据爷爷后来的说法,当时咸丰是给慈禧权力让她辅佐儿子登基。据说当年咸丰安排完遗嘱后,马上又召见了慈禧,因为他已经看出八大臣会对将来的政权不利。而慈安的侄子也时刻觊觎着皇位。所以在实施了一个障眼法之后,咸丰对慈禧说:“你带他回北京,要快。回北京就马上让他登基。”慈禧当时听了非常悲痛。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时值危机时刻,只有按照咸丰的意思办了。慈禧立即找到慈安跟她商量怎么办。但偏偏慈安是一个根本没有主见的人。没有办法,皇上当时还没有死,回北京也要有个时限。可巧这个时候,咸丰自杀了。

  于是八大臣马上将所有的事情都控制起来。这样一来,慈禧非常着急。因为事情已经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了。正好这个时候,六阿哥奕要求到承德来为自己的哥哥吊丧。于是慈禧就打定主意,等奕来了再说。可是偏偏八大臣不让奕来,这可急坏了慈禧,似乎也只有听天由命了。但是慈禧没想到,八大臣也没有想到:奕假扮喇嘛到了承德。这样八大臣再也没有理由了。于是,慈禧和慈安商量,一定要见到奕。

  而奕也迫切要求见到两位太后,这样,在双方相见的时候,叔嫂三人就商定了里应外合除掉八大臣,辅助同治登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计划。  
 
 
四、慈禧大哭仁寿殿 

  我爷爷说光绪这个人有点一根筋。这个人十分单纯,在学习方面很用功,但是却十分固执,对国事、家事、天下事都不精通,很不灵活,而且心胸也非常狭窄。其实光绪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变法,什么叫改革。

  康有为等人知道,要想通过“变法”实现强国的愿望,单纯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得到皇上的批准。他们通过种种关系,向光绪多次陈述了西方国家改革的一些新政,光绪听了以后很高兴,觉得很有道理。中国也确实需要改革。“戊戌变法”开始后,慈禧与光绪的个人矛盾日渐激化,最后当慈禧听到袁世凯的告密之后,非常震惊,同时也非常伤心。认为自己养虎为患,从小把光绪养大了,没想到他竟然这样对待自己。这样就把个人矛盾演变成了政治矛盾,慈禧一生气,就把光绪囚禁起来,谭嗣同等人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变法就这样失败了。其实慈禧最憎恨的就是光绪不争气,可是屡次给他机会,他都屡次做不到。

  当时慈禧心情非常不好受,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有一次在仁寿殿,当着百官的面就哭了起来。边哭边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之涕下。

  慈禧说没想到啊,你除了没吃过我的奶,我对你比亲儿子还亲,这些大伙都看着呢。俗话说燕雀反哺,今天我把你这个小雀雏哺大了,可你反过来要啄我的眼啊,她大哭不止。爷爷说,当时她的哭声真是震惊朝野,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就这样,这个“大哭仁寿殿”的故事流传下来,一直是我们家教育子孙的话题。  
 
 
五、外戚丧礼——祖奶奶的去世(1) 

  对于祖奶奶我当然没什么记忆,因为我出生前半个世纪她就去世了。不过听我爷爷讲述过关于祖奶奶去世的事情。

  那是1904年的春天,也就是光绪三十年的时候,因为我的祖奶奶是隆裕皇后的生母,光绪皇帝的岳母,所以人们都称祖奶奶为皇姥姥。据说当年祖奶奶在寿终正寝之后,她的丧礼以及一些殡仪方面场面非常大。爷爷作为家里的晚辈,亲身见证了这一时刻。

 
  根据爷爷的回忆,祖奶奶在死之前,寿衣、寿材早就准备好了。当她病危的时候,我的祖爷爷又让当时的一个管事,当时好像是一个叫做马鸣轩的人,让他准备好各种事项,让他接洽好杠房、饭庄、冥衣铺以及一些丧仪场面上的东西。比如喇嘛念经啊、车马什么的。这个时候全府上上下下都显得死气沉沉,没有什么动静,大家都很紧张,恐怕出点什么差错。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就在院子里传开了:祖奶奶咽气了。整个院子的人在沉寂很长时间后都松了一口气。于是,院子里开始忙碌起来了。丫鬟、仆妇以及家丁全部都忙活起来,当然整个院子都戴孝,人们整齐划一地安排着各种事宜。

  就在祖奶奶去世之后的不长时间内,家里的丫鬟和先前曾经伺候过她的人,就给她洗脸、洗手、擦拭身体,并且专门有人给化妆整容,并且穿上了寿衣。然后从寝室抬到了灵床上。接着又在两脚上拴红绳,按照满族的生老病死等习惯对祖奶奶进行打扮,甚至在身上还要放一面镜子,具体用来做什么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当然,灵床前面,一定要摆放一些吃的,满族叫做“倒头饭”,在灵堂上要点上一盏长明灯。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在灵床前放一个大的盆子,这是用来烧纸用的,免得灰尘到处跑,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满族礼仪上来说,烧纸叫做“倒头纸”,这跟汉族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但是大体意思我估计不会有其他相悖的地方。这里说一下,在满族的家庭里,灵堂烧纸的同时在门前也一定要烧纸。不过烧的是一些纸糊的东西,像什么车啊、马之类的。这个是非常讲究的事情,谁家烧的纸车马越多、越气派,表明这家钱越多。

  当年的桂公府在东城的芳嘉园胡同,也有人叫做大方家胡同(现在朝内小街路东的两条相通的胡同,具体地说就是芳嘉园南口的第一个大门,同时也在大方家胡同西口里头)。据说当时烧“倒头车马”的时候,一定要在府门前右侧竖起一个幡来,这个幡大概有三丈高的样子。这些都是满族的习惯。因为过去的满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在草原上人烟是很稀少的,家里死了人在门前竖起一个幡来,草原上的人远远地就看到了,这样就知道这边有人去世了,就会有人过来吊唁。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一个信号的作用。  
 
 
五、外戚丧礼——祖奶奶的去世(2) 

  当然,按照一些迷信的说法,在人死之后,人们总是相信这个人的魂魄还没有散,所以过去的满族人都有一个讲究“橇殃”的习惯。人死之后,就有“殃”要驱逐出体外。这个时候人们要避开“殃”,所以只有一个“橇殃”的人在灵堂工作,其他人都要避开,因为谁遇到了“殃”,谁就会倒霉。当然这只是一个迷信说法,但是在满族,人们还是沿袭着这个传统。

 
  在祖奶奶的丧礼上,据说请了几十个喇嘛,身披法衣,手上还拿一个像宝剑样的法器,边念经边围着灵堂转圈。具体转多少圈,或者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仪式,我不是很清楚了,但是这个仪式是不可少的。

  后来等到出殡的时期一到,整个府内哭声一片,并将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一并放进棺材里面,上面盖上棉被,然后用一颗穿着红线的珍珠含入死者的口中,红线的另一头拴在衣服扣子上。这样等孝子和亲戚朋友看过以后就开始钉棺了。这个时候全体人都要哭,入殓仪式才算完成。一般入殓以后,就开始了家祭和念经超度的日子。有的地方,家人还要为丧人守孝3年以上。这是后话。不过漫长的丧葬仪式还远没有结束。

  满族有这样一个规矩,就是第三天和七天都要再烧一次纸。三天叫做“接三”,而第七天叫做“头七”。所谓的“接三”就是在死去的第三天再烧一次纸质的车和马,或者轿子等。这时,通常长子都会作为孝子边走边哭,并击打法器,当天的亲友也会有很多过来拜祭的。而“头七”也基本上差不多,惟一不同的就是“头七”所烧的不一样,基本上都是跟钱有关系的,比如烧一些纸质的金元宝等。

  据我爷爷讲,祖奶奶的“接三”和“头七”都是在北新桥附近。“头七”的时候,请喇嘛来念经超度。按照一些礼法,一般死者要在家停到“五七”,这样才能进入坟地埋葬。等到“五七”刚过,就该“辞灵”了。这时,又在灵前摆上一桌祭席,先由祖爷爷进行祭酒,孝子和家里的女眷、亲戚等都依次进行拜祭,然后就开始收拾供桌、撤掉祭席,并且拿下棺材上覆盖的东西,由杠房的人把棺盖钉死。接着,孝子要用一把笤帚把棺材盖扫一下。接着杠房的人把棺材前稍微抬起,孝子把一个铜钱垫在棺材下面。这叫做“扫财欠棺”,意思也是取其谐音“捎财起官”。大概就是升官发财的意思。那时候人们都取一个认为吉利的名字,所以做法也有些不一样。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孝子摔盆。出殡的时候,先用32人杠和小棺材罩,将棺材抬出府门口和胡同。等到了大街以后,再换64人大杠和大的棺材罩。一般来讲,棺材罩是大红缎子做的,上绣金线寸蟒;杠绳是紫色的,这是清朝有等级的人才能使用的颜色。抬杠的人分几拨,这样可以轮流抬而不至于太累。这些人全都穿着新做的专用衣服,一班是蓝色衣服,另外一拨则是绿色衣服,还有一拨是白色衣服。棺前有两个人手执响尺,前后有四个人手执拨旗,会同响尺的人指挥抬杠的动作。合起来,一共用了两百多名杠夫。再加上各项执事,出殡那天差不多有1000人以上。由灵堂起棺后,孝子先摔了丧盆,其他孝子贤孙们才跟着出门,而眷属们则坐着车哭送。这时整个丧葬过程才真正达到高潮。  
 
 
五、外戚丧礼——祖奶奶的去世(3) 
 
  从爷爷的描述来看,到底花了多少银子,不得而知,据说有五六万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老杨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看!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