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的博客

投资是一门艺术,投资是一所永远的学校。股海一粟第一次接触到股票还是在1988年,那时候上海只有老八股,没有正规的交易所。。。那一年股海一粟只有10岁。
正文

我的股市人生(Part Four) --- (原创)

(2007-07-05 15:00:16) 下一个
这两天在翻阅以前的交易记录,觉得2002年交易中有几笔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是Home Depot。作为美国第二大的零售商和最大的Specialty Retailer, Home Depot也是道琼斯成分股之一。当时买这个股票主要是基于房地产市场不错,所以我觉得建材装潢零售业也不应该会差到哪里去。尽管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做股票除了要看公司基本面,行业基本面,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5倍(美国在整个50年代当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到6倍),你这个公司如果是15倍的市盈率就显得高了。2002年6月21日我在36元的位置购入,而我在前文提到美国股市在那年6月底经历了WorldCom破产丑闻后开始一波快速探底。Home Depot在7月11日被一家大的投行(具体是哪家已经记不清了)Downgrade,股票一下子跌破我设定的30元的止损位。我在被Downgrade的第二天以28.86的价格割肉。

为什么我要提到这笔交易呢?因为这是第一次我碰到被投行评级调整。尽管在这些年里我所持的股票碰到的被投行评级调整应该不下百次,但第一次总是比较难忘的。我记得当时的Downgrade是在收盘后我在Yahoo的BBS上看到的。因为我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不知所措,也吃不准第二天会低开多少。BBS上有些家伙(估计是做空的)就在那里嚷嚷,说第二天一开盘就可以看到20云云。而我当时的希望就是开盘别在我止损位太下面就谢天谢地了。

关于评级调整我个人有几点体会:1是不要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持有一个股票超过一个季度,它被某个投行评级调整的几率应该会超过50%,所以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2是评级调整后股票的反应有点像春秋战国时的田忌赛马,这话怎么说呢?就是大投行对大公司的调整会有影响,中投行对中等规模公司的调整会有影响,小投行就只有对小公司有影响。换句话说,小投行对大公司作评级调整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3是投行评级调整错的概率远大于对的概率。一般来说当一个投行对一个公司评级调整时,往往已经太晚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当一个公司在公布业绩低于华尔街预测时(或是Guidance),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有几家投行同时Downgrade它,尽管这时候可能已经是很好的买入时机。当然也有比较牛的Analyst,我记得在2002年10月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那时IBM价格在55元附近,很多人都觉得它不久后将跌入50元以下。在Big Blue公布业绩的前两天,雷曼兄弟的一个Analyst把它给Upgrade。在当时的那种氛围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是要有些勇气的。结果业绩出来比华尔街预测的好,两个星期后IBM就回到80元上方,而且再也没有回落到60元以下。

第二笔我要提到的交易是Dell。Earning Season马上就要到了,我相信不少人已经磨刀霍霍了。我当年也热衷于博业绩,觉得见效快,非常刺激。但很快我就发现博业绩和赌博中的猜大小没什么区别,好像猜大小还更加公平,也更快些。不过这里我还是想提一提我第一次博业绩的经历。那是在2002年的5月。当时Nasdaq已经是哀鸿遍野了,市场上对高科技公司几乎像是在躲瘟疫一般。我在5月7日以23.4一股的价格购入Dell,当时我的想法是就算业绩不好,它也跌不到哪里去了(因为市场已经Expect最坏了),反之如果业绩还过得去的话,它应该会有个反弹;结果业绩Meet预测, 股票一日内大涨15%。后来这样的事我还干过几次,除了做多以外也空过一些业绩报表出来前已经大涨的股票,成功概率还是可以的。所以你如果要博业绩,先问一下现在的股价已经把多少业绩结果给Price In了。而且我不是很赞成用Straddle(即同时买Call和Put)的办法来博业绩, 因为Option的价格往往在出业绩前已经把Potential Surprise考虑进去了。这就和你在赌场玩俄罗斯转轮一样,即使你把36个格子全部压满,庄家(Option Writer)还是可以从两个零位赚钱。有志于用Option博业绩的朋友,我倒是建议可以试试看Write Option。

最后一笔值得提一下的交易是NVDA。我在那一年的8月22日以12.58一股的价格购入,6天以后在10.22的位置割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惋惜,因为如果算上它后来的拆股,放到现在的话每股价格已经要接近85元了,算起来的话5年时间600%的回报就被我那一刀给割没了。我却不这么看。要想在这个市场当中生存,学会割肉绝对是必须的。在我割了NVDA后,它最低曾到过7元多一点。一般来说一个股票跌了10%,它只要涨10% 就可以回来,但一个股票如果跌了50%,那就需要涨100%才能到原来的位置。事实上很多股票几乎永远都不会回去了。比如说北电或是朗讯(现已被并购),回过头看看,即使是在10元割肉都是相当明智的。而且一个股票当基本面发生问题跌到很低的位置,它即使不跌也有可能在低位盘整好几年。到那个时候恐怕你的耐心早就没了,更不用说本可能把资金放在其他机会上产生新的效益。(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appycarol 回复 悄悄话 没想到你怎么年轻,又这么老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