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的博客

投资是一门艺术,投资是一所永远的学校。股海一粟第一次接触到股票还是在1988年,那时候上海只有老八股,没有正规的交易所。。。那一年股海一粟只有10岁。
正文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hree) --- (原创)

(2007-06-26 14:54:52) 下一个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hree)

在这一回开始之前,我先要更正前面的两个错误(感谢父亲对我的指正):一是关于90年代初的认购证,实际情况是每张平均可以获利4到5千,而不是先前提到的10000元,所以在此说明一下;二是关于父亲他本人的股市纪录,实际情况是最差的2004年他也获利了2.6%, 而不是我记忆中的-8% --- 不管怎样,这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难逾越的纪录了。

还是回到2002年。当时的市场在经历了2001年下半年的安然破产和911恐怖袭击后,一种恐慌和对后市没有信心的心态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中蔓延开来。6月份Worldcom披露做假账对投资者无异于雪上加霜。道琼斯在5月下旬还有10000多点,但到了7月24日就只有7400多点了 --- 这是2001-2003年熊市的第一次探底。在这种背景下, 小布什政府在8月份紧急签署了Sarbanes-Oxley法案,旨在挽回投资者信心。当时有评论员认为这个法案是美国自1934年证券法颁布以来影响最大的一项法令,要知道1934年证券法是美国股市经历1929到1933年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时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此可见当时股市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了。

可是仅仅在2年前,也就是在互联网泡沫登峰造极的2000年,很多投资者都认为用不了多久道琼斯可以到30000点,Nasdaq可以到8000点。而两年以后,Bill Gross为代表的熊派认为Dow要碰5000点。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乐观的时候会更乐观,悲观的时候会更悲观,连Bill Gross这样的投资大师都不能免俗,更不用说普通人了。这里并不是要贬低Bill Gross, 其实我觉得他还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 有兴趣的人可以读一下他每月的市场评论。

Sarbanes-Oxley法案的发布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让我感觉即使在资本市场自由程度最高的美国,也不能完全摆脱政府干预。联想到现在很多人批评国内政策市,我觉得不应该过多指责,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美国纽约交易所成立到今年都已经217年了,而我们国家的证券历史只有他们的一个零头,问题多些,需要更多的引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Sarbanes-Oxley犹如投资者的一根救命稻草,在当时那样的市场环境下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在7月份Dow探底7400点后,一个月里面Dow又重回9000点,反弹了20%多。但和几乎所有的熊市一样,很少有可能是一次探底成功(这个理论也适用于个股,一般真正的底都是W形,也就是说需要两次探底)。在投资者最初的信心恢复后,很快他们又意识到这个法令可能对股市长期是个利好,但对短期来说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于是大盘在8月底又开始了二次探底,到十月初Dow跌穿前期低点,一直到7100点才止住。这两次探底的杀伤力是非常惊人的。像现在表现都不错的HP和麦当劳,当年分别都跌到只有10元和15元的位置。蓝筹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了,像朗讯北电这些亏损股价格都在1元以下了。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年投资生涯。那时候自己真是属于求知若渴。除了把每期的BusinessWeek和Fortune从封面翻倒封底外,每天大概要花5到6个小时看CNBC。在这年4,5月间,还连续读了两本书。一是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这本书宣扬的中心思想就是Stock Picking是徒劳的。其中列举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那个猴子掷飞镖的实验:让猴子对着华尔街日报的证券版掷飞镖,飞镖击中的股票为猴子的选股,然后请很多资深基金经理来选股和猴子比赛,一年后猴子选中的股票表现比70%以上的基金经理要好。所以这本书推崇Index Investing,它认为就长期而言,很难有人能够持续表现超过Index。对于这一点说法我觉得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另外一本书是Robert G. Hagstrom的 “The Warren Buffett Way”。这本书主要强调要以买企业的心态来选择股票。不过说实话后来我读了巴非特每年给股东的信,觉得这当中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Berkshire Hathaway的官方网站上面阅读他从1977年以来的“给股东的信“。说到巴非特我再稍微多提两句。巴非特是我最为钦佩的投资大师,不光是因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因为他50多年不变的投资风格(如果你翻阅他上个世纪50年代给Partner的每半年的Newsletter,你会发现他的投资风格在25岁起就没有改变过)。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不难,难得是能够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一点上我觉得没有人可以超过他。

除了Follow电视,杂志和看书以外,我也有选择性的订阅了几份Newsletter。应该说我的运气不错,在熊市最艰难的时候让我碰到了一头“大熊“ --- Phil Erlanger。此君据说在华尔街给好几个有名的Trader作研究达20多年,然后不甘于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所以搞了一个Newsletter。他主要的“法宝“有两个,一是看股票的Short Interest Ratio,他专门选那些Short Ratio高的股票来搞Short Squeeze。说白了也就是逼那些做空的去买回股份。二是VIX指标。他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指标并把它当作Fear Index。事实上2002年两次探底VIX都上摸过40几,而他基本上都在股指最低位置反手做多。其余很多时间他都已做空或是Cash为主。


可以说这两本书加上Phil Erlanger的“熊威”,我在2002年剩下的时间没有过什么比较大的损失。其间交易过Pfizer, HomeDepot等蓝筹股,在市场一片悲观的时候抢过Dell的业绩反弹(一日就涨15%)。到了年底的时候手上就只有P&G和GE这类大蓝筹了。当时的想法是股市底部应该不远了,买这些股票也不会再跌到哪里去了。当然P&G后来成为我一个Never Sell, 这又是后话了。

2002年年底一算账,S&P500掉了23%,我倒还赚了7%。看来我的第一年运气还不错。。。(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mappycarol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的很好,加油哦
lei123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通顺 更是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市场景观 很可贵
这样的写作会对投资很有意的 我也在学着作
8818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
teresaq 回复 悄悄话 期待下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