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18我喜欢的藏族男女歌手和他们的歌(一)

(2008-04-05 19:34:14) 下一个
97年去西藏时我对西藏一点概念也没有,不了解她的文化,不了解她的宗教,不了解她的生活方式,不了解她的人们,甚至不十分了解她的地理环境 - 当然,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了解了这一切,充其量只是一鳞半爪吧,但那时真的是一无所知。当时我只是在觉得好玩,够远,够酷,于是就去了。结果这一去改变了去多事情。

从西藏回来后,我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中,如果硬要形容,我会说那是一种失恋的状态 - 茶饭不思,做啥都没劲,做啥脑海里都是西藏的影子;在网络不十分普及的当时尽一切力量收集关于西藏的所有资料,书籍和音乐;只要电视出现关于西藏的任何消息,我会不顾一切冲到电视前双眼发愣,看完后象瘾君子吸毒过瘾一样晕陶陶乐颠颠;极端后悔在西藏时候没有24小时不休地珍惜时间,极端后悔在罗布林卡没买那张100元的CD虽然明知道那是赚有钱人的,极端后悔在布达拉没继续看打夯,极端后悔没去那个藏族少年家也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我以祥林嫂的方式后悔着;就这样陷入了爱上西藏,无奈远离,千里相思的地步。这种失恋状态持续着,估计永远不会解除了,即使后来我又回到过藏区多次。八得有点远了,我只是想说在那种状态下我疯狂得爱上了西藏的一切,包括她的音乐。

最早关于西藏音乐的感觉是看《北京人在纽约》里姜文饰演的角色爱哼哼的“北京的金山上”,那声“吧咋嘿”自由奔放,将角色的那种事业小成的得意劲儿表现的淋漓尽致。爱上了这首歌,改变对才旦卓玛这类民歌手的不喜,开始接受西藏民歌。那只是开始,是去西藏前的事儿。到了西藏,每天听司机放着“青藏高原”和“天路”,于是爱上李娜。在布达拉看过打夯的场景,听过节奏优缓,男女多声部组合的劳动歌后再一次在罗布林卡听到这天籁,激发了我买西藏民歌CD的欲望 - 可是当时作为学生,一个月从上海到西宁到格尔木到拉萨的旅程才花了5000元不到,怎么可能花100元钱买这样一张CD?失之交臂,回来后后悔极了,我可能再也停不到那歌声了。事实上我也是知道去年为止才在一个热爱西藏超级驴友的个人网站上再次看到和听到打夯歌。

注:阿嘎,简单的说就是粘土,属于风化石灰岩或沙粘质岩类,在西藏通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处理地平。

打阿嘎时,藏民们站成几队,各拿一柄底端带方板、高低与人相当的木杆,边打地坪边歌舞,歌声整齐嘹亮,轻快动听。



可惜没法帖上来。气一个。那就请听“打青稞”,西藏最有名的民歌之一,德乾旺姆。

八了这些还没进入正题,嘿嘿,请听下回分解?表打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