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华艺谭系列四. 歌舞热土云之南

(2007-03-02 20:19:17) 下一个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云南风光古朴优美,生物地理多态性分布。这里有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莽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奔腾澎湃的江河、宁静清新的高原湖泊、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的石林、溶洞奇观……从东向西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似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从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四季常青的热带风光,云南几乎浓缩了从南方海南岛到北方黑龙江的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色。既有适应气温高达40ºC左右的植物、花卉、珍稀动物,以及热带风光,又有海拔4000米以上,北半球纬度最低却终年积雪的雪山群、冰川、冰塔、冰瀑等,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

彩云之南,民族荟萃。这片美丽、丰饶、神奇的地方生活着26个民族。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进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云南人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云南各族群的风俗民情,受多元文化,即本土文化、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每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个性鲜明,每个民族的神话、史诗、歌舞、绘画都深邃悠远。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民族文化、浓郁的边疆风情,这一切绘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景画,增添了云南的神秘色彩。各种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互为点缀、有机融合,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给人以“天人合一”,刚柔相济、自然纯朴的感受和意境,如傣族文化与热带雨林风光相融合,白族文化与苍山洱海风光相融合,东巴文化与雪山风光相融合,红河彝族、哈尼族文化与梯田文化、溶洞奇观相融合等,形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云南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26个民族人民善良淳朴,彼此水乳交融,和谐相处,从未有过族群冲突。对於理性的人,云南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博物馆”。而对于浪漫的人,云南是令人向往的“香格里拉”,地平线上永远飘荡着悠扬的牧歌。

云南,还被誉为“歌舞之乡”、“音乐的海洋” 。能歌善舞的云南人,创造了数不胜数, 异彩纷呈的音乐舞蹈艺术。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数目上有数万之多。就名目来说,在百种以上,若以舞蹈种类划分,亦不少于几十种,其中大多是各历史时期的产物,源远流长,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2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甚至一个民族中,因居住分散。各聚居区的舞蹈,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类别。如彝族舞蹈最具有代表性的即可分为;阿细跳月、烟盒舞、罗作舞、打歌、花鼓舞、丝弦舞、铜鼓舞7大类。而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遍及云南傣族地区,但各聚居区跳法都不一样,即使同一聚居区,由于舞蹈艺人们的再创造,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特色。其它著名舞蹈還有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哈尼族的扇子舞、扭鼓舞,白族“绕山林”中的霸王鞭、双飞燕,拉枯族的芦笙舞,纳西族的“哦热热”、东巴舞,藏族的中甸锅庄、德钦弦子,瑶族的铜铃舞,苗族的跳芦笙,怒族的生产舞,傈傈族的琵琶舞,布朗族的大鼓舞,基诺族的竹简舞,阿昌族的“登娥罗”,德昂族的水鼓舞,独龙族的剽牛舞,普米族的锅庄舞,蒙古族的“齐纳各早”,佤族的锣舞蹈等等。下面是几种民族舞蹈举例:

大三弦舞风行于彝族阿细、撒尼、白彝人山乡,是男女老少喜欢跳的集体娱乐舞。它以跑跳抬腿步为基本步,一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横挎着琴筒有水桶样大,琴杆有两臂多长的以牛筋做弦的大三弦,在清脆甜美的竹笛导引下,簇拥着活泼艳丽的姑娘,跳着自然晃胯跑跳步、二步三抬脚和三步两抬腿等步法,用直排、斜排、圆圈、穿花换位、错身转绕等队形,男女相配,前者动作舒缓柔韧,后者欢快有力。跳至情绪高涨时,男女齐声欢唱以此抒发对家乡、生活和大自然的衷爱之情,寄寓渴望衣食丰足的心愿。

闻名中外的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代表傣家人的性格、心理、愿望,是傣族同胞爱美和追求光明幸福的象征。德宏傣族地区的孔雀群舞,依照传统的面貌,人人头戴金刚塔形云鬓冠,被翎纹五色去肩,套挂躯体、羽翼和长尾俱全的孔雀身形道具,用细绳将两翼和尾巴边于手臂随手掀动,展翅翔跃,旋回表演孔雀出林、飞动、亮翅、寻食、饮水、洗澡、嬉戏、翻飞腾空等习态,时疾时徐,层次清晰。领头的白尾巴孔雀由一男性表演,步履矫健,动作大起大落;随后的一群绿孔雀由女性表演舞姿婆娑,飘逸着娉婷柔情,孔雀群往返穿梭,相顾对飞或交错飞翔,动作娴熟,使舞场仿佛弥漫着孔雀湖故事中彩光艳照的色彩气氛。后面,长短各型象脚鼓、排和鍤钹为孔雀舞敲着节拍,背挎中型象脚鼓的小伙子蹬腿踢步,击鼓甩鼓,不时掀动红绿彩带编结而成并缀满圆镜绒球和孔雀翎毛的漂亮鼓衣,表演上步对鼓、退步翻鼓、交错转身旋动鼓尾等舞姿。一群男女青年跟在鼓后,按鼓点不断变换动作,悠然跳起广泛流行于傣家村褰的传统暖光舞。灵秀平稳的仪态,婀娜舒展的舞姿,飞洒着蕉圆竹林和金黄稻浪的醇香。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传统舞蹈仪式,节日届临,广场中央高高坚起色彩班斓的目瑙柱,柱高约20米,两木柱之间交叉置放两把大刀,银光闪闪,象征景颇族人骁勇刚毅,所向披靡的性格和气瑰。目瑙典礼开始,笙管、大鼓、锣齐奏,一队景颇妇女盛装出场,头顶装有鸡蛋、糯米和米酒的礼物篮,顿时礼炮齐鸣,欢声雷动。来自邻县的景颇族同胞交换礼品,互敬米酒,互相祝福。在一派欢乐声中大家围成舞圈,踏着鼓点,欢响用两段竹管制作的乐器“桑比”,边歌边舞,目瑙舞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领舞,他们头上戴着美丽的孔雀羽帽,手中挥动闪亮的景颇长刀,众人跟随其后。舞步刚建优美,队列整齐而变化有序,不时夹以歌声和“哦啦!哦啦!”的欢呼声,高亢的旋律飞荡上空,热烈欢呼震撼广场,舞到高潮时,真是山鸣谷应,气冲雲天,仪式一旦揭开,便从早到晚,从夜到晨,一连要跳两个通宵。

东巴舞是纳西族东巴(经师)在东巴教祭典上跳的古老舞蹈,流行于云南丽江、中甸、维西、永胜、宁蒗等县。东巴舞主要在下述祭典中表演:吊祭东巴死者法仪、祈求长寿法仪、超度死于不祥者灵魂并驱邪涤崇的祭风法仪、为祈求风调雨顺而祭山水之主龙王的法仪等,多由东巴集体表演。东巴舞主要有五类:神舞、动物舞、器物舞、战争舞、面具舞。东巴舞全由男子表演。种类丰富,跳法多样,有大量造型独特、难度很大的精彩特技动作,舞姿以舒展矫建,风格自成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东巴舞保存着丰富的原始风味浓厚的古老舞种,从不同角度映照出纳西族的灿烂历史文化面貌。

谜一般的云南!梦一般的云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