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欢历史与军事。我是《几曾回首》的版主,欢迎来论坛上贴讨论。
正文

浅析刘伯承元帅军事指挥艺术

(2007-06-27 12:37:53) 下一个

浅析刘伯承元帅军事指挥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大词典》的人物篇应该是国家对我军将帅最权威的评价了,其中对刘帅的军事指挥方面的评价为军事指挥艺术卓越。这里我作为一个军史爱好者对刘帅的军事指挥艺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善于应付复杂局面

长征时期刘帅在红军的危亡关头,重新出任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此后强渡乌江、智取遵义、袭占娄山、参与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彝海借道、强渡大渡河、侧击泸定桥,为红军的转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在百团大战后的最艰难的岁月中,实施了敌进我进战略,其经验在被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在各根据地推广,帮助我军走出困境。

解放战争时期,和其他战区作战任务比较单一、主要是解决本战区问题不同,刘帅部处于中腹位置,关联四方,牵动着我军全部战区的战略平衡,因此,刘邓军实际上是我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所以,很多军事行动并不是仅仅为了自身。如上党、邯郸战役,一出陇海路战役,豫皖边战役,挺进大别山等等。这样性质的作战,其军事行动往往带有战略性质,完成起来往往要克服自身困难,甚至为了全局作出牺牲,因此,也更加复杂,更难以完成。 鉴于刘帅在上党、邯郸战役中的卓越指挥才能,在敌军全面进攻时,毛泽东在党的会议上说今后问题的解决,还要靠刘伯承再打几个胜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刘帅部的战略作用。

二、胜率最高。

刘帅做为我军的军事主官(长征途中任军委纵队司令、先遣纵队司令,八路时期任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野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其亲自策划和指挥的战役保持了不败记录,刘帅的出色指挥使第二野战军获得了刘邓常胜军的美誉,刘帅也获得了边区政府的常胜将军锦旗 

三、往往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作战,但又善于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比较典型的战例如:

红军时期:智取遵义、巧渡金沙

抗日战争:七亘村之战(歼日寇400多,我军伤亡仅30多人),黄崖底之战(歼日寇300多我军仅伤亡30多),神头岭之战(歼日寇1500多,我军仅伤亡240余),长乐村之战(歼日寇2200余,我军伤亡800余)

解放战争:2野的根据地中心在太行山,是非常贫穷的,2野主力为了配合各战区作战,长期出外线作战,补给严重不足,多次战役中由于此因素(和诸葛六出岐山一样),限制了野战军的续战能力。内线也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装备部队,同时经营地方的干部力量薄弱(刘邓出外线期间,根据地由滕代远、薄一波负责,与东北局和华东局的领导力量力量比起来简直没法比),所以新的野战军组建缓慢,长期以来,2野主力数量上难以扩大,一般只有3野的一半,挺进大别山后连3野的1/3都不到了,比47年后的四野就更差得远了。然而整个解放战争2野歼敌量为230万,剿匪114万,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伤亡21万。(3野歼敌245万,自身伤亡近60万,四野歼敌180多万,剿匪115万,自身伤亡28万)2野效率最高,典型的投入少,产出大。

四、部队战斗力的发挥程度高

打仗是要看条件的,100万军队歼灭10万敌军和10万军队歼灭5万敌军,谁更出色,不言而喻,这充分说明,作战是要看条件的。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他应该是能将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很高的水平,甚至是极限,这才是最见一个统帅军事能力的地方。部队战斗力的发挥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说明:

1
、上党战役:刘邓部31千人对阎军38千人,歼灭其35,此时,刘邓部的装备为6门山炮,开战前临时扩充了不少新兵,老兵多者不过才5发子弹。这一仗刘帅让一支游击装备的部队,发挥出了正规野战部队的战力,进行了一场大兵团的歼灭战。

2
、巨野战役:刘邓部5万多人独挑11师和5军两大主力,兵力基本相当,我军不落下风,歼灭11师一个建制团(这是11师淮海战役前唯一的一次建制损失),而此时,其他任何战区还不能和敌主力抗衡。

3
、鲁西南战役:歼敌近6万人,是我军在敌军处于战略进攻的大背景下,依托根据地出击外线取得的最大战果。

4
、淮海战役围困黄维:此时双方兵力基本相当,然刘邓部由于战役前的长期佯动,没有得到补充,只配有275MM山炮,其他山野炮40多门,迫击炮200多门,平均每炮不足2发炮弹,然而却将人数相当,装备精良的12兵团困死。部队这样的效率发挥,可以说达到了极限,纵观解放战争没有第二个这样的战例。

5
、大西南战役,主要由2野完成。参加大西南战役的为220多万人,四野及湖北军区10多万人(归刘邓指挥),18兵团10多万,共50万人,大西南战役歼敌90万,主要战役战斗由2野完成。

纵观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在同等的作战条件下,2野部队的战斗力发挥是最高的。

五、超前的军事理论是军事指挥的重要保证

刘帅熟读古代兵书战策,一生完成了300多万字的军事著述和近200万字的外军资料翻译,并集中外军事理论的成就,推出了大量我军壮大过程中,指导我军作战的军事理论,并在解放后,在其领导下,形成我军初期培养高级指挥员的军事教育体系和系统的军事理论,为我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深厚的军事理论表现在军事实践中,体现出来了就是深邃的军事谋略和指导作战上的先见性:

1
、红军时期进行军队正规化,在红军发展壮大时期,提高了红军的指挥效率,进行了较为正规运动战。

2
、黎平会议重新出任总长兼军委纵队司令(后为先遣司令),进行了一系列漂亮的游击战,这是战争形式变化所致。典型的如智取遵义、巧渡金沙。

3
、抗日战争前准确判断抗日战争性质,提出了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思想,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实施了敌进我进战略应对敌军的囚笼政策”“铁臂合围,并且已经为今后的战争形式作准备,开始研究合同战术

4
、解放战争上党一战,完成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虽然比粟裕的天目山反顽战役晚些,但作战条件要差的多,战果也大,同时战略意义极大,打出了双10协定,利在全局)

5
、我军发展壮大后,提出了和敌军大兵团会战的钳型合围作战模式。经略中原时的襄樊战役、围攻黄维是其典型 

6
、渡江战役前预示到战争形式将发生根本转变,提出了追歼战模式下的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战术。大西南战役和陈庚的南线追歼是其典范。
(其中合同战术贯穿于解放战争之中) 

7
、解放后积极倡导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研究多兵种的协同作战,临淮关演习是这种作战模式的第一次实践。

8
、研究我军和战略战术、结合外军的现代化经验,形成我军的战役学理论。

六、,指挥作战极其巧妙

刘帅在战术运用上极其灵活,战术手段上极其丰富,很多战例都具有传奇色彩。如:智取遵义(兵不厌诈)、巧渡金沙(纵深奔袭)、七亘村之战(重叠待伏)、神头岭之战(攻敌所必救,出敌不意歼其救者。此战妙在刘帅将伏兵埋伏在不理想的伏击战场神头岭上,而在敌军连遭伏击已经谨慎的情况下达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上党战役(围成打援)、邯郸战役(猫盘耗子,盘软了再吃)、陇海战役(先发制人)、鄄南战役(巨野拖刀计后的回马枪)、滑县战役(猛虎掏心:对敌实施远距离奔袭,即避开它的前锋据点,果断突入它的防御纵深,先打它的指挥中枢),巨金鱼战役(攻敌所必救,歼敌救者,攻敌所必退,歼其退者),鲁西南战役(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六营集之战(围三阙一,暗设口袋),挺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宛西战役(小型运动战的典范分遣与集结相结合,分遣以撕破敌人的合击阵势,集结以围歼可以歼灭之敌),襄樊战役(钳形合围),淮海战役(对整个战役提出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斩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双堆集战役(倾家荡产,围师不阙)、西南战役(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对印作战指导(打头,击背,刨腹,切尾在分析敌军配置基础上的高度精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