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欢历史与军事。我是《几曾回首》的版主,欢迎来论坛上贴讨论。
正文

被江青推上政治舞台的钱浩亮

(2007-02-11 14:03:27) 下一个
被江青推上政治舞台的钱浩亮

唱功过硬功夫扎实

钱浩亮本不叫浩亮,而是叫钱浩梁。他出生于梨园世家,父亲就是唱京剧的。子承父业,他从小就爱好京剧。新中国成立后,他凭着聪明的天赋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在里边插班学习。在学校,钱浩梁刻苦练功,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到野外练嗓子。不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引起了在京剧界有“伯乐”之称的史若虚校长的注意。史若虚看到小伙子条件不错,又肯吃苦,于是经常点拨他,教他练功。在名师指点下,钱浩梁的艺术表演越来越像回事,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从戏曲学校毕业以后,钱浩梁留在学校新成立的实验京剧团工作。在这里,他开始有了一些名气。他演的《百骑劫魏营》的甘宁、《挑滑车》中的高宠、《伐子都》中的子都,都颇受观众的好评。他的唱功过硬,武功扎实,对戏剧角色的理解深刻。每当他一出场,下面观众总是一片喝彩声。

虽然如此,但钱浩梁并不满足。他把目光投向校外,暗暗看中了中国京剧院。这个全国最有名望的剧院荟萃了像梅兰芳、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等京剧艺术大家,是当时年轻京剧演员们最向往的地方。1962年,中国京剧院面临着艺术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为此,剧院决定从实验京剧团选40人,补充演员队伍,钱浩梁做为一个优秀演员,也被选了进来。到中国京剧院后,这些被选调进来的人都暂被留在四团,等待调整分配。钱浩梁想去一团,因为一团有他崇拜的李少春。

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愿以偿来到一团。当时由于李少春身体状况不太好,团里就有意识地让他培养钱浩梁。他心里对这个小伙子也比较满意。他看到钱浩梁唱功有些差,就特地让他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从武功的一招一式,到唱腔的吐字发音,他都悉心教导,把看家本领都拿了出来。很快,钱浩梁的演唱基本功有了很大提高,在演出时有了一些李少春身上的“余派”味儿。

1964年5月,《红灯记》公演,引起轰动。人们尤其对李少春扮演的李玉和的形象评价很高。江青看过戏之后,也觉得李少春演得不错,但她总是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李少春眼里没她。有一次她提出某段唱腔不行,必须改,李少春觉得她的意见不对,没有理她。这使江青十分恼火。有一次,江青又来看《红灯记》,她突然发现这次李玉和不是李少春扮演的,而是一个挺面熟的人在演。啊,她终于想起来了。这是那个以前在实验剧团的小钱。钱浩梁上次替演的《伐子都》中的子都给江青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立刻兴趣大增,对剧院领导提出要求:“我看,以后还是由小钱来演李玉和吧,李少春演的李玉和不像个工人,倒像个站长。”

受宠若惊忠诚表现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大会演结束后,钱浩梁的李玉和形象开始在全国打响。剧团到南方演出时,他一路担纲主演,在广州,江青给他来信,要他好好努力,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渐渐地,钱浩梁有些飘飘然了,一时自己好像成为李玉和的化身。

有了江青的支持,有了靠演李玉和得来的名声,钱浩梁开始变了,不像以前那么勤学苦练,诚实憨厚了。

1967年4月,江青派戚本禹带人进驻京剧院,支持钱浩梁起来造反。一些人看到钱浩梁有江青的支持,都纷纷投靠他。他在迷迷糊糊之间,就被人张罗着,成立了“红灯记战斗兵团”,由他自己当负责人。

被推上政治舞台的钱浩梁对江青感激涕零,他于是立刻急于表现自己的忠诚。上台不久,他就按照江青的意见,在中国京剧院召开批判大会,矛头直指剧院领导及文化部负责人。李少春、《红灯记》音乐设计刘吉典自然不必再称老师,他也不用再对原来的剧院领导毕恭毕敬。如今,他钱浩梁已经是中国京剧院的“头面人物”了。

1968年底的一天,江青在与几个“样板戏”文艺战士聊天的时候,忽发奇想,指着正弹钢琴的殷承宗说:“殷承宗,你的名字怎么这么封建?你想继承谁的祖宗呵?”

殷承宗知道江青脾气反复无常,可不是好惹的,于是站起来说:“江青同志,我立刻改名,改为殷诚忠,忠于无产阶级司令部。”

他的话说得江青满意地笑了。接着,他斜躺在沙发上,眼珠在镜片后面滴溜溜转,不知道在打谁的主意。忽然,她走到钱浩梁面前,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小钱,咱也不要钱了。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浩亮吧!”

“浩亮”立刻受宠若惊:“谢谢您给我起的名字,我感到非常幸福。”

不久,浩亮在江青的支持下,担任了中国京剧院党委副书记,实际上是第一把手,一切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发号施令。

1972年,浩亮坐上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直升飞机。这年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江青的极力要求下,首都几个样板团的主要演员都被邀请来列席会议。在会上,江青发言称:“这几年我一直在考虑,由谁来领导革命文艺呢?我物色了几个人:于会泳、浩亮、刘庆棠,让他们主持文化部的工作,以后就不要再演戏了。他们以前都是搞样板戏的,对文艺都是内行,肯定能胜任。”最后,会议决定,由于会泳任文化部长,浩亮、刘庆棠任副部长。

1975年9月,江青在北京生了一肚子气,带着于会泳、浩亮他们参观大寨。在路上,浩亮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忠诚”起来:“您在北京的讲话太好了,我录了音,以后要经常听,经常学习。”

江青余怒未消:“我这是跟他们对着干哩,政治局有人说现在电影、戏剧都演得少了。”

“这是对您的诬蔑!”浩亮霍地站了起来,一副夸张的表情,好像临刑前的李玉和。

隔离审查免予起诉

不过凭心而论,与于会泳、刘庆棠相比,浩亮在歧路上走得还不算远。有时,他也办一些好事。在中国京剧院排演《红色娘子军》的时候,连长的角色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这时江青忽然出来发话,要云南京剧院的著名演员关肃霜调来演连长。当有人提出关的爱人有历史问题不能进“样板团”的时候,江青不经意地说:“让她跟爱人离婚不就行了嘛!”关肃霜接到调令,不愿意来,但又不敢不来,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北京。浩亮当时已成为京剧院党委副书记了,他小时候曾与关肃霜一起练过功,有些兄妹之情。他得知这件事后,在江青面前为她说话。江青无奈,只好又让关肃霜回云南去了。

1975年9月,李少春病重。浩亮得知后,就赶忙去医院看望。在老师的病床前,他看着李少春曾经英武潇洒、神采飞扬的脸,如今已被折磨得削瘦不堪了,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李少春对他好,虽未正式拜师,但李少春一直就把他当徒弟来看,把浑身的本领都悉心传给了他。遥想以前,浩亮有些不能自已。自己在这几年保护过老师吗?别说保护,就是连“老师”也称呼得少了,自己这么多年了,变化多么大呵!这是为什么呢?

终于,那场梦结束了。浩亮被隔离审查。鉴于他罪责较轻,民愤较小,他只被定为犯有严重政治错误,免予起诉。

摘自《“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