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欢历史与军事。我是《几曾回首》的版主,欢迎来论坛上贴讨论。
正文

中印自卫反击战8个真实战例

(2007-02-11 14:03:12) 下一个

中印自卫反击战8个真实战例

-- 选自战斗总结报告


战例1

西山口一邦迪拉反击战中,我某部9 连副班长庞国兴,在和主力失散的情况
下,和另外3 名战士自动组成战斗小组,使用2 支56式冲锋枪和2 支56式半自动
步枪,深入印军纵深7.5 千米,多次主动向敌人优势兵力发起冲击,占领两个炮
兵阵地,缴获7 门87.6毫米加农榴弹炮,后又配合主力部队缴获另外8 门。


战例2

印军第7 旅第9 旁遮普联队的一个巡逻队遭到攻击时,乔杜里少校向他的旅
长达尔维将军请求火力支援,结果在距离1500米以外二线阵地上的达尔维拒绝开
火,一个奇怪的理由是看不清目标和事先未曾标定距离。其实,是达尔维顾虑我
军迫击炮的轰击。


战例3

西山口主阵地上印军三挺重机枪火力配备很内行,中间一挺靠前,左右两挺
靠后,这样即可以互相支援,又不会被一下子全消灭。曾把我军某团前指压制在
一个巨石后面(幸亏印军没有用迫击炮打几下),该团一个平时号称“十发十中”

的75炮班在1000米外对故重机枪射击,由于测距不准(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
远距离射击时,准确测距非常关键,尤其是山地,很容易误判),三发不中,最
后班长爬上去用手榴弹炸掉了前面的重机枪。但是我军一个连遭到印军另外2 挺
机枪的侧射,向敌冲击的三个排全部伤亡。


战例4

在多龙桥战斗中,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1 营(欠第4 连)从邦迪拉逃跑,于
11月21日 10 时到过多龙桥,多龙桥东南700 米有我军某营部和1 个步兵班(5
人)、 1个82迫击炮排(15人,3 门炮)以及1 个重机枪班(7 人),其余部队
在3 千米外。该营发现敌人后,派指导员王文保、副连长史洪信、班长冯长喜
(携带冲锋枪1 支,半自动2 支)直插桥南堵截过桥的印军;另派5 人从北侧山
腰迂回印军侧后;又派炮手4 人沿公路由西向东侧击印军;82迫击炮和重机枪在
营指占领阵地向印军开火。10时12分战斗打响,又有炊事班等7 人闻声赶来加入
桥头战斗,我军首先歼灭已过桥的印军34人,控制了多龙桥。后通过俘虏喊话,
迫使其余印军投降,此战我军56人(伤3 人)共歼灭印军241 人(击毙35人,俘
88人,投降 118人)。


战例5

我某营机炮连82迫击炮排(有3 门炮、 64 发弹),在步兵连被敌机枪拦阻
的情况下,虽然雾大看不到目标,但该排根据枪声概略确定射击诸元,以1800米
距离发炮5 发,压制了目标。不久敌火力点复活,该排发现敌迫击炮阵地和其他
暗火力点,于是采用2 门炮交替前进的办法,每炮前进40米~100 米,射击3 ~
4 发,共进行10次射击,耗弹63发,有力的支援了步兵占领2891高地。


战例6

我军某82迫击炮班,炮1 门,38发弹,1 周给养,行军6 天,跟随步兵渗透
到略马东。12时,发现印军一个炮兵连乘车沿公路开来,该班立即射击,第一发
得远弹,第二发命中印军车队尾车,第三发命中首车,然后向印军车队中央炮击,
我步兵向敌冲锋,歼灭了这个炮兵连。15时30分,溃退的敌军大队开来,该班转
移阵地100 米,为保证测距准确,采取多人集体目测,取平均值的办法,8 发炮
弹准确地落在敌群中,把敌人打散,然后又向一股逃窜的印军拦阻射击6 发,把
敌人拦回,后由步兵全歼。战斗中在来不及装定表尺的情况下,炮手灵活地摇动
方向机和高低机,炮弹在敌群中左右开花。


战例7

进攻“阿印8 号”据点的战斗中,骑兵某团无后坐力炮排的 2门57炮,发炮
28发,命中25发,摧毁9 个地堡,自己无一伤亡。由于在海拔5000米以上作战,
上级要求每排带20发弹,该炮排带了29发,参战的很多分队都努力克服体力困难,
尽量增大携弹量。


战例8

我军在攻击阿印16号据点的战斗中,由于在敌阵地前600 米遇到三道雷场,
拖延了突击时间,此战仅消灭印军29人,10多名印军逃跑,我军伤亡81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Panzerfaust 回复 悄悄话 不错, 好东西不少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