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只有讓民進黨大痛一次

(2007-02-03 20:47:51) 下一个
只有讓民進黨大痛一次
Posted on 2006-11-07 02:01 夏珍 閱讀(1373) 迴響(11)

 很難想像,號稱創造民主奇蹟的台灣,還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化解不了的僵局。陳水扁不下台,罷免案眼看還是過不了,沒得迴避,我們就是碰到了。

面對涉嫌貪瀆的國家元首,執政黨無能為力,在野黨無計可施;國會議事手段無以制衡,人民在街頭二個月得不到回應;曾經力挺陳水扁攀上大位的知識份子或大老闆組成的所謂﹁國政顧問團﹂,無人吭氣;願意吭氣的書生,拿筆如刀,偏偏寫一百篇好文章都沒人理會,還得自我寬解:塑造政治文化的過程本來就不可能這麼快速。

檢察官用盡力氣,幾乎訪查約詢了每一位國務機要費報帳發票的買受人,和貨品出處的專櫃小姐,陳水扁一個小時又四十分鐘就讓這份偵結起訴書猶如廢紙一堆。所有曾經在五一七罷免案、七一五學者聲明、九九倒扁邉印⒁唬耙蝗?诙?瘟T免案上演過的戲碼,依例再走一趟:危機發生、舉國譁然、總統向人民報告︹通常都會加上一句道歉︺、保皇派挺身而出…。然後,船過水無痕,太陽依舊升起,社會依舊焦躁,而陳水扁照常入府上班。

陳水扁要人民相信他,保皇派就用盡說詞確信陳水扁都是對的,五一七罷免案時保皇派講的是藍營奪權不可取;七一五學者聲明時保皇派稍稍謙遜一點點,卻用最愚蠢的方法向親綠學者喊話:不要被藍營利用;九九倒扁上場,恐怖了,抺黑抹紅抹藍,倒扁總指揮施明德只差沒被剝掉三層皮;第二次罷免案上場,這是親民黨推動的案子,不過反擊標的卻是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特支費。

這一回,是由檢察官偵結起訴了第一夫人,甚且明白直指陳水扁的貪瀆犯行解職或罷免後訴究。這位檢察官陳瑞仁從不諱言他的深綠背景,幸好,否則發生在施明德身上的恐怖情事,大有可能在他身上重演一遍。曾經在這之前信誓旦旦說相信司法的保皇派名嘴,全改口了:相信司法的前提是起訴書要能說服我。更驚人的是,這一次保皇戰役直指綠營內部,包括大爆新系逼辭蘇貞昌以給陳水扁壓力的﹁內幕﹂,其意不過就是施壓讓黨內砲口最多的新系封口,再找一群名嘴痛批新系的意識型態轉變了,什麼時候新系若在這群保皇戰將口中成了統派,那才真是笑得死人的新聞。

不要小看這些荒謬的現象,這些困擾台灣一整年的怪事,反映了台灣的大問題:台灣的民主機制,在解決問題上是毫無能力的。這個機制選不出賢能,不要懷疑,曾經競選立委落敗的施明德,即使倒扁造成風潮,此刻再選立委,照樣落選。陳水扁這個選舉的常勝軍,品德器識如何根本不必談,就拿當前朝野二大眾望所歸的領袖蘇貞昌與馬英九為例,面對國家憲政的大難題,一樣毫無辦法。一次罷免案和九九靜坐之間,蘇貞昌還一度要搞政黨高峰會、蘇馬會,卻在陳水扁向人民報告後撤守,高峰會成了口水照會。馬英九更甭提了,戰無力戰,和無從和,腦袋裡只有紅衫軍萬一又逸出站前廣場怎麼辦?卻未真正思考總統涉嫌貪瀆所可能引爆的憲政危機,在這樣的危機裡,在野黨到底能做什麼?

蘇、馬可謂藍綠陣營的實質領袖,蘇的個性急躁、嫉惡如仇;馬的個性溫和、大小節皆拘,但在台灣當前最大的憲政危機中表現得差不多:不同程度的鄉愿而已。蘇貞昌只能選擇相信陳水扁,馬英九不相信陳水扁卻只能忍受,結果都一樣,台灣最重要、照正常也應該是最有實力的二大政治領袖棄守,讓台灣人民繼續忍受這個解不開的僵局。

蘇、馬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棄守,不只是對堅不下台的陳水扁棄守,而是對人性、價值、是非、道德的棄守。如果蘇馬是正人君子的話,他們是最有政治實力的正人君子,面對小人,無能為力,莫怪七一五學者只能寫寫文章書空咄咄,更多的知識份子連書空咄咄都免了。

因為國務機要費案陳水扁的權力正當性受到嚴厲挑戰,傻里巴機的美國友人問了一個會讓台灣人大笑的問題:﹁李遠哲到那兒去了?﹂唉,李遠哲退休了,卸下了他中研院長的職務,對於他該不該為陳水扁今日的腐化負點責任?李遠哲拒談的態度是很明確的,當痛批國民黨黑金的李遠哲都對陳水扁涉嫌貪瀆噤口,還能指望誰呢?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嗎?如果大家還有點記憶力,民進黨主席改選,林義雄可是大胆站出來,以支持翁金珠的方式,反對陳水扁屬意的游錫堃,他早在今年初就宣布退出民進黨。林義雄看到一切可能的發展,但他能下得最重的手,不是對著陳水扁、不是對著民進黨,而是對著自己,他選擇離開。這又是一個正人君子打不過小人的典型。

民主照常理,是要讓民意得到最大發揮,但如果絕大多數的民意都是沈默的呢?當有實力成為意見領袖的人都選擇沈默的時候,台灣是不可能改變現狀的。上不上街頭沒那麼重要,台灣的機制根本沒給予人民上街頭解決問題的可能,除非當權者願意聆聽人民的聲音。眼前,是沒這個指望了。該怎麼辦?

碰到這種狀況,就知道身為國家主人,權利多麼微薄。抗稅?你還不能學陳水扁告訴國稅局,中華民國萬萬稅,太複雜了搞不懂,少報點吧;罷工?除非確定自己薪資權益和工作權不受影響,頂好別試,否則陳水扁還沒下台,自己先下台,連餬口的飯碗都砸了,這不太笨了嗎?小人物只能用最簡單、最素樸的方法:和陳水扁比氣長。

記得民主之痛,是誰造成的,肯定不是陳水扁一人,還有緃容他的一大群人,一群連罷免案都不敢支持的人。這群人,讓台灣的民主機制徹底無用;這群人還得靠選票存活,不論是年底、明年底或後年初,誰敢在選舉戰場上爭民意,就要讓他們嘗到此時無視民意、無能解決民瘼的代價。正人君子別怕,這不是記恨,而是堅持原則,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絕不因為當權者說了一百四十分鐘話就變對的。

陳水扁下不下台,眼前看不到,但是一個月後,就有最大的機會讓保皇急先鋒的民進黨主席為敗選下台。不是故意整他,也不是故意整民進黨,沒辦法,小市民除了選票別無他物,一定要讓民進黨知道,為了台灣、為了黨,他們現在選擇的策略是大錯特錯,狠狠痛一次,才有機會把民進黨拉回來,拉回正人君子的政治邏輯裡。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summer/archive/2006/11/07/125386.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