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洲的“穷忙族”和“享寿族” ZT

(2007-02-02 16:09:51) 下一个

最近几年,有两个流行用语在欧洲盛行,即“穷忙族”和“享寿族”。这两个词也充分说明了欧洲社会的现状。

忙族德国逾百万人

  亚莉山卓·舒曼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为孩子准备早餐,然后出门送报。这是她的兼职。8点半送完报,她又赶去上正式的班。她在银行有个清扫的工作,忙到下午5点,赶回家为孩子做饭。像舒曼这种人德国目前已有上百万人。专家说,这是社会新现象,有个英文专有名词:working poor,也就是所谓“穷忙族”。

  舒曼女士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但还是养不起3个孩子。身为单身母亲的她因为“负担不起”,已7年没去度假,有时连看病都没时间,周日只想躺下来休息。

  薪资低单亲家庭多

  汉斯·林克也一样,他在柏林建筑工地打零工,别人每个月工作160小时,他的工作时间是260小时,一小时赚4.6欧元,一个月勉强赚到1200欧元,养家糊口都困难。

  不只是在德国,北欧和西欧各地,这种穷忙族也逐渐增多,只要超时工作但年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60%,就算穷忙族。奥地利穷忙族每个月只能赚785欧元。

 造成这个族群激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通过了可以低薪工作的法令。以德国为例,企业可以不再遵守在1998年以前制定的最低工资,而提供失业人士大量低薪工作,以期解决失业问题。

  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占12%左右,只比过去下降一个百分点。穷忙族却直线上升,以单亲家庭和孩子较多的家庭为多。

  这些令人穷忙的工作包括清洁工、洗衣工、快递、电话接线生、厨房助理甚至建筑工,也有不少高等教育人士属于穷忙族,最典型的例子是外文翻译——不但工作繁重,收入也很低,且没有任何保障,书再畅销也拿不到版税。

  享寿族有钱又有闲

  穷忙族每天穷忙,遭到社会忽视,而另一个“族群”却受社会高度欢迎,他们已成为目前欧洲社会的消费大族,各种广告都跟着他们跑。这个族群叫享寿族(best ager),他们年过五十,尤以50~60岁的新近退休者为消费主力,不但有钱,也肯花钱;不但没有后顾之忧,身体状况还足以让他们不断消费、旅游,连置房产和买保险都不嫌晚。

  欧洲国家人口有严重老化的现象,享寿族兴起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欧洲各界为了这个“族群”所花的心思,各种研究这个族群的报告一个接一个发表,各种广告也大量讨好这个族群,还有报告指出,现代人比上世纪的人更长寿,未来享寿族的寿命将更延后,因此享寿族将愈来愈多,岂能不重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