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3·“中国文化年”火红法国

(2007-02-02 16:09:48) 下一个
http://www.cfcy.org 2003-12-26 9:42:04 <新华网> 高津英
  
  2003·“中国文化年”火红法国从10月初开始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现在法国遍地开花,以巡演、展览等各种形式,充分展现了古老、现代和多彩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建设的发展现状。文化年跨越万里之遥,给了法国人一个全面和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


  此前,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比中国人对法国的了解要少得多。法国舆论对中国的报道少之又少,加上到过中国的法国人毕竟很少,使得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水平。随着中法关系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

  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让—皮埃尔·昂格鲁米先生从中法建交之初就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自称“中国总是出其不意地交织到我的生命和记忆之中”。即便在这位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眼中,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仍然是一本翻不完的书。

  恰逢其时的文化年活动拉近了中法的距离。昂格鲁米尤其对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及艺术家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文化年活动中不少项目是以现代艺术为主题,表明中国的艺术家不仅谙熟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符号,而且还为这一形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近几个月法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显著增多,从通讯社、广播电视到报纸杂志都动员起来,从孔夫子、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国功夫、饮食文化,到中国芭蕾舞、交响乐和时装表演,“中国”两字不停地冲击着法国人的听觉和视觉,虽然有些报道失之偏颇,但大量的客观报道占据了主流,这种现象是从未有过的。

  文化宣传的显著作用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法国人明显增多,看展览馆里的人群和气氛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不少人表示,他们愿意寻找机会到中国去,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个与西方不同的国家。法国国立东方语言学院著名中文教授、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白乐桑先生指出,汉语成了在法国增长速度最快的语言,法国人是基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主动地学习汉语。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他们希望交流不仅停留在文化领域,而应该延伸到经济等各个方面。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弗朗西斯·梅尔呼吁法国的中、小企业向德国企业学习,在中国寻找发展良机。法国企业已经跃跃欲试,随时准备进军中国市场。农历猴年春节,巴黎中心的香榭丽舍大街将出现中国人欢庆春节的游行队伍,届时艾菲尔铁塔也将红光闪耀,为中法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助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