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法中国学生回国热升温 (ZT)

(2007-02-02 16:09:48) 下一个
2003年较2002年激增6成 随着国内人才市场日渐成熟“海归派”光环渐褪。尽管如此:全球各地的回国热依然升温。

 

【本报综合报道】始于90年代末的中国留学生海归热,已经持续了数年。随着国内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海归派正面临新的考验。但从中国驻法使馆统计出的年终数字看,“海归热”在法国仍然在大幅度升温。“脱离了祖国母体,中国的留学生就失去了天然的优势。所以,一旦学成,我就回国发展。”

巴黎第二大学欧盟法博士生王玉芳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事实上,持这种观点的中国留法学生不在少数。据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的最新统计,二○○三年,中国留法学生回国人数近千人,比上一年又增长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到二○○三年十一月底,中国来法各类留学人员累计达到了二万二千人,已回国的近六千三百人,目前在法留学的有一万五千多人。

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参赞白章德说,回国的留法学子,涌现出了一批精英骨干,他们中有两院院士九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十五人,一大批优秀人才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或担当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重任。

在中国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回国工作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留法学生正积极与国内加强联系,寻找在国内的创业机会。

据介绍,今年,留法学者通过回国讲学、开展合作研究、筹建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内建设。今年有二十一人获得中国教育部“春晖计划”往返国际旅费资助,短期回国工作。其中十五人是回国实施留法学者支持中国西部建设的项目。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内地“海归”人数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而其中,上海又是“海归”首选的理想工作地。而随着近年来“海归”人数不断增多及人才市场价格定位的逐渐理性化,原先笼罩在“海归”头上的“高薪光环”正逐渐散去。香港《文汇报》近日刊发文章,认为繁华退尽,大家迎来的是一个“英雄何须问出处”的年代。

据上海市人事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有3万多名留学生在上海投资创业。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面前,许多曾怀抱“淘金梦”的留学生发现,“海归”已不再是职场“板上钉钉”的抢手人才了。

不过即便如此,仍有更多的“海归”前仆后继回到中国。法国这些选择回国发展的海归,大体对这一形势已经有了认识。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对他们的吸引,已从“淘金”的短期行为,变为“发展”长远眼光。他们共同的回国理由是:那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理性地讲,“海归”应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有在国内外的工作经验,又有着较好学历背景,这种“海归”是很受外资公司、国有以及私有公司青睐并高薪聘请的,其薪酬的增值幅度最大。第二种是在国外留学,但没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海归”,他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比较了解,但通常对国内的相关情况不太了解,而且对薪酬的期望值比较高,有点急功近利。如果他们能把自身放回内地同等水平,把自身价值放在市场上衡量,先把基础打好,增值也是很快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