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张夏会”后夏立言记者会发言(全文)

(2015-10-14 10:10:14) 下一个


夏立言会后举行记者会。(中评社 彭媁琳摄)

      中评社广州10月14日电(记者 彭媁琳)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和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14日在广州举行第四次两岸事务首长会议,夏立言在会后记者会中表示,过去7年多来,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正常化、制度化的发展,达到隔海分治66年来最稳定和和平的状态。他认为:“这样互动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议”,此一正确的路线和方向,符合两岸共同利益。“

      以下为夏立言会后记者会发言全文:

      夏主委表示,7年多来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面对现实、开创推进两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发展的新动力,双方以沟通、合作取代对立与冲突,让两岸关系达到隔海分治66年来,最为稳定与和平的状态。这样互动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议”!此一正确路线与方向符合两岸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共同悉心呵护得之不易的历史性成果,巩固两岸制度化协商及官方互动机制,为两岸人民福祉及可长可久的两岸关系创造有利契机。

      夏主委强调,我们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路线深具信心,绝对经得起民意与历史的检验,维系台海和平则是双方共同责任,我们将继续坚持维持现状的政策,呼吁应正视两岸分治的客观事实并相互尊重,透过既有机制持续务实沟通与建设性对话,才能真正拉近距离、消弭鸿沟。此外,夏主委也针对大陆方面在“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卡式化议题未充分与台方沟通、及对外完整说明,表达台方严正立场。

      在第四次“两岸事务首长会议”中,双方就关切议题交换意见,获致以下结论:

      在陆委会与国台办沟通联系机制方面,双方肯定,陆委会与国台办沟通联系机制在处理两岸重要事务的沟通及协调功能,以及对两岸关系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同意对于涉及两岸的重大措施应强化沟通,台方并特别强调事先妥适沟通的重要性;同时落实及强化联系协调,扩展两部门互动形式多样化,增进两岸事务处理效率。此外,台方在会中也提出强化相关议题处理之后续追踪管控,并希望在既有基础上逐步扩大两岸官方正常互动范畴与对象。

      在两岸制度化协商方面,双方同意继续推进货品贸易协议之商谈,争取今年年底前获得共识与成果;夏主委表示,希望在年底前完成协商并尽速签署协议;基于为两岸人民往来提供服务的迫切性,也将持续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后续协商,务实处理待决问题,为早日完成互设奠定基础;此外,也同意加快两岸环保协议的沟通,尽速达成一致,台方另建议将海漂垃圾问题纳入协议范围,请国台办与陆方环保部门进行协调。有关陆客来台中转议题,夏主委再次表达先行推动之意见,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尽快实施,陆方表达愿务实考量。至于陆方关切的进一步便利两岸民众往来措施,双方可持续沟通。此外,两岸服贸、租税、飞安等已签署之协议,将推动尽快生效实施,以增进两岸民生福祉,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在重点协议执行方面,为强化两岸投资企业权益保障,双方应积极协调各自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高投资纠纷案件之协处效率和成果;此外,营造更为公平、有效的投资环境,增强两岸企业投资合作信心,应对全球产业竞争。未来也将继续深化合作,维护大陆居民来台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提升两岸旅游安全和品质。鉴于双方均关切已签署协议之执行成效,建议促成两岸两会在今年年底前就7年来已签署协议成果及执行面召开会议,进一步落实对两岸民众权益福祉的保障。

      在会中,也就两岸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交换意见,双方认为两岸经贸合作及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应相辅相成,并将持续推动。

      此外,针对抗战历史,双方认为两岸民间单位可从共享史料着手、进行合作研究,以客观公正还原抗战史实,俾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利基。台方在会议中也表示,两岸可在“对等互惠、档案公开、不设禁区、自由研究”的原则下进行史料合作,并可由民间单位邀集两岸学者及相关国际学者专家与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双方也将持续加强并深化各领域的合作,鼓励两岸文化、教育、青年、城市等各方面的互动与交流,持续完善相关交流平台功能,增进两岸青年共享彼此成长与学习经验,为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台方也在会中就遏止大陆船舶越界作业,以维护海洋资源,积极协缉遣返重大经济罪犯回台,以及完善人身安全受限制之通报机制等议题,向陆方表达关切。

      陆委会表示,第四次“两岸事务首长会议”的举行,象征两岸官方互动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稳健前行,以及双方共同维系两岸和平发展局势的坚定决心与信心。夏主委在会中也代表陆委会,诚挚欢迎张主任再度率领国台办的朋友,在适当时机到台湾访问;希望未来双方应持续推动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让两岸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