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台湾政党的转型之战

(2007-12-30 06:31:21) 下一个

扁、谢终须一战


  中评社讯╱题:台湾政党的转型之战 作者:王昆义(台湾),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台湾海洋大学通识中心兼任教授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说了一句他打胜仗的秘笈:「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确定不移的战争格言」,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是指在战争中要么懂得使用奇袭的战法,让敌人措手不及;要么能够丢掉自己的包袱,不让这个包袱变成敌人攻击的对象。十一月一开始,台湾总统大选中发生的两件冰风暴,却是跟拿破仑这句格言有关。

  第一件冰风暴是台联党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开除廖本烟、黄宗源两位立委党籍,他们并把开除党籍的理由说成是因为这两人背离党的原则,不只跟民进党走得太近,还接受新潮流系的邱义仁指挥,双方「暗通款曲」。第二件冰风暴是国民党突然莫名其妙的在年度「中心任务」的文件中,删掉「国统纲领」和「九二共识」两项主张,这不只是引发连战发表「错愕、荒谬、不解」的反弹声明,也把连战和马英九之间的心结正式浮上枱面。

  台联党和国民党的这两件冰风暴看似无关,但如果了解李登辉长期构思台湾政治发展蓝图的想法,必然能够让人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去统去独的两个本土政党

  从二00五年「扁宋会」得出十点结论以后,李登辉跟阿扁的关系就荡到谷底。当年五月的任务型国代选举,更让扁李的关系正式破裂,扁李各走各的路已经是既定事实,李登辉只好重新规划台湾政治发展的蓝图。

  当然,扁李会因为宋楚瑜的关系而破裂,不只是统独因素从中作梗,主要还是因为李登辉和宋楚瑜个人的情结所造成。过去李登辉还在执政时,原本跟他「情同父子」的宋楚瑜却全力反对他「冻省」的主张,李、宋从此分道扬镳,留下许多让人不解的「恩怨情仇」。

  而阿扁却在二00五年主动和宋楚瑜会面并寻求和解,这件事李登辉事前并不知情,阿扁也没有为此事向李登辉「请益」过,所以「扁宋会」为扁李关系画下句点,应该是可以确认的事。特别是在「扁宋会」的十点结论里,阿扁宣称「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要推动全面三通」的承诺,在受到李登辉的批判后,他直指李登辉「台独过去做不到的,现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颇有怪罪李登辉的意思,这对扁李关系更是火上加油。

  然而,阿扁在「扁宋会」之后,除了李登辉的批判之外,深绿阵营也出现极力的反弹声浪,让阿扁招架不住,很快否决所有结论,最后又退回到绿色阵营的主张里,为了安抚深绿的反弹,阿扁只得回头去抢占李登辉「深绿教主」的位置。李登辉经历阿扁的反反复复,越发觉得阿扁是一位不可靠之人,于是如何建构台湾政治发展的新蓝图,变成是从二00五年以后他一直想要做的大事。

  在李登辉的构思里,台湾的统独竞争是两个不可靠、也不相容的政治图腾,更是引发中国对台湾政治发展充满疑虑的根源,所以如何改造统独这两个政治图腾,应该是台湾走向完全政治的重要步骤。为了这个目的,如何「去统、去独」,营造两个「本土化政党」的良性竞争,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为了这个目标,李登辉原先就寄望民进党的谢长廷,以及国民党的王金平扮演这个中流砥柱的角色。但后来的发展却呈现谢长廷虽然贵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却一直遭到阿扁的「绑架」;王金平在国民党内也缺少一根「反骨」的筋,战不过马英九,所以他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台联党与马英九影响之下的国民党的转型之上。如果台联党和国民党能够自动转化成两个本土化的政党,那么台湾政治的良性竞争将可顺利完成。

  国民党的本土化转型

  在李登辉观念的影响之下,以马英九为核心的国民党逐渐走向转型之路,从「去统」、「返联」、宣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马英九最后更喊出他要选的是「台湾总统」,这一连串的转型事件,国民党走向本土化的方向大致成型,尤其是配合马英九的「长住」(long stay)计划,整个国民党的形象在绿色的南部地区已经产生了效应,台湾南部的耳语都在传说:「既然马、谢选的都是台湾总统,那就换人做做看吧」,这种耳语当然让马阵营士气大振。

  只是如何维系与巩固这个效应,却是马阵营最为头疼之事,毕竟过去连战两次的失败,让国民党阵营输怕了,尤其是面对民进党善于操纵选举机器进行舆论战的作为,现在的优势能否持续到投票日,恐怕谁也说不准。在这个情结之下,删除「国统纲领、九二共识」的动作,虽然后来被说成是「乌龙」一场,但正如马阵营发言人苏俊宾所说的,他们是担心在走本土化的转型过程中,「国统纲领、九二共识」会被民进党继续拿出来做文章,才贸然删除。这个说法显示马阵营怕输的情结弥漫,所以连最重要的「神主牌」不要也可以,国民党对自己的没自信,由此可见端倪。

  然而,国民党的「去统」、「去九二共识」虽然虚晃一招,却拉了民进党一把,也让民进党抓到了把柄,真正让他们可以有做不完的文章。本来在国民党急于向本土化的方向转型之时,外加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胡锦涛出乎意料地宣示愿意在一中原则下,让两岸「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定和平协议」。这种不同于对「入联公投」采取严厉批判态度的善意说法,马上让民进党头壳发烧。因为中国突然释出「善意」,可能使民进党的「中国牌」失去着力点,一旦没有了「中国牌」,民进党担心这场选战又该怎么打?

  在民进党担心失落「中国牌」后选战无法开打的困境下,从阿扁那一阵子胡乱抓了马英九父亲的骨灰坛大做文章,把「化独」搞成「反独」恶意的批判就可见得。只是,这种不「慎终追远」的心态,并未被选民认同,阿扁为这事差一点阴沟里翻船。还好,阿扁也是够幸运的了,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之下,国民党自动送上「乌龙」的「去统、去九二共识」的事件,让阿扁得以顺利脱身,民进党人不禁要高喊一声「天助阿扁也!」

  原先「国统纲领」这块「神主牌」在阿扁二00六年的「终统」中,早就被人给遗忘了,在国民党往本土化的转型中,也不再被人提起这块「神主牌」,但他们却重提这件事,等于是自动送上门让民进党人宰割,这跟提出「赶羚羊」、「他,马的」的口号一样,反而变成国民党急于向本土化转型的绊脚石,国民党这次如果再选输,不要怪别人,只能怨自己的脑袋「秀逗」。

  台联「去民进党化」的转型

  台联党的转型从二00七年新春伊始就已经看到了眉目,当时李登辉接受台湾「壹周刊」的访问,宣称「我不是台独教父,也从未主张台独」的说法以后,大概就已经定案,只是泛绿阵营的转型之路跟国民党相同,他们都把刀挥向自己人,而不是向着敌人。国民党「去统、去九二共识」是把刀挥向自己,以致引发连战与深蓝的反弹;台联也一样,不只出乎外界,也出乎当事者意料之外的突然对两名党籍立委开铡,让被开除者也不禁要高呼「莫名其妙」。

  虽然如此,但台联挥刀的理由不清不楚,更让人觉得怪异,李登辉的说法是:「开除廖、黄两人很好,只要是违反台联原则的人就要开除,廖、黄两人是因为反对台联,不是因为亲近民进党才被开除」。但台联立法院党团办公室主任、立委林志嘉在李登辉说出理由之前,就已抢先指称:「黄宗源与廖本烟两人是接受民进党新潮流系的指挥,才被开除党籍」。这之间到底是李登辉说得对,还是林志嘉说得对,恐怕也没人会证实。但如果了解李登辉两个本土化政党的构思,应该就不难理解其中之因。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李登辉为改造两个本土化政党,原先一个是寄望谢长廷,一个是王金平,王金平虽然没有走向李登辉期望之路,但马英九却在本土化的路线上,越来越让李登辉看得顺眼,特别是当国民党所举办的「台湾光复照片特展」中,把李登辉的照片重新挂回去,让李登辉甚感窝心。因为自从他被撤销党籍以后,国民党内再也没出现过他的肖像,虽然国民党解释是因历代总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没有尊李反李的特别考量,但国民党此举,却让李登辉对改造台湾两个本土化政党又重燃信心。

  李登辉既然把改造两个本土化政党的目标,其中一个投射到马英九的身上,另一个当然没有放弃对谢长廷的期待,只是既然期待谢长廷,那么又跟台联党要开除两个党籍立委有何关联呢?这恐怕还是得从谢长廷的处境谈起。

  谢长廷从初选中高举「反新潮流系」以后,虽然初选结束之后以苏贞昌为主的「苏系」已经鸣金收兵,但新潮流系并未就此善罢干休,他们正等着谢长廷在官司缠身之下,只要有一件案件被起诉,将一举把谢长廷推下选举舞台,让苏贞昌取而代之。

  只是新潮流系的心思早就让外界看出图谋,所以台联党把刀先挥向自己人,并由林志嘉说出是因为他们接受新潮流系邱义仁的指挥有关,颇有暗助谢长廷的味道。邱义仁绝对是阿扁政府中的第一把手,没有他在背后操作,要说扁政府可能随时垮台,恐怕都不为过。

  面对这第一把手,谢长廷也不免心中不寒而栗,这从十一月初油价要不要上涨,谢长廷希望政府应该「视民如伤」,却被邱义仁给否决,而阿扁和行政院长张俊雄并没有理会谢长廷的呼吁,反而都支持邱义仁的做法,显见邱义仁在扁政府中的分量,连阿扁总统都不得不让他三分。当然,邱义仁的厉害就在于他虽然已经达到「功高镇主」的阶段,却没有发生「功高镇主」之后随时被斩的命运,所以他在民进党内的角色,不只民进党人都怕他,连马英九都担心民进党在选战中要出什么奇招,说的应该就是邱义仁。

  只是虽然全台湾都怕邱义仁,但李登辉就是不怕,他看出谢长廷和新潮流系之间迟早要爆发一场恶斗,所以希望以台联党自断手脚,并把原因推到邱义仁的身上,暗助谢长廷一把,期待谢长廷有朝一日,能够把民进党调整回到另一个本土化政党的方向上,那么台联如果自此消失无踪,他也可以含笑而去。这个动作虽然被林志嘉说破,李登辉也企图把理由拉回到自家内的事,但台湾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却还是可以从一些不经意的说法中看出个中原由。

  扁、谢终需一战

  了解李登辉、谢长廷和邱义仁的关系之后,谢阵营的幕僚都在预示「扁、谢终需一战」。这个「终需一战」的说法,虽然是解放军人士对台的无奈之词,却早已被民进党人当成很好用的词汇。尤其是谢长廷一直被阿扁「绑架」出不了头,背后的原因虽然是由于邱义仁的操控有关,但谢长廷的战略操作是只找强者对决,他不会去找一个隐身幕后的幕僚出气,否则就会把格局做小,所以他即使对邱义仁有多大的不满,也绝不会把他当成对手。

  当然,要理解「扁谢终需一战」的宿命,谢长廷可能对此秉持什么样的战略,最好先来看看毛泽东的一段轶事。有一次毛泽东宴请苏联特使米高扬,米的酒量惊人,碰上不善饮的毛泽东,让毛泽东在宴席上屈居下风。毛为了反败为胜,化被动为主动跳出了酒局,拿了一根辣椒向米高扬挑战。米咬了一口辣椒便辣得眼泪直流,毛泽东却一根接一根的往嘴里塞,让米高扬甘拜下风。毛泽东这段轶事被解放军的战史称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一种掌握战场主动权的艺术。

  从初选胜选以来,谢长廷被阿扁绑在「入联公投」的议题上动弹不得,为了胜选,他知道如果一直只是阿扁的影子,最终想赢得选战的机会并不大,即使赢得选战,也难以摆脱阿扁在背后下指导棋的命运,所以如何设定时间点,跟阿扁做最后决战,这样他才能摆脱阿扁的牵制,也才有机会跟马英九拚最后输赢。

  只是,如果要跟阿扁决战又该采取何种战略呢?当然不能直接对冲,那可能会两败俱伤。李登辉非民进党人士,所以他把矛头直接指向邱义仁并不会伤了自己,但如果谢长廷要跟阿扁决战,采取直接对冲的战术,最后受伤的应该还是自己,因此,采行毛泽东那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法,将是他不得不做的选择。

  那么扁谢最后的决战点又可能设定在什么时候呢?如果没错,应该就是在立委选举之后。事实上,没有一个民进党人看好明年初的立委选举会赢,只要不大输,就已经是阿弥陀佛(菩萨有保佑)了,民进党若是在立委选战中大败,虽然民进党人已经说过阿扁可以不负责,但在民进党可能气势低迷的时候,正是谢长廷跟阿扁进行最后决战的时机。

  其实谢长廷向来就是善于打「弱势战略」,当整个民进党气势越低迷的时候,就是他擅长打胜仗的时候,高雄市长与台北市长选战的经验就是明证。所以明年立委选举只要民进党大败,就是谢长廷向阿扁开战,以寻求脱身的时候。届时阿扁如果再不放手,谢长廷就会打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法,不会再让阿扁绑在「入联公投」的议题上,而一直做个跟班者的角色。

  台湾政治斗争中的两岸格局

  当然,思考「扁谢终需一战」的可能性,势必还要考量到两岸的战略格局。虽然,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台释放善意,但民进党人不会因此认为两岸从此就会平稳过渡,特别是阿扁还是坚持把「入联公投」操作成他下台前最后的一件神圣使命,所以越接近选举,两岸关系的动荡必然加剧。

  毕竟,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战争不仅是力量的竞赛,也是双方主观指导的竞赛」,如果阿扁的「主观指导」一直处于强势主动的地位,中国大陆绝不可能就此任阿扁宰割,所以两岸的高危险期,民进党人就把它锁定在明年二月底以前,这个时候两岸动荡加剧、危机升级,甚至出现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事。

  有了对两岸冲突的想像,那么届时阿扁必然得全力去跟中国大陆对战,无暇再顾及选战的一切,这时也是谢长廷可以藉此启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法的时机,谢长廷的目标当然是寻求如何降低两岸的冲突,而不是在两岸的冲突上加油添醋,他要的是跟马英九比赛谁才是真正可以稳定两岸局势,谁才是能够掌控两岸全局的操控者。

  依据马英九的思考,两岸如果冲突加剧,他为了不被看成是一个「卖台者」的角色,一定会站到抨击中国大陆的立场上,但谢长廷没有这个包袱,所以他会选择「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的原则,采取对中国大陆亲善的态度,用以安抚中国大陆那颗不安的心。

  但要安抚中国大陆的焦虑,谢长廷又可能有什么样的秘方呢?也许前不久两韩首领会面的经验,未尝不是一种可以想像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不只阿扁曾经动过,包括吕秀莲还有其他民进党重量级的人物,也都曾经有过这个念头,谢长廷当然不会不把脑筋动到这个可能性上。只是这样的念头是否能成真,两岸关系到底还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开启,恐怕还是得看中国大陆未来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两岸关系而定了。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7年12月号,总第120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