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无人之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林徽因: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

(2014-12-18 21:44:05) 下一个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泰戈尔

今年是林徽因诞辰110周年,她与徐志摩之间的纷扰爱恋又再次被热议。其实,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们说过:“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在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的多年以后,林徽因在写给好友沈从文的信中,回忆起当初和徐志摩相遇的那段在记忆中灰蒙蒙的日子:“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不断的落雨……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在她最寂寞的时候,徐志摩像长腿叔叔一样出现了……



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

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

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

1920年,秋。戴着眼镜的徐志摩出现在这对父女面前,第一次见面,把他当作是父亲的朋友,林徽因礼貌地叫了一声:‘叔叔’,那年她16岁,徐志摩23岁,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随后便是世人皆知的故事,林徽因与徐志摩在英国相识相知,却与梁思成在美国结成了终生伉俪。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终究是因为她的理智。选择一个一生的爱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林徽因遇到徐志摩的时候,她只有十六岁,可能会被徐志摩诗人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而诗人的爱,总是让林徽音有种求之不得的距离感;对于诗人的热情,她也一直有着一种不可信任的直觉;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她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所无法把握的,如同蔷薇般的美丽,却只能在回忆中触碰,一旦与之朝夕相伴,便只能如芒刺在背。这一点,林徽因慢慢体会、慢慢懂得。

林徽因,这个徐志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所爱慕追求的女子,并没有像同时代另外几位被誉为是中国当时重要女作家的丁玲、石评梅、庐隐那样,从追求自由的爱开始,然后又为爱所困,她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她的家庭背景、教养,以及她天生的理智,都促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洒脱的诗人与稳重儒雅的建筑学家之间,她一定要选择脚踏实地的那个。

诚然,她喜欢徐志摩,但,她更倾向于和她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梁思成。当梁思成知道徐志摩也疯狂爱恋着林徽因时,他并没有责怪林徽因,而是更加怜惜她。为此,林徽因感动万分,很机智地回答了梁思成“你为什么选择了我?”这样的提问——“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的行动来回答你!”

诗人徐志摩最终与发妻张幼仪离婚,转而追求陆小曼,虽有美人相伴,却再也割舍不掉林徽因的笑颜,最终在赴林徽因演讲的飞机上撞山身亡。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这段爱情时,发现他们二人的相遇,只不过是在一个合适的场景——英伦如泣如诉的丝丝细雨中,两颗同样孤独而对未知充满渴望的心灵撞击所迸发的如烟火般绚烂却终不免落寞收场的半世情缘。

有人说,徐志摩的悲剧,源自于他诗人的想象:张幼仪之于徐志摩,是一个想象中的张幼仪,一个旧时代的牺牲品和代名词,一个遵父母之命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林微因之于徐志摩,是一个想象中的林微因,轻轻地来、轻轻的走,因现实中的求不得,故能始终在诗人的幻想中保持无限的美好;陆小曼之于徐志摩,更是一个幻想中的陆小曼,她与他都要反抗那封建的婚姻,在对新时代的不倦追逐中,两个人各自带着对对方似真非真的想象结合,最终走向一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在这场多线索的爱情大戏中,林徽因,这个身为诗人,却从诗人的爱中挣脱的女子,在俗世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中,温柔而深切的道出了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问候。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爱,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爱,人类所演绎的爱情故事元素大概不出这三种。爱,被爱,相爱......你体会过其中几种?对你而言,爱是一种怎样的滋味?爱为何总让人如此迷醉?

当有人艳羡于林徽音独为徐志摩所青睐,被徐志摩称为是“唯一的灵魂伴侣”时,林徽音却向后人如此回应了徐志摩对她的爱:“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一句笃定又清醒的总结,终结了所有流转于林徽音与徐志摩之间那片片另人动容的情话。其实天下有情人,两情相悦的也好,一厢情愿的独角戏也罢,都该如此这般清醒的审视一番自己所谓的爱,是爱的对面那个人,还只是爱的你对对方的想象?这样或许才不会在情梦里陷溺得太深,以至于无法自拔,自伤伤他,到最后落得个相见亦难恨亦难的结局。

爱,始于相遇,发端于心,你与你所爱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各自心的运作,而这心其实是最不靠谱,最虚妄的一个。从相遇的那一刹那,你用眼睛接触对方的样貌,用耳朵接触对方的音声,用鼻子接触对方的香气,用身体接触对方的皮肤和温度,用你的意识心来统领这一切色声香触的种种微细的感觉和整体的韵味,至此你对面前这个人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和印象,这个人的相貌是美是丑,音声是悦耳是沙哑,气味是香柔是恶臭,皮肤是柔滑是粗燥,整个人是温文儒雅、彬彬有礼还是粗旷憨直、孔武有力,你都能了然于心,这些感觉印象是不需要你用语言文字慢慢推敲便很快成形了的,这叫第一印象。这种第一印象会随着你们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而有所改变,如果第一印象是喜爱,慢慢的可能会变成爱,深爱,到一刻都不愿离开;又或者是从没感觉,到慢慢有感觉,到感觉越来越炽热,再到习惯,到平淡,甚至到厌倦。同一个人,与不同的人相处,会有截然不同的喜厌取舍;不同的人与同一个人相处,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评判。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阿姆雷特”。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了,所以人们大概很少起一念怀疑:我爱的这个人是真实的Ta的样子吗?我眼里心里的Ta,为何与别人心里眼里的Ta如此不同?人还是那个人,不同是从哪里发生的呢?

这不同来自于你的心,你所爱的,很难说是外面那个人真实的样子,更多只是你心里所分别比较出来的Ta的样子。因为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从没有也无法走出自己的五蕴世间去认知我们这个五蕴世间以外的人、世界、万物。我们的五蕴世间,就是我们所宝爱的这个色身和见闻觉知心以及基于这个身心和合运作所产生的种种感受、想法和行为。我们的色身分分妙妙新陈代谢、更新换代,从未有过片刻的稳定;我们的心识,也是刹那刹那的相应于外界五尘和法尘的变换而念念不住,如猿猴一样,在不同的枝头之间来回跳窜,不断转换,不断攀援,更没有刹那的安歇,直至夜晚眠熟无梦的时候才会断灭,到次日清晨才又再次生起。基于这样生灭不断的身心运作而生的种种感受、想法、情绪乃至行为,又怎会有片刻的稳定可言呢?

而正是这由色身和见闻觉知心所构成的五蕴世间,被你虚妄的认定为“我”,围绕这个虚妄不实,刹那生灭的“我”所发生的一切爱恨情仇的故事,其中怎会有一个确定不移的本质可言呢?所以爱会变为恨,曾认为是幸福的时刻会在发生过一些事情的下一秒沦为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曾痴迷执着的认定为非Ta莫属的爱人会在许多年过后变成点头而过的路人。真正动心爱过的人,一定无数次体会过被心里一个有关对方的念头而使情绪和想法经历犹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时候;一个经历过感情由爱到挚爱到不爱到陌路的全过程的人,回头想想这整段爱的旅程,哪一个时候的你才是你?又或者应该问,你还坚定的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始然如一的你存在吗?这个“我”且虚妄,又如何能保证这个“我”所执着的爱的坚固不移?

                                            

你或许不以为然,执意认为自己分明就是深深的爱恋着对方,可以为Ta不惜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乃至生命,这都不能称为爱吗?爱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爱必然依附于有情的心才能存在,就像光必须依附于一个发光体才能存在一样,没有了这个发光体,光将不存,同样,没有有情众生的心,爱如何发生?既然爱是心的功能,心若本就虚妄生灭,由心所生的爱,不管它发生的时候看起来有多么炽热,多么坚定,终究不免“有生必有灭”的结局!

有生必有灭,这是三界一切生灭有为法的必然规律,连你脚下所踩踏的这片看起来如此坚固的大地和眼前这片巍峨屹立如如不动的高山,都会在多少年后时移势易,何况短短不足百年生命的你和你所执着的爱呢?所以根源不是你的爱有多坚固,是你的无明和贪着太坚固,让你将无常生灭的假我认作真实不虚的真我,执着这个假我,所以执着与这个假我有关的一切,“我”的感受想法、名誉地位,乃至“我”所珍爱的亲眷爱人,这是你轮回三界一切烦恼的根源。

你所执着的爱,如果你愿意冷静的一层层剖开它来看看,你会发现这过程就像剥洋葱一样,或许有鼻酸、有流泪、有讶异,但是你看不到一个可以称为“爱”的实质。有的还是一个虚妄的幻人,一个虚妄的心,和一个总也演不尽、唱不完的有关爱的种种把戏。

感情分分秒秒在演变,因为我们这六识心,从来就是虚妄不实、生灭不息的,这个众生所认定的“我”,是众生最根本的无明。而众生更大的无明,正是不知自己正处于天大的无明之中,就如盲人行路,临到悬崖还浑然不知,依旧固执己意的策步前行。认假为真,认无常的心为恒常的心,进而认为这个心所生的爱也可以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方法。相爱的人,总难免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渴望爱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因为相爱的当下、恋人的陪伴、情感的交织,这一切的韵味都太美妙,足以让我们放下外界一切的烦恼斗争,暖暖窝在恋人的怀里。若不是因为有Ta,有与Ta所发生的爱,我不会体会如此美妙的时刻,为了让这种美妙久住,我们便开始想尽办法要留住这个人,这段爱。对所谓爱和恋人的贪着至此发生。

想要占有,想要留住一个不可能久住的爱,就像是想让出生的人永远不死一般,怎能没有后续不尽、患得患失的痛苦折磨。而这一切的发端都在于,我们没有看到心的虚妄,“我”的虚妄,“我”的爱的虚妄,乃至于“我”所爱的Ta的虚妄(因为你所爱的Ta,还是你的心运作的产物,不是Ta真实的样子)。我们的爱终不免成为一个美丽的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根基的不牢靠,注定结局必然像星星划过夜空一般,发生过却终不免没入夜空的黑,一无所见。除非你向这个虚妄的现实妥协,不再妄想永恒,你才能够不会因为过分的期望而失望,不会因为妄念的执着而要拼命抓取一个人,一段爱而落得一场游戏一场梦的结局。

林徽音说得没有错,徐志摩不曾真正爱过她,徐志摩所爱的只是他心里所以为的那个她,那却并不是林徽音真实的自己。林徽音看穿了这一点,所以能够用理智来选择一段更加牢靠稳固的人生伴侣。基于一时的激情和对对方失真的幻想而想要在一起,这样的结合终究是不可靠的。有比爱情更珍贵的是对对方真诚的关爱,不为占有,不为愉悦,不奢求对方同样爱的回馈。只因为今生有缘相遇,有缘相知,所以我能有这个机会对你好,也希望你好,如此就够了。

这人间的爱,如果没有责任的束缚或业力的纠缠,终不免爱过就散的悲喜剧收场。大多数的相遇都必然以分手为结局,分手并没有什么可惜,可惜的是,人很少给彼此机会好好的分手,互道一声祝福:过去的一段路,感谢你的陪伴让我多一分对人生的阅历和对人性的了知。我的成长,有你一分的功劳,所以感谢你,也希望在没有我在你身边的未来的岁月里,你能够过得好;若遇到一个与你更有缘分、更懂得珍爱你的人,希望ta能把我所没有能够给予你的爱,圆圆满满的给予你。

请不要不屑于为一段生灭无常的爱作一个温暖的收场。因为无常生灭的假我空相背后恰是那恒常不变的真我实相——如来藏,祂是你从不曾相应到的真正的我,祂无始劫以来依着生灭无常的虚妄你的心性和你所造作的种种善恶业,为你出生了一世又一世的五蕴身心,让你在其中受报和更造新业;你每一世所造作的一切善恶业种,祂都帮你丝毫不遗不漏的收藏着,等待来世因缘成熟而兑现因果。今生能与你相遇的人都是过去结下的缘分,今生能与你相伴相守一生的人是过去世也曾与你相亲相爱的眷属,过去和谐相处的爱欲种子在今生你们相遇之后又流注现行,所以你们能够相互珍惜,相互包容,相伴到老。今生若是匆匆相遇而又不欢而散,连一声饱含祝福的道别都不曾给予,那或许也正是过去生你们相处模式的重演。所以,虽说爱无常,却也有那背后的恒常需要了知。如来藏才是那个恒常存在、如如不动的真我。因为有祂,所以能收藏你无数生以来轮回六道时与每一个众生所结下的每一段缘分。这里面只有因缘果报的如实呈现,只有所造善恶业种丝丝不爽的因果酬答,没有不公,没有辜负,没有背叛,没有弃舍。

所以,既然相遇,就请珍惜,珍惜不是死守着不放,有时候放手也是最好的爱的表达。今生的因缘不论怎样崎岖或者美好,都是过去的造化;同样的,未来必将相遇的那一刻,是欢喜或是怨怼,全看你现在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的造作。爱,是世人所珍爱的字眼,却需要一个真心来实现;世人不知,你本自具足的如来藏真我,才是真正爱了你无数辈子,陪伴了你无数辈子,效忠了你无数辈子的那样一个最完美无私的真爱屡践者;祂富藏一切宝藏和无穷无尽的超能力,所以能为你出生你所需要的一切万法,供你世世受用不尽;祂最了解你,如实了知你一切的起心动念,却从不曾埋怨嫌弃你半句,只是默默遵从你的指示,如实影现你心之所需;祂太好,好到即便你从来不知祂的存在,祂也从不曾起一念委屈想要让你知道祂。这样伟大无私的爱,只有祂能给你。

其实你从来富足,从不缺爱,你所想要的一切,祂都能给你,祂也一直都这样在做着。只是你从不曾懂祂;哪天你若懂得了祂,懂得了祂守护你的方式,你会真正懂得如何爱你身边的人,爱有缘与你相遇的一切有情众生;当你真正体会到自己本自富足完美的真心时,你将不再像世人那般用乞丐一样的心活着,你会愿意让自己慢慢变成像祂一样清净无染、无私奉献的存在,只是给予,只是成全,没有索取,没有期待,不求回报,就像你的如来藏那样,如此而已!也正因为祂如此的真诚无私,从不曾起一丝一毫的贪着,所以祂才能如此永恒的清净无染、如如不动。知道这一切,就请学着用你真我如来藏爱你的方式,无私的爱与你相遇的每一个人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zbs 回复 悄悄话 马太福音
18:21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18:22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zbs 回复 悄悄话 爱是这样在圣经里被定义的。你爱人或被爱,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真爱了:

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In English: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is not rude,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Love never fails.

Follow him,our God, he died for us who are sinned, he asked Father to forgive us because he LOVES us.
pamperedpaws 回复 悄悄话 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们说过:“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请问出是哪里?
JusticeD 回复 悄悄话 受过良好家教的少女不愿嫁已为人夫人父的男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爱情就是失去理智,如果始终如此明智,只能说林从未真正爱上徐。
蚂蚁王子 回复 悄悄话 徐志摩因赴林徽因的演讲而飞机上撞山身亡已经证明是谣传。林徽因的弟弟作为空军飞行员牺牲,她也把飞机残骸挂在墙上,收徐出事飞机的残片其实没什么特别意义
周老虎 回复 悄悄话 为此,林徽因感动万分,很机智地回答了梁思成“你为什么选择了我?”这样的提问——“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的行动来回答你!”
========================
难道梁大师1930年代就提前读了米兰.昆德拉的"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各式心灵鸡汤缺了林徽因, 徐志摩,梁思成这些味精就编不下去吗?
rotwein2008 回复 悄悄话 诗人爱的是爱情本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