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音乐剧情][红磨坊][妮可基德曼/凯利米洛][697M/RMVB][MU]zt

(2007-02-26 17:00:23) 下一个
◎片  名 Moulin Rouge!
◎中文 名 红磨坊 / 梦断花都 / 情陷红磨坊
◎年  代 2001
◎国  家 澳大利亚/美国
◎类  别 剧情/音乐/爱情
◎语  言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7.7/10 (62,113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3009/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800 X 336
◎文件大小 3CD
◎片  长 127 Min
◎导  演 巴兹·鲁赫曼 Baz Luhrmann
◎主  演 尼科尔·基德曼 Nicole Kidman .... Satine
      伊万·麦格雷戈 Ewan McGregor .... Christian
      约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 Henri Toulouse-Lautrec
      吉姆·布兰德本特 Jim Broadbent .... Harold Zidler
      凯利·米诺格 Kylie Minogue .... The Green Fairy
      Nash Edgerton .... Stagehand (uncredited)
      Plácido Domingo .... Man in the Moon (voice)
      Ozzy Osbourne .... The Green Fairy (voice)
      Wilson Alcorn .... Audience Member (uncredited)
      克里斯丁·安努 Christine Anu .... Arabia
      Danielle Brown .... Parisian Dancer
      Kerry Casey .... Audience Member (uncredited)
      Peter Collingwood .... Audience Member (uncredited)
      Arthur Dignam .... Christian's Father
      Tim Elliott .... Audience Member (uncredited)



◎简  介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诗人克里斯蒂安,为了实现创作梦想,独自到巴黎闯荡。克里斯蒂安对音乐和流行的超前意识使他受到众人的侧目,他被介绍给“红磨坊”夜总会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里斯蒂安认识了人称“闪亮的钻石”的红舞女兼高级妓女萨汀。可惜,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他们爱得如此热烈和真挚……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令所有醉心于艺术的人所向往的梦幻之都。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诗人克里斯蒂安(伊万·麦戈雷格)为了寻找自己渴求的艺术氛围,实现创作梦想,离开了家乡独自来到巴黎闯荡。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群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并开始和他们一同创作、享乐、消磨时光。
  渐渐地,克里斯蒂安的音乐才能使他受到侧目。他被安排为“红磨坊”夜总会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因此认识了人称“闪亮钻石”的红舞女兼高级妓女萨汀(尼科尔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个美艳绝伦、热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来的情节了吧?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贫穷落魄的身份和萨汀不体面的职业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他们爱得如此热烈和真挚。窥视萨汀许久的强权人物默诺公爵正是他们之间的绊脚石……

  《红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导演巴兹鲁赫曼继《罗米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版》(Romeo + Juliet)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被美国《娱乐周刊》列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红磨坊”是19世纪法国巴黎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看客络绎的娱乐场所,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红极一时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很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就诞生于“红磨坊”,本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红磨坊”的两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之间。
  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现巴黎夜生活的精致、华美和绚烂夺目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奇异、后现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诡异的巴兹征用了20世纪的现代流行音乐为这部以19世纪末的巴黎为背景的电影配乐。

红磨坊--歌舞拼贴出的惊喜
  歌舞片是好莱坞类型电影特有的一种形式,崛起于30年代,50年代为其全盛时期。豪华的布景场面、热闹的歌舞动作、悦耳动听的音乐歌曲、及背后逃避主义的意识型态,加上片厂制度的推波助澜,都是歌舞片讨好观众的主要因素。虽然现在歌舞片已经没落,但许多导演仍然着迷于它的魅力,而多方开发歌舞片的新形式。
  《红磨坊》(Moulin Rouge)导演巴兹鲁曼(Baz Luhrmann)的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William Shakespear’s ROMEO & JULIET)将莎士比亚古典英语的口白配上现代时空造型,辅以MTV式的快速剪接及暴力美学,形塑相当强烈的视觉风格。《红磨坊》一开场,也是令人目不暇给的剪接及镜头移动的特效,画面在口白中不断切换,宣示本片极为形式化的风格。导演创造了1900年兼具颓废与奢华的巴黎蒙马特区,豪华的夜总会与破旧的小旅馆中间隔着磨坊的风车,华丽的布景,梦幻的色彩,本片场面调度充满表现主义的风格,尤其是以模型撘制的巴黎城市远景及各式建筑物。电脑控制的镜头在各个场景迅速移动,或者从故事迅速抽离至远景,这种不可思议的镜头移动再再提醒观众这不过是一部电影。
  而导演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他对歌舞片形式魅力的掌握与表现。在片中所有的歌曲都不是原创,而是在各种类型的歌曲中拮取,或拼贴或换歌词而成。第一首歌《The Sound of Music》正是《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中的第一首歌,不但充满致敬意味,还宣示歌舞片中音乐使用的本质,而歌曲出现是当众人正为剧情创作争论不休时,主角伊旺麦奎格(Ewan McGregor)开口唱出,解决所有争议。这便是本片歌曲使用的重要目的!除了抒发情绪、交代情节外,利用唱歌解决一连串的麻烦。最爆笑的莫过于红磨坊老板(吉姆布洛班特Jim Broadbent)为掩饰莎婷(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的行踪,竟向公爵唱出《Like a Virgin》,后来还使得公爵不自主合唱,两个大男人一起共舞。
  莎婷出场的歌曲,融合了玛丽莲梦露的《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玛丹娜(Mondana)的《Material Girl》,甚至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导演虽然没有原创歌曲,但他选择了符合剧情的歌曲,充分表达剧中人的心态与感情,甚至颠覆或引申歌曲的原意,产生深一层的戏剧效果。而且歌曲的选择从音乐剧、流行到摇滚、另类,都可以看到巴兹鲁曼对各类型歌曲的娴熟与掌握。
  也因为恰如其分的歌曲的包装,使得本来非常平凡的爱情故事便得相当动人:克利斯汀(伊旺麦奎格饰)对莎婷唱出的《Your Song》成了本片最动人的抒情曲,配合伊旺麦奎格雄混沙哑的嗓音,效果竟比原唱爱尔顿强(Elton Jon)深情数倍;克利斯汀爬进象房所唱《Elephant Love Medley》,也在克利斯汀与莎婷一人一句的歌唱交手中,终于两人琴瑟和鸣,成为两人定情的重要歌曲,组曲也是采用多种歌曲拼贴,甚至最后《I Will Always Love You》结合炫丽的幻想画面,达到视觉与听觉特殊的效果。
  后来莎婷被迫与公爵见面,克利斯汀内心被嫉妒啃咬,舞者所唱The Police 的《Roxenne》探戈版,述说风尘女郎的不可信,交叉剪接克利斯汀更加心浮气躁,反而碰到莎婷与公爵,两厢感情的挣扎,唱出两人约定之歌,三方面的交错,个人认为这是本片歌曲使用效果最好的桥段。

《红磨坊》——梦幻与现实的那一点点距离

作者:lawkinger
  1899年一位满怀幻想的青年诗人来到了堕落之都“红磨坊”,认识了当红名妓莎丁,于是开始了他的浪漫爱情故事——似乎还是初恋。这是一出类似于《茶花女》的爱情歌舞片,所不同的是莎丁最终死在了梦想的舞台上。
  我对这部片可谓是深爱无比,为此我三次受电影院的邀请,自己花钱去看了这部在我是完美的电影。
  他的美在于那激荡着的激情,那由一出出歌舞,一出出富有内在爆发力的歌舞,将理想置于现实中爆炸,引发了一次梦幻与现实的冲撞 。
  他的美已为大多的人所领略,或疯狂追捧、或嗤之以鼻,但无论如何他是激荡人心的。就我的欣赏水平来看,他的艳丽,他的率真,他的激情,他的悲伤超过了《芝加哥》不只百倍。
  大多数人会说,这部片是华丽的,却华而不实,离我们的现实太远了,而《芝加哥》虽然不符合我国老百姓的口味,但他批判了一些社会现实,因而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暂且不论《芝加哥》所谓的美国的现实意义对于我有多大的意义,我只说《红磨坊》为何让我如此的痴迷。
  19世纪末的法国是糜烂的,整个欧洲都是糜烂的,一片的金迷纸醉的生活勾勒出一个摇摇欲坠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极度膨胀的欧洲社会。也许应验了“温饱思淫欲”的古话,在此之中却孕育了各色追求自由、美丽与爱情的人,青年诗人就是如此的人,在安逸的生活里却有着不怎么安逸的想法,于是他与一群埃尔米娅主义分子交上了朋友。于是在这个残酷糜烂的社会里去寻找自己不置可否的美妙理想。“爱情,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这是一个新青年的呼声!
  这像什么?这像是西方六、七十年的前期,社会似乎非常平静,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的社会理念机制已被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人所不满,一场伟大的解放运动正在孕育而生。每个人都在其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保护自己的权利。也许他们的行为是幼稚的,让人无法容忍的,可我们能说他们在如此不公的社会里就是对的吗?
  三十年过去了,当时的热血青年都已经洗尽铅华,本片的导演也是其中一位,他渴望再拥有这样的激情,而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中,已经再也无法去寻找如此大规模的“集体热情”了。如此我们也可体会,六十年代的法国学子为何如此的崇拜毛泽东了,这只是一种寻求激情的结构,一种精神上的支柱与榜样。
  大多数经历过社会激情的人在重诉当时的激情时,总会流露些许的浪漫与怀念,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便是这样对于那种梦想与现实碰撞中激情的浪漫。
  《红磨坊》的导演也是如此,他依旧渴望激情,但规规矩矩的社会却无法再让他体会激情,于是他渴求从电影中寻求回忆。莎丁死了,这是激情岁月的遗憾,是回忆中的惆怅。莎丁这个活在现实中而最终被激情征服的女人的结局,不就是我们理想达到的那个真实的却仍然完美的目标及所希望得到的梦想?!
  但每一个过来人在舒发了自己的情感后,总不会忘记告诉你,梦幻虽然美妙,但与现实总有那么一点差距,就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将所有的故事最后都化为主角的想象一样,莎丁死了。
  在74届奥斯卡上《红磨坊》的导演是激动地,我想他除了对于获奖的激动外,更多的是对那段岁月的思念,并仍然在寻求着梦幻与现实的那一点点差距吧!

  所以在这么繁复的视觉效果,及如此多重意义的音乐使用下,导演的个人风格已经凌驾简单的剧情了,或说观众如何还能负荷复杂多线的剧情呢?反而平凡的爱情故事在导演的塑造之下再度成为不受时空限制的伟大命题。利用歌曲来传达对白无法说明的情感,这不是《The Sound of Music》最大的目的、歌舞片最大的魅力所在吗?

下载地址:
==============================

MegaUpload
Part1: http://www.megaupload.com/?d=Z4JVQL0Q
Part2: http://www.megaupload.com/?d=M8BU9IW4
Part3: http://www.megaupload.com/?d=8ZDPN9PT

==============================

解压密码: www.ftp8.co.uk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