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零八宪章》追踪,。。。。 (图)

(2008-12-11 07:24:22) 下一个


《零八宪章》发起人遭警方拘捕

中国应该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
明天(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纪念日,中国三百余名公民签署了一份名为《零八宪章》的文件,呼吁政府认同普世价值,推进人权法治。12月8日,参与签署《零八宪章》的两位学者张祖桦和刘晓波突然遭到警方拘捕。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已经回到家中的北京宪政学者张祖桦。

德国之声:张祖桦先生,今天据各大通讯社的报道,您和刘晓波先生在北京时间12月8日的晚间暂时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您现在能否跟我们透露一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祖桦:好的。北京时间12月8号晚上11点,大约有20多名警员身着警服闯到我家中,出示了传唤通知书和搜查证,然后把我带到万寿路派出所进行讯问,长达12小时。同时留下11位民警在我家进行了一个大搜查。把我家里的几台电脑,包括我妻子的电脑,还有我的很多书籍和私人物品--我和我太太的现金、存折、银行卡全部抄走,留下了很厚一沓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单。

那么,警方这样大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有没有向您说明呢?

他们出示的罪名好像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讯问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国内303位各界人士发出的《零八宪章》,主要就是针对我了,认为我在其中起了某些作用吧,让我配合他们调查相关的事实。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听众和读者来说,《零八宪章》还很陌生。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份文件或者宪章呢?

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也包括律师、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认为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世界人权宣言》六十周年,在这种情况下,官方自然有他们的一套说辞,民间也应该提出自己的独立看法。特别是对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未来的中国的走向和发展也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零八宪章》前面一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理念,主要论述了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人权、法制、宪政的渴望和追求的历程;后面,我们提出了19项具体的建议,完全是出于善意和理性的,确确实实是希望政府能够在认同普世价值和尊重、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尽快健全法制、推行民主,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使中国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发挥公民社会积极的作用。

张先生,您刚才提到,警方在对您家进行搜查,包括将您暂时拘捕的过程中,是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为罪名,这也是经常被官方用来打压异议人士的一个罪名。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后续发展呢?

他们说这件事儿没完,还要看整个事情的发展,搜查完之后还要举证,最后如何定罪尚不得而知。

我们还想了解一下儿,刘晓波先生几乎同时和您一起失踪,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他们也提到刘晓波,也是因为《零八宪章》。我和他太太打过电话,他太太说,好像他们出示的不是传唤通知书,而是刑事拘留。这个罪名就比较重了。我咨询了一下儿,这个大概要30天期限。现在他没有任何音讯。

*********************

每日新闻 欧中短讯 时事风云
中国德国/欧洲 德中/欧中
经济纵横 2008奥运 文化社会 足球天地 德语媒体 科学自然 教育就业
德国信息
游历德欧 留学德国 欧洲天气 欧洲地图 法律资讯
德语教学
学德语 Deutsch unterrichten 更多信息
中文广播
自我介绍 网上广播 收听指南 音频下载
电视节目
实时收看 节目预告 接收频道 录像点播
服务频道
民意调查 读者来函 RSS 服务 订阅新闻 移动频道
中国 | 2008.12.11
因《零八宪章》更多人被抓

近20年前为民主自由的呼喊

《零八宪章》本打算在周三世界人权日这一天发表。不过周一时,这个宪章的主要参与者刘晓波和张祖桦便受到警方的传讯,至今,刘晓波的下落仍不明朗。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签署该宪章者也被警方带走。人权组织和德国外长对此进行了严厉批评。

据德新社的报道,除刘晓波和张祖桦两人外,第一批参加签名的300多名作家和知识分子中,也有若干人受到警方关照,至少10人被正式审讯。位于香港的人权观察组织称,这是前所未有的报复行动。

该组织发言人说,中国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肆意逮捕、关押民权人士,显示中国政府对人的基本权利持敌意态度。该组织明确要求中国立即无条件释放刘晓波等一系列因签署零八宪章而被捕的人士。

在《零八宪章》上签字的刘路、刘荻和邹巍在互联网上发表《关于落实零八宪章、营救刘晓波博士告全国人民书》,呼吁民众对刘晓波实施营救。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一次对该事件的表态中声称,德国不能看到侵犯人权现象而闭口缄默,对中国更应这样,尤其是在今天。

参加签名并受到警方传讯的张祖桦先生就《零八宪章》的内容介绍说:前面一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理念,主要论述了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人权、法制、宪政的渴望和追求的历程;后面,我们提出了19项具体的建议,完全是出于善意和理性的,确确实实是希望政府能够在认同普世价值和尊重、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尽快健全法制、推行民主,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使中国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
“零八宪章事件”引发关注

人权问题是中国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天(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宣言,又称普世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在世界人权宣言问世60年后的今天,它是否依旧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语媒体自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近来,由五百多名公民签署的零八宪章发起人刘晓波和张祖桦被突然拘捕事件格外引人关注。焦点周刊网络版就此事进行报道,文章写道:

在北京举行的呼吁保护人权,反对当局专制的抗议活动已被迫中断。本周三,刘晓波的好友,一位律师证实了这一消息。值此世界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之际, 中国笔会主席,作家刘晓波与另外三百多名知识分子和维权人士一道在一份名为2008宪章的文件上签名,呼吁中国创建民主机制,保障公民自由权。

国际人权组织纷纷对此次拘捕事件表示抗议。人权观察中国分部指出,值此世界人权宣言问世60年之际,中国政府用自己的行动证实,其人权政策不过是空洞的言辞而已。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保障言论和新闻自由的记者无疆界组织报道了其它零八宪章签名人被审讯,并受到威胁的案例,记者无疆界组织将此事件称为令人震惊事件。

此外,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当前时刻,中国的经济动态,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举措等始终是德语媒体的聚焦所在。在媒体报道了中共中央年度经济会议和中国出口蒙受打击等内容之后,商报以中国钢铁生产商要求降低铁矿石价格为题对中国业内企业要求大幅降低铁矿石的购进价格,并获得德国业内同行支持一事进行报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今年十月,中国的钢铁生产量却降低了近20%。商报写道:

中国的钢铁生产商要求降低铁矿石的价格。中国钢铁联合会表示,在与相关大型原料公司的谈判中,降低价格是多方提出的要求。一位发言人还补充说,铁矿石价格应以1994年确定的钢铁价格为导向。中国的钢铁联合会间接要求将铁矿石价格降低80%。

商报在文章中分析了中方此举的原因所在,商报分析说:

相关谈判已进行了7年,钢铁制造商们首次有望实现自己降低原料价格的心愿。原因是世界经济衰退,导致钢铁需求下降。作为应对措施,绝大多数生产商纷纷将产量降低了三分之一,原料需求量自然相应减少。据业内分析人士估计,铁矿石的采购费用有望降低30%。


*************
中国宪政之路仍然布满荆棘

刘晓波近照

追求宪政是中国公民的期盼,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长期诉求。一份名为《零八宪章》的文件近日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签署者迄今已经达到500多人,包括中国知识界、司法界人士,也包括维权人士以及普通市民。该文件重申了自由、人权、共和、民主、宪政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修改宪法、分权制衡、立法民主、司法独立等主张。然而,据各大通讯社12月9日报道,该文件的两位发起人张祖桦和刘晓波8日被警方抓走,刘晓波至今仍被拘留。

晚上11点左右,警察敲门,然后就进来十多个,让他签了一份--我现在记不清是什么拘留了,到现在都没睡过觉,忘记是行政拘留呀,还是刑事拘留。

当本台记者雨涵在北京时间12月9日晚上拨通刘晓波家的电话时,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已经近20小时没有合眼了。当时警察有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要对他进行拘留呢?没有,说带走以后再说。他被带走以后,你有没有跟他联系上呢?

没有,接着他们就抄家,到今天中午才走的。我根本就是任何电话都不能接不能打。主要是电脑呗,拿走了三个电脑、手机、二三十本书,一些杂志、打印的文字等东西。还有《零八宪章》的征求意见稿。

德国之声在对张祖桦的采访中了解到,警方在搜查他家后,讯问的主要内容也涉及中国303位各界人士发出的《零八宪章》。张祖桦就《零八宪章》介绍说:前面一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理念,主要论述了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人权、法制、宪政的渴望和追求的历程;后面,我们提出了19项具体的建议,完全是出于善意和理性的,确确实实是希望政府能够在认同普世价值和尊重、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尽快健全法制、推行民主,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使中国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国著名律师张思之尽管对《零八宪章》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有一些意见,并建议发起人进行大的修改,但仍然非常支持这一次行动。张思之说:我觉得知识界搞这么一个《宪章》,本身是值得支持的。这应该说是大家对宪政的一种盼望吧。但是,张思之也指出,短期内,中国实现宪政的希望不大。我觉得追求宪政不应当有风险,不应该跟所谓的颠覆政权有什么联系。这是两回事呀。

北京律师莫少平也指出:他们所提的一些基本理念和要求非常理性,没有任何所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含义在里面。但据张祖桦讲,警方对他进行搜家和讯问时,所出示的罪名好像就是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莫少平律师进一步指出:国家、政党和政府应该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些人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可能是抨击了一下政府,批评了一下共产党,这样就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名把他抓起来,这样的做法从我作为一名律师的角度来讲,都是不能苟同的。我代理过很多这样的案子,都是为他做无罪辩护。

今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但是,中国人追求人权的道路仍然布满荆棘。张思之指出,中国应该吸取经验教训,走宪政之路。现代化的政权就应该是权力受到制衡的。几种主要的权力是应当分立的。或迟或早,都应该走到这一步上来。权力不制衡,也是造成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刘晓波等中国民主人士目前的处境受到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在世界舆论的监督之中。

现在,这两大公约间的历史失衡将得到纠正。尽管美国,丹麦,波兰和英国等不大情愿接受此一议题,但联大将在12月10日以多数票通过将个人诉求权写入社会公约的决定。德国已宣布不久后将批准该公约。



在世界人权公约诞生60周年后的今天,其意义依旧重大:该宣言具有普世性,且不可分割,它为世界各地享受和平与尊严的公民确定了基本框架。




*********************

评论:普世性的世界人权公约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世界人权公约,即普世人权公约于60年前由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并发表。然而在全世界,侵犯和践踏人权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大赦国际和人权观察的报告就是最好的明证。难道普世人权宣言已经失效?此外,它是否如某些批评家们所称是西方国家政府强加给全人类的概念?

当联合国全体大会50个成员国的代表们于1948年就世界人权宣言文本达成一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景一定会重现他们眼前。在联合国成立数月之后,该组织便明确规定:所有的人均生而自由,享有同等的尊严和权利。而这绝不是美国和若干欧洲国家发号施令,中国、前苏联、南美以及中东国家也都参与其中。



1966年诞生了所谓的孪生公约,其一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163个签约国保障本国公民的权利。此外,如果有人遭遇不公,可上诉联合国。数千封如此这般的诉状不仅引起人们对人权问题的格外关注,也促成一系列条约和协议的诞生。比如妇女权益协议,反酷刑公约以及残障人公约等等。


无论言论自由,还是享受宗教自由的权利等:人权的现实意义和普世性依旧存在。由若干伊斯兰国家于1990年倡导的开罗宣言则不包括在内,因为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公民的所有权利和自由均受到沙里亚—即伊斯兰教法的约束。宗教虽不享有支配权,但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强调传统特殊性的国家往往是为了掩盖其侵犯人权的现实。阿拉伯国家的性别传统就意味着女性受到歧视。有些亚洲国家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却将人权视为某种奢侈品,并非人人都能充分享受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国家必须动用所有资源,为保障人权付出更多的努力。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在刚才提及的孪生公约中的第二条—社会公约中占了上风。该公约规定,国家有义务确保公民的食品供应,社会安全以及保障居民享有就业的权利。但个人的起诉权却因东西方冲突而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完善社会公民权,但西方国家却将其视为二等人权。

Ulrike Mast-Kirschning

*********************************

回顾与总结:世界人权宣言六十周年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会议现场
它是对一场恶梦,对二十世纪专制国家可怕经历的答复,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国纳粹野蛮统治的答复,是对欧洲犹太人遭遇大屠杀的答复。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在这个宣言60周年之际,德国之声记者回顾与总结如下。

当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1948年在巴黎联合国大会上宣读世界人权宣言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全新的事物。世界各国首次拥有了一个普世的、对所有人和所有国家适用的价值体系,第一章:……所有的人从出生之日起就是自由的,拥有同样的尊严和权利。他们拥有理智和良知,应该相互以兄弟手足之情相处。



用30章的篇幅,联合国大会宣布了有哪些经典的自由权利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一开始,这个宣言是没有法律的铁定效力的,但它今天已经成为所谓国际习惯法最主要的表达。但这些权利今天实现了吗?德国人权研究所是从那时至今在世界各地诞的许多人权研究所中的一个。所长海纳.比勒费尔德谈要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对人权的侵害始终存在着。世界并没有变好,人类并没有变好,但从政治上处理人权侵害的可能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种政治处理今天在许多人权协定的基础上展开。联合国系统内的人权机构和标准之运作无疑是世界人权宣言的成就史的组成部分。两大基础文件得以开发,一个是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的条约,一个是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条约。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权利诉求、意识塑造和人权对话的协定。



尤其是自从1993年维也纳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以来,许多事情得到了跳跃式的进展。人权得到了升值,成了联合国整体工作中一个内在的组成部分。维也纳欧盟基本权利机构主任莫尔通.凯鲁姆认为,这带来了世界范围的成就,1990年时我们有监督和维护人权的5个机构。1990年时还只有5个这样的机构,而这是就全世界而言!今天我们有100多个。而大多数座落在欧洲之外。我估计,今天在欧洲也许有10个这样的机构,而绝大多数在非洲、亚洲或者拉丁美洲工作。他们在那里要说的话明显要更多。我们认为:对人权的争论尤其是在欧洲以外上了快车道。10年后事情才回到了原地,我们今天得以惊讶地观察到,我们的法院和政治家忽然公开地谈论人权问题了。这种现象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2001年9月11日以后,许多在那之前被普遍认可的人权观念出现了滑坡:美国违背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意志,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委托的情况下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绝对禁止刑罚的反其道而行之;或者蔑视国家保护功能的做法,把恐怖嫌疑人递送到没有刑罚禁令的国家去。比勒费尔德认为,德国也受到这类问题的牵连,一个可惜表现出了退步的领域是安全立法领域。没有人对反对恐怖主义提出异议。但事实上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就象德国前外长约什卡.菲舍尔在9-11后说的,不能有一种所谓的恐怖折扣出现,即为了对恐怖主义斗争给人权打的折扣。



与反恐怖主义措施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有对人权的具体侵害,而且西方国家集团的可信度也受到了伤害。比如在新的人权理事会里。在那里,西方国家在表决权方面现在成了少数派。此外,对西方双重标准的指责越来越多,而对不太民主的国家和它们的人权问题的道德压力明显减弱了。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不久前在柏林一个人权会议上说,作为联合国人权政策政治决策机构的人权理事会也是对德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挑战,我们知道它的建立建全的难度,如果我们说,我们能够也必须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因为我们的看法始终是,人权理事会是一个比前身人权委员会更强大的机构,它是否会更强大,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要为这个目标努力。



跟今天相比,60年前的这个任务要好完成得多:当时对20世纪大惨剧的震惊还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由是把当时的各国政府联合了起来。当时全球有56个国家为约20亿人工作。而今天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和许多观察员国。世界人口增长到了约70亿。气候变化,全球化,粮食危机,恐怖主义,威胁人类的瘟疫,人类面对着许多生存危机,在这些危机里,所有人的利益和他们的普世权利与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由于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在科学家、德国人权研究所所长海纳.比勒费尔德眼里,世界人权宣言和它的普世有效性是不可言弃的,有了它,我们有了一个诉求的基础,我们有了一个可以提出我们的不满的地址。我们有各种机构,有的工作得好,有的差一些,它们在为这些问题工作。我们尤其是有着公民社会的申诉机构: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人权监督组织,和其它许多。假如我们设想一下,所有这些机构都不存在,那么我们在世界上的不公正面前就会更无助得多。



德国之声

Ulrike Mast-Kirschning



**************************

德国/欧洲 | 2008.12.11
人权将扮演全新角色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人权宣言正式公布。本周三,柏林举行纪念仪式,联邦总理默克尔和外长施泰因迈尔称赞人权宣言的意义,阐述了人权在德国政策中的地位。

60年前,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遗孀艾琳娜-罗斯福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表达,她期望人权宣言将成为新世界秩序的基石。



如果有谁当年曾经耸耸肩,说恐怕不会有任何一个独裁者会参阅宣言中的30个条款,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宣言的内容,那么今天,他恐怕会觉得自己颇有先见之明。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代表芭芭拉-洛赫比勒表示:对百万、千万民众来说,人权宣言规定中的权利仅仅是无法兑现的承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存在着肆意逮捕、法外死刑和奴役的现象。



尽管如此,这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普世性的文件,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权利受到侵犯,都可以援引这份文件。联邦总理默克尔表示:人权宣言意味着,我们承担着全球共同行动的义务。21世纪初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个地区是与世隔绝的了。我们已经具备了让许多事件大白于天下的技术前提。



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也认为,21世纪人权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他说:市场全球化之后必须有真正的政治全球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相信,人权将会扮演一个极为核心的、甚至是全新的角色。我们越来越需要一种共同的政治语言,为我们提供具有普世性的共同导向。



这种具有普世性的导向告诉人们,如何将对人权的设想最好地转化为现实。尤其是面对那些不情愿的政权。施泰因迈尔说:面对侵犯人权的现象,如果只知道孤立和制裁这一种答案,那么,他在政治上很快就会黔驴技穷。与此同时,我承认,这是一个剑拔弩张的阵地,令我也感到十分棘手,而且也没有简单的的解决途径。



外长施泰因迈尔强调,面对侵犯人权的国家,人们不能保持沉默。他指责中国人权人士刘晓波在人权宣言60周年之际向中国政府递交请愿书而被捕的事件。但他同时强调,西方政治家必须寻求与公民社会团体和愿意开放的政府展开对话。联邦总理默克尔在原则上赞成这一观点。她说:但我们也不能被不公正制度的本质所蒙蔽。无视人权的政权不会重视外交程序。他们经常会试探我们的决心,因此我们也必须始终做最大限度的尝试。



Mathias Böling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