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德国人在北京看奥运,图,zt

(2008-08-04 01:24:10) 下一个
几天后,就在8月2号,我就要动身去北京参加奥运了。为期7周,包括残疾人奥运会也在内。




大概20年前我们3个人背着大背包在香港办签证,就为了去广东3天,想起来真是很不寻常。那时我们坐着公交车穿越经济特区来到广州这个汇集着汉人的大城市,这个对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完全陌生的文化圈。



当年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同样我对中国也一直保持着兴趣。如今,我将伴随德国奥运军团到北京,那不仅仅是为了在奥运村和大家取得联系和合作,除此之外,我还想了解少年营的情况,德国的机构,德国奥运军团的大本营,还想拜访德国人的家庭和团体。当然,我不会忘记奥运会的国际性,还有东道主中国和北京。那里的体育大学是怎样的?我们的居住地怎样?教会在那里的情况如何?还有2010年召开世博会的上海和周边地区也吸引我。



周六启程后,我会随时在此写下我的感受,――对未来的7个星期充满了好奇。


Hans-Gerd Schütt 30.07.2008, 13:46
#
7 我要发言

北京非常安全
我记得以前没有身份证的年代里也没有恐怖主义,那时候很安全。随着电子摄像技术的成熟,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给自己的公民办了一张贴有照片的身份证或者护照,全世界各地都可以联网查到一个人的身份,应该来说这样的时代更加安全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了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使得人心惶惶,特别是在举办重大的活动的期间。北京的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安全的问题真是非同小可。



北京的外国人非常多,一般来说他们到达北京之后,都需要到当地派出所登记备案。奥运会即将来临,对外国人的管理严格了很多,外国人需要把护照和派出所登记时刻带在身边以备随时地检查。



北京的大街小巷多了很多警察和保安,我听说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园都驻扎了军队来保证安全。每个地铁站里安置了和机场一样的安全检测系统,乘客的行李和背包都需要被检查和监督。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到处的安检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时间上的不便,但是为了保障绝对的安全,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我工作的办公楼里也装起了人员检测门,现在我们需要天天拿着大厦里发的IC卡才能进去,因为这条路是奥运会马拉松经过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安全被严格重视起来,也许连苍蝇都很难飞进去。





小摊小贩消失了

北京是个很热闹的城市,尤其是买东西特别方便,半夜12点,只要你愿意,一出小区大门就能买到各种新鲜水果,啤酒饮料还有香烟。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半夜还能捧一大西瓜回来,那真是解渴!冬天的夜里到处可见千里飘香的羊肉串,烤鸡翅,再喝上一盅二锅头,简直是一种享受!






我们小区对面天天开到凌晨的水果摊最近忽然不见了。 本来还以为是因为旁边的五星级酒店在施工,所以他们搬走了。可惜之余我尝试着去公司附近的水果摊买水果,但是我很惊讶的发现,他们一下子都消失了。现在只能天天跑到大型超市去买水果蔬菜,水果新鲜程度先不说,但是结账处长长的队伍总是让我烦恼。



小摊小贩消失了,这些本来像报亭一样的小屋很快就被拆迁,并且铺上了绿地,或者多了一些花花绿绿的垃圾桶。北京一下子变得利索了,整齐了,新颖了。






电视上报导说大货车不允许进五环以内,本来烟熏的弥漫的工厂搬走了。北京变得干净了。



一直给我们送啤酒的小伙子有一天忽然和我说,啤酒涨价了,涨了三分之一,原因是运啤酒的大货车进不来了,现在只能用小车来运,那可想而知运费自然暴涨。北京忽然变贵了。



我在杭州教书的时候自行车总是被偷,但是在北京到处都有人管理自行车,我的自行车用了1年半了,仍安然无恙。北京变安全了!



我很期待! 希望有一天小摊小贩们会回来,当然北京的安全我很享受!
Thomas Emmrich 28.07.2008, 12:27
#
我关心的是奥运前后老百姓的故事
我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几乎每个人都在说奥运, 但是我并没有把这个天天提在嘴上。当每个人都在说奥运的时候,我倒是觉得奥运本身并不是最热门的问题,反而应该作为一个背景来看看奥运期间老百姓的生活。



我将会对奥运会前前后后的北京老百姓生活的故事做一些记录。



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因为奥运而给北京带来的一些巨大变化,新建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空气质量日益改善,市民的礼节教育日益增强,各种大大小小的媒体报道和宣传奥运。通过我的博客我想让大家更具体的了解奥运前后北京老百姓的故事。
 


 



 








恩德马



中国已经陪伴我走过很多年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对中国文化和中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的哲学,因为那时候我想从以欧洲为中心的想法走出来,去看看世界别的角落。



1982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背着旅行包到了中国,六个星期的旅行让我对中国有了最初的实地了解。



在感慨万千的同时我对中国产生了很深的情结。这也是影响了我后来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的原因。



2004年我在中国杭州当了德语教师,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去年开始我在北京管理卡尔·杜伊斯堡语言培训中心。

舒特

德国天主教教会体育专员舒特同时也是天主教大众竞技体育联合会的顾问。他随德国奥运军团一起前往北京。这位德国的奥运牧师从北京写来他的感受。



想要了解舒特在奥运会上的特殊工作,请点击这篇报道奥运军团里的心灵安抚师

自我介绍

DW-WORLD
target=_self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
Thomas Emmrich 28.07.2008, 12:01 # 4 我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