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中国心

混迹文学城已九载,神交爱护华夏之网友,扫泼向故国之污泥 (人勤笔拙,转贴为主,请作者见谅)
正文

毛泽东四胜蒋介石

(2010-09-09 08:11:36) 下一个
毛泽东四胜蒋介石
  
天胜】 于 2010-9-8 12:18:09 评论说

  (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的日子,特作此文以纪念。)
  
  
  毛泽东四胜蒋介石,一曰文胜,二曰政胜,三曰武胜,四曰气胜。

  社会上流传说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能够成功是日本人发动“泸沟桥事变”帮了大忙,带有偶然性。因为日本入侵中国,蒋介石为了抗战,毛泽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初听,这话似乎有点道理;细想,此说纯属无稽之谈。

  抗战之先,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江西的军事较量,力量极其悬殊,蒋却遭到惨败,后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因为毛泽东被剥夺了指挥权,否则,蒋介石也会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投降时,虽然共产党的力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党的力量相比,后者依然占绝大优势。当时中共有91万军队人,管辖1亿多人口的根据地。而国民党军总兵力达430万人,并接收了日本侵华军队100万人的全部装备,还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国民党统治区的面积为73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6%;人口为3.39亿,约占全国人口的71%。人力物力资源雄厚。同时,国民党还控制着全国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拥有几乎全部近代工业。其军工生产也具有一定基础,能够制造步兵武器、重炮及各种弹药。而这些,中共是不具备的。
  国际上,美国坚决有力支持蒋介石,而共产党方面,当时苏联支持毛泽东的态度却有些暧昧。
  结果如何?蒋介石惨败,退到台湾苟延残喘,胜利属于毛泽东一方。
  考察其胜败大略,主要是毛泽东在文化、政治、军事、气质四方面的素养超过了蒋介石。
  毛泽东是文化巨人,相比之下,蒋介石是文化矮子。毛泽东说过,“要用笔杆子打败蒋介石。”有个美国学者,排列了100个世界历史名人,其中中国的有三位,他们是:孔子、秦始皇、毛泽东。那么多中国历史人物不选,怎么就选这三位呢?这个美国学者谈了理由:孔子代表儒家文化,影响中国社会两千余年;秦始皇统一纷争不休的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郡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影响极其深远。毛泽东开创一个伟大时代可以和秦始皇媲美,而毛泽东有大量著作,流传世界,秦始皇却没有,所以,毛泽东在文化的久远影响上超过了秦始皇。
  蒋介石也应该算历史家,可毛泽东更是大历史家,在文化学术界,有几个人不知道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并作了大量圈点。毛泽东不仅仅是大历史家,还是大学者,大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中国近代以来,学者型的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最佩服的有两个人,一个毛泽东,另一个是鲁迅。我想田家英得出这个结论,其中文化占了很大的因素。
  毛泽东是大文章家,现代中国无人与之匹敌。他的代表作有很多,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等。中国社会何其复杂,可毛泽东仅仅用了不到4000字,便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得简明精当,非大腕概括力不及。毛泽东写的虽然多是政论文,但读来不枯燥,不呆板,活力很强,气势很盛,文辞精炼,洞见深刻,大得古法。有不少地方还十分生动形象,实为政论文之典范。
  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开篇即写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请看,这是何等气势!放在文章的开头,很讲究作文艺术,开篇语惊,引人注目。
  再如《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写道:“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巧用比喻,何其形象而优美!
  连写哲学文章也很有生动之笔:“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毛泽东文采斐然,云蒸霞蔚,令人感叹叫绝。
  毛泽东的词作,作为领袖人物,古之罕有,一首《沁园春》,轰动山城,倾倒国民党无数文人墨客,其力量胜过数十万军队。
  这些,蒋介石都差之远矣。
  蒋先生在文化方面更有不敌毛泽东处,那就是毛泽东是一个哲学家,蒋不过是一个儒家。从《矛盾论》等哲学著作看,毛泽东吃透了《周易》,吸取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精华,撰写成《矛盾论》。哲学为学问之巅,哲学思维决定路线方针,哲学对则路线方针对。1972年尼克松访华,解冻美中关系,毛泽东说:只与尼克松谈哲学,具体事情都交给周总理去谈。这一点,不仅蒋先生做不到,很多领袖人物都做不到。毛泽东的哲学著名论断比比皆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唯一途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启示那些对革命能否成功的怀疑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告诫人们要实事求是。毛泽东站到了文化的最高峰上,把蒋介石玩在股掌之中,这胜负,就可以见得些分晓了。
  “政胜”,就是毛泽东在政治上胜过蒋介石。毛泽东的结论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蒋介石的政治基础是富人,毛泽东反其道而行之,依靠穷人。具体说来就是依靠农民和工人,所以有后来“工农联盟专政”。革命的途径是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无疑,这一选择具有真理价值。农民很穷,穷则思变;农民的数量太大,如果能激发几亿农民的革命热情,其力量巨大得足以摧枯拉朽、天翻地覆。显示的力量正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开篇说的那样,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抑不住。他们足以埋葬一切黑暗罪恶势力。怎样激发农民的激情,很简单:“均贫富”。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让农民有生存的权利。于是,革命的山洪便暴发了。
  但做到这点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个理想合一,组织严密、令行禁止、清正廉洁、精神昂奋、锐意进击、敢于牺牲、前仆后继的铁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毛泽东和他的同伴们培育、锻炼出来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当年共产党革命队伍是精神堡垒,铁墙铜壁,一呼百应,其势如潮,无坚不摧。革命队伍内部,亲如一家;革命队伍与老百姓,鱼水情深。可以想见,千千万万的人志同道合,汇成向着一个目标冲击潮流,其势如排山倒海,其力如雷霆万钧,推江振海,无往不胜。
  更叹为观止的是,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巨大,善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鼓动群众。把革命理论普及化、群众化,把分散的心凝聚起来,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
  在这支革命队伍里,涌现出了无以数计的英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赤胆忠心,视死如归。如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刘胡兰、江姐等等。
  而蒋介石的干部队伍纪律松弛,政纲紊乱,离心离德,派系林立,亲疏不同,各怀鬼胎,私欲横流,腐败成风,没有形成集团战斗的力量。两相比较,谁胜谁负,又见得些分晓了。
  所谓“武胜”,就是毛泽东在军事上胜过蒋介石。这个胜,非常分明,非常鲜明。不论军事理论和实战,毛泽东都高出了蒋介石一大截。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军事家。谙熟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兵法经典。更可贵的是,毛泽东在政治上不死搬,在军事上也不教条,十分善于根据眼前实际,古法活用,灵活机动。在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可谓出神入化;大渡河岸,几乎陷于绝境,蒋先生暗暗高兴,毛泽东会重蹈太平天国石达开的覆辙。结果如何?18名勇士成功飞夺泸定桥,让蒋先生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谁不说翻雪山之难,谁不道过草地之苦,谁不为张国涛闹分离使毛泽东生命处于危急关头而捏把汗。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道道险关皆过,一次次心惊皆平。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长征途中,显示出毛泽东是一个天才的大英雄。到了陕北,如蛟龙归海,天地十分宽阔了,蒋先生其奈毛泽东何?有人说,此时日本不侵华蒋先生一定能扑灭毛泽东的革命势力,实乃昏庸之见,片面之谈。长征途中,千山万水,处处危地,处处险滩,乃蒋先生取胜天赐良机,此刻此地不胜,机会便失去了。毛泽东到了陕北,和刘志丹汇合,队伍壮大,占了地利与人和,生存之机到来。即使日本不侵华,蒋先生也战胜不了毛泽东。因为,蒋先生战胜不了人心和规律。
  长征的胜利,有政治的胜利,更主要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的胜利。
  在国共两党两军大决战中,如果说长征途中的战斗是“小计”,那么,大决战就肯定是“大略”了。“小计”蒋先生不敌,“大略”蒋先生也败下阵下。战前,要讲双方的物质力量,胜利绝对属于蒋介石一方。军队,毛泽东的91万对蒋介石的430;民众,毛泽东的1亿多对蒋介石的3亿多;粮食、武器,毛泽东的是小米加步枪,蒋介石的是大米、白面加美国、日本造的现代化装备。在这场大规模军事较量中,毛泽东有两招很狠,打昏了蒋介石的头,是决胜的关键。一是东北战场在锦州的“关门打狗”,二是刘邓大军千里进军大白山。由于蒋介石在重大战略上难以预测毛泽东,所以局面渐渐被动,以至节节失利,处处败北,落荒逃海岛,狼狈守孤岸。
  出了实战之外,毛泽东有指导战争的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蒋介石却写不出这样的经典。战争理论指导战争实践,所以胜,首先胜在理上,蒋介石没有军事之大理,岂有军事之大胜!
  从军事的比较看,毛泽东与蒋介石谁胜谁负,也比较分明了。
  然而,“文、政、武”三胜是浅层的胜利,不是根本的胜。毛泽东从根本上战胜蒋介石的是什么呢?是“气”!
  “气”是气质、精神、品格。首先是正气。文天祥有《正气歌》,孟子有浩然正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毛泽东就具有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救斯民于水火,挑战不平世界,播光明,逐黑暗,弘扬真理,伸张道义。毛泽东举起了为大多数贫苦群众谋利益充塞天地之间的大义大气之旗,如此合者多,呼者众;而蒋介石维护地主、资本家等少数人的利益,故合者稀,呼者寡。
  这正气里,不仅须明道义大理,还须要“寡欲”,也就是私心不要太重,欲望过重难以清正刚健。这方面,毛泽东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他的确把自己的心交给了绝大多数群众,他为自己和亲人考虑利益极少,他立过誓:“不沾钱。”而蒋介石为了维护四大家族等少数人的利益,导致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在上海展开的“打虎运动”虎头蛇尾,以失败告终,腐败照样蔓延。
  这“气”还有气魄、气量、气度。当时,美国人到延安见了毛泽东,得出结论说:毛泽东是大家气度,蒋介石是小家子气。美国人为蒋先生灰心了。笔者听一个湖南人说,共产党的领导,他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再一个是陈毅。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两个人都有一股豪爽、洒脱之风。毛泽东诗词充分体现了大气魄、大气量、大气度。在“北国风光”里可见,在“小小寰球”中可见,在“鲲鹏展翅”上里可见。而蒋先生与毛泽东比,象个小脚女人的形象。
  所以,从根本上说,毛泽东首先在精神、人格上战胜了蒋介石。
  
  (2010年9月7日星期二草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