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中国心

混迹文学城已九载,神交爱护华夏之网友,扫泼向故国之污泥 (人勤笔拙,转贴为主,请作者见谅)
正文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读与记(一) [ 立金洪海亮 ]

(2010-06-06 06:58:08) 下一个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读与记(一) [ 立金洪海亮 ] 于:2010-06-01 16:47:56 复:2934255
一、会议的起因:粮食征调问题
先推翻序里面的想法,先写写对起因的看法。
《变局》提出了三个近因,一个直接原因。

近因1:在调整中困难重重,如何克服?
第13页说:毛泽东获知信阳情况的当天,立刻召开常委会,以十万火急的方式请周恩来抓紧制定中央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亲自审阅修改,11月3日下发全国,重申反对“共产风”,反对“一平二调”,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运行农民保留小额自留地,经营小规模家庭副业,有领导有计划的恢复农村集市等。

我感慨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为什么要“重申”?以前发过,为什么没有执行?联想到那封著名的党内通信,是不是主席的指示真的出不了中南海?
二是重申的内容,按劳分配、小额自由地、小副业等这些印象中在主席领导读苏联教科书的时候也提到过,并不是一耙子打死。想想河里考证过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资料,可以看出主席的思路一直是比较清晰的。

近因2:中央要不要自我批评?许多问题需要回答
书中提到,有人问为什么相当普遍的人不敢讲话?“共产风”中央一再纠正,为什么纠正不了?
我想,造成这个局面的,是不是就是中央领导层或者说执行层有工作作风问题?简单粗暴,命令式而不是商讨式?
主席提议中央要做检讨,他带头检讨了,但是总览全书,刘和邓的讲话中对自己的检讨很少,大部分在批评省部级、地市级的执行。

近因3:应对国际的压力和挑战
引用总理的话:“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正面临着苏联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国内的情况有困难,修正主义利用这个,想把我们压下去”
联想到第一稿书面报告中很多代表提出困难讲得太多,描述成一团黑等等,看以看出第一稿的书面报告并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考虑如何鼓气的问题,如何集中全党的力量战胜困难的问题。

直接起因:粮食争购发生了问题
邓的讲话直接指出,中央要反对分散主义,要确保完成任务。
大会报告的第一稿显然也是这个思想。只有在主席讲了坚持民主集中制之后才有改观。可见,刘邓的工作思路是没有想发扬党内民主的,他们还是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做党的工具,听话就可以了,不愿走群众路线,甚至不愿意接受批评。
同主席提出的“出气会”相比,高下立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