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期看涨短期调整

(2009-09-02 06:02:24) 下一个
 【MarketWatch芝加哥9月2日讯】三月初的低点至今,所有市场主流指数都获得了五成以上的涨幅,在这背后无疑是投资者和交易者日益强化的信心,他们看着各种经济指标,相信复苏已经在进行当中了。

  不过,他们显然并非绝对的一心一意,事实上,他们同时也在观察着自己的利润,开始思考退场的策略,以备不时之需。毕竟,我们的经济整体而言仍然有不少疲软之处,而在这背景之下,市场已经开始以企业利润的乐观改善为基础为股票定价了,这似乎就意味着股市有很大的可能性在秋天迎来一轮调整。

  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就是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

  市盈率

  截至六月底,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之前连续四个季度当中的总盈利为38.50美元——这四个季度当中还包括了一个近几十年来所仅见的亏损季度,该季度总盈利为-0.09美元——当标普500指数的点数在1000点的时候,这38.50美元的盈利就意味着指数的市盈率是在26左右。

  这已经多少有点昂贵的味道了,尤其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衰退的现实。那么,假如我们以未来四个季度的盈利预期为基准来计算市盈率,得出的又将是怎样的结论呢?根据标准普尔公司搜集的数据,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到明年第二季度结束,标普500指数的总盈利预期为64.32美元,以今年迄今为止指数1040点的高点计,指数的市盈率为16。

  这种基于盈利预期的市盈率只有16,对于那些将希望寄托在复苏上的牛派而言应该说是个不坏的消息。这也就是我所谓的一种早期周期性现象——股票价格虽然在上涨,但是由于盈利的增长,市盈率相应降低,或者至少仍然保持较有吸引力的水平。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在八月上旬的时候将标普500指数的年底目标点位从1000点提升到了1100点,当时,对宏观经济的乐观情绪正在提升,那些大型基金的经理们正在持续买进股票。问题在于,假如我们的经济突然又跌了跟头,我们在未来四个季度实际上只能看到55美元的盈利,那又会怎样?显然,这种情况之下,20以上的市盈率就会对机构投资者造成刺激,他们就将着手卖出股票了。

  V形复苏

  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是互相影响的。在今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令人感到乐观的经济数据,显示底部似乎正在到来,比如制造业重新现出活力,比如住宅市场渐趋稳定,比如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等等。

  我们听到愈多的好消息,消费者和企业对于未来的感觉就愈好,对于更多开支和投资的信心也就愈足。尽管目前我们都觉得,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将只有2%至3%的增长幅度,但是毋庸置疑,复苏的早期阶段已经为各种积极的惊喜准备了空间。这便是乐观的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不能忽视。3.4万亿美元的住宅抵押贷款还在水面之下,银行仍然不大可能去帮助那些信用有问题的住宅借贷者融资。失业率还在持续攀升,抵押赎回权的丧失只能使住宅价格受到进一步的打压,这又必然会波及到宏观经济,遏制企业的投资、采购以及雇佣决定。这就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且考虑到银行再也不是过去那种无原则支持消费者的信贷机器,这循环的解扣将是非常困难的。

  美元与商品

  与多数人所相信的相反,美国的股市强势其实并不依赖于美元强势。我们只要找一份美元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十年表现比较线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都至关重要的资产门类,彼此之间其实是负向的关联。

  三月以来,人们对风险的胃口逐渐改善,投资流动性走向复苏,这种情况之下,最主要的受益者首推那些自然资源支撑下的货币,比如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欧元则出现了一个双底,在每周线图上恰好以1.25美元和标普500指数的700点左右保持一致,不过之后在股市上扬的日子里,两者就分道扬镳了。

  原油和工业金属在所谓再膨胀当中也是关键性的指标。只要它们的价格在上涨状态之中,就是证实全球经济走上正轨的讯号,而股市自然也就将成为受益者。

  中国与新兴市场

  从去年九月的灾难以来,美国金融体系岌岌可危,投资世界一片黑暗,而在这黑暗之中少有的亮点便是若干外国经济的情况。中国悄然占据了若干媒体的头条,这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仍然在马力十足地开进,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似乎也在今年6%略高的水平上见底了。

  只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上,其实还有若干其他的增长亮点,比如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对于美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在增长。相对疲软的美元还将刺激更多需求产生,推动美国出口增长。

  美国经济和股市已经做好准备,以坚实的复苏脚步走向2010年。伯南克仍然掌握着联储,意味着后者仍然将密切关注,防止资产价格和信用体系的崩溃,同时逐渐改善银行系统的状况,推动经济走向增长。

  不过,至少现在,从联储的话语听来,他们似乎仍然较为注重经济下滑的风险。事实上,股市也是如此,股票价格完全可能经历一场回挫,直至更多的证据显示复苏确实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股市将经济复苏纳入自己的预期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假如船上的人太多,所有人都变成了牛派,那么即便最乐观的投资者也会开始考虑变通,考虑如何兑现自己的一部分收益了。

  (本文作者:Kevin Cook)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