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

说点心里话,做点想做的事,给朋友一点安慰。
正文

“舌尖”上的美食导致淡忘的东西太多

(2014-04-22 19:56:43) 下一个

 再三推迟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在前些日裹挟着汹涌口水而来,吃货们早就在电视机前守候,不想擦口水的纸巾最后都用来擦了泪水——第一集《脚步》虽然端出了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山裤带面、山东大煎饼、广东潮州春卷等美食,但美食却成了“配料”,做食物的人和故事才是“主菜”。这部美食纪录片也变成了“舌尖上的催泪弹”。这样的改变引发不少争议:一部分铁粉仍然大赞,准备按图索骥展开美味血拼;一些网友则十分失望,认为《舌尖2》缺乏主线、故事凌乱。

  深夜《舌尖2》来袭,无数容易被感动的中国人最多的感触是“想家了”。或许,这正是《舌尖》系列最想传递的信息。

  想家的前提是离乡背井。1949年之后,中国人的“迁徙”习惯大面积的养成还是在最近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舌尖上的中国》从一开始的立意就是在“饮食”上做文章,却没能弄明白,中国人的胃口最后还是落在了自家的厨房和儿时的记忆中——异乡的美食固然吸引人,却永远是他者的故事。虽然有人说,很多购物网站因为《舌尖1》或者《舌尖2》的播出,卖出了很多吃的,却也是短期的播出效应,人们尝尝鲜儿,最终还是会在悠长的普通日子里,吃回到自己本地日常的饮食。

  从某种意义上说,《舌尖》系列是一个令人无法直视隐喻,中国人和法国人号称是世界上最擅长烹饪的民族。但中国文化开端里就告诫人们“君子远庖厨”,无论此话的本意如何,最终是告诫人们远离食欲的诱惑,才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明。

  但中国的历史,一直就是另一部饥饿史。1949年之后的姑且不论,往前推几年的1942年发生的故事,一样会被选择性的遗忘。基于对饥饿史“遗忘”的愤慨,冯小刚导演了电影《一九四二》,却无力唤醒沉醉在每日里吃得饱、吃得好的被满足的人们。

  其实,人们记不得吃得饱的感觉,个体的人能够记得住的往往是自己最饿时的感觉。惟一无法让人想得通的是,为何到了集体记忆的时候,饥饿的历史就消失殆尽了。

  无意强求人们回到曾经的历史年代中——非要极端的“忆苦思甜的方式”记住饥饿的历史。相反,是中国人总是无法逃脱历史的怪圈和周期律的宿命,饥饿的出现不一定都是天灾造成的,有时还有人祸的因素。

  纪录片的功能究竟是在哪里,每个人的评价和结论都不尽相同。曾经1980年代的一部电视纪录片,在提到长城的文化符号意义时,用了人们头脑概念里相反的解读思路,一度成为当时的文化现象。《舌尖2》没有必要说明“人吃饱了、吃不好了是会多么地幸福”,就像《舌尖2》第一集“脚步”所阐述的第一个故事里,如果当下偏远地区的中国人为了吃一次蜂蜜,要在毫无保护的措施下攀爬40米的大树获得几块蜂蜜时,满足舌尖的幸福,代价实在太大了。

  《舌尖2》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舌尖”上的美食,人们完全淡忘了现实生活中本应该看重的东西——比如做人的尊严和生活的尊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