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罗马

io vengo dalla cina, sono di pechino. sono a roma da circa un anno. ci sono qui per lavoro. adesso sto stu
正文

罗马菜篮子1

(2007-08-13 14:35:47) 下一个
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比较关心自己的“菜篮子”。这个产生于中国90年代,衡量和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和需求的经济指标,出于职业的敏感,无一例外被我搬到意大利。
    刚到意大利,第一次去罗马胜利广场附近最大的“菜市场”,着实闹了不少笑话。在中国,市民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到菜市场购置当天新鲜的蔬菜和肉蛋,而且非常方便和实惠。在罗马市民大多一周集中购买一次,由于量多,很多市民都是拉着行李箱采购一周需要的物品。当然前去“菜市场”光顾的多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无论春夏秋冬总是穿着很鲜亮,涂着口红,登着一双拖鞋,拉着买菜的箱子优雅的走着,仿佛去旅行一样从容淡定。结果由于环保需求,市场并不给每位顾客配置塑料袋,我们只得把购置的蔬菜,像接力赛一样一趟一趟送到停在不远处的车上。有了这次教训后,我们每人配备一辆拉杆箱,加入了罗马浩浩荡荡的买菜行列。
    这个“菜市场”像国内许多早市一样,分海鲜区,牛羊肉区,猪肉区,蔬菜区,水果区等。经营牛羊肉的摊位大多是穆斯林国家,如土耳其,埃及等;蔬菜主要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比如孟加拉国 ;经营水果的大多是罗马当地人。罗马作为一个世界大都市,民族融合度很高。每到周末,这里车马熙熙攘攘,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来此购买属于本国的食品。有时候你会觉得,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集市,更像一个盛况空前的国际交易会。人们说着不同国度的语言,在这讨价还价。由于这里地处华人区,经常由中国人光顾,很多摊主学会一些简单的中国话。在菜场里穿梭,不时会有热心的摊主用中文和你打招呼:“你好,来点什么?”,就是这句简单问候,让你觉得就像在自己国家一样。
    其实罗马市民真正的“菜市场”就是分布在各个小区里的超市。在意大利有很多连锁的超市,比较著名的有GES,SAM,ELETTE等等,各个超市不定期都有一些降价促销活动,宣传广告放在附近居民的邮箱里,随时可以获知有关超市的信息。所以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退休在家的老夫妻推着购车,看着降价的广告信息,很认真购物。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普通市民的餐座上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面包,各式各样奶酪。意大利宗教大国,大多居民以牛羊肉和海鲜为主。蔬菜主要有马铃薯,芦笋,西红柿,小扁豆,小南瓜,洋葱,柿子椒等。蔬菜制作大多是用水煮熟后,主要是和肉放在一起做配菜。所以超市都有烤制的各式面包,奶酪,分割好的肉类,以及洗干净的生蔬菜沙拉,还有意大利著名的比萨饼,生火腿,各种速冻海鲜。年轻人下班后经过超市,购物筐里总少不了这些。这大概就是罗马市民的“菜篮子”。
       欧元兑人民币的比价1:10,罗马粮油蔬菜价格和中国相比也是这个差价。比如,胜利广场的中国超市,按等级分类,5公斤大米10- 5欧元,色拉油1斤8-4欧元,面1公斤2-1欧元。到“大菜市场”也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些老外需求,那里有许多来自中国的蔬菜品种:按照季节不同,每公斤大白菜1.2-0.8欧元,白萝卜1.2-0.7欧元,胡萝卜0.8-0.5欧元,圆白菜0.7-0.5欧元,菠菜2.0-1.5欧元,西红柿1.8-0.8欧元,黄瓜2.0-0.7欧元,四季豆3.5-1.5欧元,冬瓜3.0-1.5欧元。意大利缺乏很多中国菜种,豇豆,空心菜,苦瓜等,在这都是物以稀为贵。这里很少有韭菜,很多同事为了吃上一顿可口的饺子,专门到中国超市买上一小把2欧元,还如获至宝。意大利韭菜大部分是从中国空运过来的,也有一少部分在这里种植的。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苹果,梨,香蕉,橙子是“果坛”常青树, 还有不同季节上市的时令水果,满足世界各地友人的需求。只不过价格有些偏高,比如这个季节大量上市的西瓜,价格每公斤1.5-0.8欧元,春季的草莓8-6欧元,樱桃10-6欧元不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