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高升号事件:黄海上的三国演义(1)

(2007-04-08 22:18:24) 下一个

高升号事件:黄海上的三国演义(1

 

1894年(农历甲午)7月,一艘由中国政府租借、载有1116名中国陆军的英国商船,在朝鲜附近洋面遭遇日本海军。日舰命令该商船随其驶向指定地区,被船上的中国军人断然拒绝后,日舰不顾中日尚未宣战和该船悬挂英国国旗、由英国水手驾驶,悍然发射鱼雷及大炮,将该艘商船击沉,船上871名中国军人及67名中外水手罹难。中、日、英三国为此事件随后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外交和法律角力,上演更为波澜壮阔的新版三国演义,直到中国政府彻底落败。

这就是国际战争史和国际司法史上著名的高升号(Kowshing事件,这一事件的具体情节十分简单,事件的经过也只有短短的四小时,但这四小时所发生的一切,在当事的中、日、英三国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表述,更出现完全对立的阐释。各方都以国家的名义、利益的名义、正义的名义,进行了错综复杂的博奕和角逐,搅动了远东国际政治的混水,影响了全球力量的均衡。

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中日两国随后进行一场惨烈的大战---中国史称甲午战争、日本史称日清战争、国际上普遍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更是引起国际法的大变更。西方对此一事件的研究主体,不仅在于史学界、军事界,更包括法学界,其研究之广度、深度和重视程度,都远远超出中国学界。

从今日开始,我将陆续在《历史战争私家收藏》博客国内设立在和讯网站中海外设立在北美文学城网站)中刊载有关高升号事件的系列文章,结合我所收藏的有关文物,与大家共同分享。考虑到博客的特点,我在每期发表时会尽量以分主题讲故事的方式。当然,来自海内外网友的鼓励与参与是我最为期待的。

******************************************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及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sheljeanns@sohu.com。文学城自2007411起与和讯同步于每周三、周日晚上(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高升号事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国际事件,而不仅仅是中日两国的对抗。

1894年朝鲜民变,早已觊觎朝鲜半岛的日本,借机扩大事端,驻朝兵力迅速增长,取得对中国军队的优势,中日对抗日趋严峻。为肃反平叛和备倭援朝双重目的,清政府决定向朝鲜增兵。隶属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卷十一《英国外交文件》中,将著名的怡和洋行字号音译为贾丁-马西森公司,可见译者对历史的隔阂,易生混淆,引用此类权威历史文献译本确需小心校核。)下属的印度支那轮船公司Indo-China Steam Navigation Co.Ltd高升号爱仁号飞鲸号三艘商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清军租用。

与此同时,列强军舰加强了在黄海的巡弋,一方面是采集中日两军的情报,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各自在远东的利益。Shel JeAnns版权所有)

高升号被击沉后,闻讯而至的英国、法国、德国军舰,先后从出事洋面上救起上百名中国军人,事后,中国政府还向参与救援行动的三国政府发去了感谢电,并授予该三艘军舰及相关人员荣誉勋章等。Shel JeAnns版权所有)

高升号本身的英国海员、乘客中的李鸿章德籍副官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被日本人俘获的操江号的丹麦电信技师弥伦斯目击了全过程的英国船飞鲸号船长、同样以及在出事海域不远的多国巡弋舰只,各路国际人士各怀目的,但都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一悲剧事件。Shel JeAnns版权所有)

 

l        上图:日本军舰击沉载运中国军队的无武装英国商船高升号

当然要先说说这一悲剧事件的始末。Shel JeAnns版权所有)

1894717,被租用的高升号由上海起锚,20日抵达大沽口(Taku

23日,高升号装载完毕,晨950起碇开往朝鲜牙山Asan,没有护航军舰。高升在抵达朝鲜丰岛Shopeiul Island附近洋面时,与自威海港出发的满载饷银和武器的北洋运输舰操江号相遇,二船遂同行,但此时,情况开始变得复杂而严峻起来。已得到谍报(战前与战时日本的谍报工作相当出色,本博会在后篇中专文介绍)的日本舰队已经在等着这两艘没有护航的船只了。Shel JeAnns版权所有)

丰岛为朝鲜牙山口外多岛海面上的一个岛屿。位于东经126度偏东,北纬37度偏北海上。北距仁川济物浦锚地约二十海里。岛长七链半。高五百七十二尺。岛上树木繁茂,岛之附近海面北狭南阔,水深礁少,可容巨舰航行。为日本至朝鲜仁川之通航要道,也是由中国至牙山航路必经之地。Shel JeAnns版权所有)

25日上午830,高升与操江驶近丰岛,忽然发现一艘日本军舰全速西驶,并在经过高升号时把旗降落一次,又升上去,以表示敬意。英国籍的船员以及中国军队都由此坚信了自己这艘挂着米字旗的商船的安全。Shel JeAnns版权所有)

事后,才知这艘向高升表达敬意的日本军舰,实际上是此前几小时与日本舰队作战后落败而走、并改挂了日本军旗和白旗的中国军舰济远舰Tche Yuen。关于这艘军舰和它的舰长(管带)方伯谦(事后以畏敌罪名被杀),究竟是悲剧英雄还是懦夫、是畏敌还是智斗,史家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容当我今后有机会再说。

9时,高升号从日舰浪速Naniwa右舷通过。当时,日本旗舰吉野Yoshino正率浪速、秋津洲Akitsushima追击中国军舰。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浪速舰长就是后来著名的日本海军军神东乡平八郎Togo Heihachir,参见我的博文《日本海军战神:偷袭起家的小矮个,他认定这艘英国船内必装有中国军队,便进行了拦截。以下关于拦截的过程,我认真阅读了东乡事后撰写的关于高升事件报告的英文版。当时,无论日本海军还是北洋舰队,均用英语作为舰上指挥语言。为满足军事爱好者的要求,我将拦截过程中的旗语简写及其英文释义穿插在内。Shel JeAnns版权所有)

915,浪速发出旗语命令:停驶J.W.--to stop immediately)下锚!(L.P.--to anchor)Shel JeAnns版权所有)

930,高升号停船并下锚。但浪速随即离开,向另两艘日舰靠拢对话。高升号便挂出旗语询问:我是否可以前进?”D.N.W.R.--may I proceed)

浪速依然回答J.W. (to stop) 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此时,日本舰队调整了部署,浪速专门对付高升,吉野、秋津洲追击济远和操江。 旗舰吉野命令浪速将高升带赴总队。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浪速接命后掉转头来,驶到距高升约四百米处停下,用右舷炮对准高升。

10点左右,浪速号上的日本军官人见善五郎大尉Lieutenant Hitomi带人乘小艇登上高升检查,英国船长高惠悌Galsworthy出示执照,并提请登船的日本军官注意高升是英国商船。Shel JeAnns版权所有)

人见善五郎命令高升要跟随浪速走Would the Kowshing follow the Naniwa?,高惠悌回答说:如果命令跟着走,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抗议下服从there would be no alternative but to do so, under protest, if ordered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日本军官回到浪速后,挂出第四次信号:立刻斩断绳缆,或者起锚,随我前进!L.R.---slip or weigh anchor immediately)。但英国船员的举动遭到船上中国士兵的反对和阻止。中国军官表示誓死不投降,并通过德国顾问汉纳根居间翻译告诉船长: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rather die than obey Japanese orders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中国士兵随后将船长监视起来。Shel JeAnns版权所有)

船长高惠悌要求发信号请浪速再派小艇来,人见善五郎等日本军官又驾艇靠近高升轮。汉纳根和高惠悌告知舰上情况,说明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作俘虏,坚持要求退回大沽口,还指出:高升是一艘英国船,并且离开中国海港时尚未宣战,“考虑到我们出发尚在和平时期,即使已宣战,这也是个公平合理的要求。”人见善五郎驾艇回舰。

这时已是中午1230,交涉已经三个小时。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浪速随即挂出第五次信号,要求欧洲人立刻离船(M.L.---quit the ship immediately)Shel JeAnns版权所有)

中国士兵不允许,并看守了船上的所有吊艇,不准任何人离船。高惠悌用信号回答:不准我们离船,请再派一小船来。 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浪速答复:不能再派小船H.J. ---boat cannot come),并在樯头挂出代表攻击的红旗(a red flag on the foremast,前进到离高升150的近距离。

1300,浪速向高升发射一枚鱼雷,未中,随即,再发射一枚,同时右舷炮齐射两次,高升号被击中后开始倾斜下沉。船上中国官兵用步枪勇敢地还击。据旁观的飞鲸号船主瓦连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当沉时系船头先沉,船尾向上,该船忽翻转四十五度,即全沉下,桅杆复直立出水四十英尺,时潮水甚小,至一点半钟时即全不见。 Shel JeAnns版权所有)

大多数中国官兵和欧洲船员落水,日舰派出小艇,救起了高升号船长高惠悌、大副田泼林及舵工泽里斯塔等三人。至于日军向落水的中国士兵射击一事,事后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残暴行为的强烈不满,有幸存者指控日军甚至动用舰炮进行屠杀,但也有幸存者说是正在沉没的高升号的中国士兵向水中的自己人射击,还有幸存者说只是中国军队向日舰开火、日舰则还击压制中国军队的火力,各方证人的证词相互矛盾,国际史学界对此也难以定论(此事我会专题再谈)

高升号高高的桅杆,令攀爬其上的数十名中国军人最终被次日早上赶来的法国炮舰利安门号Lion,又译里昂号,但当时的中文文件俱称利安门号)。这艘1884年下水、排水量为503吨的法国炮舰利安门号,我很难检索到它的更多资料,只知道此后它又参加了1900年在大沽口的八国联军行动。Shel JeAnns版权所有)

我所收藏的当年的法国画报Le Petit Journal就以“朝鲜事件”Les evenements de Coree为主题做了专门的报道,画面上正是法国水兵援救攀爬在桅杆上的中国士兵:Shel JeAnns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及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sheljeanns@sohu.com。文学城自2007411起与和讯同步于每周三、周日晚上(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除了利安门号总计从桅杆和救生艇上救起42人外,泅水逃生的汉纳根漂流四五小时之后,游到夏巴奥尔岛,并弄到一条渔船划到塔库香岛,接着到达济物浦。当时在该岛已有百多名漂来的清兵。恰巧德国“科尔维特”型的伊力达斯号路过此地,在船舱能容纳的条件下,对他们给予了救助,而且其中还有数名伤员,此舰送回112名中国士兵,英舰播布斯号送回87人。事后,北洋大臣奉旨对三国军舰有关人员授予相应的宝星奖章,以酬劳勤(1894829《为奉旨赏给援救高升轮落水兵弁法国兵船主高格宝星致法使施阿兰照会》、《为奉旨赏给援救高升轮落水兵弁英国兵船主斐理宝星致英使欧格纳照会》、《为奉旨赏给援救高升轮落水兵弁德国兵船主宝绨森宝星致德使绅珂照会》,中华书局《中日战争》卷五)Shel JeAnns版权所有)

高升号全舰中国官兵1116人,法、英、德三国军舰救起241人,漂流获救2人,被日军俘虏2人(通永练军左营士兵李裕发、冯玉山),共245人从这场大海难中获生,其余871名官兵均壮烈殉国。高升号74名船员中,只有12人得救,余皆葬身海底。Shel JeAnns版权所有)

6天后的81,中日相互宣战,一衣带水的仇恨从此开始茁壮成长……

2007331@北石斋 南洲雪梨)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及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sheljeanns@sohu.com。文学城自2007411起与和讯同步于每周三、周日晚上(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