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也说称呼

(2009-04-11 18:58:51) 下一个


二三十年前在海南对人的称呼现在想来挺怪的,基本都是只叫名不叫姓,不知后来开放后的随着北方人的增多是否已经北风南渐有所改变。晚修时班长点名时全是“新宇”“莉莉”之类,单名自然不在此列,不会单单只叫了一个字(那岂不是更肉麻了)。老师也一样,只叫名来不带姓。叫的人与被叫的人都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出特别的亲密感。但如果被人连名带姓的叫了,那肯定是事态比较严重,态度比较凶恶,没用如我之类的是眼泪立马会在眼眶里打转的——这也是后来初三从南迁北后一直对家乡难起好感的原因之一,觉得语气怎么可以这么生硬。后来自然是渐渐习惯了。如果再有人突然去了姓的叫我,倒会很吃惊。所以一切都只是习惯而已。

那时人名多为三个字,单名好像还比较时髦少见。家里人一般都叫小名儿,一般也就比较简单地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前加个“小”。 记得有个同学叫邱雁,第一次去她家时听她父母也硬梆梆地叫她“邱雁”,很吃惊,想像出一大堆她父母待她不好的场景。我家还有个不知是不是和别人家一样的传统,管家中最小的那个叫“宝宝”,不论辈分,只要是最小的便是宝宝。所以姐姐被叫了三年宝宝后升级为“小某”,而这宝宝落在我头上就叫了二十来年,直至姐姐的儿子出生。虽然抗议了无数次,有同学到我家,父母还时有叫漏了嘴,于是成为笑料,于是羞愤难当。其实现在看来,何尝不是甜蜜的烦恼。

家乡的人叫小名儿就更滑稽了,不单加个“小”,后面还加个“子”,曾喜欢过一个人,每每听人叫他“小峰子”总觉得啼笑皆非。按排列叫小二子小三子的也比比皆是,这分不出性别的昵称也透着亲热的知根知底。2黑那边是无论男女生下来都叫毛头,这个称呼我一直到现在还在用。初来此地时与公公同住,同租一层楼的Helen也跟着我们一起叫,公公就会佯怒道:毛头是你叫的吗?!

公公是对称谓比较敏感的人——其实他对一切细枝末节都比较敏感,也许是文人的通病。2黑初来跟他们同住时,对继母一直叫“阿姨”——称呼上的生分并不代表着见外,他会坐在电脑前头也不转地说:阿姨过来,帮我倒杯水。继母也就颠颠地拿了杯子去倒水。这都是公公后来告诉我的,以示2黑之不通人情世故。公公在我们婚前也只提了一个要求:婚后我们两人都要叫继母“妈妈”。这对我来说根本不成问题,现在每每提醒他打电话回家时都是说:该打电话给所有的妈们了。

姐姐叫她婆婆时却好像费足了劲,生子之后立即迫不及待地改口叫奶奶了。很多媳妇都反应跟着孩子叫更顺口。老公老婆好像是从南方传来的风,有些小男生女生们叫来玩时,那甜蜜劲儿是很富有感染力的。但真婚了后,也就成了通俗普通的称呼,几乎没有浪漫可寻。如果甜蜜蜜地叫出来,那八成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还有老一辈们,会以“老+姓”相称,叫起来很像革命战友。记得父母也曾这么叫过,现在也跟着孙子辈们互称起爷奶,听起来好像顺耳多了,可见说完全沾不到儿孙们的光也是不确实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aptamer 回复 悄悄话 我们那边现在不知道了,我奶奶那一辈以前的习惯是叫娃子,她生了5个儿子,我爹是三娃子,其他的她也都这样叫。有时候听起来像三袜子。
似顶非顶~~~ 回复 悄悄话 你姓黑黑,名黑黑,按你们家乡的规矩叫你黑黑,按你们家的规矩叫黑宝宝

按网上的规矩叫4黑,按我的规矩叫你偶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