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赛巴巴开示

(2011-08-12 08:14:19) 下一个
       刚才Vaaranaasi Subrahmanya Shaasthry 花了很长的时间讨论时下两种类型的真理探究者:重经典派(shaasthravaadhins, expounders of scriptures, shaasthra: 经典)与重理智分析派(Buddhivaadhins, expounders of intellectual reasoning),与两派之间的争执。他说前者视经典所载为古人的智能,是正确而不容置疑的。后者偏重理性分析,只接受符合他们自己的逻辑的事情。当然,他举了一些例子凸显理智派的谬误,以说明理智派的缺陷。                                     他大量的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演讲变得深奥而学术化。我觉得大部份他所讲的东西都超出你们的理解范围,所以你们并未抓住他想要说的重点。 菩提( Buddhi , intellect,智性) 以讨论、辩论为能事,一旦你屈服于逻辑辩证的诱惑之下,你将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挣脱它的枷锁并抹去它,以便得到极乐。你必须时时意识到理性的极限,逻辑必须置于「道」之下,「思辨」必须置于「虔诚」之下。在成道之路上,菩提只能带你走一段路,剩下的要靠直观来指引。                                                                                                                                                                                                                                     你的感觉、情绪甚至会扭曲你的思考,使你的理性变成一条蛮牛。而「我执」(egoism,自以为是) 往往会鼓励这种野牛理智并使之合理化:因为一个人就是被他自己的「理智」引导而误入歧途──如果那条道路正是他所爱!你往往会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结论!除非你格外小心的检验推理的过程,甚至当推理正在进行中,你都有可能只循着自己预设的路线走的危险。理性只有靠训练、靠有系统的运用轭、鼻环、鞭子等等纔能驯服,也就是说要用慈悲、平静、自制、忍耐等等。                                                                                                                                                                                             刚开始先训练牠安静的走一小段路,等到你确定牠很驯良之后,你就可带牠上险路──那条满是欲、嗔、贪、痴、傲、妒的路。 Bhasmaasura 由神那儿获得强大的法力。只要他的手碰到谁的头,那人就会被烧成灰烬。可是他的本性尚未被驯服,他的理智还没有被净化,结果在贪念与我执的驱策之下他竟试图将赐予他法力的神化为灰烬。 经典只是地图,它们最多不过是指南书,用来描述路况、提供旅程的方向。只有在实际的旅途上纔能亲自体验到艰辛、延误、山崩、坑洞,以及一路上的美景和目的地的壮观。二手的描述永远比不上亲身的经验。而且,同样的一件事经典上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描述,目的祇是要详细阐释。连吠陀经上赞叹同样的一件事都有十种不同的诗歌体,各来自不同的观点与角度。可是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叙述有实质上的不同的涵义,结果他们没有减少混淆反而增加了混淆。                                                                                                                                                     不同的学者根据他们先入为主的成见、偏好,对地图上的符号有不同的解释。所以经典派也非永远对的。他们可能会为了打败敌对者而使自己偏离了正路。他们属于某一学派,这也会成为客观的去了解经典的绊脚石。 我既非经典派也非理智派。我是重大爱派(premavaadhin, expounder of love, prema :大爱, ) 所以我和经典派的学者或诉诸理智者都没有冲突。                                                                                                                                              两派都有其优点与其限制。你若能培养出大爱就不需要经典了,因为经典的目的不外乎此:培养对众生的平等大爱(Sarvajana samaana prema。 Sarvajana: 众生; samaana: 平等)并去除那挡路的我执(egoism) 。智性也一样,如果它挡在大爱的路上就要视之为滥用而加以拋弃。 人的心念比一只醉猴子还糟。如果研读经典没有能帮助你认清这一点,那你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白废的。朝圣也是为了提升人心,让本能冲动升华,引导低层次的人性至高层次的思想与行为。                                                                                                                                                                                                                 理性的目的也是如此──至少「应该」如此。理性探究宇宙的一体性、它的起源、目的、支配小自原子大至宇宙的定律,并一窥那不断在向后退的帷幕幕后那操纵木偶者。 不要去培养和助长你的希求和欲望,这个播种和收割会永无终止,你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一个欲望被满足后随即会助长十个欲望。今年被称为「扭曲」年,所以小心一点,不要追逐不正直的欲望或不正当的满足。所有通往感官世界的路都是弯曲的死路,唯有成道之路是直的。做个正直的人,那样自性就会流露。正直能帮助你克服三种德性(The three gunas: 钝性、激性、悦性) 。就像你把盐、辣椒、和罗望子的果实混在一起磨成膏,成为一种美味的调味酱一样,医治这些德性的方法是将它们混在一起磨成膏,这样一个新的味道就生成了:极乐(ananda, bliss)。没有一个德性可以凌驾其它之上,三种德性都必须被驯服、转化以便注满那极乐之湖。 重要的是内在的极乐而不是外界的、感官的、物质的、红尘的快乐。如果对人世间的浮与沉都能处之泰然,丝毫不为所动,那就真的成功了。                                                                                                                     日复一日、日出日落、月的盈亏、四季更替,可是当365天过去后我们称之为新的一年,并给它一个新的数字。可是日月依旧。要像日和月一样,不要在乎它们转出旧的一年或转入新的一年。 要见自性(Atma,佛性,神性,本来面目)并不需要积极的去做甚么事情。只要认清「幻象」这个外壳并除去它,自性的光辉就会自动显露。需要做的是除去雾、云、瘴气,以及拋开那些附着在躯体外的帏幕,这些布幕使得真我被局限在躯体内。怎样除雾?怎样擦拭镜子好让自性清晰的显现在镜中?你的「心」和「菩提」,一个使你遵奉经典,一个使你相信理智,两者都需要擦拭、磨光,否则它们很快就失去光泽。它们需要时时照料。就像一件铜器要用罗望子的果实来擦洗、抹干,使它光泽如新,心也要时时用服务、念诵神佛的名号、从事有益的活动、良好的行为和关心大众的福祉来擦拭。 太阳一直挂在天空上,是飘过的浮云遮蔽了它。感官世界就是遮蔽佛性的云,可是自性始终照耀在你心中的穹苍。就像风一会儿将云吹来使天空变暗,一会儿又将云吹走,是心使得云聚,是心使得云散。要修你的心使它吹散乌云,而不是聚集乌云。每一个求道者都要经由一套有系统的训练方法来做到它。 你不可能一跳就抵达顶峰。要认清「五蕴皆空」绝非易事,你必须克服生生世世以来所养成的习气。这个世界是幻象,一切皆是梵(Brahman,「如来」,「道」) ;但是只有已经抵达最终目标的人纔能认清这一点。在见性成佛之前,一个人必须做好准备、期望并耐心的等。婴儿不能喂以成人的食物,你必须调配它们所需要、所能消化的食物,过量或不足都是不好的,两者都有害健康。                                                                                                                                                                                                                                                          我不认为对经典的学术知识是一个求道的人所必须有的,我劝告你要通过大爱来体验极乐,而非经由这些困难重重甚至疑问重重的方法。这种大爱始自家庭而扩展至一切众生。放下那些专事分析对手论旨、把对手砍得体无完肤的锋利武器,拾起那爱的布丁,它能散布欢喜并赢回那些反抗的心。 这就是我的道──大爱之道,是我所要带你走的路。所以当你走向我时我会给你我的来访卡。我知道你的名字、你的学位、你的职业、你的状况、你的过去,但是你不知道我的。我不用读你的卡片就可以知道你的一切;不过我想要让你知道一些我的光辉,所以我显神迹,让你得以一瞥。但我也给你足量的爱,好让你将它搀入一些在你的所做、所感、所思之事,让它们变得甜美怡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